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王老吉
夏枯草
风波
追溯
王老吉夏枯草风波追溯
2009年05月16日 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吴丽娟
因1亿元地震捐款而享有极高美誉度的加多宝正陷入了“夏枯草”食品安全风波。
仅仅几天前,王老吉获得“2008年度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量第一名”,这个由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的权威称号。“夏枯草事件”发生后,有人认为此次事件对产品线单一的加多宝,有可能是一个转折点。
博客风波
这场风波始于叶征潮所撰写的新浪博客。
叶在博客中称,因饮用王老吉而引起胃溃疡,其主治医生认为,胃溃疡与其经常喝王老吉有关系。叶认为王老吉包装和广告误导消费者,称将起诉王老吉。
随后,喝王老吉引发胃病的文字被大量转载,并引发大量讨论。叶说出现这种局面自己都“始料未及”。
早年叶是一位记者,如今是一个品牌顾问,这些身份让他被披上炒作嫌疑,他说自己很“委屈”、“不想炒作”,因为当初在接受第一个采访他的《今日早报》时,并不想提到其他身份和自己的名字。
他说自己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读书时期他给烫伤的小女孩捐款,还在5.12地震中捐出收藏的字画。
他说自己早有胃病,但有两年喝王老吉的历史,胃病变得严重起来,被诊断为“慢性中度胃炎”。王老吉并没有导致胃病,但肯定有一定关系。
王老吉的经营者,一方是生产红色罐装王老吉的加多宝,另一方是广药集团旗下的广州王老吉药业,经营绿色利乐包装王老吉。王老吉在大陆的商标权为广药集团所有,授权加多宝经营,两者配方相似,生产工艺有所不同。
两家公司没有立即表态;而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下称“协会”)的迅速反应让人有些始料未及。
5月12日下午,广州本地20多家媒体应邀参加协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本报获得的这份近千字的新闻通稿中,协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身份承述了三点意见:其一,王老吉凉茶饮料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生产与经营,根本不存在添加物违规问题;其二,饮用王老吉凉茶饮料因含有夏枯草造成胃溃疡病伤害是不可能出现的事实;其三,王老吉履行发展凉茶产业的责任,其配方与术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食文化遗产、粤港澳食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全力保护。
新闻稿末尾以“凉茶一定会胜利!凉茶必定会胜利!”结束,使得整件事增添了几分战斗意味。
协会会长张俊修称,5月10日晚上十点,从北京飞回广州后得知王老吉出事,“当时第一个反应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他原本想周一开,但考虑到要拟新闻通稿及查找食物成分表,将发布会延到了周二。
发布会内容见报后,一些网站质疑协会此举受王老吉之托。
“我们不受任何企业指使,不受任何人指使,也不存在什么利益!”说到这里,张俊修提高了声调,“协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现在出现了凉茶的问题,王老吉是其中的一个,协会自然出来澄清。有些问题自己要实事求是,要不然我们这个单位为什么存在?”
加多宝的新闻代言人方娜称,对于协会的态度,自己都感到意外。
食物还是中药
一年前的今天,王老吉因巨额赈灾捐款声名大噪,许多网站上转载了一句明贬实褒的口号:“封杀”王老吉,(以购买的方式)让王老吉从货架上消失!这一年,红罐王老吉的所有者加多宝销售额轻松突破100亿元。
一年之隔,现在却是天壤之别。
据张俊修介绍,凉茶行业分为两块,一个是包装凉茶,另一个是凉茶铺,王老吉占整个凉茶产业的份额是50%-60%。去年凉茶的销量是600万吨。2003年前,饮用凉茶仅限于广东地区文化,产业相对沉寂,2003年销量开始迅速增加,到2005年下半年超快增长,去年红罐王老吉达到了50%的增长,而广药王老吉的增长幅度是170%。
2005年,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以王老吉含夏枯草提起诉讼,法院以未能提供毒副作用证据为由驳回。当年,卫生部对王老吉凉茶备案。张俊修说,2005年的官司让王老吉“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起来。去年凉茶增长30%,是所有经济类行业中增速最高的行业。
在加多宝方面发给本报的一份盖有紫色印章的声明中,加多宝声明,公司没有违法添加夏枯草,并重申了协会第三点中对文化遗产保护。
引发争议的夏枯草,究竟是食物还是中草药,这牵涉到王老吉到底是否违法。
张俊修强调,夏枯草是一种野菜类食物,不像食物添加剂那样对剂量有要求,在食物中没有量的规定,广东疾控中心对夏枯草的毒理试验是没有问题。
加多宝方面亦表示,夏枯草早在千余年前就已用作食物和菜蔬被人们广泛食用。直到现在,在中国许多地方民间依然有用夏枯草作菜蔬食用的习惯。在广东夏枯草作为许多凉茶的主料之一,已被广东人民食用了数百年。另外,夏枯草是1991年国家公布的食物成分表中的野菜食物,因而王老吉凉茶属于“植物饮料”。
他们还援引了2005年4月25日,发文《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批复同意将王老吉凉茶在卫生部备案。
一位食品行业人士表示,夏枯草被食品企业广泛应用,但其实应该属于中草药,不算是真正饮料类,“差就差在没有申请‘健’字号。”他表示,健字号审批很难,这也是很多企业宁愿购买倒闭的药厂而不愿自己申请的原因。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对哪些东西添加不添加并没有明确规定。
张俊修称,保健食品的认定是从1995年开始,而凉茶存在了一两百年,“这样说是孙子管老子,还是老子管孙子?”
