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小学
年级
精选
汇总
呼和浩特卓越家教 我们的努力只为你的成长
第一 讲 分类数图形
[知识要点]
我们在数数的时候,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就能使数出的结果准确。但是在数图形的个数的时候,往往就不容易了。分类数图形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数图形的规律,从而有秩序、有条紊并且正确地数出图形的个数。
[范例解析]
例1 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思路导航]
图中的正方形的个数中可以分类数,如□的正方形有6×3=18个,如?的正方形有5×2=10个,如?的正方形有4×1=4个。因此图中共有18+10+4=32(个)正方形。
解: 6×3+5×2+4×1=32(个)
答:图中有32个正方形。
例2 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
为了保证不漏数又不重复,我们可以分类来数三角形,然后再把数出的各类三角形的个数相加。
(1)图中共有6个小三角形。
(2)由两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3个。
(3)由三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6个。
(4)由六个小三角形组合的三角形有1个。
图中共有6+3+6+1=16(个)三角形
解: 6+3+6+1=16(个)三角形。
例3 数出下图中所有三角形的个数。
[思路导航]
和三角形AFG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5个;和三角形ABF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10个;和三角形ABG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5个;和三角形ABE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5个;和三角形ACD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5个;和三角形AMD一样形状的三角形有5个;共有35个三角形。
解: 5+10+5+5+5+5=35(个)
答:共有35个三角形。
例4 如下图,平面上有12个点,可任意取其中四个点围成一个正方形,这样的正方形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
把相邻的两点连接起来可以得到下面的图形(图a),从图中可以看出:
(1)最小的正方形有6个。
(2)由4个小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正方形有2个。
(3)中间还可围成2个正方形。
解: 6+2+2=10(个)
答:共有10个。
例5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
我们可以分类来数。
(1)单一的小三角形有16个。
(2)两个小三角形组合的有10个。
(3)四个小三角形组合的有8个。
(4)八个小三角形组合的有2个。
所以,图中一共有16+10+8+2=36(个)三角形。
解: 16+10+8+2=36(个)
答:图中共有36个三角形。
[习题精选]
1、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2、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3、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
4、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5、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6、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7、数出下面图形中分别有多少个三角形。
8、下图中共有8个点,连接任意四点围成一个长方形。一共能围成多少个长方形?
9、下图中共有6个点,连接其中的三个点围成一个三角形。一共能围成多少个三角形?
10、下图中共有9个点,连接其中的四个点围成一个梯形。一共能围成多少个梯形?
11、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12、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13、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第二讲 平均数问题(一)
[知识要点]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
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范例解析]
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求一箱苹果多少个?一箱桃多少个?
[思路导航]
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26(个)
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
1箱苹果+1箱桃=37×2=74(个)
由??两个等式可知:
一箱苹果比一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就可以算出,一箱桃有(74-18)÷2=28(个),一箱苹果有28+18=46(个)。
解: 一箱苹果和一箱桃共有的个数:37×2=74(个)
一箱苹果比一箱桃多的个数:42×3-36×3=18(个)
一箱桃的个数:(74-18)÷2=28(个)
一箱苹果的个数:28+18=46(个)
答:一箱苹果46个,一箱桃28个。
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3分,男生平均每人90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
[思路导航]
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3-91=2(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90=1(分)。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2×21=42(分)。应补给每个男生1分,42里包含有42个1,即全班有42个男生。
解: (93-91)×21=42(分)
42÷(91-90)=42(人)
答:这个班男生有42人。
例3 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思路导航]
原来五个数的和是,18×5=90,改动以后五人数的和是16×5=80,80比90少10,这10是把那个数改为6后少掉的,因此,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6+10=16。
解: 18×5-16×5=10
6+10=16
答: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16。
例4 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
[思路导航]
100分比95分多5分,这5分必须填补到其它几门功课的成绩中去,使其它平均分94分变成95分。每门填补95-94=1(分),5里面有5个1,所以其它有5门功课,连数学在内一共考了5+1=6(门)功课。
解: (100-95)÷(95-94)=5(门)
5+1=6(门)
答:这位同学一共考了6门功课。
例5 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思路导航]
先求出五个数的和:38×5=190。再求出前三个数的和:27×3=81,后三个数的和:48×3=144。用前三个数的和加上后三个数的和,这样,中间的那个数就算了两次,必须比190多,而多出的部分就是所求的中间一个数。
解: 27×3+48×3-38×5=35
答:中间一个数是35。
[习题精选]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9棵。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4、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5、有两块棉田,平均每公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公亩,平均每公亩产量是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公亩产量是85千克。这块田是多少公亩?
