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 于树会-2018统计师-经济学基础知识模块-高频考点-第4章(1).doc
下载文档

ID:3384822

大小:1.02M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4.5 于树会-2018统计师-经济学基础知识模块-高频考点-第4章1 2018 统计 经济学 基础知识 模块 高频 考点
统计师 经济学基础知识模块 精讲班 233网校:于树会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本章内容:产品市场的均衡和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决定 新大纲要求:   2.掌握利用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计算方法;熟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3.掌握IS-LM模型,判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状况;熟悉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的过程;   旧大纲要求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1)根据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关系分析均衡产出及存货变动机制;根据消费函数分析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根据储蓄函数分析收入与储蓄的关系;根据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分析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运用乘数原理分析政府赤字预算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2)根据货币需求的种类分析总体货币需求;根据货币需求函数分析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根据货币需求分析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及其危害;根据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分析货币供给,根据货币乘数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3)运用投资函数分析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根据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分析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根据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分析均衡利率的形成。 本章教材变化: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中增加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p186-188);IS-LM模型内容进行了更新(p199-203)。 本章考点:   1、消费函数的确定;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的计算和关系。   3、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4、IS-LM模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和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考点一、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1、产品市场中的均衡国民收入或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短期内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如果用Y代表国民收入,AD代表总需求,C代表消费需求,I代表投资需求,G代表政府需求,X-M代表净出口,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就可以记为:   Y=AD=C+I+G+(X-M)。   2、只有当社会总需求恰好等于国民收入时,社会生产才既不缩小,也不扩张,国民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只有均衡收入才具有稳定性,这是由存货变动机制作用的结果。   任何不等于均衡收入的收入都是不稳定的,他们将朝着均衡收入移动。 考点一、消费函数 1、均衡产出的条件是: Y=AD=C+I。 2、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可支配收入、消费者的财产、价格水平、节俭程度和利率水平等。但在影响消费需求的诸多因素中,收入水平始终是影响消费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3、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C=f(Yd)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Yd表示可支配收入。 如果把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假定为线性函数,则有:C=C0+cYd,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Yd表示可支配收入,C0与c均为常数,且C0>0,0<c<1。C0为自发消费,cYd为引致消费。消费支出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4、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即   由于C0和c均为大于零的常数,所以随着可支配收入Yd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某一时期的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支出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可支配收入。 5、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即:   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递减的趋势,因此消费曲线实际上是一条抛物线。 6、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新增)   消费支出的基本决定因素除了可支配收入外,还有利率、消费信贷条件、人口的年龄分布、耐用消费品存量、货币幻觉、价格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分配等。 (1)在古典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比较深的经济学家看来消费支出被认为与利率之问存在一种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但是,许多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这种论点。总的说来,利率和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是不明确的。原因在于利率的变化不仅产生替代效应,而且也产生收入效应。 (2)消费信贷条件与消费   消费信贷的存在只是使消费的时间形式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购买了更多的商品。因为消费信贷是需要偿还的。   消费信贷的条件对人们的消费支出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信贷的条件主要包括首次付款额、利率和付款期限。   当首次付款额增加时,消费支出有减少的倾向;反之,当首次付款额下降时,消费有增加的倾向。当利率上升时,消费有减少的倾向;反之,当利率下降时,消费有增加的倾向。当付款期限延长时,消费有增加的倾向;反之,当付款期限缩短时,消费有减少的倾向。   总之,消费信贷的条件对于消费者越严厉,那么消费支出就会有减少倾向;而消费信贷的条件对于消费者越宽松,那么消费支出就会有增加的倾向。 (3)耐用消费品存量与消费   如果在某一个时点上,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存量比较大,那么,在随后的几年中,家庭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就比较小。 反之,如果在某一时点上,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存量比较小,那么,在随后的几年中,家庭的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就比较大。由此可见,耐用消费品的存量也对消费支出具有影响。   一般而言,中老年人的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存量比较大,而青年人的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存量比较小。因此,一个国家的人口的年龄可能对消费支出有影响。当人口逐步趋于老龄化时,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也趋于减少。 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对收入的暂时变动比较敏感。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波动不仅会引起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繁荣与萧条的波动,而且对与它相联系的其它行业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波动通常被认为是引发经济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4)货币幻觉与消费   家庭等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只看到经济变量的名义值的变化,而没有看到经济变量的实际值的变化的现象就叫做货币幻觉。 (5)收入分配、偏好和价格水平预期   消费还可能受到收入分配、偏好以及价格水平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当收入分配趋于平均化时,消费支出将趋于增加。反之,当收入分配趋于两极分化时,消费支出将趋于减少。当人们变得比以前更加节俭时,平均消费倾向将趋于下降,从而引起消费支出的减少。反之,当人们变得比以前更加奢侈时,平均消费倾向将趋向于上升,从而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当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上升时,消费支出将趋于增加。