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北伐战争公众号【教师交流圈】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目的、对象、战场、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2、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3、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共三大的召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时间:1924年地点:广州内容: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文明路215号的钟楼礼堂。原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改组国民党)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建立黄埔军校革命者来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黄埔军校开学典礼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蒋介石(校长)蒋介石(校长)孙中山(总理孙中山(总理))周恩来(政治部主周恩来(政治部主任)任)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共和国共和国1010大元帅大元帅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或学生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二、北伐胜利进军我不牺牲,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北伐战争前形势图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