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模式的校本探索.pdf
下载文档

ID:3344403

大小:1.28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选择性 项目 劳动教育 模式 校本 探索
322023.9(下)摘 要: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临沂第四十中学遵循课标要求,探索构建项目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意图形成项目选择的实践操作模式,力求实现五育并举。学校依托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课程学习,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形成劳动素养。关键词:劳动教育 选择性 项目化 五育融合 校本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15(2023)18-0032-06*主父国情,山东省临沂第四十中学副校长,小学部执行校长;朱成广,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临沂市教育局课改办主任。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模式的校本探索主父国情 朱成广*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倡导在全社会开展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临沂第四十中学秉承“和而不同,合美与共”的“和合”教育理念,以“和”统全,将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持续探索构建项目化的劳动教育体系1,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期充分实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令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伴随学生成长。233新课标实验研究总第 354 期一、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学校依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依托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积极探索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模式。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模式指学校基于校本实际,创造条件构建实施劳动教育所需的项目化课程,通过课程的项目化实施,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依托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型,以多种学科和劳动主题活动相融合,同时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体系(图1),力求实现五育并举。学校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层面,结合育人目标构建劳动教育活动主题。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设置多个劳动任务模块。任务模块难度逐渐增加、内容逐渐丰富,学生在劳动课程的学习中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树立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志趣,形成劳动素养,成为具有实践与创新素养的“和合少年”。二、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的课程实践(一)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的课程实践特点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实践突出体现了项目化和选择性的特点。项目化指课程实施方式,主要体现在依据三类劳动所创设的系列劳动课程项目中。每个项目由指向一致、难图1 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体系342023.9(下)度不同、内容相关的系列任务模块组成。劳动课程项目重视真实问题情境,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实施路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发展需求等个性化特点自主选择。学校依据国家劳动课程标准和学分要求调控学生的必选和自选课程。学生需要在三个类型的劳动课程中都选择一定的学习项目,而在同一类型中选择多少项目、选择什么难度的项目,一定程度上由学生自主决定。(二)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的课程实践内容依照国家劳动课程标准总目标,学校在探索中构建标准化、整体化、系统化、结构化的劳动课程内容,并依照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分级目标开展课程实践。3学校建构项目化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项目、不同模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并通过选课走班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学分。保障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即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楼道、教室、绿化带等场所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室、实验室、餐厅、种养殖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组织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食堂帮厨等活动,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社团活动、班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活动等。三、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模式的教学实施与评价(一)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的教学实施1.项目化推进,整体构建教学模块学校以具体项目为单位,一体推进,分步实施劳动教育。按照项目所覆盖的劳动核心知识的范围大小以及与学科课程的联系密切度,开展迷你项目劳动、学科项目劳动、跨学科项目劳动等。具体模块包括“我的小树我浇灌”“竞选农场CEO”“我的农场我栽种”等系列性主题活动,从中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小妙招”等,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通过一系列项目化劳动实践,以“教学做合一”为原则,强化学生体验,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精神。2.依托学校资源,增强劳动教育效果学校依托校园迷你农场,开辟“和菜园”“和爱园”“和合谷”“和生园”“东璧园”“蝴蝶花坊”“芳芷园”七大校内实践基地;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种收品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劳动成为常态;依托校内特色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场所,开发实施“沂蒙和菜”“和35新课标实验研究总第 354 期合谷”“蝶之恋”“花之香”“防疫本草”“和生园”“智慧生态”等课程。这些劳动课程以真实自然情境或社会场景为基础,围绕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设置驱动性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讲解、示范、分享、总结。3.注重循序渐进,进阶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循序渐进、进阶设计。例如,“导入”环节采用小故事、场景呈现、科学实验等真实情境引入实践主题,趣味十足;“和导航”明确了每次活动实践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心有目标;“和育窗”采用逆向设计、评价前置的方式,用具体的量规衡量学生表现;“和思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启探究性学习;“和趣园”通过任务驱动、学科融合、活动参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做、去思考,丰富劳动技能和劳动体验;“和悟亭”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整理收获和感悟;“和创台”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索,在实践中巩固学习。(二)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的教学评价学校一方面从探究性、社会性、审美性、技术性、调控性等方面对学生的劳动学习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从学习成果本身和成果产出形式等方面对学生的劳动学习成效进行评价。