反之,当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下降时,消费支出将趋于减少。 考点二、储蓄函数   1、储蓄被定义为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因此储蓄函数可以从消费函数中推导出来,即:S=Yd-C=Yd-(C0+cYd)=- C0+(1-c)Yd,令S0=-C0,s=1-c,则:S= S0+sYd,其中,S表示储蓄,Yd表示可支配收入,S0和s均为常数。S0<0,为自发储蓄,与可支配收入无关。0<s<1,sYd称为引致储蓄,与可支配收入正相关。储蓄等于自发储蓄与引致储蓄之和。 储蓄函数   2、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即:   由于S0、s均为常数,且S0<0,显然,随着可支配收入Yd的增加,平均储蓄倾向递增。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即:   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不同,边际储蓄倾向具有递增的趋势。 3、储蓄倾向与消费倾向的关系 平均储蓄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 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 考点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如下: 从而,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为:Y=( C0+I0)/(1-c)。   2、当一个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时(即经济过冷),要增加国民收入,即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也可以提高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或降低边际储蓄倾向。反之,当经济出现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可用抑制消费和投资以及降低边际消费倾向或提高边际储蓄倾向的方法抑制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考点四、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加入政府部门之后的国民收入模型必须考虑政府购买、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国民收入均衡公式就变为:Y=AD=C+I+G,其中Y为国民收入,AD为总需求,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 税收可以是:定量税,T=T0       比例税,T=T0+tY。   tY为引致税收,即由收入引起的税收。 2、三部门经济的   均衡收入决定模型为                  由此可得, 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为 或   由此可见,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而税收的增加则会减少国民收入。   3、当一个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时,要增加国民收入,刺激经济增长,就可以采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的方法。反之,当经济出现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可用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的方法。 考点五、乘数   1、乘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单位总需求变动所导致的数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当投资或政府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反之,当投资或政府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   2、投资乘数 即为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高低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投资乘数就越小,反之则反。   3、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这里的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是在三部门经济中进行讨论的。   (1)定量税,即税收是常数T 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的乘数分别为: (2)比例税的情形,此时税收是收入的函数,即T=T0+tY,此时,有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的乘数分别为:   (3)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的乘数是正值,而税收乘数是负值,即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化,而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此外还可以看到,在比例税的情形下,税率越高,各种乘数的绝对值越小。   (4)增税带来的国民收入减少往往大于减税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原因是:当增税时,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下降或者实际收入降低,此时,边际消费倾向上升;当减税时,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或实际收入水平增加,此时,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4、平衡预算乘数   (1)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即政府的预算保持不变的时候,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税收减转移支付的净额是政府收入。   (2)在定量税制下,平衡预算乘数是等于1的,但是在比例税制条件下,一般来说,平衡预算乘数是小于1的。   (3)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意味着政府如果实行平衡预算,就不可能试图通过增加政府支出使得国民收入实现多倍的增长,因此也不可能刺激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如果政府试图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法刺激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实行赤字预算,而不能实行平衡预算。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考点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函数   1、人们持有货币有三种动机,分别是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相应地,就存在三种货币需求,分别是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2、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指的是个人和企业出于交易动机,即为应付日常的交易活动多持有的货币数量;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指的是人们出于谨慎动机,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指的是人们出于投机动机,准备在有利的时机买卖有价证券以便获得更高收益所持有的货币数量。 3、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4、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与预防性需求之和用L1来表示,由于它们都是收入Y的函数,因此记做L1(Y);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用L2来表示,由于它是利率i的函数,故记做L2(i)。如果用L2代表货币需求,则有:L=L1(Y)+L2(i)。根据货币需求与利率、收入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货币需求函数:L=kY-hi,式中k和h都是常数。其中k是L对Y的敏感系数,即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国民收入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变动量;h是L对i的敏感系数,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表示利率变动一个百分点所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变动量。   5、流动性陷阱指的是,当利率降低到某种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几乎每人都愿意持有现金,而不愿意持有债务票据,从而使得金融管理当局无力进行控制的一种状况。流动性陷阱有三个特点:宏观经济处于严重萧条状态;利率已经达到很低水平;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考点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函数   1、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指经济体中由企业、家庭及政府部门所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存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有三个,即通货、货币和准货币。通货:即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货币:等于通货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之和;准货币:相当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外币存款之和。 2、我国现行货币层次划分如下: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其中,M1为狭义货币,M2为广义货币,M2- M1为准货币。 