6、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已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7、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错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平均分为88分。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
9、小明前几天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是他第几次测验?
10、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35朵。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37朵,求有多少同学在做花?
11、小明前五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为了使平均成线达到92.5分,小时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
12、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如果甲、乙的平均年龄是18岁,乙、丙的平均年龄是25岁,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
13、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6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14、下图中的○内有五个数A、B、C、D、E,□内的数表示与它相连的所有○中的平均数,求C是多少?
第三讲 平均数问题(二)
[知识要点]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对应的关系。
通过变形、综合后的平均数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也比较隐藏。只要同学们始终记住,平均数是由“总数量”除以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而得到的这一关系,采用作图、假设等方法,开动脑筋,认真审题,就能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范例解析]
例1 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分91.5分,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84分。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
[思路导航]
因为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84分,即语文+英语=168分,而英语比语文多10分,即英语-语文=10分,所以,语文是(168-10)÷2=79(分),英语是79+10=89(分)。又因为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所以政治是86×2-89=83(分);而政治、数学两科平均分91.5分,数学是91.5×2-83=100(分);最后根据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可知自然分是89×5-(79+89+83+100)=94(分)
解: 语文: (84×2-10)÷2=79(分)
英语:79+10=89(分)
政治:86×2-89=83(分)
数学:91.5×2-83=100(分)
自然:89×5-(79+89+83+100)=94(分)
答:小亮的语文97分,英语89分,政治83分,数学100分,自然94分。
例2 创新路小学五年级有三个班,其中一、二班学生平均50人,二、三年级平均43人,一、三两班学生平均45人,这三个班学生平均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
由题意可知:一班、二班共有学生50×2=100(人),二、三班共有学生43×2=86(人),一、三班共有学生45×2=90(人),由于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加了两次,所以不难算出一、二、三班的学生一共的人数是(100+86+90)÷2=138(人),即是此题的总分量。再用此总数量除以总份数3便可解答此题。
解: (50×2+43×2+45×2)÷2÷3=276÷6=46(人)
答:这三个班学生平均有46人。
例3 已知八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4,求这八个连续自然数。
[思路导航]
想一想,连续自然数的特点是什么?八个连续自然数中,第一、八两个数,第二、七两个数,第三、六两个数,第四、五两个数各自的和均等于204÷4=51。知道第四、五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51,由此便可以求出来第四、五这两个数,从而求出其他各个数。
解: (1)八个连续自然数中,第四、五两个数的和是:204÷4=51
(2)第四、五两个数分别是:第四个数(50-1)÷2=25;第四五个数25+1=26。
(3)其余六个数分别是:
第三个数:25-1=24 第二个数 24-1=23
第一个数:23-1=22 第六个数 25+2=27
第七个数:27+1=28 第八个数 28+1=29
答:这八个连续自然数是22、23、24、25、26、27、28、29。
例4 下面一串数是一个等差数列:
2,5,8,……,212。
这串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思路导航]
等差数列的平均数等于这一串数的总和除以项数(这串数的个数),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首项+末项)×项数÷2,所以,等差数列的平均数为(首项+末项)÷2,即头、尾两数的平均数。
解: (2+212)÷2=107
答:这串数的平均数是107。
例5 王强从A地到B地,先骑自行车行完全程的一半,每小时行12千米,剩下的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王强行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
求行全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全程除以行全程所用的时间。由于题中没有告诉我们A地到B地间的路程,我们可以设全程为24千米(也可以设其他数),这样,就可以算出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12+12÷4=4(小时),再用24÷4就能得到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6千米。
解: 24÷(12÷12+12÷4)=6(千米)
答:王强行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
例6 在暑假中,圆圆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64页,第三天读74页,第四天读了71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还多12页,圆圆在第五天读了多少页?
