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8
吆喝教案
吆喝
教案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
18. 吆喝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了解“吆喝”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学习文章合理安排结构、注意语言的衔接过渡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难点:体验作者在写“吆喝”中的内在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街头吆喝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声录音带,学生品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
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听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 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1. 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2. 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3.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大家共同明确。
(1)文章重点是写北京街头的吆喝声,为什么要从洋人对北京街头吆喝的文章写起?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北京街头的哪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2)作者是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事物介绍得有条不紊的?
(3)作者为什么能对吆喝内容、声调、韵律进行概括归类?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你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 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2)“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3)“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4)“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叙述介绍自此开始退让为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2学生自选例品评。
五. 课堂小结,迁移拓展
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课后搜集整理街头吆喝声,体味“吆喝”的韵味。
板书设计
早上(5-7)
从早到晚(5-9)
晚上(8-9)
吆喝
春天 到夏天
一年四季(10)
秋天 到冬天
吆喝的内容 → 吆喝的声调 → 吆喝的音韵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