不过,广东一位凉茶行业人士表示,每家凉茶都添加了夏枯草,但是由于成本控制,都不会添加过多,整件事情看起来更像一个“炒作”。
各方态度
5月14日,卫生部在官方网站上声明,似乎给夏枯草事件下了一个尾注。
该声明表示,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王老吉凉茶是依据《食品卫生法》和《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
这个声明当日下午出现在加多宝官方网页上。
叶征潮告诉本报,5月14日他在杭州江干区人民法院立案,区院对立案十分谨慎。前面三个人都是当庭立案,但对于自己状告王老吉的案子,法院只是盖章表示同意收到,要在七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是否立案。
加多宝制定了今年150亿元的销售任务,此举发生在销售旺季即将来临之际。
一位广东当地凉茶企业人士表示,此事不会影响到王老吉的消销,但王老吉今年要增长50%比较困难,主要是凉茶市场基本饱和,“王老吉卖得比可乐还好”。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透露,事情发生后,加多宝公司对此事十分重视,高层连夜开会,商讨对策。
张俊修表示,浙江、上海、大连、成都等地部分超市准备下架王老吉,这些地方的经销商要求退货。新闻发布会后,再没有发生王老吉下架。
整个事件中,广州王老吉药业一直保持缄默。广药集团办公室人士称,这几天一直在跟进事态,必要时会给大家一个说法。新闻发言人广药股份董秘庞健辉称,加多宝和广药王老吉是同一个品牌,既然对方已经澄清,就不愿多做解释,他称此次事件是“媒体炒作,无中生有”。
叶征潮说,卫生部应该找权威专家对王老吉的七种成分进行 “一一、慎重”的检测,他称自己还会把官司打下去,目的是希望以后每一个消费者走进超市时,可以看见王老吉的包装上表明“孕妇、胃病患者慎喝”等字样。
叶征潮和王老吉事件:给凉茶业的警示
2009-05-19 18:27:51
新闻背景:据人民网食品频道专题“王老吉涉嫌滥用卫生部批复”。王老吉遭受叶征潮掀起的“保胃战”! 杭州消费者叶征潮起诉王老吉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掀起都市人的“保胃战”!胃是一个人健康指数的晴雨表,胃不好会影响三餐营养的吸收,影响到抵抗力的下降,抵抗力的下降就会百病丛生。想让王老吉为我们消费者生命健康负责,标示“不适宜人群”上升到整个食品标签管理的高度。王老吉应该警示说明,不适宜人群:孕妇、经期女性、儿童、老人、体虚胃寒者。
从麦当劳热饮提示想到王老吉不适宜症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在消费者警示上有越来越多的关注,哪怕这本来是不足为奇的“常识”。多年前国际快餐巨头麦当劳就遭遇过“热饮”官司,并向因热饮温度过高受烫伤的老太太支付了高额赔偿。此后,麦当劳在公司的所有热饮上都加印了“小心烫口”的提示。与此同时,化妆品巨头们也开始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化妆品过敏性皮炎”也标示在漂亮的包装盒上。
资深饮料业人士认为,不管“热饮烫口”是否与叶征潮说的“孕妇、经期女性、儿童、老人、脾胃虚弱者慎用”有可比性,但显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警示不是坏事,反而更能说明企业对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关注度!体现企业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就像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主持人说的,据新华社评论:“多一句提醒,少一点纠纷”。
食品企业应该要有标识意识。不要违反《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不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意气问题,而是一个与公众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出面,先止住这各执一词的争论,然后再组织中立力量进行独立调查。”
有评论家这样呼吁。“民以食为天,食又以“安”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老百姓的肠胃和生命,当然丝毫不可懈怠。对食品安全企业的监管,老百姓也希望多多益善、越严越好。”
遗憾的是,卫生部面对医学专家们对王老吉“配方门”的强烈质疑,卫生部扮演了什么角色?