[思路导航]
由题知前四天每天平均读(83+64+74+71)÷4=73(页)。很明显,第五天读的页数比73页多,由此平均数就增加了。为了便于思考。我们可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图中“73页”后面的虚线,表示第五天后增加的平均数,应用12去补足,则每份是12÷4=3。由此从图上很直观的看出第五天读的页数。
解: (83+64+74+71)÷4+12÷4+12
=73+3+12
=88(页)
答:圆圆在第五天读了88页。
[习题精选]
1、甲、乙、丙、丁4人的平均年龄是84岁,已知甲与乙的平均年龄是72岁,乙与丙的平均年龄是76岁,乙与丁的平均年龄是80岁,那么丁是多少岁?
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6,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7。乙数是多少?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3、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4、某班学生女同学人数恰好是男同学人数的一半,男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女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
5、35千克奶糖和65千克水果糖配成售价为每千克9元的多元糖,水果糖每千克比奶糖便宜2元。那么用奶糖80千克、水果糖120千克配成多元糖后,每千克售价多少钱?
6、某次语文测试,甲、乙、丙、丁、戊5人的平均分比丙、丁、戊3人的平均分少4分,甲、乙两人的平均分数是75分,求5个人的平均分数。
7、求等差数列3,7,11,……,643的平均数。
8、以2为首的连续52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9、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
10、运动员进行长跑训练,他在前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150米,后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100米。求他在整个长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1、把一份书稿平均分给甲、乙两人去打,甲每分钟打30个字,乙每分钟打20个字。打这份书稿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
12、梨子的箱数是苹果的箱数的一半,苹果平均每箱重28千克,梨子每箱重22千克,两种水果平均每箱重多少千克?
13、某校六年级一班52人,二班48人,数学测评中,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2分,二班的全体成绩比一班平均成绩高5分,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14、一笔奖金分别奖给金、银、铜牌奖,其中金奖一个的奖金是每个银奖的2倍,每个银奖的奖金是每个铜奖的2倍,如果评金、银、铜奖各两个,那么,每个金奖可得奖金308元,如果评一个金奖,两个银奖,三个铜奖,那么金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第四讲 倍数问题(一)
[知识要点]
倍数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已知几个数的和或差以及这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
解答倍数问题,必须先确定一个数(通常选用较小的数作为标准数,即1倍数),再根据其他几个数与这个1倍数的关系,确定“和”或“差”相当于这样的几倍,最后用除法求出1倍数)。
[范例解析]
例1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原来两根铁丝各长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
第一根:
第二根:
图中虚线部分表示剪去的部分。由于第二根比第一根多剪去26-18=8(厘米),所以剩下的铁丝第一根就比第二根多(3-1)倍。因比8÷(3-1)=4(厘米),就是现在第二根铁丝的长度,它原来长4+26=30(厘米)。
解: (26-18)÷(3-1)=4(厘米)
4+26=30(厘米)
答:原来两根铁丝各长30厘米。
例2 甲组有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给甲组6本,则甲的图书是乙组的5倍,原来甲组有图书多少本?
