第八章
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践
第八
国际贸易
政策
实践
,第五章 对外贸易政策,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涵义 是指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施的政策,它从总体上规定了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原则。要素构成:政策主体 政策客体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政策内容等,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及目的,(一)贸易政策内容: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总政策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根据总贸易政策、国内经济结构与市场供求状况针对不同商品和服务分别制定政策。国别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 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插入资料,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具有很强的国别性,比如美国商务部执行的出口管制法,就按国别分组控制技术出口.1971年,中国在乙组,即严格禁止组 1972年改为y组,即敌对国组,对非战略物资采取一般许可,但较为重要的商品仍严加限制 1979年又将中国单独列一组,即p组,但实际与y组没什么区别 1983年,美国又将中国列入v组,即友好非同盟国组,但又强调允许美国出自国家安全的需要而对某些产品和技术继续实行限制等 1989年美国对中国实行所谓的制裁,停止对华军售及转让军民两用技术等.另外,俄罗斯对中国和印度出口的武器先进程度不同.欧盟至今对中国的武器出口没有解禁等,(二)贸易政策的目的,增加本国国民的收入帮助本国的生产者占领本国市场扩大本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所占领的份额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积累资本或资金。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三、对外贸易政策的种类,(一)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减少或废除对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限制,取消本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特权和优惠,消除针对进口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壁垒,使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二)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同时对本国商品的出口给与奖励和优惠。,四、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一)制定:是由一个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的。(二)执行:1.海关:国家的大门,是国家设在口岸的进出口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 2.由一个国家广泛设立的其他机构(1)商检局:非常重要的机构、出口是否符合进口国的条件,进口是否符合本国条件。(2)贸促会:对一个国家扩大对外贸易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比如:博览会和展览会由贸促会负责。(3)进出口银行 3.国家出面参与贸易谈判、签订各种贸易协定或条约,或加入某一个贸易组织,都属于在执行对外贸易政策。,五、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1、资本主义前(14世纪)鼓励进口,限制出口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15-17世纪)贸易保护政策 重商主义3、自由资本主义(18-19世纪)两种并存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4、垄断资本主义(19-二战)超贸易保护主义 外贸乘数理论5、二战-20世纪70年代贸易自由化倾向6、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7、80年代中期战略性贸易政策,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15-18世纪)(一)对外贸易政策:极端保护贸易政策 15-17世纪正好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由于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货币经济关系的发展,积累金银货币成为全社会上自国王下至农民所追求的目标。为此,商人、官员、学者等许多人提出并倡导对外贸易,认为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发展对外贸易,这种思想被称为重商主义.,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二)理论依据: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观点:贵金属或货币就是财富,而获取财富的渠道:开采金银矿和贸易.而贸易是一种更具有持续性.但一国贸易不会使本国的财富总量增加,只有对外的交换才能增加该国的贵金属的总量.因此,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要增加一国总财富必须保持贸易的顺差,形成外国对本国的贵金属的支付,为此国家采取奖出限入的政策.但不同时期具体政策措施会有所不同.,1.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匿名出版对我们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马林斯及法国的博丹、安徒安.德.孟克列钦。其贸易政策主张的鲜明特征是,强调限制进口甚于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因为他们认为一国的所有进口都会减少本国所积累的财富,而所有的出口则会增加本国所积累的财富.因此他们主张尽可能多出口少进口,最好是只出口不进口.由于早期重商主义者特别强调金属货币余额,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在西欧大陆重商主义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后当时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政府均实行这以政策。,2.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下半叶之后。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其思想观点反映在1644年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其鲜明特征是,强调鼓励出口甚于限制进口,为了扩大出口的目的,赞成适当输出金银。认为既然对外贸易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源泉,一国政府就应该大力鼓励对外贸易,而政策不仅应该鼓励出口,而且应该鼓励那些可以增强本国未来出口能力的进口.只要保持贸易的顺差即可.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甚于货币差额,因此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三)贸易保护政策,重商主义根据自己对财富和贸易的限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贸易政策方面的主张,其特点:“奖出限入”,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重商主义的措施(1)禁止金银货币的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 货币交易(比如英国爱德华四世于1478年将输出金银定为大罪)(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2.晚期的重商主义的措施-奖出限入,奖励出口(1)以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2)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3)减低或免除出口税;(4)设立特权贸易公司,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比如:1600年东印度公司的设立,垄断了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5)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限制进口(1)直接禁止若干外国商品,特别是奢侈品的进口;(2)课征保护关税,(1)颁布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2)颁布职工法,禁止技术工人离境,鼓励外国技工移入;(3)颁布航海法(1651年);(4)鼓励人口繁殖,以扩大劳工来源,降低劳工成本.,3.