评价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社区为依托、家长为后援,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全面记录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与成果,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4制定表现性评价质量标准,以诊断、检测核心素养的落地情况。通过设计项目任务评价,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下,让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理解和迁移运用所学知识,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和合少年琅琊行”这一项目的评价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红色沂蒙”情境中,各环节相互勾连,以闯关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让无形的素养于细微之处呈现,让教师得以在项目任务中评估学生的综合素养。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的教学评价主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评价内容多维,注重劳动知识技能、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评价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注重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与劳动素养发展状况的紧密结合,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实现劳动育人。二是评价方式多样。通过劳动清单、劳动任务单、劳动过程记录、劳动过程展示、劳动竞赛等方式进行劳动成果的评价,开展学期、学年和学段综合评价。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组织劳动课程教师和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增强学生认真参与劳动学习的意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在劳动中的实践和探索,促其不断改进发展。362023.9(下)四、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与经验(一)探索融合的劳动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学校着力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学科融合劳动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和立德树人的载体。劳动课程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有独立内容和方式,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探索融合型课堂的基本架构和流程,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实施。5例如,学校对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综合实践、音体美等课程与劳动进行选择性统整,聚焦劳动实践中的真实问题,确立多个项目的拓展课程体系:一是设立生活“智”趣、创意创造、职业体验、公益服务、自然探索五大主题,旗下构建10个项目的融合课程;二是以校外实践为根基,尝试“劳动+思政”“劳动+红色”“劳动+智能”“劳动+人文”四个方面的跨界融合,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6(二)形成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实施方式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建立在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自主选择,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实施教学,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三)健全校内外劳动基地建设学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建设“迷你型”种植养殖园等室外劳动载体,让“种植有土地、养殖有场所、劳动有载体、探究有资源”成为现实。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建设了专门的劳动教室,用于开展纸艺、布艺、编织、小制作等适宜在室内进行的劳动教育课程;充实完善了陶艺、木工、3D打印、人工智能等工作坊中的设备和材料,为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建设校内劳动基地的基础上,学校还十分重视家庭、智慧工厂、现代农业园区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作用,选定罗欣制药厂、花谷基地、雅明园、武河湿地、费县后乡土劳动基地、职业院校等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拓展劳动教育的时空。(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为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学校积极挖掘传统节日、校园节日、地方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内容,抓住开展劳动教育的契机。如构建校内中草药特色实践基地、沂蒙非遗劳动场馆、和合谷农场等,联合校外实践基地,借助沂蒙老区红色资源丰富而独特的优势,创新整合校内外红色资源,丰富选择性、项目化劳动课程内容。学校聚焦临沂特色,开发沂蒙37新课标实验研究总第 354 期剪纸和美面塑琅琊烙画沂蒙门笺等校本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悟工匠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设计、制作、探究、展示等实践方式获得丰富体验,习得相应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形成不断创新的劳动品质和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比如,沂蒙门笺这一劳动课程内容依托“过春节挂门笺”这一习俗,为传统劳动赋予现代运用,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自觉自愿主动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创新,与时俱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五)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和综合品质全面发展随着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学生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的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与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得到培养。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闪光点、所提出的疑问,教师在答疑解难中的所思所想、创新实践,都是不断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将这些原始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提炼,优化提升,形成了新时代劳动课程实践操作指导手册,手册所具有的时代性、融合性、真实性、具身性、成长性,成为学校劳动教育进一步上台阶、提水平的重要利器。学校劳动教育的系列成果也在各大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如今的校园,生机无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不仅展现在园地万物间,也蕴藏于学生心中。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参与劳动,更是成为学生成长的必须。这也许就是我们坚持不懈探索、优化劳动教育实施模式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1李政涛.“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N.中国教师报,2020-01-01(003).2胡君进,檀传宝.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经典文献的研析J.教育研究,2018,39(05):9-15+26 3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 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4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12-17.5张军瑾.通过项目化学习对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教育 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01):43-46.6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04):13-22.(责任编辑 刘沁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