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术论文
应用于
专家
辅助
人证
言中
规范
方法
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张梦涛,王炜(甘肃政法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为规范学术论文在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应用,并辅助法官判断学术论文之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应用价值,应以明确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据属性为前提,仿照大陆法系通行的“证据能力证明力”两步式证据审查体系,设计以“可采性证明价值”为核心架构的两步式学术论文审查体系。其中,可采性判断着眼于学术论文作为专家辅助人证言论据的适格性,此步骤包含意识形态判断、科学性判断、关联性判断和品性判断;证明价值判断以评价学术论文之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明作用为核心,其评价体系涉及学术论文的同行评议报告、所载期刊级别、被引用的频次等要素。【关键词】专家辅助人;学术论文;证据能力;证明力;证据审查【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91(2023)03015209【DOI】10.19828/j.issn1673-2391.2023.03.016一、学术论文在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应用现状及缺陷(一)现状剖析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以鉴代审”这一现象较为突出。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对鉴定意见过分倚重并非一定是先入为主地接纳,表现为法官即便对证据的判断和取舍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惕,但因为专业能力欠缺也有心无力,难以作出排除该证据的决定。1因此,伴随诉讼内容的专业化和繁复化,专家辅助人越发常见于各类诉讼之中。庭审双方质疑鉴定意见的效力时,受制于自身专业知识的缺失,常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以辅助己方针对鉴定意见的效力提出意见,保障己方有效行使针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权。专家辅助人为论证其所提证言的效力,削弱鉴定意见或反方专家辅助人证言的效力,常需利用相关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作为论据。(二)价值研究仅就学术论文而言,其本身便自成一论证。此种论证往往因其符合非形式逻辑的论证可靠性标【收稿日期】2023-03-04【作者简介】张梦涛,甘肃政法大学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司法鉴定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炜,甘肃政法大学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基金项目】2021 年度甘肃政法大学科研资助重点项目“城市污水动态监测在区域毒情预警评估中的应用研究”(GZF2021XZD07);2020 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专项“甘肃省公安民警呼吸道病毒职业暴露风险评估与健康促进策略研究”(20cx9ZA086)。Jun.2023No.3 Ser.No.2162023 年 06 月第 3 期 总第 216 期湖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准,从而被认为是好论证,使得学术论文所得结论构成可接受的命题。这意味着学术论文作为论据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时,将具有较一般论据更强的证明作用,以此辅助己方质证权与陈述权的有效行使。以相关联之学术论文为论据的专家辅助人证言亦可与相对应的鉴定意见相互印证,辅助法官针对待证要件事实作出正确认定。(三)现存缺陷法官审查以相关联之学术论文为论据的专家辅助人证言时,亦应针对其选用的学术论文作附带审查。但学术论文种类繁多,且专业性较强,法官着手审查时往往力有不逮。而现行法律法规也缺少针对专家辅助人证言中所涉学术论文的审查规范以供法官适用,致使法官常常陷入专家辅助人证言与鉴定意见之间的证据效力困境之中,无法作出正确的事实认定,从而令诉讼进程难以推进,陷入停滞。二、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核心框架构思自 2012 年以来,我国 刑事诉讼法 及其相关司法解释针对“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司法应用规范体系逐步完善,其制度价值已于司法实践中初步凸显。但直至 2021 年 最高法关于适用的解释,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诉讼属性仍未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而诉讼法学领域中,针对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诉讼属性,虽有“参考材料说”“当事人陈述说”“辅助证据说”“科学证据说”等不同理解与解释,但多数学者均认可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据属性,认为专家辅助人证言可作为证据,应用于诉讼实践之中。作为证据的专家辅助人证言理应经受法庭主导的证据能力判断和证明力评价。美国 联邦证据规则 规则 702 是关于专家辅助人资格和专家辅助人证言可采性 的基本规定,其中(c)和(d)两款均针对专家辅助人所采用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作出规范:(c)款规定专家辅助人证言应为可靠的原理和方法之产物,而(d)款规定专家辅助人需将这些原理和方法可靠地适用于案件事实。2由此可见,专家辅助人出具证言时,其所采用的学术论文中论证得出之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是专家辅助人论证其证言效力的核心论据,亦为法庭审核其证言之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关键之处。