[思路导航]
甲组的图书是乙组的3倍,若乙组拿出6本,甲组相应的也拿出6×3=18(本),则甲组仍是乙组的3倍。事实上甲组不但没有拿出18本,反而接受了乙组的6本,18+6就正好对应着后来乙组的(5-3)倍。因此,后来乙组有图书(18+6)÷(5-3)=12(本),乙组原来有12+6=18(本),甲组原来有18×3=54(本)。
解: (6×3+6)÷(5-3)=12(本)
(12+6)×3=54(本)
答:原来甲组有图书54本。
例3 幼儿园买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如果每组领3个梨和4个苹果,结果梨正好分完,苹果还剩16个。两种水果原来各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
因为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如果每组领梨3个,领苹果3×2=6(个),两种水果最后一起分完。可实际每组分4个苹果,少分6-4=2(个),16里面有8个2,所以有8组同学,因此,苹果有8×4+16=48(个),梨有8×3=24(个)。
解: 16÷(3×2-4)=8(组)
8×4+16=48(个)
8×3=24(个)
答:苹果有48个,梨有24个。
例4 有两筐桔子,如果从甲筐拿出8个放进乙筐,两筐的桔子就同样多;如果从乙筐拿出13个放到甲筐,甲筐里的桔子是乙筐的2倍。甲、乙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桔子?
[思路导航]
根据“从甲筐拿出8个放进乙筐,两筐的桔子就同样多”可知,原来甲筐比乙筐多8×2=16(个)桔子。如果从乙筐拿出13个放到甲筐,这时,甲筐就比乙筐多16+13×2=42(个)。因此,乙筐里还42÷(2-1)=42(个),原来乙筐里有42+13=55(个),甲筐里有55+16=71(个)。
解: (8×2+13×2)÷(2-1)=42(个)
42+13=55(个)
55+8×2=71(个)
答:原来甲筐有71个,乙筐有55个桔子。
例5 养鸡场买来100只小鸡,其中,母鸡只数的4倍比公鸡只数的3倍多120只。买来母鸡、公鸡各多少只?
[思路导航]
题中已知母鸡只数和公鸡只数一共100只,就可推出,母鸡只数的4倍速和公鸡只数的4倍 的和100×4=400(只),又因为母鸡只数的4倍 比公鸡比公鸡只数的3倍 多120只,从400只去掉120只,就是公鸡只数的7倍 ,则公鸡只数为280÷(4+3)=40(只),母鸡只数为100-40=60(只)。
解: (100×4-120)÷(4+3)=40(只)
100-40=60(只)
答:母鸡有60只,公鸡有40只。
[习题精选]
1、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是把这上0去掉,就得到另一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2、一筐苹果和一筐梨的个数相同,卖掉40个苹果和15个梨后,剩下的梨是苹果的6倍,原来两筐水果一共有多少个?
3、原来小明的画片是小红的3倍,后来二人各买了5张,这样,小明的画片就是小红的2倍。原来二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4、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上层的书的本数是下层的4倍。从下层拿5本放入上层后,上层的本数正好是下层的5倍。原来下层有几本书?
5、幼儿园买来的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吃掉10个梨和6个苹果后,还有苹果正好是梨的5倍。原来买来苹果和梨共多少个?
6、同学们带着水是去看敬老院的6人,带的苹果是桔子的3倍。如果每位老人拿2个桔子和4个苹果,那么,桔子正好分完,苹果还多14个。问同学们把苹果发给了几位老人?
7、甲粮库的存粮是乙粮库的2倍,甲粮库每天运出粮食40吨,乙粮库每天运出30吨。若干天后,乙粮库的粮食全部运完,而甲粮库还有80吨。甲、乙两粮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吨?
8、高年级同学分7人一组植树,已知杨树的棵数正好是杉树的2倍。如果每小组分到杉树6棵,杨树8棵,那么,杉树正好分完,杨树还剩20棵。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9、甲、乙仓库存有货物,若从甲仓库取31吨放入乙仓,则两仓所存货物同样多;若乙仓库取14吨入甲仓,则甲仓的货物是乙仓的4倍,原来两仓各存货物多少吨?