3、货币供给函数为:   该模型可以被视为货币供给函数。其中,基础货币B=R+C、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比率t由商业银行决定;而现金漏损率c'由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决定。   4、虽然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具有主导地位,但并不能完全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过为了简化起见,不妨假定货币供给量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和决定,是一个外生变量,故货币供给量与利率无关。如果用坐标的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货币供给,假设在给定的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不变,就可以得到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货币供给曲线。 货币供给曲线 考点三、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1、在经济学中,利率被视为货币的价格或借入货币的价格。   2、利率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分。实际利率是在名义利率的基础上,根据通货膨胀影响调整后的利率,通常把它定义为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3、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就达到了均衡。因此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M=L=kY-hi,其中,L表示货币需求,M表示货币供给。如图4-5所示。   在图4-5中,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相交于E点,E点即为货币市场均衡点,此时的利率ie即为均衡利率。 4、当然,均衡利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市场的货币供给量或者货币的需求由于利率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就会受其影响而改变。 第三节 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考点一、投资函数   1、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如果将非利率因素对投资需求的影响视为常数,投资函数就可以记为:I=I0-bi,其中i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需求,I0表示与利率无关的决定于其他因素的常数,即利率为零时的投资需求,被称为自发投资或自主投资,b是利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数量,称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或利率弹性。 2、投资的利率弹性为负值。从几何意义上看,如果用横轴表示利率,纵轴表示投资需求,则可以得到一条斜率为负的投资曲线,如图4-7所示。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越低,投资需求越大,总需求就越大,由于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因此总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则反。因此,利率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杠杆。 考点二、IS—LM模型 1、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况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 2、LM曲线的推导 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M/P=M0/P 货币需求:L/P=kY-hi 均衡:M0/P=kY-hi 这就是所谓的LM曲线方程。 3、 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LM曲线的经济含义: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当国民收入上升后,货币需求增加,为使货币市场均衡,市场利率必须上升。反之,当国民收入下降后,货币需求减少,为使货币市场均衡,市场利率必须下降。 4、IS曲线的推导   产品市场均衡要求投资和储蓄相等即I=S。于是,IS曲线被用来反映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宏观经济学中,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都被习惯性地称作IS曲线。 三部门经济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 Y=C+I+G; C=a+b·Yd; Yd=Y-T+TR; T=T0+t·Y; I=e-d·I; G=G0 采用代入法,可以得到 Y=a+b(Y-T-TR)+G0+e-d·I Y=a+b(Y-T0-t·Y+TR)+G0+e-d·I =a+b(TR-T0)+G0+e+b(1-t)Y-d·I 从而可以推导出 5、IS曲线方程是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组合的轨迹。习惯上用横轴代表收入,用纵轴代表斜率。IS曲线斜率为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经济含义是:其他条件不变时,利率下降后,投资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6、IS—LM模型 当我们把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IS曲线和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LM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IS—LM模型,如图4—8所示。由于在IS曲线上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能够保持产品市场的均衡,而LM曲线上的利率和收入组合能够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因此,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所代表的收入和利率组合YE和RE就能够同时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实现均衡。   显然,那些既不在IS曲线上,也不在LM曲线上的点所代表的利率和收入组合既不能使产品市场实现均衡,也不能使货币市场均衡。具体而言,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都存在着过度供给。如图4-9中的A点所示。这时,收入有减少的趋势,而利率有下降的趋势。   第二种,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同时货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供给。如图4-9中的B点所示。这时,收入有增加的趋势,而利率有下降的趋势。   第三种,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都存在着过度需求。如图4—9中的C点所示。这时,收入有增加的趋势,而利率有上升的趋势。   第四种,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供给,同时货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如图4-9中的D点所示。这时,收入有减少的趋势,利率有上升的趋势。   7、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没有实现均衡时,两个市场向均衡调整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简而言之,就是货币市场调节快,产品市场调节慢。因此,一般我们可以认为,经济总是持续地处于LM曲线上,逐渐向IS曲线移动,也就是逐渐趋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8、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在三部门条件下,IS曲线的位置还要受到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影响,不难看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如果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下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降低;如果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均衡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上升。 9、各种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改变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类情况。   第一,当自发消费增加,或自发投资增加,或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或者税收减少。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引起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   第二,当自发储蓄增加,IS曲线就会向左下方移动,引起均衡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下降。当自发储蓄减少,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引起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 第三,当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就会向右下方移动,引起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当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就会向左上方移动,引起均衡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上升。 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