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1).doc
下载文档

ID:3361671

大小:101.50KB

页数:21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3-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蒙特梭利 幼儿 感官 教育
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 一、蒙氏幼儿感官的意义 用能个别刺1含义:感官教育即采用能个.含义:感官教育那采别刺激感觉器官的感觉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 2.意义:①从智力的角度:智力是人心理发展的阶段,感觉又是基本初步的智力活动,因此智力的培养首先要靠感觉。 ②从美学的角度:有了视觉,才会有绘画,雕塑和所有造型艺术; 有了听觉,才会有音乐,舞蹈与它们相关的艺术; 有了嗅觉,人们才能去找好闻的东西; 有了味觉,食物才变为一门真正的艺术—烹饪的艺术; 触觉,归根到底是所有艺术的基础。 ③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感觉器官受到环境的刺激后,传达到脑部,再由知觉神经传达到肌肉使之产生运动,由一连串反复进行感觉运动,使幼儿心理得到发展。 ④从完善人格的角度:从事过感官工作的儿童不仅能娴熟的使用双手,而且能更加敏锐的感知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如果一个能明白事物特性的有规则分类,又知道某种特性的等级,就可以明晰周围的环境。 二、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2.因人施教原则 3.自我教育原则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组 教具构成: 带座体的圆柱体4组,每组各有10个带圆柄的木制圆柱体和座体组成。各组的圆柱高度和直径都符合相应的等差变化:A组:直径不变、高度的0.5cm等差递减。B组:高度不变、直径的0.5cm等差递减。C组:直径和高度同时等差递减。D组:直径和高度同时等差递减。 适用年龄:2.5~4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粗细、高低、大小的辨别能力。 间接目的:1.培养逻辑思考能力。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3.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4.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操作方法: 1.准备①与幼儿一同取工作毯,将毯铺好。 ②引导幼儿到教具柜前,将工作毯铺好,介绍教具名称。 ③向幼儿介绍示范拿取插座圆柱体的方法:双手持住座体两端,慢慢走到毯前,轻轻放下。④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①配对练习—以圆柱找圆穴(以B组为例) 1)取插座圆柱体B组置于毯上,示范抽圆柱的方法:用惯用手的拇指、中指、食指、合起来轻轻握住圆柄,慢慢抽出、垂直抽起、再垂直放下、将圆柱随意散放。 2)进行的圆柱找圆穴的配对练习:随意拿起一个圆柱,倒转过来底面朝上,和座体上的圆穴对比,找相合的圆穴,,用左手食指中指抚摸圆柱、圆穴,找相同嵌入。 3)引导幼儿尝试。4)取粗细对比强烈的两个柱体,用三段式教学法进行普通名称练习。 ②序列练习-按粗细顺序排列 3.操作完毕将教具放回教具柜原处。 变化与延伸:1.指示棒的延伸(配对练习) 2.组合练习(配对练习)A+B  A+C A+D B+C B+D C+D/A+B+C A+B+D…… 3.戴眼罩的练习(配对练习) 4.归位练习(序列练习) 错误订正:1.用视觉订正,一个插座圆柱体,只放入一个相应的圆穴中 2.用触觉订正,用手触摸圆柱底面侧面和圆穴内侧面吻合 兴趣点: 粗细、高矮、不同的圆柱体、及和它们相匹配的圆穴 注意事项: 1.圆柱从圆穴中取放时的手指姿式。 2.感官基本操作法时触摸圆柱体方法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粉红塔 教具构成: 粉红塔(10个粉红色立方体,边长的1cm的等差从10cm减小到1cm),字卡“大小”各一张,图卡一套。 适用年龄:2.5~3岁(有插座圆柱体C组练习经验) 教育目的 :1.直接目的:初步感知三维物体体积的变化 2.间接目的: 1)培养专注的观察力。 2)培养手眼协调及手指抓、捏的动作控制能力。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为教学学习做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 1)与幼儿一同取工作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介绍教具名称。 3)示范教导幼儿取立方体的方法:用右手取大块的立体需用左手托住底部,右手抓住塔上。 4)指导幼儿从小到大将塔块取出,散放在毯上。 5)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 1)序列练习垂直垒塔 ①取对比强烈的两块一大一小粉红塔,配合字卡,进行三段式普通名称练习。 ②将粉红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垒高。 ③垒塔时动作要慢,用目测和比较的方式找出大的。 ④垒完后,引导幼儿感知协调的塔身,和幼儿一起用双手从上至下,轻轻抚摸塔身,建立对粉红塔的触觉记忆, ⑤鼓励幼儿尝试。 ⑥请幼儿将塔块一一取下,散放,再由大到小顺序一边对齐,重新垒起。 ⑦序列名称练习:取3个粉红塔块,最2端和中间一个进行比较, ⑧操作完毕,教具归位。 变化与延伸:1.粉红塔与图卡的配对。 2.变化方式的序列操作。 3.戴眼罩的练习(垂直积高) 4.归位练习(眼罩) 错误订正: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塔块 2.边与角的对齐用视觉订正 兴趣点: 1.粉红塔的颜色 2.大小变化 注意事项:取塔时的方法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棕色梯 教具构成:由10块长度为10cm的棕色长方体构成,横断面积从10cm×10cm到1cm×1cm渐次递减,图卡一套,卷毯“粗、细”字卡各一张 适用年龄:2.5~4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1.认识棕色梯。 2.会依次摆放棕色梯。 3.初步感知三维面积的差异 .间接目的:1. 正确辨别粗、细。 2.训练幼儿抓、握的能力。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为教学学习做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 1)与幼儿一同取工作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示范棕色梯的取法:粗的棕色梯需左手托底部,右手抓梯上方,细的棕色梯用右手握住。 4)指导幼儿从小到大,一一将木块取出散放在毯上 5)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序列练习-按粗细排梯, ①普通名称练习:取一大一小两块梯进行三段式教学法。 ②将梯块按从大到大的顺序摆好。 ③动作要慢,两梯之间靠紧。 ④摆好后,请幼儿用双手从左到右,抚摸梯面。 ⑤用最细的一块沿每个梯块的边缘比较差距。 ⑥询问幼儿愿不愿 尝试,请感兴趣的幼儿操作,给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 ⑦熟练后,可进行序列的名称练习:取3个梯块-最两端的2个和中间1个,以三段式名称教学。 ⑧操作完毕,请幼儿按取时的方法将梯块逐一放回教具柜原处。 变化与延伸:1.序列延伸-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可与粉红塔配合) 2.序列延伸-戴眼罩练习 3.序列延伸-归位练习 错误订正: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塔块用视觉订正 2.边与角的对齐用视觉订正, 兴趣点: 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注意事项 :1.取大块棕色梯时,注意拿的方法。 2.变化方式的序列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活动名称:长棒 教具构成:10根粗细相等的红色木制长棒,横截面积相等(2.5cm×2.5cm),长度的等差10cm,从10cm递增到100cm 适用年龄:2.5~4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1.培养幼儿视觉的辨别能力。2.通过触摸比较感知长度的差异 间接目的:1.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2.做好数量及基本运算等数学教育的预备工作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取来卷毯并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示范取长棒的方法:两手握住捧的两端,轻放毯上,当取稍长的长棒时,两手可适当调整,握住棒端内侧。 4)每次限拿一根,由短到长将10根长棒随意散放。 5)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序列练习-按长短顺序排列 ①普通名称练习:三段式,参看“棕色梯” ②示范长棒的排列方法:先将最长的长棒置于毯上方,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从右到左触摸棒体、感受长棒的长度,再找出次长棒挨着前一根左端对齐,以同样方法感知长度。如此法,将10根长棒依次排完。 ③将最短的长棒逐次放于其他长棒的右侧,丈量相邻差数。 ④询问幼儿“你愿不愿试一试”。 ⑤将长棒散放,请感兴趣的幼儿操作,反复练习。 ⑥序列名称练习:参看“棕色梯” ⑦请幼儿协助,从长至短,将长棒依次放回教具柜。 变化与延伸: 1.序列的延伸-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2. 序列的延伸-归位练习,伴随记忆的练习(眼罩) 3. 特别练习-合十练习,方法 ①请幼儿取来长棒,在一张卷毯上将长棒依序排列好。 ②将最长棒放在另外一张卷毯上。 ③再取次长棒左对齐。 ④比较两棒长短,从剩余长棒中选出一根将其置于次长棒右侧时,排出的长度和条一根相同。⑤依次将剩余长棒两两组合,使合并后长度和第一根相同。 ⑥最后剩下的单个长棒的一半,可指导幼儿将其以右侧端点为基点立起后,再向右侧放倒。 错误订正: 1.摆放按从短到长的顺序,用最短的长棒,量出长棒的差数,相邻1根的差数相同。 2.感觉长度时要从左至右。 3.每摆1根都要与前1根长棒比较长短。 兴趣点: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彩色圆柱 教具构成:彩色圆柱四组,颜色分别为蓝、红、黄、绿,置于同色的箱子中,其结构与对应的四组插座圆柱体,完全相同。 适用年龄:3~5岁(有插座圆柱体练习经验) 教育目的: 1.直接目的:1.培养幼儿通过视觉正确的辨别大小的能力具有不同颜色和立体空洞感受。 2.通过观察能确定相同的面积及高度。 3.学习正确的比较方法。 间接目的: 1.煅练手眼协调能力及手臂肌肉的控制力。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及注意力。 3.为教学学习做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准备卷毯。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双手端盒子,轻轻放在毯上。 4)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 1)序列练习-垂直积高与水平横排 ①教师顺序依次为红-蓝-黄-绿。 ②分别将四盒彩色圆柱按顺序放在卷毯上 ③将红色圆柱一一取出,散放毯上盒子盖好,放在右上角。 ④询问幼儿“比一比,哪个是最粗的”把最粗的圆柱摆在这里,再找剩下圆柱中最粗的,依序排好。 ⑤请幼儿回忆插座圆柱体的操作方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排列方法。 ⑥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如有操作不当之外,教师可再操作一遍 ⑦序列名称练习:参看“棕色梯”粗的、细的。 ⑧请幼儿协助将教具送回。 变化与延伸:1.配对的延伸-同粗细、同大小的圆柱配对 2. 配对的延伸-特殊配对(和插座圆柱体、配对) 3. 序列的延伸-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4.带眼罩练习 5.与彩色图等配对 错误订正:1.圆柱的高度,直径的渐次性 2.用视角和触觉去订正 兴趣点:圆柱的颜色 注意事项: 活动名称:色板Ⅰ 教具构成:1.色板I:红、黄、蓝3色色板各2枚 2.教师自制字卡若干 适用年龄:3~6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为颜色的对比及组合做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将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引导幼儿取色板I轻轻放在毯上。 4)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按颜色配对) ①示范拿色板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拿住色板的一头或拿两端以免褪色。 ②色板配对:教师先取红色色板置于地毯左上方,让幼儿从色板盒里将和红板一样颜色的取出来,放在红板旁边。 ③序列名称练习:参照粉红塔、棕色梯,关键字“红色”“蓝色”“黄色” ④引导幼儿周围环境中找出和色板颜色的物品。 变化与延伸:变换方式排列 错误订正:依视觉进行订正 兴趣点:鲜艳的颜色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色板Ⅱ 教具构成:色板Ⅱ:红、黄、蓝、橙、绿、紫、粉红、棕、灰、黑、白11色色板各2枚 适用年龄:3~6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为颜色的对比及组合做预备,同时培养对色彩的美感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将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引导幼儿取第二盒色板轻轻放在毯上。 4)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配对练习(按颜色配对) 1)取来第二盒板置于毯上。 2)取红、黄、蓝三种色板,请幼儿说出名称。 3)请幼儿独立为三种颜色进行配对:色板配对,色板字卡配对。 4)取橙色、紫色、绿色色板各1枚,请幼儿配对,提示方法同色板I。 5)再依次取出粉红色、棕色、灰色、黑色、白色一一配对。 6)取字卡:红色、黄色、蓝色、粉红色、橙色、紫色、棕色、灰色、黑色、白色字卡配对。 7)也可将色板与周围教具进行配对。 变化与延伸:1.配对的延伸—涂色练习(画一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圆等图形,让幼儿用指定的颜色涂色) 2.变换方式排列 错误订正:用视觉辨别进行订正 兴趣点:色板鲜艳的颜色和变换方式的排列 注意事项:教学中配对的排放方式必须是纵向的,即从上往下摆。