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效益
评价
中心
实现
科技期刊
质量
发展
XUESHU CHUBAN YU CHUANBO2022 年,第 1 卷 第 1 辑(总第 1 辑)Vol.1 No.1,2022(Sum No.1)质量建设与创新发展收稿日期:2022-05-24基金项目:云南省地震局自立项目“地震研究期刊影响力提升实践”作者简介:武晓芳,云南省地震局地震研究编辑部,副编审,E-mail:78184416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武晓芳,郝洁,张晓曼,等.以社会效益评价为中心实现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J.学术出版与传播,2022,1(1):78-82.以社会效益评价为中心实现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武晓芳,郝 洁,张晓曼,宗云婷(云南省地震局 地震研究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224)【摘要】科技期刊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章以社会效益评价为中心,探讨了期刊在主题出版、人才培养、期刊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照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要求,检视自身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关键词】科技期刊;社会效益;主题出版;融合发展Discussion 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journals centered on social benefit evaluationWU Xiaofang,HAO Jie,ZHANG Xiaoman,ZONG Yunting(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Yunnan Earthquake Agency,Kunming 650224,P.R.China)Abstract Scientific journals should put social benefits in the first places valuing social benefit first is the mission and purpose of scientific journals.Focusing on social benefit eval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periodicals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theme publishing talent training integration of periodicals etc.and examines th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eriodical social benefit eval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focus tasks of future work.Key words scientific journals social benifit thematic publishing integrated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推出的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已成为科技期刊评价目前的课题。2014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2015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多措并举助力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2018 年 12 月,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强调要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赋予出版单位新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对出版产业、出版单位和出版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出版业带来积极的变化,也是出版管87武晓芳,等 以社会效益评价为中心实现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理的重大创新。针对期刊社会效益的评价,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黄爱东2对期刊社会效益内涵、本质及构成要素进行了阐述,设计层次指标和权重;鲁云鹏3结合大科学时代特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规范分析法对科技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进行分析,在明确科技期刊社会效益评价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舆论导向与社会责任、出版管理与内部治理、传播规模与文化影响 3 个维度构建我国科技期刊社会效益评价体系;马衍明4通过文献综述,针对出版物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分析。但已有研究中缺乏针对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提升期刊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具体做法和分析。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严重的损失,这是一个基本国情。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近年来,我国地震事件频发,作为地震系统的一员,地震研究期刊在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上有着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作为期刊出版人员尤要树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责任意识,将初心使命内聚于胸,外化于行。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期刊社会效益评价为中心,对实现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一、期刊社会效益评价实施 期刊的社会效益是期刊在社会传播、历史传承过程中,通过对受众的精神影响而对社会产生的作用,其本质在于期刊能通过自身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来满足受众精神上的需要,影响的是人的精神层面5。科技期刊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出版相关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中对出版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刚性规范,无可操作性参考,也无法进行量化考核。