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小学科学四上《3.1.声音的产生》word教案(3).doc
下载文档

ID:3377291

大小:146.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3-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3.1声音的产生 加微信公众号 jiaoxuewuyou 九折优惠qq 1119139686 苏教小学科学四上3.1声音的产生w
免费下载网址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的: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技能 1. 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2. 学习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科学知识 1.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2. 学会尊重事实。 3. 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找出使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能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   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概括物体发声时变化。 ●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   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搜集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材料: 食品保鲜待、钢尺、橡皮筋(塑料琴)、音叉、小鼓、小镲、塑料瓶……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     1.放录音  国歌声  雨声  鞭炮声  鸟 鸣声  欢呼声  打雷声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板书] 学生的汇报 师:你能将刚刚听到的这些声音分为两类吗? [板书]  人为   自然 2.保鲜袋发声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一会儿告诉大家。学生交流,将方法做出来。 3.身体发声 师: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一个人轮流做,老师也参加。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4.小结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 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这一环节的三个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知道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发声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声音的作用是为我们人类传递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 探索和调查 研究声音的产生 1.师: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板书课题]      声音的产生 2.师:把你的预测写在纸上。 [板书学生的回答] 3.师:下面我们要来做一些活动。 [活动一] 发声时有明显振动的物体。 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这张记录。 A.橡皮筋  (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B.钢尺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用手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 C.音叉  (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用小锤敲击音叉。) 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活动二] 发声时借助其它物体才能发现其振动的物体。活动内容同上 A.鼓、鼓槌、绿豆  B.(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C.塑料瓶、小泡沫球 (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 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活动三]  通过反证巩固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师: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请你们通过下面的活动去证明。 [小镲和喉咙的实验] 学生汇报(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我们看不见它在振动,但可以通过其它物体推出它在振动。) 学生的预测应该是在老师意料之中的,他们会把发声发放误当成声音产生的原因,比如:摩擦碰撞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下子要他们接受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有很大难度。所以这一环节分成了三个部分由浅入深来让学生接受。首先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振动”,第一组材料在发声时,学生可以看见物体产生了明显的振动;第二组材料发声时,学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推出发声物体在振动,这是通过间接观察法来观察的。最后是通过反证让学生知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回顾和解释 师: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这一环节是科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步,学生要把实验中的发现与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实际上,学生通过上面的三组实验,对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是逐步形成的。所以在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水到渠成。 解压密码联系qq 1119139686 加微信公众号jiaoxuewuyou 九折优惠!淘宝网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