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货币
银行学
2001
试题
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试题200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分)1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二级储备?它主要由哪些资产组成?2什么是开放式基金?3电子银行 4备用信用证 5那斯达克市场(NASDAQ)6区域货币同盟 7金融工程的含义是什么?8我国金融实行分业监管,三大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分别是什么?二、简述题(每题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分)1现代经济中货币的供给是怎样决定的?2判断通货是否紧缩的标志有哪些?3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及崩溃原因。4“凡是新的金融业务,都是金融创新”,请对此加以评述。三、论述题(任选一题,每题三、论述题(任选一题,每题 20 分)分)1中国利率自由化的条件与步骤。2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特点。答案部分答案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试题货币银行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分)1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二级储备?它主要由哪些资产组成?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二级储备?它主要由哪些资产组成?答:答:二级储备又称为二线准备金,主要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同业短期拆借等。这些资产的特点是能够迅速在市场上出售并进行贴现,或者能够立即收回,因而流动性很强,仅次于一级储备。同时,通过持有这些资产,商业银行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在盈利性方面要优于一级储备。这样,除了一级储备之外,还有二级储备可以随时应付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便有了更高的保障。2什么是开放式基金?什么是开放式基金?答:答:开放式基金是一种集合证券投资信托制度。投资者缴纳资金,购买基金份额/单位,形成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主要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投资基金按受益凭证可否赎回,可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开放式投资基金,亦称“变动式投资基金”或“追加式投资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和份额不固定,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基金持有人可根据市场状况、自己的投资取向变化等,要求基金管理机构将基金证券赎回;基金公司也可根据市场的变化、资本价值的变化、投资要求等因素,发行新的基金证券,扩大基金规模。开放式基金在规定的柜台上办理赎回手续,一般不上市交易;赎回价格以每一单位基金的净资产为基本根据,加上一定手续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左右。开放式基金的主要特点是:开放式基金所发行的基金单位是可赎回的,而且投资者在基金的存续期间内也可随意申购基金单位,基金规模可变。投资者投资于开放式基金时,他们则可随时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销售机构申购或赎回。开放式基金的买卖价格是以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为基础计算的,可直接反映基金单位资产净值的高低。开放式基金则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以便投资者随时赎回,而不能尽数的用于长期投资,一般投资于变现能力强的资产。3电子银行电子银行 答:答:电子银行指以网络为媒介,以客户自助服务为特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离柜业务的银行。当前我行的电子银行业务主要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企业银行、自助银行等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具有如下特点:(1)涉及面广;(2)科技含量高;(3)整体联动性强电子银行真正满足了客户对银行服务求快、求近、求便之要求。(4)创新能力是核心;(5)业务增值性突出。我国目前在发展电子银行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1)法律法规滞后。(2)银行制度不配套。电子银行属于新兴业务,目前其发展既受到国内传统银行业务运作模式的制约,又部分地受到当前银行组织管理制度及票据制度的限制。(3)安全标准不统一。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建成了金融,但远远没有成体系地得到推广应用;国内绝大部分计算机安全系统依靠从美国进口,国内银行间所使用的安全协议标准也不尽一致。(4)金融品种单一。(5)信用体系发育程度太低。(6)没有完整的支付系统。(7)网络经济规则的冲击。4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 答:答:备用信用证是一种广泛的担保文件,通常是为债务人的融资提供担保,一旦债务人无力还本付息,由发证行承担债务的偿还责任。这是银行担保业务的一种主要类型。当某个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试图通过发行商业票据融资时,常会面临不利的发行条件,此时它可以向一家银行申请备用信用证作为担保,这家银行通过发放备用信用证给企业,相当于在借款期中把自己的信用出借给了发行人,使发行人的信用等级从较低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等级。备用信用证有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和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中附有在申请人财务状况出现某种变化时,开证行可以撤销或修改信用证的条款,以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的开证行不可以单方面撤销或修改信用证,对于收益人而言,开证行不可撤销的付款承诺使其有了一个确定的收款保障。相对而言,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的佣金稍微高一些。备用信用证其支付只凭出示特定的证据,而不允许银行介入事实上或法律上的纠纷。通常开证行是第二付款人,只有当借款人自己不能履约时才由银行付款。而开证行一旦付款,借款人必须补偿银行的损失。银行开立备用信用证要收取佣金。对于开证行而言,备用信用证的成本较低,由于申请备用信用证的客户大多与银行关系稳定,大大减少了银行信用评估所耗费的支出;备用信用证可以给银行带来较高的收益,一般情况下,备用信用证很少发生议付,就是银行在几乎不占用自有资金的情况下,仅靠出借自身信誉就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拓宽了收益渠道。对借款人而言,利用备用信用证使其由较低的信用等级上升到一个较高的信用等级,在融资中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对受益人来说,备用信用证使收益人获得很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交易双方不很熟悉时,更显出这种安全性的重要。5那斯达克市场(那斯达克市场(NASDAQ)答:答:那斯达克证券市场有限公司隶属于全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Nation 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NASD)。该协会是一个自律性的管理机构,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几乎所有的美国证券经纪交易商都是它的会员。那斯达克证券市场创立于 1971 年,以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运作。