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岩溶
地区
第四
次石漠化
调查
主要
结果
防治
形势
分析
FORESTRESOURCESMANAGEMENTNo.3第3期林业资源管理2023年6 月June2023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主要结果及防治形势分析宁小斌1-2,吴协保1 2,黄俊威1.2,吴后建1 2,刘伟1 2,彭玺1,2(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长沙4 1 0 0 1 4;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石漠化监测中心,长沙4 1 0 0 1 4)摘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版,以2 0 2 1 年为基准年,全面查清了我国石漠化土地状况及变化。通过简要介绍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基本情况、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分析目前的石漠化防治形势,提出防治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 0 2 1 年底,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7 2 2.3万hm,与2 0 1 6 年同口径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33.1 万hm,年均减少6 6.6 万hm,表明我国石漠化土地总体向“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生态状况稳定向好”的方向转变。关键词: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动态变化中图分类号:S46;N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2-6 6 2 2(2 0 2 3)0 3-0 0 0 9-0 6D0I:10.13466/ki.lyzygl.2023.03.002Main Results of the Fourth Rocky Desertification Survey in KarstArea and Analysi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SituationNING Xiaobin-,WU Xiebao2,HUANG Junweil-2,WU Houjan-2,LIU Weil-,PENG Xil.2(1.Central South Academy of Inventory and Planning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14,China;2.Rocky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Center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14,China)Abstract:The fourth rocky desertification survey in Karst area wa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thirdnational land survey,while taking 2021 as the base year to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 andchange of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China.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fourth rocky desertification survey,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ynamic change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as well a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and sugges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area was 7.223 million hm by2021.Compared with 2016,the net decrease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area was 3.331 million hm,while the average annual decrease was 0.666 million hm.The main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he rockydesertification land in China presents the overall evolution direction of area decreasing,degree reductionand ecological condition being stable.Key words:karst area;rocky desertification;status;dynamic change收稿日期:2 0 2 3-0 3-2 8;修回日期:2 0 2 3-0 5-0 6基金项目:2 0 2 2 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 0 2 2 YFF130070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研发项目“岩溶地区碳储量及碳汇潜力评估技术研发与应用”(GLM2021106号)作者简介:宁小斌(1 97 5),男,湖南浦人,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遥感应用、荒漠化和石漠化监测与防治等工作。Email:通讯作者:吴协保(1 97 2),男,湖南安化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石漠化调查监测与防治规划及林业生态咨询设计等工作。Email:54 34 39391 q q.c o m10第3 期林业资源管理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是区域自然灾害之源、贫困落后之根、生态安全之患,直接影响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长治久安,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为全面掌握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和动态变化,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2 0 2 1 年7 月,在前三次石漠化调查的基础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开展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以下将“石漠化调查”简称为“调查”),查清了截至2 0 2 1 年底的我国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剖析了我国石漠化防治形势,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我国科学推进石漠化防治提供数据支撑1调查基本情况1.1工作概况第四次调查于2 0 2 1 年7 月正式启动,相继开展各级技术培训、第三次调查成果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国土三调)数据融合、遥感判读解译与区划、外业调查核实、数据入库与质量检查、省级调查成果汇总、国家统计汇总与成果报告编制、专家评审、数据审查等。