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表采用百分制对期刊社会效益考核指标进行了量化,以导向正确性、舆论引导与社会责任、出版与管理、规模与效果、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等 5 个一级指标、19 个二级指标作为考评依据,形成了对社会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的标准。特别是将“导向正确性”作为一票否决指标,给期刊出版和出版人划出红线6-7。从2020 年起,地震研究期刊(以下简称“本刊”)按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求,由主管单位云南省地震局成立期刊社会效益考核评价专家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期刊主编担任组长,对 2019 年期刊的社会效益开展自评、复评和最终上报工作。之后两年的专家组成员都根据工作分工变化随时进行调整。20192021 年连续两年本刊的社会效益考核自评和复评均为优秀。2022 年是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第 3 年,在自评和复评过程中,依据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办法的具体要求,本刊重点在期刊学术质量、制度建设和人才管理等方面不断改进,尤其在主题出版、编辑专业队伍培养、期刊融合发展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这得益于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监督和警示,作为出版人,本刊所有编辑时刻将社会效益、社会价值追求作为自觉追随,肩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按照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相关指标,下面将本刊在 20182021 年期刊出版过程中的一些有益做法和产生的成效进行总结,以期对未来期刊工作有借鉴和参考。二、期刊在实现社会效益中的做法 (一)抓主题出版,提升期刊学术质量中国地震局系统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有 23 家,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97XUESHU CHUBAN YU CHUANBO来源期刊的有 12 家,有 10 家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为各研究所,期刊发展竞争激烈。本刊是由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期刊,在学术研究上存在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期刊优质稿源匮乏,行业“同质化”问题突出。鉴于此,本刊及时调整策略,以主题出版为抓手,以壮大自身实力为落脚点,从过去的全部自投稿转为“组稿+自投稿”结合的方式,逐步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努力建设有特色、认可度高的高质量科技期刊。要做好主题出版,需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5,本刊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地震局长会议精神,关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热点,当地震的震级较高(5.0 级以上)和地震发生后引发较多社会舆论时,编辑部会快速组织专家分析灾害发生原因,提出防灾减灾举措,向大众宣传科学的救灾知识,帮助大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科学应对能力,降低因灾害产生的恐慌心理和不良社会影响,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8。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而云南省是地震多发省份,在本省及邻区发生有影响地震时本刊会第一时间建立专栏/专辑。2018 年 8 月 1314 日,云南通海发生两次5.0 级地震,由于地震发生在 1970 年通海 7.8 级地震的历史震区内,引发了较大的社会舆情。地震发生后第3 天(即8 月16 日),本刊就向科研人员征集有关此次地震的选题内容,考虑到出版时效,要求论文初稿提交时间为 1 周,设立“2018 年通海地震”专栏,发表于当年第 4 期。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报告,该专栏 6 篇论文被引用 39 次,在地震预报实践以及破除地震谣传等方面发挥了期刊的舆论引导阵地作用。2021 年5 月21 日云南漾濞发生6.4 级地震,在地震后两小时内本刊向地震现场科研人员发出专辑约稿函,在第 3 期出版专辑,发表 24 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平均年龄在 35 岁以下,是地球物理类期刊中首家出版漾濞地震专辑的期刊,及时反映出我国年轻地震工作者的科研实力。在学科热点方面,本刊每年第四季度发布下一年度的专栏/专辑主题,如“专家特约稿”“大数据应用”“无人机应用”“主动源探测”“韧性城乡与防灾减灾”“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报理论及技术应用”等。生命线工程是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提升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地震灾害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使本刊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2021 年 10 月,我刊邀请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相关专家,开设“生命线工程系统抗震防灾”专栏,请专家为我们拟定征文方向,由编辑撰写约稿函,提交专家组修改审定后在微信公众号、网站以及工程专业微信群发布。在 2022 年第 3 期发表专栏论文 8 篇,对审稿通过的论文进行网络优先发布,并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专栏内容包含交通网络、供水管网、火力发电厂、通信机柜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生命线系统抗震研究,受到了来自相关研究所和高校的关注,后续还收到多篇有关内容稿件,拟在 2023 年第 3 期继续以专栏形式发表,后期为使相关稿源稳定,将会把该专栏发展为本刊每年的固定专栏。上述学科热点论文不仅在下载和被引频次上高于自投稿件,还拓展了本刊学术资源,让更多的专家和科研人员认识和了解本刊。在各类学术会议、专业群主动介绍本刊,为约稿建言献策,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二)抓制度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办刊过程中,编辑队伍发挥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是期刊实现社会效益的关键。但是,编辑行业面临老编辑退休、行业入门条件低、收入不高、离职率高、在主管主办单位边缘化等问题。