这是一套电子系统,专门收集和发布在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经过十年持续不断的发展,那斯达克证券市场建立了上市标准更高的那斯达克全国市场,并且首先采用同步报导交易情况的经营方式。那斯达克证券市场在上市方面实行双轨制:分别为那斯达克全国市场和那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通常,较具规模的公司证券在那斯达克全国市场进行交易;而规模较小的新兴公司证券则在小型资本市场进行交易,因为该市场实施的上市规定没有那么严格。但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两个市场的监管范围并没有区别。那斯达克证券市场是一个电子化市场;因此它没有、也不需要设置证券交易大厅。然而,这个市场在世界各地一共装置了 40 多万台计算机销售终端(如 Reuters 和 Bloomberg 等),向世界各个角落的交易商、基金经理和经纪人传送 5000 多种证券的全面报价和最新交易信息。但是,这些销售机并不能直接用于进行证券交易,既不能在那斯达克市场为股票造市,也不能受理指令。如果美国以外的证券经纪人交易商进行交易,一般要通过计算机销售终端取得那斯达克证券市场的信息,然后用电话通知在美国的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会员公司进行有关交易。那斯达克成功的背后,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独特的市场结构;宽松的上市标准;先进的电子交易系统和严格的风险控制系统;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不懈地创新。6区域货币同盟区域货币同盟 答:答:区域货币同盟也叫货币同盟,是指有关国家通过相互合作在货币事务和汇率体制方面达成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共同行动安排。货币同盟可分为完全的货币同盟和不完全的货币同盟两种形式。完全的货币同盟是指放弃本国货币,实行货币统一,如由 50 个州组成的美国可以看成是一个完全的货币同盟,2002 年以后的欧洲经济货币同盟(EMU)也将是一个完全的货币同盟。完全的货币同盟的特点是采用共同货币,它可以是有关各国放弃本国货币,创造一种新的共同货币,也可以是采用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本国货币,即所谓的“美元化”或“欧元化”(不一定指美元或欧元)。不完全的货币同盟指各国实行较为严格的固定汇率,如80 年代的欧洲货币体系。不完全的货币同盟的特点是固定汇率,其形式有货币局、共同单一钉住、共同篮子钉住。建立区域货币同盟的条件有:(1)通货膨胀率的相似。(2)国家间存在较高的生产要素流动。(3)经济体的规模越小,它就可能更为开放,因而更倾向于加入货币同盟。(4)商品多样化程度高。(5)价格课变动和工资柔性。(6)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高,市场结构相似。(7)财政一体化。(8)实际汇率变动的必要性。(9)各种政治因素。在两种情况下最有可能遵守货币同盟义务:一是存在占主导地位的大国,它愿意且能够运用其影响来维持货币合作;二是广泛的机构联系网,它足以使货币自主权的损失能够为每个伙伴承受。7金融工程的含义是什么?金融工程的含义是什么?答:答:金融工程指开发、设计与实施各种创新性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包括为各种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金融工程师针对客户的问题,运用概念性工具做出诊断,运用和组合各种实体金融工具,为客户寻找可能的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而创造出的金融产品经大规模标准化后,又作为下一次金融创新的工具。在创新中用到的概念性工具主要是一系列理论知识,包括套期保值理论、估值理论、证券组合理论、会计和税收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而实体性工具则包括各种权益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期权、期货、互换协议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以及计算机技术、电子证券交易和其他数学模型等手段。金融工程业务的范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型金融工具设计与开发,如互换、期权、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二是为降低交易成本的新型金融手段的开发,包括金融机构内部运作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套利机会发掘和利用,以及交易系统创新等;三是创造性地为解决某些金融问题提供系统完备的解决办法,包括各类风险管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现金管理策略创新、公司融资结构创造,企业收购兼并方案设计,以及实施资产证券化。8我国金融实行分业监管,三大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分别是什么?8我国金融实行分业监管,三大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分别是什么?答:答:三大监管机构是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监管范围主要为:(1)按照规定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其业务范围;(2)对金融业务的监督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情况随时进行稽核、检查监督,对金融机构违反相关法规,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或者贷款利率的行为进行检查;(3)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4)对国家政策性银行的金融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注:2003 年 3 月份,我国成立银行监会,代替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的监管。)证监会对证券业的监管。监管范围主要为:(1)统一管理证券期货市场,按规定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领导;(2)对有价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登记、托管、结算等进行监管;(3)依法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以及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的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4)依法对证券业协会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管;(5)依法制定从事证券业务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准则,并监督实施;(6)依法监督检查证券发行和交易的信息公开情况;(7)依法对境内企业直接或者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上市,监管境内机构到境外设立证券机构,监管境外机构到境内设立证券机构、从事证券业务;(8)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进行查处;(9)会同有关部门管理证券期货市场信息,对有关信息咨询进行监管;(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保监会对保险业的监管。目前,对保险业的监管的主要内容有:(1)监管保险机构设立与经营范围,严格限制未经许可保险业务的行为;(2)监管保险费率、保险条款;(3)监管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方向与结构,要求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具有安全性与流动性,对高风险性投资给予限制;(4)监督保险公司按规定提存各项准备金;(5)监督保险机构保持足够的偿付能力,并根据偿付能力的大小,决定各公司风险自留的水平,同时强制各公司将其承担风险的一定比例分保给其他公司;(6)监督各保险机构的财务、会计活动;(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1.现代经济中货币的供给是怎样决定的?现代经济中货币的供给是怎样决定的?