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初中物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9.5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初中
物理教案
人教版
年级
9.5
电磁
继电器
五、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和观察电磁继电器,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磁铁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建立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是怎样实现的。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讨论法
【教学器材】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这是码头上工人们忙碌的情景,你知道工人是怎样将如此重的集装箱吊起的吗?工人师傅利用按钮来控制吊车,就可以轻松完成了。其实工人师傅按下的只是继电器的开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电磁继电器的知识,你们想了解它吗?想知道什么?
二、新课学习
(一)电磁继电器
到底什么是继电器?
继续播放课件: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我们看挂图、实物和投影讲解,讲解继电器。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电磁继电器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静触点、动触点)组成。电磁继电器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控制电路由电磁铁、低压电源和开关组成。工作电路由机器(电动机或电灯)高压电源和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分组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较小的电流通过D、E流入线圈时,电磁铁把衔铁吸下,使B、C两个接线柱所连的电路接通,较大的电流就可以通过B、C带动机器工作。断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弹起,切断工作电路,B、A电路接通。
播放动画: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是工作电路有危险的高压电路,通过电磁继电器可利用低压控制高压。工作场所温度高或环境不好,可以利用电磁继电器实行远距离操作。大家通过对挂图和实物的观察及投影的讲解和讨论,回答出我们提出的问题,对电磁继电器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阅读电磁继电器说明书,看看又能获得哪些信息,并回答出课本所提出的问题。
说明书上用途、结构、工作原理和保养能看懂。技术要求中有些看不懂。说明书上最重要的是“线圈额定电压、额定工作电流、工作电路电压”这几个指标。“线圈额定电压直流6V”表示控制电路正常工作时,B、C两端接直流6V的电压。“被控制电压220V,电流1A”表示线圈工作电路电压220V,电路中电流是1A。从说明书上,除了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用途、结构、工作原理、技术要求,还了解如何保养。
想不想使用电磁继电器?想就先观察电磁继电器上的几个接线端的位置,观察B、C之间是通过哪个触点接通的。实际的继电器还有两个触点,当断电时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而当通电时它们断开。找到这两个触点,再设计一个电路,用一个电源和小灯泡组成工作电路,使继电器通电时小灯泡亮,断电时小灯泡灭。
按这个电路接好,就能使通电时灯泡亮,断电时灯泡灭。
我们听优美的音乐,用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音响,这些音响设备中都有扬声器。那么扬声器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二)扬声器是怎样发声的
还记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扬声器是怎么发出声音的,我们从它的构造来研究它如何工作。
演示:将一节5号电池通过开关直接连到扬声器的输入端,电路通电和断电时,观察扬声器锥形纸盒的运动情况;改变电源的极性,再观察扬声器锥形纸盒的运动。通电时,线圈受磁体吸引带动锥形纸盒向里(或向外)运动并发出声响。改变电流方向,通电时,线圈受磁体排斥带动锥形纸盒向外(或向里)运动并发出声响。如果当通过扬声器的电流方向和大小连续变化时,扬声器将怎样?通电时,线圈就带动纸盒来回振动,扬声器就能发出连续的声音。扬声器就这样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三、小结
结合板书归纳小结,并指出电磁铁、电磁继电器都是人们认识电流的效应后发明创造的,这说明了理论知识在指导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四、板书设计
第五节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一、电磁继电器
二、扬声器
【布置作业】 1.复习、默写概念;
2.P78动手动脑学物理:1---6
3. 指导9.5(以上明天交)
4. 同步9.5(后天交)
【教学后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