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配图,了解古诗的内容。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生字。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作诗时的心情。3.背诵全文。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2.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朗读诗句。教学难点1.对于诗人心情的领会。2.根据诗意,展开想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看到大屏幕,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是啊!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千古的《绝句》。2.向学生介绍“绝句”体裁。过渡:要想学好绝句,先要读好诗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配乐朗读。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读,齐读。评价过渡: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起欣赏这大自然的美?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一)学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出示诗句,让学生想象画面,边想象边朗读。2.出示画面,朗读诗句。3.学习“鹂”字和“鹭”这两个形声字。引导学生对比观察“鹂”和“鹭”字形,理解字理,自主识记。学习“鸣”字,根据字义识记生字,听一听鸟的叫声。4.朗读指导:(1)想象两只可爱的黄鹂在翠柳间愉快的鸣叫,边想象边朗读。(2)女生读黄鹂,男生读白鹭,进入情境再次朗读。(3)通过提问诗句中的色彩,让学生想象这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边想象边朗读。(4)师生互动,对对子朗读。例如:“两个”对“一行”,“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二)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出示诗句,让学生想象画面。2.出示图片,带上想象读诗句。3.指导朗读:(1)通过想象“千秋雪”的样子,朗读诗句。(2)引导学生体会“含”字在句中的意思,识记生字,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如画般的美。(3)通过学习“泊”字的本意,识记生字。(4)让学生对“万里船”展开联想,边想象边读。(5)战乱过后,河道畅通,来往东吴的船自由航行,体会诗人高兴的心情,带着愉快的心情朗读。四、想象画面,指导朗读1.学生想象画面,配乐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2.反复诵读:重复诗句的后三个字两遍,边反复边打拍子。3.跟着音乐唱读。4.想象画面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