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丰富多彩的道理论证——《敬业与乐业》道理论证赏析《敬业与乐业》一文作者在论证观点时,善于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使得文章文采斐然,妙趣横生。引用不同,作用迥异,下面请让我们一起欣赏本文运用的道理论证的妙处。1.引出论点,增强趣味。“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意思是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用在文章开头,既引出论点,又增强趣味性。2.反面论证,突出论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儿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教导的呀!孔子的话,指出了两种难教之人的特点:一种是无所事事,十分懒惰;一种是整日闲逛,耍小聪明。作者运用道理论证,论证了无业之人难以教诲的道理,从反面强调了“有业”的必要性。3.正面论证,增强权威。“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语出《庄子·达生》,意思是用心专一,就能集中精神。“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在现在所处的位置上,做好分内的事,不企求本分外的事。作者引用庄子、孔子的话,论证了“专一、忠实便是敬业”的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以它为乐的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他(孔子)这个人勤奋努力而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作者引用孔子的这两句话证明人们对自己的职业不仅要有“发愤忘食”的“敬”,还要有“乐以忘忧”的“乐”,这才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以上这些道理论证都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