2 0 2 2 年底调查结果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发布,历时1 年多,直接参与的技术人员达50 0 0 人,区划和调查图斑4 2 0 0 万个,建立图斑GPS特征点2 0 万个,采集照片4 5万张,分别是第三次调查的1 1 倍、2 倍和3倍,对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1.2调查范围石漠化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3)。第四次调查范围(以下简称调查区)包括以云贵高原为主体的岩溶地区,涉及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 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 8 个县(市、区),调查范围面积1 1 9.2 1 万km,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 2.4 2%。与第三次调查相比,根据石漠化定义、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 0 2 1 一2 0 35年)(以下简称“双重 规划)中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工程范围和各地实际情况,新增江西、河南2 个省级调查单位,新增县级调查单位4 1 个1.3技术特点第四次调查以国土三调数据为底版,融合第三次调查成果,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应用无人机、大数据等新技术,连续开展图斑GPS特征点精准复位,创新了调查技术方法,提高了调查效率与精度,满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底版”要求。调查信息采集基准年为2 0 2 1 年,调查结果反映了2 0 2 1 年的现状及与2 0 1 6 年相比的变化情况。与历次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1)适应新形势,服务国家战略。根据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和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以下简称“双重”工程)规划布局,对调查范围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调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石漠化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战略。2)遵循新标准,统一调查底版。以国土三调调查成果为基础,在石漠化数据融合、区划与调查中,以国土三调调查图斑界线和地类为基准,遵循石漠化调查技术标准,确保在国土三调一张底版的基础上开展石漠化专项调查。3)运行新技术,提高调查效率。运用大数据、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研建或升级数据融合、数据采集(移动端与桌面端)、数据信息管理等多个系统,实现无人机自动巡航、数据采集、自动传输与匹配图斑数据库等功能,降低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4)连续性复位,保证变化可信。应用更新升级的移动终端开展图斑数据多期连续采集与精准复位,系统掌握典型石漠化状况、程度及生态状况动态变化信息,实际复位图斑特征点近4 万个,为石漠化动态变化分析提供支持。2主要调查结果截至2 0 2 1 年底,调查区岩溶土地总面积4839.8万hm,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7 2 2.3万hm,占岩溶土地总面积的1 4.9%;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 7 6 8.3万hm,占36.5%;非石漠化土地面积2 34 9.2 万hm,占4 8.6%。11宁小斌等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主要结果及防治形势分析第3期2.1石漠化土地现状调查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7 2 2.3万hm,涉及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1 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 8 个县(市、区)。2.1.1各省份石漠化状况云南省的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为2 1 2.9万hm,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 9.5%,贵州、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河南、广东和江西的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 51.1 万、1 0 5.0 万、8 9.3万、57.2 万、47.9万、4 4.9万、6.7 万、3.3万hm和6 6 hm分别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 1.5%,1 4.5%,1 2.4%,7.9%,6.6%,6.2%,0.9%,0.5%和0.0 0 1%。2.1.2各流域石漠化状况长江流域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多,为4 2 4.2 万hm,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8.7%。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流域石漠化土地分别为2 2 5.4 万、4 0.3万、20.7万和1 1.7 万hm,分别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31.2%,5.6%,2.9%和1.6%2.1.3不同程度石漠化状况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居多,为30 3.9万hm,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 2.1%;其次为轻度、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2 94.4 万、1 1 6.3万和7.7 万hm;分别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 0.8%,16.1%和1.0%2.1.4植被覆盖类型状况石漠化土地中,植被覆盖以乔木覆盖居多,为238.3万hm,占石漠化总土地面积的33.0%;灌木覆盖、作物覆盖、草本覆盖、无植被覆盖、竹林覆盖和幼树覆盖的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2 1 3.7 万、1 8 7.1 万、72.4万、5.5万、3.5万、1.9万hm,分别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 9.5%,2 5.9%,1 0.0%,0.8%,0.5%,0.3%2.1.5“双重”工程规划布局状况“双重”工程规划布局中涉及34 5个石漠化县(以下简称“双重”工程县),“双重”工程县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为6 4 4.7 万hm,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 9.3%。其中:长江重点生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面积为50 5.9万hm,占“双重”工程县石漠化土地面积的7 8.5%;以下依次为南方丘陵山地带、黄河重点生态区,面积分别为1 37.0 万、1.8 万hm分别占“双重”工程县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1.2%,0.3%2.1.6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状况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涉及2 0 8 个县(市、区)(以下简称综合治理工程县),综合治理工程县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为4 1 1.3万hm,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7.0%,占“双重”工程县石漠化土地面积的63.8%。