据此,可认为相关联的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专家辅助人证言和案件待证事实间,已形成了“相关联的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专家辅助人证言案件待证事实”的推理链条。作为证据的专家辅助人证言作用于案件待证事实,此行为应当属于证据推理这一经验推论;而相关联的学术论文以其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与案件已知事实共同作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此行为是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此二者皆为推理这一思维基本形式所包含。由此可见,相关联的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之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与专家辅助人证言之于案件待证事实颇为相似。因此,笔者将相关联的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称为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据”。依笔者之浅见,既已将相关联的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视为专家辅助人证言之“证据”,理应于诉讼之中作针对性审查。然而,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数量之无穷性与内容之专业性和法官知识广度与深度之有限性间存在重大矛盾,致使法官难以深入审查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与其紧咬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不妨尝试审查载有该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的学术论文。仿照大陆法系通行的“证据能力证明力”这一两步式证据审查体系,针对专家辅助人证言可采性是英美法系的概念,与证据能力并无本质区别。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中相关联的学术论文,设立以“可采性证明价值”为核心架构的两步式审查体系。第一步,可采性判断。此步骤是为仿照证据能力判断程式而设计。证据能力意指证据之适格性,是某一材料能够作为严格证据的能力或者资格,亦即其在法律上允许采用的能力。3故而证据能力判断是判断某一材料可否作为严格证据而被法庭采用。而证据能力判断及其所包含的判断要件皆属于仅有两种不可并存之可能情况的不相容选言命题,须得证据能力判断所包含的判断要件均为肯定时,证据能力判断方为肯定。因此,笔者认为,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学术论文之可采性判断,即为判断某篇学术论文可否作为论据被应用于论证特定的专家辅助人证言之证据效力。此步骤应包括学术论文自身的意识形态判断、学术论文自身的科学性判断、学术论文与专家辅助人证言间的关联性判断和学术论文作者的品性判断。此四项判断和由四者共同构成的可采性判断,与证据能力判断及其所包含的判断要件相似,均为仅有两种不可并存之可能情况的不相容选言命题。而仅有当意识形态判断、科学性判断、关联性判断和品性判断均为肯定时,可采性判断方为肯定,即某篇学术论文可被采纳,并应用于特定的专家辅助人证言,亦即该篇学术论文具备可采性。第二步,证明价值评价。此步骤是为仿照证明力评价程式而设计。证明力是指证据对待证要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大小或程度。4故而证明力评价意即评价证据对待证要件事实的证明作用之大小或程度。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未机械地规定证明力评价之标准,但仍有部分条款用以规范证明力的评价,如最佳证据规则。因此,笔者认为,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学术论文之证明价值评价,即为评价某篇学术论文针对特定的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明作用之大小或程度。此步骤不宜设定机械式的评价规范,但亦需以条款明确学术论文的某些属性之于其证明价值的影响。故而当进入证明价值评价这一阶段时,应将学术论文的同行评议报告、所载期刊级别、被引用的频次等因素纳入学术论文证明价值的评价体系之中,辅助法官评价某篇学术论文的证明价值。三、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规范体系详解(一)可采性判断1.意识形态判断意识形态判断即针对学术论文的合政治性、合法性和合道德性作出判断。针对学术论文自身的意识形态判断是为可采性判断之根本判断标准。专家辅助人证言选用的学术论文,其内容不得违背党的思想、政策、路线和方针,不得违背宪法和相关领域之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道德与伦理。仅有当学术论文符合前述条件时,该篇学术论文方可为专家辅助人证言采用。2.科学性判断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即指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足以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亦即该论文论点明确无误,论据详实可靠,论证合理可信。5但因学术论文所属科学领域的繁杂,直接由法官以学术论文科学性之内涵为标准进行判断并不可取。笔者认为,可将待判断之学术论文交至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其以分类判断之法,针对学术论文之科学性作出判断。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构建、学术论文的分类方法和学术论文科学性的判断标准三大要素,应为学术论文科学性判断体系之关键所在。(1)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构建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级法院所受理的案件愈发复杂,受彼时法官专业知识不足所限,即某篇学术论文并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违背,其自身符合学术论文科学性之要求,并与待论证的专家辅助人证言间具有关联,且其作者并无不良之学术品性。