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色板Ⅲ 教具构成:色板Ⅲ(红、黄、蓝、橙、绿、紫、粉红、棕、灰9个色板各7枚,明暗程度不同的色板共63枚) 适用年龄:3~6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为颜色的对比及组合做预备,同时培养对色彩的美感 操作方法:同色板Ⅰ、Ⅱ的方法 1.准备1)请幼儿将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2.基本操作: 1)将色板Ⅲ取出轻轻放在毯上。 2)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颜色从盒子中取出(每色只能选一种)教师引导幼儿把取出的色板按从明到暗的顺序排列。 3)取出最明最暗两种颜色进行普通名称练习:三阶段教学法。 4)鼓幼儿自己再操作一组。 变化与延伸:1)序列的延伸—变换方式的序列延伸 2) 序列的延伸—伴随记忆的归位练习(教师偷偷从同一色系色板中取去一枚,整理好剩下的几枚,再让幼儿把拿出来的一枚色板归位) 3)特殊练习—调色(将红、黄、蓝、颜料调色) 错误订正:依视觉辨别能力来订正 兴趣点: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几何嵌板橱 教具构成: 1.操作展:附有木框,柜内放有带圆柄的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3个基本图形嵌板 2. 6个同样大小的抽屉: 1)6个图形 2)6个四边形 3)6个三角形:边长和角度都不同。 4)6个多边形:正五边形至正十边形 5)4个四边形: 6)4个曲线图形:卵形、四叶形、曲线三角形、椭圆形。 适用年龄:3~5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1.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共同作用,帮助幼儿认识平面几何图形。 2.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从具体到抽象。 间接目的: 1.煅练手部肌内的控制力。 2.为读书写字做好准备。 3.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注意力 4.为学习平面几何做预备工作。 5.培养幼儿逻辑推理能力 操作方法:操作展的练习: 1.配对练习—交嵌板嵌入柜中: 1)请幼儿将工作毯铺好。 2)双手抓住操作屉两端轻轻放在毯上 3)教师坐幼儿右侧。 4)示范嵌板拿法:右手3只手指(拇指、食指、中指)抓住圆柄,轻轻拿起操作屉中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三个嵌板放在 毯上。 5)用左手三个 手指拿起圆形嵌板翻转后使底部朝上,用右手食指,中指顺周围轻轻抚摸,动作缓慢注意左手不动,右手不离开圆周,这个练习可以通过触觉帮助幼儿形成圆形记忆。 6)边操作边提示名称, 7)教师:“你能从柜中找出和这个圆相同的图形吗?” 8)引导幼儿再抚摸一遍。 9)找相同圆穴嵌入。 10)鼓励幼儿尝试。 11)可用同法进行正方形和三角形操作。 12)名称练习:用三段式教法认识圆形、三角形、四边形。 13)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协助将操作屉放回教具柜原处。 变化与延伸 配对延伸—戴眼罩练习 错误订正: 图形嵌板正确的嵌入图形柜中。 兴趣点: 不同的图形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几何嵌板橱 教具构成:1、 .6个同样大小的抽屉 2.、几何图形卡:由3种几何图表卡构成,总计96+3张,每张卡片中的图形,其形状对应于橱中的某一嵌板。每个嵌板有实心、粗线和细线3种卡片与之对应。 适用年龄:3~5岁 教育目的:目前“几何嵌橱” 操作方法:橱内大层抽屉的练习: 1.配对练习—将图形嵌板嵌入柜中: 1)将第一层抽屉稍稍拉出,手握住两端,慢慢把抽屉拿出放在毯上。 2)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3)将6个圆形嵌板一一取散放告诉幼儿:“这些都是圆形”。 4)左拿出一个图形嵌板翻转过来抚摸,再将嵌板嵌入大小相同的图形柜内, 5)同法,将6个图形嵌板慢慢嵌回图形柜内。 6)鼓励幼儿尝试。 7)进行三段式名称练习。 8)将图形屉放回原处。 2.嵌板卡片配对:1)教师将第一系列的图形卡片(实心片)按大小顺序排在毯上。 2)拿起一个图形嵌板,放在卡片上逐次比对,找大小相等卡片后正放在卡片上。 4)鼓励幼儿尝试。5)第二系列(粗浅卡),第3系列(细线卡)可同去进行。 3.卡片与卡片的配对:操作方法。略 变化与延伸: 1.配对延伸—眼罩练习 2.配对延伸—多层嵌板嵌合。(把几层嵌板取出散放和嵌板柜配对) 错误订正 :1.图形嵌板正确的嵌入嵌板柜中。 2.卡片和图形嵌板能正吻合。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几何学立体组 教具构成:1.几何学立体组:球体、立方体、圆柱体、椭圆体、三角锥、四角锥、三角柱、长方体、圆锥、蛋形体。 2.投影板一套 3.各种几何形体字卡一套 适用年龄:3~5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1.培养幼儿对实体的感觉。2.通过视觉及触觉的共同作用从而掌握立体形状。 间接目的:1.