其中:长江上中游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涉及139个县(市、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 8 9.2 万hm,占综合治理工程县石漠化土地面积的7 0.3%;湘桂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涉及6 9个县(市、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 2 2.1 万hm,占综合治理工程县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 9.7%2.2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受与国土三调调查成果对接融合后产生的细碎图斑影响,本次调查范围较第三次相同县域内岩溶土地面积减少了1.6 万hm,参与两期动态变化的岩溶土地面积为4 52 0.6 万hm(以下简称可比口径范围)。新增调查县不纳人本次动态比较范围。调查显示,截至2 0 2 1 年底,可比口径范围内,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为6 7 3.9万hm,比2 0 1 6 年底净减少333.1 万hm,减少了33.1%,年均减少面积6 6.6 万hm,年均缩减率为7.7%;2 0 1 7 2 0 2 1 年间减少的石漠化土地面积比2 0 0 52 0 1 6 年间减少量多4 3.9hm,年均缩减率较2 0 0 52 0 1 6 年间快5.4 个百分点,石漠化土地呈现面积持续减少,程度减轻,缩减幅度加快的显著特征 4 O2.2.1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与2 0 1 6 年相比,8 省(自治区、直辖市)石漠化土地面积(图1)均有所减少,减少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贵州(92.0 万hm)、云南(6 3.9万hm)、广西(4 8.3万hm)、湖北(39.0 万hm)、湖南(35.9万hm)重庆(2 9.4 万hm)、四川(2 2.1 万hm)和广东(2.6 万hm)。从年均缩减率看,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1 0.9%)、湖北(9.9%)重庆(9.1%)、贵州(8.9%)、四川(7.7%)、广西(7.3%)、湖南(6.5%)和云南(6.1%)12第3期林业资源管理300#2016年2021年2502000150100500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省份图12016一2 0 2 1 年各省份石漠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Fig.1 Dynamic chang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area in various provinces,201620212.2.2石漠化程度减轻与2 0 1 6 年相比,各石漠化程度的石漠化土地面积(表1)均出现减少,其中,中度、轻度、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分别为1 4 9.2 万、1 1 8.8 万、54.2万、1 0.9万hm,分别占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的44.8%,35.6%,16.3%,3.3%。轻度、中度、重度与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由2 0 1 6 年的38.8:4 3.0:1 6.5:1.7变为2 0 2 1 年的4 0.4:4 2.1:1 6.6:0.9,其中,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比重较2 0 1 6 年下降0.8 个百分点,而轻度石漠化比重增加1.6 个百分点,石漠化程度减轻。表1 2 0 1 6 2 0 2 1 年石漠化程度动态变化Tab.2 Dynamic chang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by severity,2016-20212016年2021年20162021年动态变化石漠化程度面积/万hm?占比/%面积/万hm占比/%面积/万hm占比/%总面积1 007.0100.0673.9100.0-333.1轻度391.338.8272.540.4-118.81.6中度432.643.0283.442.1-149.2-0.9重度166.216.5112.016.6-54.20.1极重度16.91.76.00.9-10.9-0.82.2.3林草植被稳定向好岩溶土地上乔木型植被面积达2 1 33.6 万hm,占植被调查面积的50.7%,与2 0 1 6 年相比,乔木型面积增加2 59.3万hm,增长率1 3.8%;石漠化土地上的平均植被总盖度为4 4.4%,比2 0 1 6 年增长3个百分点,植被总盖度逐步提升,岩溶石漠化区林草生态状况改善2.2.4石漠化演变以稳定与改善型为主2016年以来,岩溶土地石漠化演变类型以稳定型为主,面积为4 0 1 8.6 万hm,占岩溶土地面积的89.0%;顺向演变面积为4 58.6 万hm,占1 0.2%;逆向演变面积为38.0 万hm,占0.8%。顺向演变面积为逆向演变的1 2 倍,表明石漠化演变趋势总体朝良性方向转变。3石漠化防治形势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石漠化土地总体向“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生态状况稳定向好”的方向转变,但岩溶地区生态状况依然十分脆弱,石漠化防治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53.1生态系统脆弱恢复周期长岩溶土地具有独特的双层水文结构,基岩裸露度高,表土层破碎不连续,水土渗漏严重,抵御灾害能力弱,易破坏,难恢复,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岩溶土地中土层厚度低于2 0 cm的面积占比超过4 3%;林草植被恢复初级阶段以灌草居多,形成至稳定的顶极群落系统需近8 0 年。3.2保护任务重治理难度大岩溶地区现阶段仍有7 0 0 万hm石漠化土地需要治理;得到有效保护的乔灌林地面积仅占4 6%,还有近1 8 0 0 万hm的乔木林、竹林和灌木林巫待加强保护;岩溶土地破碎化严重,其中小于2 hm的小班占调查小班的90.8%,治理地块分散;同时,随着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下阶段实施治理区域立地条件愈发恶劣,治理难度加大,治理成本提升。3.3坡耕地比重高土地石漠化发生风险大岩溶土地中,坡耕旱地(坡度 5)面积近13宁小斌等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主要结果及防治形势分析第3期600万hm,占岩溶地区旱地面积的8 4.7%;石漠化土地中,坡耕旱地面积为1 7 6.0 万hm,占旱地中石漠化土地面积的94.2%,继续高强度陡坡耕作,土地石漠化或退化风险加剧。据测算,2 0 2 1 年岩溶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量达6 7 8 3.2 万t,占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总量的6 0.3%,是区域土地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地3.4人地矛盾突出巩固脱贫成果压力大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岩溶地区人口密度高达1 97.0 人/km,“人地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GDP约为全国的7 2%,岩溶石漠化调查县农村脱贫巩固人口占比超全国三分之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与难点区域,群众增收途径有限,对土地依赖性高。