10、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如果参加的女生名额给5个男生,则男、女人数同样多;如果参加的男生名额给4个女生,则男生是女生人数的一半。原定夏令营中男、生各多少人?
11、有两块地共80公顷,第一块地的3倍比第二块地的2倍少10公顷。这两块地各有多少公顷?
12、体育室有排球和篮球共65个,已知篮球个数的3倍比排球个数的一半多20个,排球和篮球各有多少个?
13、甲、乙两人共存款550元,当甲取出自己存款的一半,乙取出自己的70元时,两人余下的钱正好相等。求甲、乙原来各存有多少钱?
第五讲 倍数问题(二)
[知识要点]
解决倍数问题的关键是,必须确定一个数作为标准数,并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其他几个数与这个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用除法求出这个标准数。由于倍数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变化,要求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解题技巧、灵活解题。
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和数÷(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差数÷(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范例解析]
例1 有两堆水果糖,第一堆有82颗,第二堆有46颗,从第一堆拿多少颗水果糖到第二堆,就能使第二堆水果糖是第一堆的3倍?
[思路导航]
两堆水果糖共有(82+46)颗,为了要使第二堆水果糖是第一堆的3倍,就要把总颗数分成(3+1)份,即可求出每份水果,也就是第一堆的现在的个数,其余的都被拿到第二堆去了,进而可求拿走了多少颗。
解: (82+46)÷(3+1)=32(颗) 82-32=50(颗)
答:从第一堆拿50颗到第二堆,才能使第二堆水果糖是第一堆的3倍。
例2 养鸡场的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6倍,后来公鸡和母鸡各增加60只,母鸡增加60×6=360(只),那么,后来的母鸡只数还是公鸡的6倍。可实际母鸡只增加了60只,比360只少300只。因此,现在母鸡的只数只有公鸡的4倍,少了2倍。所以,现在公鸡的只数是300÷2=150(只),原来有公鸡150-60=90(只),一共养了90×(1+6)=630(只)鸡。
解: (60×6-60)÷(6-4)=150(只)
(150-60)×(1+6)=630(只)
答:原来养鸡场一共养了630只鸡。
例3 有1800千克的货物,分装在甲、乙、丙三辆车上。乙知甲车装的千克数正好是乙车的2倍,乙车比丙车多装200千克。甲、乙、丙三辆车各装货物多少千克?
[思路导航]
甲车:
乙车:
丙车:
从图中中以看出:如果丙车多装200千克,就知乙车装的货物同样多,这样,三辆车装的总重量就是1800+200=2000(千克)。再把2000千克平均分成4份,就得到乙车上装货是500千克,甲车上装500×2=1000(千克),丙车上装有500-200=300(千克)。
解: (1800+200)÷(1+1+2)=500(千克)
500×2=1000(千克)
500-200=300(千克)
答:甲车上装有1000千克货物,乙车上装500千克货物,丙车上装300千克货物。
例4 甲、乙两个书架,已知甲书架有书600本,从甲书架借出三分之一,从乙书架借出四分之三后,甲书架的书是乙书架书的2倍还多150本。乙书架原来有书多少本?
[思路导航]
甲书架借出三分之一后,还剩下600÷3×2=400(本)。这时,甲书架的书是乙书架的2倍还多150本,说明乙书架还有(400-150)÷2=125(本)。乙书架借出四分之三后剩下125本,原来有125×4=500(本)。
解: 600÷3×2=400(本)
(400-150)÷2×4=500(本)
答:乙书架原来有书500本。
例5 师徒二人一起加工一种零件。徒弟已经加工了480个零件,师傅已经加工了900个零件,现在如果徒弟每天加工30个,师傅每天加工80个,几天后师傅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2倍?
[思路导航]
由于已经加工的零件中,师傅比徒弟加工零件的2倍少(480×2-900)个,而现在师傅每天加工零件比徒弟的2倍要多(80-30×2)个,用它去弥补前面的不足,于是可求出所需天数。
解: (480×2-900)÷(80-30×2)=3(天)
答:3天后师傅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2倍。
[思路导航]
1、甲仓库存粮32吨,乙仓库存粮57吨,甲仓库每天存入4吨,乙仓库每天存入9吨,几天后乙仓库存粮是甲仓的2倍?