5月11日,卫生部召开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因为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由卫生部公布,卫生部也发布过名单,王老吉凉茶中有些成分和原料的确不包括在内。 短短几天时间,卫生部马上改口声明:王老吉未违规添加夏枯草,夏枯草是经卫生部备案的。这一声明,号称能降火的王老吉,自己火烧火燎起来。近来各方面的质疑不断升温。王老吉“夏枯草”之根在卫生部“免死金牌” 。
对于在产品中添加“夏枯草”是否违反《食品卫生法》及相关法律的争议其实已经由来已久。近年来,已有多个消费者以此为由状告王老吉违规添加“夏枯草”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不过王老吉都以2005年卫生部卫监督发(2005)169号《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问题的批复》作为“免死金牌”。 今天的报道,让我找到了原因,原来他的根子就在卫生部的“免死金牌”那里,这个免死金牌成了王老吉“夏枯草”肥料和营养,让其死撑到了现在。
由此,我想了三个问题,首先是卫生部该不该对某个商品进行具体的批复。有请示,就有批复,但是卫生部作为国家政府部门该不该对某个具体商品进行批复呢?我认为,不应该,因为这样的批复往往会成为商品的黄马褂,让这个商品有了权力色彩,从而蛮横起来,卫生部应该见微知著,从个别商品问题去发现商品共性问题,在共性为题上进行批复。其次是卫生部对自己的批复为什么不能及时纠正?从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批复是2005年做的,已经4年了,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就要实施了,那么,卫生部为什么不对过去的批复进行纠正呢?我认为,这个纠正应该在食品法讨论制定的时候就应该纠正,这说明我们的卫生部工作缺乏首先从自身工作查漏补缺的意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卫生部不能汲取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
三鹿奶粉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市场产品竞争力‘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购物首选品牌”三项第一。2001年,三鹿奶粉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第一批卫生安全食品”偏偏是这个安全食品不安全,而今天又出了“夏枯草”事件,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卫生部还没有从根本上汲取前车之鉴,彻底反思自己的工作漏洞,这是一个可怕的工作思想失落,因为这个失落将会导致类似事件的不断上演。5月13日《长江日报》报道记者还意外发现,由福建达利园集团生产的“和其正”凉茶与“王老吉”的配方基本相同,其中包括被专家诟病的“夏枯草”。这种模仿泛滥就是恶果,很可怕!
5月15日,解放日报以《“王老吉”不适合脾胃虚寒者》为题进行了报道;文章说,11日卫生部官员表示,王老吉凉茶中添加的夏枯草等中药成分和原料不在允许添加之列。但卫生部14日又作出说明,指出王老吉凉茶是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而解放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医专家,专家指出,作为饮料,“怕上火喝王老吉”有一定道理,但同时脾胃虚寒之类的人群并不适合饮用王老吉,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患者的病情加重。企业在保证饮品生产质量安全的同时,应该在包装上对其可能存在的危害加以提醒。和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著名学者方舟子等等医学教授说的一样,王老吉凉茶不适宜“孕妇、经期女性、儿童、老人、脾胃虚弱者慎用”的科学解释。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王老吉面临巨额罚单?
5月11日上午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媒体的提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严卫星表示,“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包括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中药材名单之列。目前,卫生部正在组织清理在食品中添加的各种物质。
据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品的,面临被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的法律后果。业内人士透露,不光是夏枯草,王老吉凉茶中还有蛋花、仙草和布渣叶等不属于药食同源目录的中药材名单。届时,广东凉茶是否会“集体违法”?