3.5驱动因素难消除治理成果巩固难度大由于毁林开垦等违法活动,以及林木采伐、樵采薪材、放牧、林地清理、工矿建设等不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禁不止,导致局部土地石漠化 6;加之西南岩溶地区的云南及贵州西部区域近7 0 年来降雨量以每1 0 年1 1.4 mm的速度在下降,而近期极端强降水、干旱等事件呈增多趋势,林业有害生物、火灾、地质灾害等仍频繁发生,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始终面临严重威胁,稍有不慎,很可能前功尽弃。4防治对策建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石漠化问题为导向,按照“全面保护、适度修复、绿色发展”的总体方略,以岩溶地区林草植被保护与修复为核心,全面推进岩溶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加快推进石漠化土地防治,构建秀美岩溶生态家园4.1推进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坚持防治并举、多措并举的策略,以岩溶生态系统为整体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 7。首先,巩固与扩大林草植被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覆盖面,强化封山育林育草,推进石漠化封禁保护区建设,发挥林草植被自我修复潜能;其次,全面落实石漠化土地中已纳人“双重”规划与国土空间绿化规划中的人工造林与种草任务,加快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与国土绿化;第三,实施林草质量精准提升,推进退化防护林、低质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退化草地改良,提升岩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第四,强化石漠化坡耕地的坡改梯、客土改良为主的综合整治,配套建议小型水利水保设施,推广坡耕地轮作、套作与农林复合种植等保护性耕作模式,增强与改善岩溶石漠化区域林草植被与生态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4.2加强组织领导导落实防治责任石漠化防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策,将石漠化防治纳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及林长制考核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和奖惩;同时,将石漠化防治纳人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治理工作运营机制,确保有序推进。4.3合理调控人口险降低土地压力继续推进生活条件极端恶劣、不适宜人居的重度以上石漠化地区异地扶贫搬迁方略;强化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工劳务输出,参与各地城镇化建设,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的依赖度;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广新型清洁能源及商品化能源,减少对现有林草植被的破坏。4.4强化科研监测支撑科学决策以问题为导向,加大石漠化防治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攻关研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提升石漠化防治科技含量;构建以石漠化定期调查、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含石漠化年度专题监测)、工程绩效评价等为依托的调查监测体系,提升数据采集、处理与管理能力,全面融人林草生态感知系统,为工程建设与目标责任考核提供数据支撑。4.5完善政策机制加快绿色发展完善金融扶持和税收优惠、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拓展石漠化投资渠道;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政策,将责、权、利紧密结合,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依托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发展特色经果、林草、林药、林畜、林禽、林下种养等特色生态经济型产业,加大对以石漠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观光、自然教育、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区域转型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美丽中国建设|8-9O14第3 期林业资源管理4.6实行依法防治引导舆论宣传启动石漠化防治立法研究,在法律法规修订中补充石漠化防治相关条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查处执法力度 1 0-1;依托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植树节等活动,利用各类宣传媒介,以点带面、以案释法,宣讲石漠化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升民众生态保护意识。参考文献:1吴协保,但新球,吴照柏,等.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形势与对策研究 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 0 1 9,38(4):1-8.【2】吴协保.继续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现实意义 J.中国岩溶,2 0 1 6,35(5):4 6 9-4 7 5.3吴照柏,但新球,吴协保,等.中国喀斯特石漠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 0 2 0.【4 但新球,吴照柏,吴协保,等。近1 5年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 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 0 1 9,38(2:1-7.5】吴协保,宁小斌,肖金顶,等.长江经济带石漠化防治形势与对策研究 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 0 2 1,4 0(4):6 8-7 2.6林忠毅,张亚丽,陶进,等.基于MODIS的桂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科技,2023,25(2):41 45.【7】韦向诚.河池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及成效 J.南方农业,2 0 2 3,1 7(2):2 32-2 34.8 赵庆国.关于打造石漠化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新模式的建议 N.贵州政协报,2 0 2 3-0 1-1 6(B2).9赵庆国.推动石头山转化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N.中国经济导报,2 0 2 3-0 3-2 1(6).10储小院,林琼,王帆,等.中国石漠化防治现状与立法问卷调查分析 J.水土保持通报,2 0 2 0,4 0(4):2 7 4-2 7 9.11储小院,朱仕荣,林琼,等.我国石漠化防治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 0 2 0(6):1 8-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