2、甲有邮票42张,乙有邮票48张。每次甲给乙2张,而乙又给甲4张,这样交换多少次后,甲的邮票张数是乙的2倍?
3、原来食堂里存的大米是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各吃掉80千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2倍。食堂里原来存有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4、饲养场的白兔是黑兔的5倍,后来卖掉310只黑兔,买回来20只白兔,现在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7倍。饲养场原来养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5、三堆货物共1800箱,甲堆的箱数是乙堆的2倍,乙堆的箱数比丙堆少200箱,三堆货物各多少箱?
6、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24,如果甲是乙的3倍,丙是甲的4倍,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7、把840本书放在书架的三层里,下层数的本数比上层的3倍多5本,中层数的本数是上层的2倍多1本。问:上、中、下三层各放书多少本?
8、某校有男生630人,选出男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和女生人数的四分之三去排练团体操,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这个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9、食堂存有同样重量的大米和面粉,吃掉大米的四分之三和60千克面粉后,剩下的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3倍。原来存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10、有两堆水泥,甲堆有12吨,已知甲堆重量的三分之一和乙堆重量的四分之一相等,乙堆有水泥多少吨?
11、A站有公共汽车26辆,B站有公共汽车30辆。每小时由A站向B站开出汽车12辆,B站向A站开出汽车8辆,都是经过1小时到达。几小时后B站的公共汽车辆数是A站的3倍?
12、甲仓库有大米650袋,乙仓库有大米400袋。每天从甲、乙仓各运出50袋,多少天后甲仓的大米袋数是乙仓的6倍?
13、有两杯水,一杯有水104毫升,另一杯有水24毫升,每次往两只杯中各倒进8毫升水,倒几次后,一只杯中的水是另一杯的2倍?
14、甲、乙、丙三数的和是78,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4,乙数比丙数的3倍少2。求这三个数。
第六讲 客斥原理
[知识要点]
集合是指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全体,它是数字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如某班全体学生可以看做一个集合。0、1、2、3、4、5、6、7、8、9使组成一个数字集合。组成集合的每个事物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如某班全体学生组成一个集合,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数字集合中有10个元素。
两个集合中可以做加法运算,把两个集合A、B合并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的集合C。计算集合C的元素的个数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包含与排除:先把A、B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再“排除”A、B两集合的公共元素的个数,减去加了两次的元素。即C=A+B-A。
客斥原理又称包含与排除,在解这类问题时,要善于使用形象的图示帮助理解题意,搞清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有些语言不易表达清楚的关系,用了适当的图形就是为得很直观,很楚,因而容易进行计算。
[范例解析]
例1 文风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同学都到学校图书馆借科技书和故事书。有45人借了科技书,有35人借了故事书,其中有30人既借了科技书又借了故事书。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思路导航]
两种书都借的人数在求总人数时被计算了两次。所以再把既借了科技书又借了故事书的人数去掉,就得到了五(一)班的学生总人数。
解: 45+35-30=50(人)
答:这个班共有学生50人。
注: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解答吗?
例2 有两个正方形,一个边长是4厘米,一个边长是6厘米。把它们按图放置。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一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被这两个正方形盖住的面积是多少?
