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p03
2024/3/6,中国语文,1,中 国 语 文,主讲教师:华中科技大学 主校区 中文系TEL:E-mail:,2024/3/6,中国语文,2,课程安排(语言文字部分),第一讲:语言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讲:音韵的形成与嬗变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第四讲:汉字的结构与文化第五讲:古代诗词格律第六讲:现代诗词格律第七讲:语言运用赏析第八讲:语言实际运用,2024/3/6,中国语文,3,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1.文字的起源1)记事符使用一些线条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作为某种标志或表示一定的含义,通常刻画在石壁、石块和陶壁上,最初出现的符号可能是个别人根据自己的意图刻画出来的,线条较简单,随意性也大。这种表示文字的方法不但简单,而且因为线条横竖的交叉,圈点各异,疏密繁简不一,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不断出现新的符号。,2024/3/6,中国语文,4,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1.文字的起源2)几何形刻画符号(距今约五六千年)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出现了最早的刻画符号.晚期刻符用直线、横线和交叉线条组成几何形状,日前发现的都刻在陶器(仰韶文化/彩陶文化)上。根据资料,中华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内,几乎都发现了这种几何形刻画符号,说明某些符号在不同的地点都已具有同样的记事功能,而同时为人们接受和使用。,2024/3/6,中国语文,5,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1.文字的起源3)图象型刻画符号(原始社会时期)黄河下游山东省营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1960年采集到三件陶器大口尊,尊口沿下刻线划着显然与几何符号不同的图象符号,非常奇特,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图象分布很广。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刻画图象,线条工整,墓葬中,大口尊都放在墓主的脚下部,与死者骨架成一条直线,尊上的图象符号应同这种葬俗有密切联系。,2024/3/6,中国语文,6,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1.文字的起源3)图象型刻画符号(原始社会时期)大汶口陶器的刻画符号有两点值得注意,它与文字的起源密切相关:一是这些图象符号同后世的甲骨文、金文的形状接近,一看就和文字很接近;二是这些图象符号象形而又有相当程度的抽象化,不是简单的描绘。,2024/3/6,中国语文,7,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1.文字的起源4)原始文字(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500年左右)现在公认各民族文字都从图画发展而来。仰韶文化时期的几何符号,大汶口时期的图象符号,在文字发展中起了过渡作用。,2024/3/6,中国语文,8,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1.文字的起源5)甲骨文(夏商时期)甲骨文,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考古资料表明,甲骨文的确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有些实例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甲骨文“目”字与斐李岗文化期间龟甲上的刻符非常相近大周口文化时期陶器上所刻符号与甲骨文的“山”、“火”写法一样从文字形象表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肯定说明了刻画符号发展成文字的事实。,2024/3/6,中国语文,9,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2.甲骨文1)甲骨文图片,2024/3/6,中国语文,10,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2.甲骨文1)甲骨文图片,2024/3/6,中国语文,11,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2.甲骨文1)甲骨文图片,2024/3/6,中国语文,12,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2.甲骨文1)甲骨文图片,2024/3/6,中国语文,13,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2.甲骨文2)甲骨文的发现最早收集甲骨的学者王襄说:甲骨文的发现是在1898年冬末,而它的价值为人所知则在1899年秋。最早认识甲骨文的人,被学界公认为清末著名金石家王懿荣。王懿荣对金石素有研究,1899年他正在北京做官。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河南安阳小屯村有一批商代铜器出土,忙亲赴安阳,但到达时铜器已为商贾运走,发掘处只剩下大批正准备作肥田和药材用的龟甲和牛骨。其中有一部分较大的龟甲上有“行列整齐,非篆非籀”的古文字,这就是甲骨文。后来王懿荣共收集甲骨1000余片,被认为是“研究甲骨的第一人”。,2024/3/6,中国语文,14,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2.甲骨文3)甲骨文的文字内容我国著名甲骨学专家胡厚宣的说法:“所谓甲骨文,乃商朝后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殷人迷信神鬼,不论祭祀、战争、渔猎、出入、风雨、年成、疾病、生育,都要卜问“上帝”。占卜方法是:在甲骨的背面用锋利工具钻两个坑,然后用火烧灼,出现纵横的裂纹,就叫卜兆。再由卜人根据卜兆判断吉凶,把内容契刻在甲骨上,就成为甲骨文。甲骨文里记录了商朝后期的大量史实,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2024/3/6,中国语文,15,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2.甲骨文4)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一作雁堂)*郭沫若,号鼎堂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唐兰),2024/3/6,中国语文,16,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概要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契。(易经)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荀子解蔽)昔者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许慎说文序),2024/3/6,中国语文,17,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概要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几种字体的通行时间有时并非截然有前后明显的划分,而是并行或交叉的。