答:答:(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和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的必然结果是在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供给量。这种货币供给量对银行系统而言是一种负债,对非银行系统而言则是一种资产。货币供给的基本方程式是:,其中,代表货币供应量,MBMS=SMB代表基础货币,M代表货币乘数。其中,基础货币受四组因素影响: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净额,对政府的资产负债净额。国外资产负债净额和其他资产负债净额。这四个净额的增加,会引起基础货币增加,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则货币供应量增加,相反,基础货币减少,则货币供应量减少;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根据以上因素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给模型Bktrkt+erMdS+=11,其中,M代表货币供给量,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e代表超额准备率,代表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代表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代表现金漏损率,drttrkB代表基础货币。(2)从上述基础货币供给模型可知,影响和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主要变量有五个:基础货币、法定存款准备率(包括活期存款准备率和定期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现金漏损率和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率。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和货币乘数进而与货币供应量成反向变动。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给量减少;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货币乘数变大,货币供给量增加。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的变动与货币乘数,进而与货币供应量成反向变动。超额准备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它的变动直接由商业银行所掌握。影响超额准备率的因素主要有:a.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是保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超额准备率是银行的非盈利资产,市场利率高,银行放款或投资有利,势必减少超额准备;反之,市场利率低,保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也就随之降低,超额准备增加。所以,超额准备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变动。b.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在准备金不足时,可以拿贴现客户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低,说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成本低,势必鼓励商业银行扩充银行信用,减少超额准备;反之,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提高,从而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并相应保有较多的超额准备。c.社会公众对现金或定期存款的偏好程度。当社会公众偏好现金时,银行为防备大量存款提现,势必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若社会公众对定期存款的偏好增加,银行超额准备将随之降低。d.社会资金需求愿望。在经济增长较快时,社会资金需求愿望强烈,会使超额准备率降低;反之,会使超额准备率提高。此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态度、资金拆借市场的完善状况等,都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使超额准备率发生变动。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会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的高低与社会公众的行为有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由社会公众所掌握。影响该比例的因素有:a.定期存款利率。如果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可能会增加,从而使定期存款的比率提高;反之,降低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可能会减少,从而使定期存款比率下降。b.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其他金融资产(股票、债券等等)的收益率相当于保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如果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则保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增大,社会公众可能会减少定期存款额,从而使定期存款的比率趋于下降;反之,就会使定期存款比例上升。此外,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比例的高低与社会公众的收入变动、偏好等也有关系。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进而与货币供给量成反向变动(当1 时例外)。现金漏损率主要由社会公众所掌握。影响现金漏损率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ktrertd+a.社会公众的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一般来说,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增加。所以,社会公众保有现金的绝对额也会增加。当然,也不排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资金持有量减少的现象。b.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由于现金是一种流动性强、最便利的金融资产,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公众的流动偏好越强,保有的现金越多,现金漏损率也会随之提高。c.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购买力损失。前一种情况与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有关。若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都高,保有现金的收益损失就大,机会成本增加。此时,社会公众将可能降低保有的现金比率,转而保有存款或各种有价证券。后一种情况与国内币值是否稳定有关。在通货膨胀期间,社会公众减少对存款货币的需求,而更多保有现金,以便尽快从事交易,减少损失。因此,社会公众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也会影响保有现金比率的高低。d.其他因素。其他因素主要包括货币结算制度、银行制度的发达程度和服务水平、社会支付习惯、现金管理制度以及其他一些自然随机因素。综合以上对决定货币供给量诸变量的考察可以知道,除了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外,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公众对金融资产的偏好程度等,均对货币供给量起着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除取决于上述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必须有足够的贷款机会。