[思路导航]
要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就要先求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4×4=16)平方厘米,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6=36)平方厘米,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2=4)平方厘米。重叠的部分在大正方形中被计算了一次,在小正方形中又被计算了一次。所以,被这两个正方形盖住的面积是(16+36-4)平方厘米。
解: 4×4+6×6-2×2=16+36-4=48(平方厘米)
答:被这两个正方形盖住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
例3 五年级一班有46人,其中有12人没有参加语文竞赛和数学竞赛。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0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8人。现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
如图所示,图中的方木框代表全班46人,方框中的空白部分代表没有参赛的12人,阴影部分就是代表参赛的学生人数。第一步求出有多少人参赛。然后再把参加语文竞赛的20人与参加数学竞赛的18人相加,减去参赛人数,就得到既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
解: 46-12=34(人)
20+18-34=4(人)
答:既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的有4人。
例4 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共有250人参加,其中参加象棋组和乒乓球组的同学不同时活动,参加象棋组的有83人,参加乒乓球组的有86人,这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25人。问这250名同学中,象棋组、乒乓球组都不参加的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
两个小组都参加有25人,因此,至少参加这两种小组中的一个小组的人数是83+86-25=144(人),所以,这两个组都不参加的人数是250-144=106(人)
解: 250-(83+86-25)
=250-144
=106(人)
答:象棋组、乒乓球组都不参加的有106人。
例5 实验小学各年级都参加的一项书法比赛中,四年级与五年级共有20人获奖,在获奖中有16人不是四年级的,有12人不是五年级的。该校书法比赛获奖的总人数是多少人?
[思路导航]
由“16人不是四年级的”可知:16人是五年级和其他年级的。由“12人不是五年级的”可知:12人是四年级和其他年级的。用16+12可算出四年级加五年级以及两个其他年级的人数和,再减去20就得两个其他年级的人数,这样其他年级的人数是(16+20-20)÷2=4(人),该校参加书法比赛获奖的总人数是4+20=24(人)
解: (16+12-20)÷2+20=24(人)
答:书法比赛获奖的总人数是24人。
[知识要点]
1、某校的每个学生至少爱好体育和文娱中的一种活动,已知有900人爱好体育运动,有850人爱好文娱活动,其中260人两种活动都爱好。这个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某班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语文获优,有30人数学获优,其中语、数双优的有12人,另外还有8人语、数均未获优,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学生?
3、一张纸片面积是10平方厘米,一个正方形纸片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两张纸片重叠一部分放在桌面上,覆盖部分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两张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小明站在一列队伍中,从左向右报数,小明报“21”;从右往左报数,小明报18,这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5、五年级二班有学生50人,有些学生学骑车,有些学生学游泳。已知有35人学骑车,两样都学的有15人,一样也不学的有2人。学游泳的有几人?
6、五年级122名同学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得优,已知语文65人得优,数学78人得优,求只有语文一门得优的人数。
7、全班46名同学,仅会打乒乓球的有28人,会打乒乓球又会打羽毛球的有10人,不会打乒乓球又不会打羽毛球的有6人,仅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
8、有100位旅客中,有70人懂英语,65人懂日语,既懂英语又懂日语的有45人,那么,既不懂英语又不懂日语的有多少人?
9、五(1)班有学生50人,在一次测试中,语文90分以上的有30人,数学90分以上的35人,语文和数学都在90分以上的有20人,90分以下的有多少人?
10、老师在统计考试成绩,数学得90分以上的有25人,语文得90分以上的有21人。两科中有一科在90分以上的有38人,问:两样都得9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11、五一小学举行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其中24名运动员不是六年级的,28名运动员不是五年级的,已知五、六年级运动员共有32名,五、六年级和中低年级运动员各有几名?
12、少年乐团学生中有170人不是五年级的,有135人不是六年级的,已知五、六年级的共有205人,少年乐团五、六年级以外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13、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做小花,有24朵不是红色的,有20朵不是黄色的,已知红花和黄花一共有18朵,其他颜色的花一共做了多少朵?
第七讲 周期问题
[知识要点]
周期问题是指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循环往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周期。在数学上,不仅有专门研究周期现象的分支,而且平时解题时也常常碰到与周期现象有关的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发现某种周期现象,并充分加以利用,把要求的问题和某一周期的等式相对应,就能找到解题关键。
[范例解析]
例1 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的顺序轮流排列,最后一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