,2024/3/6,中国语文,18,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1)甲骨文殷商时期刻于龟甲兽骨的文字,2024/3/6,中国语文,19,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2)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从商朝后期开始在青铜器上出现,至西周时发展起来。大体上商后期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不超过50字,西周末年的毛公鼎上铸的文字则长达497字。现在先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大约有1万件以上。金文据古文字学家容庚所编金文编统计,大约单字共3000多个,其中2000字已经认识。金文形体结构与甲骨文非常相近,基本上是一种字形。,2024/3/6,中国语文,20,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2)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2024/3/6,中国语文,21,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2)金文-毛公鼎,2024/3/6,中国语文,22,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3)大篆、小篆篆:把笔画拉长成一种柔婉美化的长线条。大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经济文化发展,文字应用广泛。文字趋向简化,各诸侯国因不相统一而形成“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情况。大体上秦国用大篆,六国用“六国古文”。六国古文也是一种“篆”。,2024/3/6,中国语文,23,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3)大篆、小篆小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规定通行全国的标准字形。秦始皇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改定字体,由李斯书写出标准字体仓颌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让全国统一用他们简化后的字体书写,这就是小篆。小篆特点:1结构定型,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2符号化(表意抽象化,笔画线条化,书写规整化)3构形系统性加强(基本构件、组合模式、组合层次三要素),2024/3/6,中国语文,24,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小篆,泰山石刻 峄山石刻,2024/3/6,中国语文,25,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4)隶书据说隶书最初是由下层低贱的人们使用的,当时“隶”指“徒隶”,本来隶书这种简便的字是写给他们看的。后来在民间用得多了,盛行起来,连统治阶级也不得不用这种字书写了,到汉朝时就成为全国范围的正式书写体。现在流传下来的汉碑,就是由这种隶书写成的。,2024/3/6,中国语文,26,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4)隶书隶书有秦隶、汉隶。一般指汉隶。汉隶由秦隶发展,秦隶是秦系文字的发展。汉隶又叫“八分”。隶书的特点:1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2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3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2024/3/6,中国语文,27,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4)隶书,2024/3/6,中国语文,28,第三讲:文字的起源与演变,3.汉字的演变5)草书、楷书、行书隶书后来又演变成草书,是一种隶书的快写体,它发展成为独立字体,大约始于东汉。与草书同时兴起的还有楷书,它又名“正书”或“真书”,成熟于东汉时期,盛行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最后出现于东汉末年的一种字体是行书,基本上是楷书的样子,可以说是楷书的一个支派。楷书、行书和草书,一直流传至今。,2024/3/6,中国语文,29,思考和练习,汉字是怎样起源的?汉字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2024/3/6,中国语文,30,第四讲:汉字的结构与文化,1.汉字的构造原理六书: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象形:描摹客观事物形象表示字义。山 水 瓜 竹 虎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符号表示字义。一 二 上 下 刃 本 末 朱,2024/3/6,中国语文,31,4.1 汉字的构造原理,六书: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组合成字 休 涉 益 初 秉 兼 火:炎 焱 燚 人:从 比 北 化 导致部分汉字复杂化 寒 爨形声:用形旁和声旁组合成字 娶 裹 衷 哀 褒 袤形声占一角的 荆 颖 疆 旗 转注:考 老假借:西 栖,2024/3/6,中国语文,32,4.1 汉字的构造原理,六书:六书中造字之法,只有前四种四种造字法,分为两类:表意字:象形、指事、会意意音字:形声形声字出现后,造字方法完全成熟,成为最强势的造字法:益溢 采採 止趾说文收字9353个,形声字82%,新增的新造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2024/3/6,中国语文,33,4.2 汉字与文化,1.汉字的贡献(1)超时间性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汉民族厚重的文化根基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周易系辞上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33章),2024/3/6,中国语文,34,4.2 汉字与文化,1.汉字的贡献(2)超空间性维护了汉语言及汉民族的统一;促进各民族交流与融合同一汉字不因方言读音不同而意不同全球华人因汉字而认同中华民族及自己的文化根基各民族通过汉字了解学习汉文化,与汉民族沟通交流有的民族在学习汉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字、语言、文化,与汉民族融合,2024/3/6,中国语文,35,4.2 汉字与文化,1.汉字的贡献(3)超音响性以形体意象为主体,形成人类独特的“汉字文化”A.字形反映古代事物特征;生活习俗;认知特点;审美情趣.B.汉字是二维文字,形体主要构成心理认知的表象,从而构成据形认知的特点,2024/3/6,中国语文,36,4.2 汉字与文化,1.汉字的贡献(3)超音响性相传八国联军“汉学家”与中国官员对句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文革”期间有人改作: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心肠,2024/3/6,中国语文,37,4.2 汉字与文化,1.汉字的贡献(3)超音响性C.独特的平面视觉艺术:书法,2024/3/6,中国语文,38,4.2 汉字与文化,颜体,2024/3/6,中国语文,39,4.2 汉字与文化,柳体,2024/3/6,中国语文,40,4.2 汉字与文化,启功体,2024/3/6,中国语文,41,4.2 汉字与文化,启功体,2024/3/6,中国语文,42,4.2 汉字与文化,毛体,2024/3/6,中国语文,43,4.2 汉字与文化,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