英国的政策,二、自由资本主义竞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18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一)自由贸易政策(以英国为例)1.理论基础(1)在国际贸易学史上,被马克思称为最著名的理论经济学家之一“诺思”,在1691年出版的贸易论一书,第一次详细地阐述了自由贸易思想。(2)法国重农主义的代表魁奈是另一位提倡自由贸易先驱。(3)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1776年出版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系统论证了自由贸易理论。,(4)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1817年出版了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建立了以比较成本理论为基础,以完全的自由贸易理论为核心的国际贸易学说体系。2.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2)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3)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4)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等。,3.政策措施(以英国为例),(1)废除谷物法(1846年废除)(2)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据资料显示:英国1841,纳税商品是1163种;1853年为466种;1862年为44种;1882年为20种,且全部是财政关税).(3)废除航海法(4)取消特权公司(1813年和1814年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5)对殖民地贸易逐步采取自由经济政策(6)英国与其它国家逐步签订了一些促进贸易发展,降低关税的贸易条约。比如1860年英与法国所签定的科伯登条约.,(二)保护贸易政策,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易政策的基调是自由贸易。但由于各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同,一些经济发展起步晚的国家美国和德国先后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汉密尔顿和德国的李斯特。他们都提出了以保护幼稚工业来促进后进国家的发展。幼稚产业的观点最早由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于1791年提出的,但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的论述之后,他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幼稚产业保护的理论。,汉密尔顿(17571804)是美国独立后的第一任财政部长。当时美国虽然获取独立,但经济上仍属于殖民地经济形态,国内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方面仅限于农产品加工和手工业制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美国北方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保护贸易以独立地发展本国经济。而南部种植园主则仍主张实自由贸易政策继续向德国、荷兰等国出售小麦棉花、烟草用以交换这些国家的工业品。,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于1791年12月份向国会提出了关于制造业报告,明确提出了对幼稚工业征收保护关税,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他在报告中系统地论述了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真正独立。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只能使美国产业限制在农业范畴,而不能发展制造业,因此美国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使处于萌芽阶段阶级或新建立的幼稚工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汉密尔顿主张用征收保护关税的办法鼓励幼稚工业的发展,但并不主张对一切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或禁止进口,而只是对本国能够生产的,但竞争力弱的进口商品实施严厉的限制进口的措施.为此他提出了许多措施:(1)提高进口商品关税,避免外国工业品的竞争。比如1816年美国提高了工业品进口关税,到1824年平均税率提高到40%;1828年再度提高了工业品进口关税为45%;使美国避免了外国竞争而顺利发展。2)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为其提供发放资金。(3)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重要国内急需的原材料。(4)限制机器设备的出口,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工业虽然已有发展,但和英国还无法相比,以李斯特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从德国当时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学说。李斯特(17891846)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早年提倡自由贸易,1825年他因抨击时政遭容克贵族的迫害,不得不离开德国,移居美国。,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美国,他深受汉密尔顿思想的影响,并亲眼目睹了美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效,乃转而提倡保护贸易理论,他在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发展了汉密尔顿保护贸易思想,系统地提出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贸易保护理论保护幼稚工业学说。李斯特所主张的保护贸易理论,并不是无条件的保护,而是对某些需要保护的幼稚工业才会给予保护。,1、幼稚产业的含义,所谓幼稚产业(infantindustry)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阶段论、生产力论国家干预论、关税保护制度)保护的对象与重点、)保护的目的与手段,(一)经济发展阶段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葡萄牙、西班牙(德国、美国)法国 英国,(二)生产力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和已经创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财富的生产力归因于两大因素:一是物质资本、二是精神资本,(三)国家干预论 国家生产力的培育、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能完全听任市场机制的随机作用,而应该借助国家积极主动且合理稳妥的政策导向与干预完成。国家应该做一个“理性植树人”。,(四)关税保护制度1、保护的对象(1)农业不需要保护(2)一国工业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3)只有刚刚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2、保护的目的和手段(1)目的:发展本国的幼稚工业,提高民族文化、振兴本国生产力(2)实行差别税率,通过禁止输入和征收高关税的办法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关税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3)在保护过程中,要有步骤保护,在开始较低的关税,变为较高的关税,随着本国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加强,逐渐降低,最后取消保护关税制度。(4)保护的时间最高30年(5)当国家的物质和精神力量达到相当强盛时,就可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3、理论政策评价,既有积极意义,也有缺陷。积极意义表现在:本理论强调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强调了保护的过渡性和选择性等,缺陷体现在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等,另外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标准等。