而饮料市场上的“王老吉”凭借其独特的营销手段取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2008年,“王老吉”的销售额达到了140亿元,占据罐装饮料第一位。以此计算,如若按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的话,“王老吉”面临的将是一张巨额罚单。
相关评论
朱煌:担心王老吉是凉茶品牌的三聚氰胺
“怕上火喝王老吉”——如此”一箭穿心”广告语迅速成就了其凉茶第一品牌的地位,上市短短4年就形成近百亿元的销售规模,笔者本人与家人也曾无数次饮用王老吉的饮料,特别喜欢在吃火锅和天气热的时候饮用。然而中国网的报道上说“王老吉违规添加中药材——夏枯草”,以至于杭州消费者叶征潮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以后出现胃溃疡。
笔者关注饮料行业多年,也早在多篇文章里表明食品饮料首要就是安全,如果没有安全这个前提,无论这个产品营养又多丰富、味道有多好、视觉有多漂亮,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一旦安全事故发生,也就是这个产品的跳楼期了,如此做品牌真可谓“作茧自缚”。这让笔者想起了去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让整个奶业发生灾难性下滑,不知道其他凉茶产品也是否含有夏枯草或类似夏枯草?难道“王老吉添加夏枯草”事件,将成为凉茶行业的“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夏枯草”的涌出,笔者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也表示今后中国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将会警钟长鸣,希望中国食品饮料产业引以为戒,抓紧时间进行自查和调整,坚决堵住品牌发展的安全漏洞,以牺牲短暂利益获取更长久的品牌盛世。
凤凰卫视言论总监:王老吉中添加夏枯草后患无穷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曹景行点评:现在有一些为王老吉辩护的人说,这些事情是不是小题大做。但是从食品的安全来说没有小题大做的问题,不能够加的就是不能够加。我们知道前时期,某种牛奶里面加入了一些东西,也是受到了大家的争议,也是认为不可以加的。因为食品安全明确的规定,如果能够随便违背的话,这个口一旦开了的话,就后患无穷。实际上我们知道牛奶里面加入三聚氰胺的事情,也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凤凰评论:王老吉危机:负面信息的累积爆发
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权威卫生部门表态、媒体广泛转载等综合作用之下,以往所累积的负面信息得以彻底释放,王老吉所面临的巨大品牌危机,可能只是刚刚开始。
一年前的5.12,王老吉捐款一个亿,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骄傲。
一年后的5.12,王老吉被曝违法添加中药材,陷入负面舆论的旋涡中心。
仅仅相隔一年,王老吉所面临的境遇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很多人的心里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
在对王老吉近年来的相关负面新闻进行梳理之后,笔者认为,同样是5.12,看似巧合的时间,截然相反的外部舆论环境,王老吉“添加门”危机的爆发,并非来得毫无征兆,或者说,是负面信息长期积累的恶果。
消费者投诉屡见报端。
2005年及2007年,职业打假人刘殿林和法律工作者况力彬,都曾先后状告过王老吉,认为王老吉凉茶中含有不允许添加的中药成分夏枯草。
2009年,杭州有消费者叶征潮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以后出现胃溃疡,医生诊断认为是胃寒,而王老吉凉茶中的夏枯草会造成胃寒者病情加重。湖北、福建、四川等地也都出现过类似的新闻报道,指消费者饮用王老吉后出现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后得到医生“不要过量饮用王老吉”的劝告。
接二连三的负面新闻,不断在各种媒体上曝光,给王老吉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质疑一直都没有得到解答。几起状告王老吉的官司,最终都因为法院提出的种种理由而不了了之。
医学界学者质疑不断
在消费者心中充满疑虑的同时,医学界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对王老吉提出质疑,这些权威第三方所发出的声音,更加重了王老吉负面信息的分量。