期刊发展既要突破行业多家期刊的内卷竞争,更要想办法提升编辑的从业积极性,培养和壮大一支稳定的、专业性强08武晓芳,等 以社会效益评价为中心实现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编辑人才队伍。本刊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对编辑工作质量和数量进行细化,核定工作任务、落实加/扣分标准,根据编辑人员完成工作任务的程度、态度等给予客观评价。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效能的提升非常明显。比如,当遇到特急工作需要处理时,根据绩效考核的一级指标“工作态度”以及三级指标“上级交办其他工作”,可有理有据地对下安排工作,工作完成出色可在年终绩效考核中拿到高分,在部门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氛围9。在业务制度建设方面,本刊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面对面征集意见等方式收集对期刊和编辑的良性建议,先后制定了期刊编辑委员会工作章程、期刊编辑部工作制度、期刊编排规则、期刊“三审三校”工作细则等,将期刊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将编校流程图表化,编辑不仅要熟记运用,还通过作者群、邮件、讲座等形式向作者普及推广,让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规范撰写稿件。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内培养一专多能的编辑团队,每月召开一次部门例会,所有编辑轮流担任主持人,议程包括政治理论学习、业务技能提升、期刊编校问题讨论等;鼓励编辑同科研人员一对一交流,搭建作者和编辑的情感桥梁,在论文写作、专题策划、学术会议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对外培养年轻审者和作者团队,通过日常改稿、约稿和审稿等环节,不断扩大审者和作者群体,使其成为期刊代言人,不断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6。(三)建期刊联盟,促进期刊融合发展在政策和技术的双力推动下,我国出版业正在实现“弯道超车”,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在承前启后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为了解决地球物理学术期刊的同质化日趋严重这一问题,本刊联合系统内 4 家编辑部成立“五刊联盟”,期刊分别为:地震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华南地震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Earthquake Researth Advances。主要举措有: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室等线上形式举办学术公益讲座、分享学术资源,累计组织 20 场学术讲座,内容涵盖科技论文写作、震级的测定和使用、地震震源机制解、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震等,累计受众 6 000 多人,满足了各个层次科研人员,尤其帮助一线地震台站科研人员解决较难参加线下学术会议又亟需收听优质报告的需求。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讲座宣传的同时,推广 5 个刊的办刊资讯,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累计增长 7 000 多人。待五刊联盟稳定后,主动与地震地质四川地震等联系合作,晋为“5+N”联盟,进行联合约稿和巡回讲座。联合约稿主题有“地震和地质灾害”“四川芦山、马尔康系列地震”等长期征稿,对来稿进行分类,发布到适合的期刊;前往系统内的省级地震局,如江苏局、江西局、陕西局以及专业会议如流体学科会议等,进行学术论文规范化写作的编辑专业讲座以及期刊展示,扩展期刊影响力。通过组织学术讲座,锻炼了期刊的编辑队伍,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学术会议策划能力、跟踪国内外的学术研究热点的能力等。“五刊联盟”是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探索。2022 年,“五刊联盟”学术活动平台被西部科技期刊联盟第二届“西牛计划”评选为优秀创新平台。三、结语 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的推动和激励下,期刊有了新的发展,影响因子实现连续 3 年增长,2021年,获评西部科技期刊联盟首届西牛奖“十佳精品中文期刊”,在会议论坛上,编辑部负责人受邀进行了交流发言,并被云南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网站进行了报道和宣传,社会评价较高。在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尤其对科技期刊如何在创新引领科技进步,实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科学性和适应性还不够完善;科技期刊由于专18XUESHU CHUBAN YU CHUANBO业性强、读者面窄、发行量小等特点,在公益行为中很难产生较大反响;期刊的社会效益评价结果没有被更好地应用起来等。鉴于此,笔者认为,期刊和出版人今后还可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和贡献。(1)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期刊出版考核制度,对内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调整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期刊的运行效率;对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遵循行业发展规律,创作出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精品期刊。(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主管主办单位把期刊发展规划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扶持措施,切实做好期刊的出版资助、评奖推优、业绩考核等。(3)坚持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主动发声、精心策划主题,讲好中国的科技发展故事,重视对外交流,利用好多媒体和智库交流渠道,综合展示中华科技力量。综上所述,实现社会效益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使命和宗旨,做好期刊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工作,有助于提升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创新引领力,推动期刊实现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参考文献: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EB/OL.(2014-10-16)2022-03-24.http: 胡 玥)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