,4幼稚产业判定标准(理论拓展),围绕着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以后的经济学家从如何确定幼稚产业、为本国失去优势地位的产业寻求保护依据及论证贸易保护的合理性等角度出发,对其作出补充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穆勒、巴斯塔布尔、坎普、小岛清。,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如果任由自由竞争,该产业必然会亏损。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穆勒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穆勒认为:,(1)幼稚产业判定标准 穆勒标准,穆勒标准,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期限就应取消保护。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引进了经济分析中的现值概念。巴斯塔布尔(C.F.Bastable)认为,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将来是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具体来说:,(2)幼稚产业判定标准 巴斯塔布尔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受保护的产业在一定时期以后,能够成长自立;受保护产业将来所能产生的利益,必须超过现在因为实行保护而必然受到的损失。,坎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坎普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形下,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勒和巴斯塔布尔的标准,政府的保护也不见得是必要的。但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时,情况就不同了。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的偏离,可能会导致私人投资动力的缺乏,产业继续发展也就谈不上了。,(3)幼稚产业判定标准 坎普标准,坎普标准,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那么该产业的发展就会对其他某些产业或社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在此情形下,即使该产业不符合巴斯塔布尔标准,即保护期间所导致的损失大于该产业预期利润的贴现值,但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则仍有保护的必要。由此可以看出,坎普标准将外部经济性与幼稚产业保护联系在一起,比巴斯塔布尔标准更进了一步。,(4)幼稚产业判定标准 小岛清的标准,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对外贸易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根据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选择一国发展中应予以保护的幼稚产业,具体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客观条件:(1)所保护的幼稚产业,要有利于对潜在资源的利用;(2)对幼稚产业的保护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动态变化;(3)保护幼稚产业要有利于要素利用率的提高。,5.保护幼稚产业理论具体操作中的困难,保护幼稚产业理论在逻辑和实践上都证明是正确和有效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保护对象的选择。正确地选择保护对象是保护幼稚工业政策成败的关键,为此,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如上所述的各种选择保护对象的标准和方法。二是保护手段的选择。保护幼稚工业的传统手段主要是征收进口关税,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既然保护的目的是增加国内生产,而不是减少国内消费,最佳的策略应是采取生产补贴,幼稚产业理体操作中的困难,而不是用关税的手段来鼓励国内生产。由于采用关税手段政府可以得到关税收入,而采取生产补贴政府既失去关税收入,又要增加财政开支,因而欠发达国家更多地倾向于采用征收关税限制进口的手段来保护本国工业。另外,通过限制进口的手段来保护幼稚工业还可能造成过度保护或保护不当,社会也会付出相应代价,即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在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处于幼稚阶段的新兴工业或高科技工业领域,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一)外贸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 背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开始形成垄断资本。垄断组织在发达国家取得了垄断支配地位,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了垄断资产阶级阶段。垄断资本的统治加强了对外贸易政策的扩张性和侵略性。,1.1873年开始了严重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及以后的长期萧条,使许多国家的产品销路发生了困难,大多数西欧国家纷纷走上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采用提高关税等方法,保护本国的市场。2.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市场问题趋于尖锐,各国争夺市场斗争加剧,许多国家进一步提高关税。,超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3.1929年-1933年爆发的空前的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许多国家再一次提高关税。比如;1930年美国实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平均关税率提高到59%以上的水平,而且开始实施非关税壁垒,又一次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英国在1931年也不得不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其余国家也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二)超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以下特点,1.保护对象扩大了。不仅保护国内幼稚工业,而更多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企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不再是培养国内工业的自由竞争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转入进攻性。不是防御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基础上进行进攻性的扩张。4、保护的阶级利益变了。由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转向的垄断阶级利益。5、保护的手段变了。不仅仅是关税壁垒,而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限进奖出的措施。,(三)超保护贸易理论基础凯恩斯的保护就业论,凯恩斯主义产生于1929年-1933年大危机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重,世界市场争夺空前激烈。凯恩斯从理论上抨击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自由放任的贸易政策,对重商主义给予肯定、合理的评价,因此他的理论也被称为新重商主义。其代表作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奠定了当代宏观经济学基础。因此被称为现在宏观经济学之父,他在批判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灵活偏好三个基本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为政策基点。把对外贸易和国内就业结合起来,创立了保护就业理论。后其追随者又从宏观角度论证了对外贸易差额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主张国家干预,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最终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主义。,1.凯恩斯本人观点,(1)就业理论:一国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不仅存在摩擦失业、自愿失业,而且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正是有效需求不足才导致了失业的存在。