近日,著名的医学专家、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指出,把王老吉凉茶指定为亚运唯一饮料不合适,原因在于凉茶还没有一个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它在医学上究竟有多大效果。
根据福建媒体的报道,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负责人黄恒青主任医师指出,在王老吉凉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具有清热的功能,药性偏凉,不宜当作普通食品食用。
更早之前,知名独立学者方舟子也曾质疑过王老吉,认为最值得注意的成分是夏枯草,有多项研究表明,夏枯草能导致不良反应。
在消费者和医学界人士的质疑未能得到完满解答的情况下,对于“饮用王老吉可能伤身”的担忧,也就像一颗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弹,潜伏在王老吉的周围。
捐款炒作影响恶劣
同样是5.12,时间上的巧合,截然相反的外部舆论环境,现在看来,或许只不过是因果轮回。
在捐款一个亿之后的第二天,网络上就开始出现许多“喝光王老吉”、“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号召网友为用实际行动支持王老吉的善举。在博得众多网友好感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然而,事后证明,从一开始的捐款到紧接着的网络热炒,都是有所预谋的。很多不同论坛上频繁跟帖赞美王老吉的IP地址“都是重复的”,很多论坛用户是“5月18日以后才注册的”。
在对比其他众多企业低调的捐款行为之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王老吉捐款尽管确实是在支持赈灾,但很明显是动机不纯,利用广大网友的爱国感情,进行赤裸裸的商业炒作,并且从中获利颇丰。此事曝光之后,对王老吉同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尽管当时并未给
王老吉带来严重的危机,但与王老吉有关的负面信息,显然又增加了厚重的一笔。
此前,三鹿“三聚氰胺”事件、蒙牛“OMP”事件、雨润“瘦肉精”事件等一系列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重大事件,已经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这次王老吉涉嫌违法添加中药材的事件由卫生部引爆,在权威部门表态、媒体广泛关注等综合作用之下,以往所累积的负面信息得以彻底释放,王老吉所面临的巨大品牌危机,可能只是刚刚开始。
(综合:人民日报 新华社 法制日报 CCTV 中国青年报 南方都市报 广州日报 解放日报 新京报 大公报 京华时报 经济观察报 成都晚报 东方早报 重庆晚报 重庆商报 每日商报 三湘都市报 今日早报 时代周报 人民网 新浪网 网易等新闻媒体)
王老吉陷阱 凉茶业撞上天花板
2008年06月22日 09:19:33 来源:中国经营报
凉茶业对于他们的“一哥”王老吉,可谓又爱又恨。
一方面,因为王老吉,才诞生了这个行业;另一方面,这个占据凉茶市场90%以上份额的品牌,以其不容置疑的强势力量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并形成资源性垄断。
在“王老吉效应”的笼罩之下,各品牌无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究竟谁能够成为下一匹黑马?整个行业将驶向何方?都是个未知数。
“一哥”神话
曾有凉茶业内人士总结道:王老吉的成功是“万事俱备,又来东风”。
事实上,为了这场东风,王老吉潜伏了很久。早在2003年“非典”之前,王老吉就已经具有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每年可以完成1亿~2亿元的销售收入。在凉茶还没有真正“现形”于大众面前的时候,王老吉已经占据了业内排头兵的位置。
那么,一枝独秀的王老吉真的“高枕无忧”吗?事实并非如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凉茶业内人士分析,王老吉已经步入了一个瓶颈阶段:由于前期市场教育太过成功,使得消费者仅把凉茶等同于去火,正是这种功能性饮料自身“局限性”的特点,局限了王老吉未来的市场空间,使得销售达到一定量以后,就进入了难以突破更高阶段的瓶颈。
当然,王老吉也在努力寻求自身突围。近期发生的“赈灾捐款事件”,被媒体及部分公众怀疑有炒作之嫌,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过是它突围瓶颈的一种尝试。
“二弟”们迷宫寻路
就在王老吉思考如何放大销量的同时,二线品牌却迷失在“王老吉效应”的迷宫中,找不到出口。