而贷款机会则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如在经济停滞和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即使银行愿意多贷款,企业也可能不愿借款,从而可能的派生规模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由此可见,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受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的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2判断通货是否紧缩的标志有哪些?判断通货是否紧缩的标志有哪些?答:答:通货紧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给锐减或银行信贷收缩等原因造成投资需求突然下降或泡沫破灭,居民财富萎缩造成消费需求突然剧减等原因使总需求下降,出现供给大于需求,于是物价下降。通货紧缩应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经济出现衰退。(2)对于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无疑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用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作为判断通货紧缩的标准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物价水平的下降幅度为多少时,就可以判断通货紧缩已经出现,目前理论界的观点不一致的。但比较流行的看法是,物价水平长时间的负增长才能称为通货紧缩;而且,负增长的幅度不同,通货紧缩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可将通货紧缩划分为“微弱的通货紧缩”、“温和的通货紧缩”、“恶性的通货紧缩”。货币供应量持续减少。与通货膨胀相对应,货币供应量在某一水平持续下降是通货紧缩的另一表现形式。虽然在将货币供应量到底确定在哪一个层次的问题上,各国的观点不同。但无论哪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在通货紧缩时期都是减少的。所以,各国也将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减少作为通货紧缩的一个判定标准。各国一般都会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之间确定一个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合意”的区间,并以此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当货币供应量达不到“合意”区间并且持续相当长时间时,就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商品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往往发生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由于在通货膨胀期间十分旺盛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企业的投资和生产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后,那些比例较小的、供求平衡的商品没有表现出商品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绝大多数商品在通货膨胀刺激下已经扩大的商品供给与萎缩了有效需求发生了矛盾,大量商品不能在合适的价格水平下销售出去,以货币计量的商品总需求连续降低。投资风险明显加大。通货紧缩期间,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商品滞销,发展前景黯淡。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无热点、投资无热项,致使整个投资风险加大,从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期间,由于货币供应量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企业商品积压导致再生产受阻。市场投资不足又没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因而,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下降。这种状况反过来成为商品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从而加重了通货紧缩的程度。3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及崩溃原因。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及崩溃原因。答:答:(1)1944 年 7 月,44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市召开国际金融会议,确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实行“双挂钩制”以及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各个货币集团相对立,进行外汇倾销,货币战、汇率战的局面,稳定了战后国际金融混乱的动荡局势,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国际条约为基础,对货币本位、汇率和外汇收支调节做出一种安排。然而也存在一些缺陷: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可调整汇率制难以按照实际情况经常调整;各国为了维持对外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也不能不丧失国内经济目标。(2)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过程,就是美元危机不断爆发拯救再爆发直至崩溃的过程。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政治、经济地位下降,西欧、日本的崛起,打破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特别是美国外汇收支逆差迅速增加,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到 1960 年底出现黄金储备不足以抵补短期外债的情况,从而导致了美元危机。当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货币,并用美元向美国挤兑黄金的现象,美元对外价值不断下跌。后来,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停止向各国政府或弘扬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于是美元与黄金脱钩。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西方的货币不再钉住美元而是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动摇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1973 年,美元对黄金再度贬值,各国先后放弃与美元的汇价,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4“凡是新的金融业务,都是金融创新”,请对此加以评述。“凡是新的金融业务,都是金融创新”,请对此加以评述。答:答:此观点是不正确的。(1)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金融风险加剧、金融管理环境变化的现实,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经历了一次革新浪潮,其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金融格局和金融政策,在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明显的改革,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除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创新之外,还包括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指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方面的创新。(2)金融创新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浮动利率工具,也称可变利率工具,主要是钉住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短期利率。