为将来学习几何做准备。 2.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准备毯。 2)向幼儿介绍教具的名称。 3)引导幼儿至柜前,用托盘将立体一一取来置于毯上。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立体的相互 组合 ①请幼儿观察每个立体,用双手摸抚几何表面。 ②示范拉接立体,可以上下重叠,或左右组合 ③鼓励幼儿尝试。 ④将教具整理放回原来位置。 2)配对练习—立体与投影板的配合: ①请幼儿将几何立体和投影板盒取来置于毯上。 ②向幼儿介绍投影板。 ③将投影板散放在卷毯上,请幼儿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 ④找出和投影板的形状,将对应的相合的所有立体叠放在投影板上。 ⑤分别找出与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投影板相合的所有立体,叠放在投影板上。⑥以立体找投影板。 ⑦球体、椭圆形、蛋形体与投影板的配对。 ⑧名称练习:配对字卡用三段式教学法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形体名称。 ⑨将教具整理好放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 1.配对延伸—听名辨物(教师说出几何体名称,幼儿能找到相应的几何体) 2.配对的延伸—眼罩练习(托几何放进神秘集,让幼儿伸手摸,并说出名称) 错误订正 :依据视觉别断 用触觉订正,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构成三形、之四边形(一) 教具构成:构成三角形:1.四边形(1):黄色三角形(6个)、绿色三角形(4个)灰色、红色三角形各2个。 2.四边形(2):蓝色三角形(8个) 3.大三角形:灰色三角形1个,绿色三角形2个、黄色3个,红色三角形4个。 4.大六边形:黄色三角形7个,红色、灰色三角形各2个。 5.小六边形:红色三角形(8个),灰色三角形6个,黄色三角形1个。 适用年龄:3~5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认识几何图形的构成。 间接目的: 1.为平面几的学习做准备 2.培养注意力及腕部肌肉的控制力,做好书写前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取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构成三角形之四边形(1)” 3)取出轻轻放在卷毯上面)教师坐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依黑线引导组合四边形 ①将盒中三角形全部取出,按颜色分类摆放,将盒子盖好后放在毯的右上角。 ②请幼儿在相同颜色的三角形中找出形状,大小完全一致的三角形摆在一起。 ③对幼儿说:“拼拼看,将黑线对合在一起后,会拼出什么图形?”示范将2个三角形有引导线的边靠拢,以两指描绘黑线再将黑线对合,如2个黄色的三角形,构成一个菱形。 ④如此法,将所有成对的三角形组合。 ⑤盒中剩下1个红色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组合构成梯形。 ⑥将所有图按从左至右的顺序摆放好,一一说名称。 ⑦教师随意指一个图形问幼儿“这是什么形?”请幼儿回答。 ⑧鼓励幼儿尝试。⑨将三角形放回盒盖,请幼儿将教具送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配对延伸—剪图形 错误订正:1以黑色指引线来订正 2.以视觉来订正。 兴趣点:组合不同的图形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构成三角形之四边形(二) 教具构成:四边形(二):蓝色三角形8个: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3个直角不等边三角形。 2个正三角形,1个钝角等腰三角形。 适用年龄:3~5岁。 教育目的:同构成三角形之四边形(一)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取来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到教具柜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教师坐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找相合的三角形组成四边形。 ①打开盒盖,将盒内蓝色三角形一一取出。 ②告诉幼儿这是蓝色三角形请幼儿将相同形状、大小的三角形配对。 ③启发幼儿结合学过的四边形(一)的经验,找出大小、同形状的三角形构成四边形。 ④鼓励幼儿尝试。 ⑤没有黑引导线,注意观察幼儿是否完全明白构成四边形的操作方式。 ⑥教师示范将2个直角不等边三角形通过将不同的边相结合,组成长方形和两种平行四边形,同样,2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合成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如此,用第2盒所有蓝色三角形(8个)组出和第一盒相同的7个四边形, ⑦请幼儿反复练习,鼓励幼儿进行自由构图操作,熟练后将四边形(一)取来,将两盒四边形组合好后,进行重叠比对。 ⑧将蓝色三角形慢慢地一一收好放回盒中送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配对的延伸—剪图形 错误订正:视觉订正 兴趣点: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图形。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构成三角形之大三角形 教具构成:大三角形:灰色大的正三角形一个,绿色直角不等边三角形两个,黄色钝角等腰三角形3个,红色小正三角形四个 适用年龄:3~5岁。 教育目的:同“构成三角形四边形(一)”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取来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到教具柜前,向幼儿介绍大三角形,将大三角形取取出置于毯上) 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1. 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组成三角形。 2. ①将盖打开,拿出所有三角形,按颜色分类,并依灰、绿、黄红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②教师指着灰色三角形说:“现在我们要做出和它相同的三角形。” ③取出2个绿色的直角不等边三角形,将黑色引导线靠边拢,用食指和中指抚过黑线,将其对合。 ④再取灰色三角形叠放在上方做比对动作,然后将2个三角形归位。 ⑤用同法完成3个黄色钝角三角形和4个红色小正三角形的组合工作。 ⑥请幼儿操作。 ⑦将拼好后的4个正三角开组合成1个大三角形。 ⑧鼓励幼儿创造更好的构图方法。 ⑨按顺序将各种三角形放入盒中,盖上盒盖,送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 配对的延伸—剪图形 错误订正: 以黑色控制线来订正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构成三角形之小六边形 教具构成:小六边形:红色三角形(8个),6个钝交三角形,2个小正三角形。 灰色三角形(6个),6个小正三角形。 黄色三角形(1个),1个小正三角形 适用年龄:3~5岁。 教育目的:同“构成三角形四边形(一)”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取来卷毯铺好。 2)引导幼儿到教具柜前,向幼儿介绍小六边形,将小六边形盒放在毯上。 3)教师坐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组成六边形, ①取出盒内三角形,依颜色分类放好。 ②先取出6个灰色正三角形依指引线组合成3个平行四边形,再将3个平行四边形组合成六边形。 ③将3个绿色正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可与灰色六边形上3个或下3个三角形替换使用。 ④将6个红色等腰钝角三角形,拼成3个菱形再拼成六边形,与灰色六边形比对。 ⑤再将黄色正三角形放在红色大六边形中央进行比对。 ⑥将剩下的两个红色三角形,拼成菱形,可与灰色及红色六边形中菱形替换使用。 ⑦每拼好一个图形都要在地毯上以从左至右的的顺序排放好。 ⑧鼓励幼儿尝试。 ⑨工作完毕,按顺序将各种三角菜放回盒内,盖好盒盖,请幼儿送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 :配对的延伸—剪图形 错误订正: 1.以黑色控制线来订正。 2.以视觉来订正。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构成三角形之大六边形 教具构成:大六边形:黄色三角形7个,6个钝角等腰三角形,1个正三角形,红色三角形2个,2个钝角等腰三角形,灰色三角形2个,2个钝角等腰三角形。 适应年龄;3-5岁 教育目的:同构成三角形之四边形(一) 操作方法:1,准备: 1) 请幼儿取来工作毯铺好。 2) 引导幼儿到教具柜前,向幼儿介绍大六边形盒,将大六边形盒取放在工作毯上。 3) 教师坐在幼儿的右边。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找出相同三角形构成六边形 (1) 打开盒盖,将相同颜色三角形 (2) 活动名称:二项式 教具构成:二项式:一个木盒内装有8个几何学立本所组成的立方体—红色大的立方体1个,蓝色小的立方体1个,漆有红、黑两色的长方体3个,漆有蓝、黑两色的长方体3个。盒盖上表面以及侧面所漆颜色和盒内立体相应的表面颜色相同。 可用做二项式(a+b)3的代数教具。 适用年龄:3~5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识别三维空间的能力 间接目的:1.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操作方法:1.准备1)请幼儿准备好卷毯 2)引导幼儿至教柜前,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示范盒子拿法:一手扣住盒盖,另一手托住盒底,轻轻放在毯上,盒盖上的红色四边形朝向左上角度)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与盒盖配对后组合成立体 ①老师取下盒盖放在毯上,引导幼儿注意盒盖的图案和立体表面相同。 ②依次取出上层立体,分开放置在毯上,请幼儿说出每块的颜色及形状。 ③依照盒盖的提示组合立体,先摆下层再摆上层,摆放的时候,注意使两块立体相连接面的颜色,大小一致。 ④用同样的方法放回上层立体。 ⑤比对盒盖图案,检验方法是否正确。 ⑥盖上盒盖,请幼儿教具送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配对的延伸—找出同颜色、大小的立体。 配对的延伸—无盒盖提示的归位。 错误订正:依据盒盖的提示图案订正。 兴趣点:两个立体相接面颜色一致。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错误订正: 活动名称:三项式 教具构成:三项式:一个木盒内装有27个几何立体,所组成的立方体,表面漆有红色、蓝色、黄色、黑色的长方体24个,红、蓝、黄立方体3个。盒盖上表面及侧面所漆颜色和盒内立方体相应表面颜色相同,(可用做三项式(a+b+c)3的代数教具) 适用年龄:3.5~5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培养幼儿正确识别三维立体的能力。 间接目的:1.为学习几何做好准备 2.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操作方法:1.准备: 1)请幼儿取来卷毯铺好。 2)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3)请幼儿将教具盒取出放在毯上。使盒盖上红色四边形朝向左上角 4)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与盒盖配对后组成立体。 ①取下盒盖放在毯上(使盒盖正面朝上)引导幼儿注意盒盖的图案和立体表面相同,可做纵切、横切面给幼儿看,每一面的排列方式相同 ②三项式共有3层,一层层取下,分别放在毯上 ③第一层放在最远处,第二层稍近,第三层放在最近处, ④与二项式的摆放方式相同,由最下层开始,与盒盖核对后送回盒中。 ⑤将教具送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配对的延伸—找出同颜色,大小立体。 错误订正:依盒盖案订正 兴趣点:两个立体相接面颜色相同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错误订正: 活动名称:触觉板(第一组) 教具构成:第一组:A:长条形木板。左半侧为粗糙的砂纸面,右半侧为木质的光滑面。 B:将相同粗糙程度的砂纸剪成条状,从左到右间隔排列。 C:分别将5个不粗细程度的砂纸截成条状,从左到右间隔排列。 第二组,木盒2个,分别是有5对不同粗细程度的砂纸板,教师自制字卡:光滑、粗糙 适用年龄:2.5~4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培养幼儿通过触摸来辨别光滑与粗糙的能力。 间接目的:1.锻炼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2.为学习书写做间接准备。 3.语言词汇的掌握 操作方法:1.准备1)请幼儿协助准备卷毯 2)告诉幼儿今天的工作是用手来感觉光滑与粗糙,为增加手指的敏感性,请老师一起用湿水洗干将手并用毛巾擦干。 3)引导幼儿至教具柜前,向幼儿介绍教具的名称 4)取来触觉板轻轻的放在毯上, 5)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1)辨别光滑与粗糙①取出第一组触觉板A放在卷毯上,粗糙的一边靠近幼儿。 ②示范触摸的方法:左手压住触觉板,右手轻轻抚过粗糙面,来回抚摸数次,说出触摸的感觉:“粗糙的” ③请幼儿尝试操作练习时老师可在一旁提醒“这是粗糙的”同法进行光滑的练习。 ④取字卡“粗糙”“光滑”进行三段式名称教学的练习。 ⑤触觉B、C同法进行 变化与延伸: 错误订正:触觉订正 兴趣点:对新材料砂纸的认识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触觉板(第二组) 教具构成:触觉板第二组:木盒两个分别装有5对粗细程度不同的砂纸木板 适用年龄:2.5~4岁。 教育目的:同“触觉板第一组” 操作方法:1.准备:同“触觉板第一组”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触觉板的配对 ①将第二组触觉板连同木盒一同放在毯上。 ②分别将盒中最粗最细的两砂纸木板取出来,放到毯上。 ③先取一块最粗的砂纸木板,教师先示范触摸方法。在感受粗细的同时说:“粗糙的、光滑的”请幼儿亲手操作。 ④同样,在触摸另一块板时说出感觉:“这块板有点粗” ⑤询问幼儿两块板一样吗? ⑥再取另一块最粗的木板请幼儿找和它相同的粗糙的木板排在一起。 ⑦同法进行有点粗的木板配对。 ⑧从两盒中分别再找出相同的粗细的木板一块,方法同⑦连同上两对木板一起进行三对木板配对操作。⑨逐次增加木板的数目,最终完成所有触觉板的配对。 2)序列练习:按粗细顺序排列(操作方法)将5块木板中最粗的拿出来,再找剩下木板中最粗的排在第一块后面,依次完成全部排列,说出哪些是最粗,哪个是最细的。 变化与延伸:配对的延伸—序列的基础上配对 错误订正:由触觉来订正 兴趣点::新材料认识(砂纸板)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重量板 教具构成:1.