而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需求在短时期内比较稳定,而投资需求则取决于利息率和贸易收支状况,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从增加投资需求入手,为保护国内就业,就要增加公共投资和政府开支,保护贸易顺差,以促进就业和产出增加。,凯恩斯本人观点,(2)乘数效应 乘数。该名词最早是英国经济学家R.F卡因在1931年发表的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提出来的。投资乘数理论。凯恩斯用此来说明收入与投资的关系问题,他说: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在所得与投资之间确定一个比例,称之为“乘数,他认为投资的变动就会使得收入和变动产生一种乘以倍数的扩大效果,这扩大效果就是”乘数。,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1)对外贸易乘数:一国出口和进口的波动对国民收入产生倍数效应。一国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果。在对外贸易上更强调顺差。(2)贸易顺差国外投资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刺激国内投资,因此顺差可以不断地扩大国内投资,增加投资需求和有效需求,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繁荣。,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如果贸易逆差,则正好相反。保持贸易顺差可以不断地扩大国外投资,增加投资需求和有效需求,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繁荣。而保持贸易顺差的途径就是国家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奖出限入政策。,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评价,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评价,首先,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贸易顺差视为与国内投资一样是对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注入”,能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存在不合理)。其次,对外贸易乘数在实践上是很模糊的,它常会受一国闲置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源稀缺会限制该国国民收入的下一轮增长。再次,这一理论忽视了对外贸易发挥乘数作用的条件。,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的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倾向,(一)背景。战后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其发展速度之快和时间之长是历史上罕见的,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世界经济:历史展望一书估计,战后1948年-1971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6%,相当于近200年来年平均增长率2.8%的两倍。发展的原因:,贸易自由化倾向背景,1.战后各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2.战后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3.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作用的加强是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表现在(1)西方国家吸取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不断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调整和维护。比如制定了反垄断法和公平贸易法。(2)强化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手段。,贸易自由化倾向背景,货币政策:加强了国内银行之间的合作,防止货币过量发行;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减少失业和避免危机,控制有效需求的重要手段,如有效需求不足,就通过扩张性财政支出进行刺激,如需求过旺,则采取紧缩性措施。4.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是战后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战后一系列世界经济组织诞生:IMF、WB、GATT、经合组织(OECD)等,它们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协调作用。,(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标志,1.大幅度地降低关税(1)在GATT成员国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自GATT生效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宗旨就是实现贸易自由化和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所以,GATT生效以来,一直以降低关税为主要谈判内容,从1948年1995年期间GATT共举行了八轮多边谈判,使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发达国家降低到3.6%,发展中国家降低到10%左右。(2)欧洲经济共同体(现在的欧盟)实行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使关税大幅度降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标志,(3)通过协商,一些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优惠关税待遇(4)西方国家通过普遍优惠制(GSP)的实施,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进口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待遇。这一制度是在第二界联合国贸发会议上通过的。2.减少或取消非关税壁垒 二战后初期,西方国家对许多进口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限制、外汇管制等,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放松了管制等。,(三)贸易自由化的特征,1.战后美国是贸易自由化的倡议者和推动者。2.战后贸易自由化席卷了全球3.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二战后是贸易自由化的物质基础4.战后贸易自由化是通过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5.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由化程度超过了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程度;区域集团内的自由化程度超过了集团对外的自由化程度;工业制成的自由化程度超过了农产品的自由化程度,机械设备自由化程度超过了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的程度。6.二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五、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新贸易保护,(一)新贸易保护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贸易发展更加不平衡,货币危机、石油危机、债务危机等导致世界经济进入“滞涨”阶段:1.1973年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涨”的泥潭,即在同一个时期,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物价暴涨并存的怪现象。2.1980-1982年西方国家经济“滞涨”局面进一步加深,经济大滑坡,特别是美国贸易大量逆差。3.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二)新贸易保护政策特点:,1.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2.贸易政策措施朝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3.其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4.