由于未来利率的变动具有不确定性,浮动利率工具对资金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都能直到降低利率风险的作用,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远期和期货交易。远期交易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段时刻以既定的协议价格向买方提供某种商品。期货则是标准化的远期合约,其标的有统一的市场标准。这样,投资者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化解风险。金融期货合约的买方和卖方都能够达到锁定未来的成本或者收益,规避风险的目的。金融期权。它与期货的区别在于,期权合约到期时,期权合约购买方可以选择履行或是不履行合约。这样,期权合约购买方就能根据当时市场的实际状况加以选择是否履约:如果市场情况利于自己,则选择履行合约。期权合约购买方必须事先向另一方支付一定的费用。事实上,期权类似于保险业务:一方支付保费,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b.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银行商业票据。指银行持股公司发行的商业票据。这样的资金来源不属于存款,所以和欧洲美元一样,既不用保留法定准备金,也不受 Q 条例的限制。自动转账服务(Automated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ATS)。这种服务实际上是把支票账户分成两部分:一是最低金额的支票账户和一个称之为 ATS 的储蓄账户。银行在客户的支票账户和 ATS 账户之间自动实行转账,支票账户内一定金额之上的余额将自动转入ATS 账户。而客户签发的支票要求支付时,所需要的资金也会自动从 ATS 账户转入支票账户进行结算。由于 ATS 账户不是支票账户,从法律上来讲它可以支付利息,这样就规避了支票存款不能支付利息的管制。欧洲美元。指存放于美国国外的美元存款。美国银行从美国境外借入欧洲美元,可以不用保留法定准备金,并且也不受 Q 条例的限制。这样就在扩大银行负债的同时,提高了资金盈利能力。可转让提款单(Negotiable Orders of Withdraws Account,NOW)。NOW 账户和支票账户惟一的区别仅在于,由此账户签发的付款命令叫做 NOW 而不是支票。这样,NOW 账户可以不受关于支票账户不能支付利息的限制。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MMMF)。MMMF 发行一种股份,所获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认购股份者可以分得利润,同时持股者还能对其股份签发支票。MMMF的股份事实上就在于有利息的支票账户。但在法律上,这并非存款,利润也并非利息,所以不受利率上限的限制。隔日回购安排。这是另一种形式的 ATS 服务。银行利用一种所谓“清理账户”来从事隔日回购安排。当一家公司营业日终了时,其支票账户内一定金额以上的存款都“全部清理出去”,投资于隔日回购协定,而隔日回购交易是向客户支付利息的。这样,尽管支票账户在法律上不能支付利息,但客户支票账户的资金就通过隔日回购安排这种方式获得了利息。c.技术创新。近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刺激了金融创新,银行信用卡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信用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的美国,然而当时信用卡的经营成本甚高,发展缓慢。到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使得信用卡服务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银行卡业务随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知名的信用卡(例如 VISA 和 MASTER卡)成为在异地、乃至全球各地的方便的支付手段。d.信息化。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银行业变革和创新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和推动力,现代银行业已经步入了一个电子时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目前主要呈现了三个层面的信息化:一是银行内部,包括银行内部电算化业务处理以及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这不仅大大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银行管理决策的科学水平。二是银行之间,统一的、标准化的资金清算体系(如 SWIFT)使资金清算快速、安全,并降低交易成本。三是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通过各类终端向客户提供便利的自动客户服务。金融战略的创新。a.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包括:第一,征服策略(Strategy of Conquest),在自身占优势的市场上进一步积极进取,扩大市场份额,打败其他竞争对手,甚至主动兼并。第二,变革策略(Strategy of Change),在势均力敌的市场,通过改善内部管理,改进服务,增加新的工具以吸引更多的服务对象,争取竞争中的主动地位。第三,合并策略(Strategy of consolidation),在不占优势的市场寻找合作对象,通过兼并、合资或者合营方式进行联合重组,依靠合力竞争。b.管理策略上,从以往被动地接受存款、安排贷款转向主动根据贷款要求去争取存款,变资产管理为负债管理、联合管理。金融机构的创新。表现之一是从传统的单一结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银行持股公司是银行集团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表现之二是“金融联合体”的出现,它是一种能向顾客提供几乎任何金融服务的“金融超级市场”。表现之三是金融业正从提供单一金融服务向综合性金融服务方向发展,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3)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金融创新,其主旋律便是风险转移型创新。从微观层次上看,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创新可以使金融企业有效地转移各类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等。从宏观层次上看,金融制度的创新不仅可以转移金融风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如金融监管的加强可以减少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金融当局的科学决策可以减少决策失误,从而减少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4)从金融创新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其功能来看,很显然,新的金融业务并不都是金融创新,但金融创新肯定是新的金融业务。三、论述题(任选一题,每题三、论述题(任选一题,每题 20 分)分)1中国利率自由化的条件与步骤。中国利率自由化的条件与步骤。答:答:(1)利率自由化也叫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指存贷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要素价格,它不仅反映资金供求关系,而且对提高宏微观经济运行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利率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在条件成熟时放开利率可对宏观经济发展起到良性循环作用,反之,如果条件不具备,则会对宏观经济起到负面作用,甚至引发失控局面。(2)目前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还不充分,但推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条件已具备了一些。主要表现在:经济稳定是利率市场化的首要条件。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具备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础。