将木箱分成三等份或用3个小木盒,分别放入质量不同,尺寸相同的木块各10块,合计30块,轻的---松木板12g,中等的----桃木板18g重的---柳木板25g。 2.教师自制字卡:轻、重、中等 适用年龄:3.5~5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1.培养幼儿分辨轻重的感觉能力。 2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 操作方法:1.准备:1)请幼儿协助准备好卷毯。 2)引导幼儿至教具柜前,向幼儿介绍名称。3)请幼儿将重量板拿到毯上。 4)教师坐在孩子右侧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分辨轻重并加以配对 ①从取出“轻的、重的”两块木板随意放在毯上,其余木板连同木盒放在地毯右上角。 ②教师拿一块放在手上轻轻掂,说“这是轻的”再拿来一块掂说“这是重的”。 ③请幼儿双手张开,手掌朝上,手指尽量伸直。 ④教师分别拿出轻重两块木板让幼儿感觉。 ⑤将重的木板拿掉,换一块轻的,再请幼儿感觉。 ⑥配字卡进行三段式名称练习,加深幼儿对“轻、重”的认识。 ⑦配对练习:相同重量配对。 2)分类练习:①取轻重两组重量板置于毯上。 ②从两组中各取3块散放毯上,其余木板同木盒放在右下角。 ③闭上眼睛任取2块木板放在手上感知,将轻的,重的分别放在两边。 ④同法将剩余4块木板分类摆放。 ⑤请幼儿尝试练习 ⑥熟练后,可取差距较小的两组,做上述操作。 ⑦三盒混合操作 ⑧进行三段式名称练习帮助幼儿加深对“轻的、重的”比较轻,比较重的认识,也可以用“中等的” 代替比较级,如“比这个轻、比这个重”。 ⑨请幼儿将教具整理送回。 变化与延伸:配对的延伸-----增加重量板的数量。教师也可以用动物为兴趣点,进行轻、重的认知。 错误订正:依照木板的颜色来进行订正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温觉板 教具构成:1.大理石、钢板、木板、毛毡各一对置于一个木盒里 2.自制字卡:毛毡、木板、钢板、大理石 适用年龄:3.5~4.5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进一步辨别温度的差异 间接目的:1.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 操作方法:1.准备:1)请幼儿取来卷毯铺好……略(同其它) 2.基本操作: 1)配对练习:感知物体表面温度及配对 ①取一片毛毡,以整个手掌触摸后说:“这是毛毡、暖暖的”。 ②将毛毡放到毯上,再取来钢板说:“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 ”。 ③拿起木板触摸说:“这是木板,摸起来较暖”。再拿大理石触摸后说:“这是大理石,摸起来较凉”。 ④询问幼儿:“要不要试一试”请幼儿来操作,操作时注意语言指导如“这是钢板,摸起来感觉比较凉”。 ⑤请幼儿先触摸差别大的两种如“毛毡、钢板”,再触摸差别比较大的“木板、大理石”。 ⑥配字卡进行三段式名称练习。 ⑦配对练习。 2)序列练习—按温差顺序排列①先分组:每对相同的板块分属于两组,一组为控制组,一组当操作组。 ②在初步感知物体表面温度的基础上,按“暖、比较暖、比较凉、凉”的顺序控制组板块进行序列练习。 ③操作结束后,将温觉板放回盒内,请幼儿送回原处。 变化与延伸:教师可随时收集木板、钢板、塑料、棉布、瓦片、玻璃片、卡纸等触摸材料,放于活动区(准备的物品周边一定处理好,保证幼儿操作安全)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触摸感觉。 错误订正:由触觉和视觉订正 兴趣点:不同材料的物品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活动名称:音筒 教具构成:1.红、绿两个木箱中各装6个圆筒、圆筒内分别装有不同的容物。圆筒盖的颜色和所在箱盖的颜色一致。 1. 红、绿音筒内所放的材料是对应的。 2. 3材料:玻璃球、铁钉、四形针、塑料棒、大米、面粉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1.培养幼儿辨别声音强弱的能力,让听觉更灵敏 2.丰富幼儿词汇 间接目的:1.培养专注力。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发展幼儿腕部肌肉的控制柔韧性,做好书写的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同其它(略) 2.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找出强度相同的声音配对 ①请幼儿协助取来红、绿两盒音筒,放到毯上。 老师先拿出红盒中的强弱两个音筒放在幼儿前面。 ③拿声音较强的音筒来摇,请幼儿注意听,请幼儿做同样的动作。 ④再拿较弱的音筒摇给孩子听,请幼儿亲手操作。 ⑤请幼儿再听一次强音,并问幼儿能不能从绿色的音筒中找同与这个声音一样的音筒,能找到的话,就把它们放到一起。 ⑥同法,将6种不同的音筒配对成双。 ⑦请幼儿练习:依其兴趣,可反复进行。 ⑧工作结束后,将音筒逐放回盒中,送回原处 2)序列练习:依声音强弱的顺序排列 ①教师拿红色音筒盒放在地毯中央。 ②教师拿起一个音筒做示范:手持圆筒置于耳边,手腕用力上下摇动,请幼儿练习。先拿两个强弱不同的音筒分别听音,比较两音,将较强放在左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