口炎清、潘高寿凉茶、夏桑菊、和其正、春和堂、三九下火王……这些曾红极一时的凉茶品牌,现如今大多销量平平。
“王老吉效应”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众多凉茶品牌对于其营销模式的崇拜、模仿,包括上述品牌,自诞生起就在扮演跟随者的角色,然而这正中了“王老吉陷阱”,一如当年马云放言“学我者死”的魔咒。
其中最具典型的是和其正,这款出身福建达利园的凉茶品牌,由名人陈道明代言,以“去火气,养元气”作为产品诉求,几乎就是王老吉宣传口号的翻版,而且红色罐身包装也与王老吉如出一辙,上市伊始,只要有“王老吉”身影的地方,“和其正”都迅速上马,紧随其后。
现如今,这款凉茶除了在福建市场有一定销量外,其他区域市场已难觅其踪影,王老吉几乎不给跟随者们留下空间。
“其实,王老吉的品牌、资金、渠道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是其他品牌所难以跟随及模仿的。其他凉茶品牌若想成长,一定要坚持走差异化路线。”广东新南方集团策划部部长陈吉安说。邓老凉茶即为该集团旗下品牌。
也许是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陷阱,二线凉茶品牌正在积极转型。上清饮开始反思自己不大成功的体育营销路线,转而攻占青少年市场,包括其广告亦采取青少年代言的形式。 另外白云山凉茶也在调整战略,主打口感营销,推出 “有果味的凉茶”,其初衷亦是要走差异化路线。
当然,这一阵营中也不乏先见之明者,邓老凉茶就是一例。邓老凉茶自诞生之日一直坚持差异化营销:一方面借助广东著名中医邓铁涛的威望,另一方面提出“中国凉茶道”、“现代凉茶”等理念,使之具有区别于其他凉茶品牌的独特内涵。
“三弟”们混迹江湖
如果说,二线品牌还在努力挣脱“王老吉效应”,努力凸显自身个性,那么三线品牌几乎沉迷于跟随者的“不劳而获”,见好就收。
当王老吉销售额年年攀升之际,其巨额利润也让众品牌对凉茶业这块大蛋糕趋之若鹜,尤其是2005年~2006年,大大小小的品牌大举进入凉茶行业,甚至福建当地的酒店都在生产自家的凉茶品牌。然而在鱼龙混杂之下,市场已呈现混战状态。
“这些品牌仅局限于单个区域,没有显著的品牌差异,没有核心竞争力,无论在包装抑或广告、营销理念等方面,大多跟随王老吉。”陈吉安指出,三线品牌甚至无法实现低价优势。
“其实,目前凉茶市场的潜力并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后来者在进入凉茶市场以前,并没有深入地思索可以在这个市场中拓展多大的空间,”陈吉安分析,外部企业都以为凉茶市场空间巨大,只要进入,就有利可图。但现实是相对的:一方面,凉茶并非必需品,消费者选择意愿有限,所以市场并不大;另一方面,王老吉可以在短时间内开拓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又说明了这个市场很有潜力。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准消费者的需求,这也就是凉茶自身的定位。”陈吉安提醒说,如果二线品牌不能及时找准自己的定位,就有可能慢慢下沉到三线品牌。
兄弟们依然前途未卜
凉茶自2003年成为行业以来,才仅仅6年时间,相对于其他饮料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目前,凉茶行业最主要的问题是品牌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仅靠王老吉一枝独秀,是不能共同做大市场的。”陈吉安说。
尽管如此,二线品牌、三线品牌无不将满腔希望寄托在王老吉身上,期冀它成长为民族品牌,一方面扩大凉茶市场容量,为其他品牌开路;另一方面打响凉茶行业名望,使跟随者们“借船出海”。
“无论从销量、营销模式,还是品牌自身的历史厚度来看,王老吉均具有作为民族品牌的潜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王老吉的未来,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甚至决定了凉茶行业未来的荣辱成败。
一个根本性问题在于,“王老吉”这个品牌已被严重分割。一个品牌,两家不同的公司在运作,品牌归属问题不解决,“民族品牌”只能是遥远的梦想。
“一个能够真正做大市场的企业,一个位于‘一哥’位置的企业却不拥有这个品牌的所有权,这是非常尴尬的。”上述人士认为,“凉茶业目前最需要的是团结协作,共同做大市场,决不能恶性挤压。在这样的一个新兴市场,一旦相互打压,很快就会造成市场流失,如同昙花一现,从而消失在历史中。”(安卓)
中国凉茶真的打败美国可乐了吗?
2008年06月22日 09:17:51 来源:中国经营报
凉茶与可乐的战争之说,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
一个是起源于广东一带的“药茶”,因茶饮料罐装王老吉品牌而红遍全国,一个是全球碳酸饮料的巨头可口可乐。这两者为何被扯在一起?它们之间真的有较量吗?