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只有一个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才能防止短期资金规模大快速流动,造成短期内利率的大起大落,给本国经济带来危害。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对利率的敏感性、风险意识与内在约束不断增强,初步具备对利率市场化后风险增加的承受能力。物价水平低,金融市场初具规模,市场资金宽松,不用担心市场化后,利率会大幅攀升。(3)我国利率市场化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在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背景下,要想一步到位实现目标是不现实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实行渐进式的利率改革。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大致顺序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并有可能相互交叉。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即货币市场利率,它由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形成,最终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这一步极为关键,而且震动比较小。当形成一个短期市场基准利率之后,既有利我国统一货币市场的形成,也为货币政策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步,在货币市场利率放开之后,可根据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较频繁地调整银行对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贷款利率略高于货币市场利率。这时,贷款利率接近于市场均衡利率,工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接近市场化,增加了企业经营行为对利率的敏感性。第三步,在货币市场利率放开后,可立即着手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即用招标或拍卖方式发行国债。这样,国债二板市场价格与货币市场利率衔接,机构投资者的增多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活跃交易。第四步,中国人民银行依据货币市场利率主动调整央行贷款利率,同时取消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储备的存款利率。从而使央行贷款利率成为货币市场的主导信号,让商业银行更加积极地参与货币市场和国债市场交易,调节头寸余缺和超额储备。这时央行再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国债二板市场价格已形成一个银行间市场利率体系,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第五步,货币当局依据货币市场利率规定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其他期限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自行套算,并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不同信誉在一定幅度内浮动贷款利率。第六步,在允许贷款利率可浮动后,就可考虑存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可以规定存款利率上限,但要经常调整。第七步,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到这一步,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已经是水到渠成。此时,以央行再贷款利率为主导的市场利率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2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特点。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特点。答:答:1997 年 7 月始于泰国继而席卷东亚诸国的金融危机,至今仍对东亚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国际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在融资规模、市场结构、资金流向和融资技术等诸方面均涌现出了一系列新特点与新趋势: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空前扩张。根据 IMF 的统计,90 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总规模除了在 1990 年因世界经济衰退而出现短暂的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明显加速增长态势。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空前扩张的主要原因有二:1)西方工业大国新一轮经济复苏、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以及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日趋好转,为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额回报提供了良机,从而极大地刺激了资本的需求。2)世界经济一体化、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打开了许多原先禁闭的市场,大大增加了资本的供给。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证券化趋势明显加强。80 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以及近年来美、日、欧一些巨型跨国银行的债务困难,加上国际银行信贷的证券化和股票化趋势加速发展,使得国际银团贷款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每况愈下。而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在国际资金融通中愈来愈发挥其主渠道作用。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稳定和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降利率,加上金融市场全球化和信贷证券所有权跨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资本市场证券融资的强劲态势仍将持续下去。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日益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潜在的巨大力量,特别是新兴市场已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地区。9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宏观金融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等诸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国际资本流动出现向发展中国家倾斜的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持久不衰并不断深化。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机构投资者为寻求高报酬的投资和转嫁风险将继续开发新金融工具,而金融政策的自由化、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又会为金融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国际资本市场上风险性加大,金融监管的强化和规范已刻不容缓。各国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推行以及对资本输出入管制的放松,导致了国际游资大量充斥,且日益成为金融监管当局无法控制的变量。如何严格规范金融监管并使其行之有效,将是国际金融界和各国主管当局所应面临的长远而重要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