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实行区域内的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三)新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1保护公平竞争论 保护公平竞争是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用来进行贸易保护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最初是用来对付国际贸易中因为政府参与而出现的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后来又被广泛用来要求对等开放市场。比如:出口补贴、低价倾销等都算不公平竞争。用公平竞争作为理由来保护贸易的最典型的国家是美国。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使本国的贸易保护更具有合法性。,新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2保护夕阳产业论 一国的某个产业丧失了国际竞争力,进入衰退阶段以后,会引起结构性的摩擦,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结构性失业加剧,因此,必须对现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采用贸易壁垒措施加以保护。保护夕阳产业在短期内能成功地获得增加工资和就业机会,但从长远来看保护阻碍了创新,使原来趋向衰落的企业对国际竞争的反应更为迟钝。3.国防论: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建立强有力的国防工业十分重要。除了钢铁、化工及其他战略性的行业外,二战后,农业也是重要的行业。4.民族自豪感论。,六、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协调管理贸易政策,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瓦尔德曼在1986年出版了管理贸易,这是国际上第一本有关“管理贸易”的专著。我国经济学界对管理贸易的认识也有两类;一类认为是“有组织的自由贸易”,另一类认为是“协调性的保护贸易”。如何理解管理贸易,不应简单地给管理贸易冠以自由贸易或保护之名,实际上它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两大趋势下,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各国已深刻认识到了贸易对经增长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协调管理贸易政策,为此,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必然考虑他国的反应和动向,力图通过国际协调以及本国政府的干预等手段以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它既遵守了自由贸易原则,又符合作为独立利益体的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现实需要,并将贸易保护合法化合制度化。,1、含义:它是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国际贸易体制。2、产生的背景(1)国际政治关系的深刻变化;(2)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3)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不平衡;(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的发展;(5)跨国公司的发展;(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实践,(一)协调管理贸易的含义及产生的背景,(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1各发达国家加强了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向合法化和制度化发展。(见书中美国的例子)2双边、区域多边贸易协调日益加强,并与国际多边贸易协调体制相交织。3跨国公司逐渐成为管理贸易的主体。,(三)理论基础博弈论,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自博弈论产生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其本身获得了重大突破,对其它学科也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人们分析、认识、解决许多领域决策问题的方法。博弈论是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一种方法,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方法,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最优的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这是一种互动关系的方法。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博弈论,“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模型,几乎所有研究博弈论的书中都会提到。该模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受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两个都抵赖,各判1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抵赖,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刑10年。此模型说明了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双方相互合作,共同获得合作剩余.反之如果双方不合作就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该理论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建立在一种特殊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基础上的贸易政策理论,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和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夺取他国的市场份额。,(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定义和内容,所谓战略性产业,主要是那些能够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能够支持现期经济运行和未来经济增长,能够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技术进步方向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医药、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阅读资料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表现、出口补贴政府通过出口补贴或出口税收等出口鼓励措施使本国企业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政府通过关税或非关税等措施限制外国同类企业进入本国市场,以使本国企业能够利用本国市场优势降低成本,扩大出口。,James A.Brander,A.Michael Spence,Paul Krugman,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政策:由布兰德(Brander)和斯潘瑟(Spencer)提出;,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政策:由克鲁格曼(Krugman)提出。,假定飞机生产行业是寡头垄断,有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它们分属美国和欧盟。,(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思想,BOEINGVSAIRBUS,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不同情况下的利润/亏损,欧洲政府进行补贴后的利润/亏损,由此可见,当国际市场处于寡头垄断地位时,一国政府实施支持和补贴政策会改变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市场估计比较准确为前提的。如果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完全,则政府补贴的收效可能不大,甚至会出现亏损。,(四)战略性贸易政策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其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手不采取行动为前提的。如果竞争对手也要求其政府采取同样的政策来对付对方,可能导致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