把可口可乐当成头号靶子
在广东凉茶进入全国市场的同时,它就被拿来与可口可乐做比较。百度一下“凉茶可口可乐”,可以搜到133000条相关信息,大部分是凉茶“赶超”、“打败”可口可乐等内容。
据了解,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一直在推动这种比较。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广东凉茶饮料销售量总计突破了500万吨,并预测到2010年就可以超过可口可乐在全球的销量。该协会会长张俊修更认为,“考虑到凉茶的配方、工艺及独特的养生理念,很难想象能有第二种饮料能够超越凉茶在中国的地位。”
但是这种说法在业内颇具争议。据一位曾为王老吉提供公关服务的人士反映,当初将王老吉与可口可乐放在一起是有点“傍大款”的意思,娃哈哈也曾经自比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关也强调“我们不予评论,可口可乐很多时候都会被当成靶子。可口可乐可不止卖汽水,我们是全方位的饮料公司。”
在销售一线,凉茶与可乐的竞争也并不直接。一位江苏百事可乐销售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并不关注王老吉,“因为王老吉的定位是防上火的功能型茶饮料,走的是差异化路线,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品类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存在直接竞争。相比而言,王老吉与统一、康师傅的茶饮料的竞争关系更大一些。”
不过据记者了解,王老吉内部确实很关注可口可乐。“我们在销量、市场渠道上会重点拿碳酸饮料以及茶饮料等品类做比较,因为这些品类的市场相对成熟,我们可以学习它们的一些专业的操作手法。比如除了常规的市场推广、陈列外,我们会对可口可乐的销售数据、促销活动比较敏感,当它们做促销时我们也会跟进做一些。”一位王老吉人士反映。
可乐们要反击?
对于王老吉的迅猛发展,可口可乐并没有视而不见。
早在2005年,香港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就与香港本土饮料“健康工房”结成策略性合作伙伴,而“健康工房”正是香港传统凉茶馆“同治堂”的旗下品牌。在此之后,可口可乐公司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组建了“中医药研究中心”,提速研发中草药成分和配方的饮料。
这一行动被认为是可口可乐反击凉茶的信号,但是“健康工房”在市场上却迟迟没有作为。“前两年还在市场上见到健康工房茶饮料,但现在好像没有了。”上述江苏百事可乐人士反映,其在华南等市场还没有上市。而今年可口可乐在市场上重磅推出的是:“原叶”冰红茶、绿茶。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关键是目前凉茶整个行业还没有做大。据记者了解,目前除了王老吉之外,广东凉茶品牌有近1000个,黄振龙、潘高寿等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而三九、白云山等制药企业生产的凉茶大多存在品牌延伸困难、在销售渠道上不能沿用药品的渠道等问题。
“实际上,对于可口可乐做凉茶,王老吉的高层认为是好事,可以一起把市场的盘子做大。”一位接近王老吉人士透露,目前王老吉在华南、华东市场的增长已经开始放缓,在华北、华中以及西南等地区,增长、销量更不理想。为此,王老吉在去年对公司组织构架进行了调整,对全国重新划分了区域,把部分北方区域负责人撤换掉,把南方市场负责人调任北方等。
或许这正是可口可乐、统一等大型饮料企业没有大量进入的原因,现在看来凉茶的市场空间并不是很大。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进入凉茶行业只是它进入饮料细分市场的一个行为,并不一定要做多大,而可能是作为阻击王老吉等品牌的一个战略性产品。
凉茶样本王老吉的局限
作为广东凉茶业拓展全国市场的代表,王老吉也正面临挑战,而这或许正是整个凉茶行业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王老吉产品线单一,只有红色罐装这一个品项,导致对终端的谈判力相对比较弱。由于王老吉的品牌在中国大陆归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生产罐装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位于东莞的港资企业,它只是向王老吉药业购买了罐装王老吉的独家生产、经营权,所以在拓展产品线方面比较受限。
此外,由于王老吉一再强化“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品牌定位,也使它在其他口味的开发上受限制。据记者了解,目前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认同王老吉防上火的品牌诉求,而在内地的广大市场,王老吉主要在火锅店等特定的餐饮渠道被认可。
但现在广东走出去的凉茶品牌几乎都在效仿王老吉的模式,同质化竞争已经很严重。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它们以罐装的形式,以防上火或者滋补为诉求,但都很难打开市场,有的已经被撞得头破血流。”(徐春梅)
相关阅读: 冷观王老吉们的商业图腾
2006年,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包括王老吉在内的所有凉茶的产量超过前一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产量。
当然,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作为一种刚刚从“药饮”属性中艰难跋涉出来的以功能性(降火)为诉求的饮料,与一种具有百多年历练的消费文化之间,尚有多大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