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法院审判工作亟需法学专家的辅助。因此,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加以应对。现今,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发展呈现精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成立了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以辅助法官处理愈加繁复的案件,高效精准地完成审判工作。为满足学术论文科学性审查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仍应以精细化和专业化为目标,推进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完善和发展。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应经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并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所属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各高级人民法院所属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至少应包含法学、公安学、医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科学六大领域的专家学者,余下各类科学领域的专家聘用与否可交由各高级人民法院酌情商定。若于学术论文科学性审查工作中发现某篇学术论文无法交由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科学性判断,可再行委托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着手进行学术论文科学性审查工作,以满足学术论文科学性审查工作的主体需求。同时,专家的选任标准亦应予以明确。各行业专家应具有本行业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并曾于相应科学领域的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方可予以选任。(2)学术论文的分类方法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论文科学性审查工作,学术论文分类这一步骤不可或缺。中文学术论文的分类方法较为明确,现行主流分类方法为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 中图法)。而针对英文学术论文的分类,经由我国学者蒋彦廷先生考察,我国大陆地区多数图书馆和文献数据库仍采用 中图法 作为英文学术论文的分类方法,虽然尚有部分文献管理机构兼用 中图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分类法 等多种分类方法,但仍以 中图法 为主;而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图书馆普遍选取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或 杜威十进制分类法 用于英文学术论文的分类。6尽管英文学术论文的分类方法尚未统一,但为契合我国主流分类方法 中图法,笔者认为,仍应采用 中图法 作为英文学术论文的分类方法。而为满足英文学术论文分类的精确性需求,可于各分类方法体系间作类目映射,以实现英文学术论文的 中图法 分类号标注,使英文学术论文的所属科学领域得以明确,进而交由相应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作科学性判断。(3)学术论文科学性的判断标准学术论文科学性的判断标准之中,论点、论据和论证均需分析研判,而依据前文所述的学术论文科学性之概念,论点应明确无误,即待判断之学术论文所主张的观点与该论文所属科学领域的定理并无相悖之处,且于理论和实践而言,该观点皆确有可行性;论据应详实可靠,即用于支持学术论文所主张之观点的材料须数量充足,出处可查询且较为可靠,同时与学术论文所主张之观点间存在联系;论证应合理可信,即待判断之学术论文中论据至论点间的推论应符合逻辑学中的相关理论和应用形式。各专家学者针对学术论文作科学性判断时,应以此为基础,联系各学科特性,立足待判断之学术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审慎地开展学术论文科学性的判断工作。3.关联性判断(1)关联性的内涵证据法学中所指的关联性(或称相关性)至今尚无统一定义。英美法系中,英国法官詹姆斯斯蒂芬(James Fitzjames Stephen)针对证据关联性所作的定义较为经典。斯蒂芬法官认为:“关联性被用于说明任何两项彼此存在如下联系的事实,即按照事情的一般过程,一项事实本其自身或者与其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他事实的联系,为另一事实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存在或不存在提供证明或提供可能性。”7美国证据法学家乔恩 R 华尔兹(Jon R.Walts)则针对证据关联性作出了更为简洁的解释,即实质性+证明性=关联性。8美国 联邦证据规则 亦采用了华尔兹教授所设计的关联性判断架构,其规则 401明确了相关证据的标准,规定证据需同时具有实质性和证明性方为相关证据。9而针对证据关联性之定义,我国证据法学界现存有证明倾向性说、自然关系说和实质性+证明性说三大主流学说。10但经笔者研读,无论中外何种学说,均未脱离证据的指向性和功能性,即始终围绕“证据针对何种目标产生何种作用”进行证据关联性的研究。因此,基于“仿照证据审查体系设计学术论文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应用模式”这一背景,笔者认为,学术论文作为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据”,仅当其具有指向性和功能性时,方可认为学术论文与专家辅助人证言间存在关联,亦即学术论文具有关联性。学术论文的指向性意即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理应被应用于“案件已知事实专家辅助人证言”这一推理之中。而学术论文的功能性意指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应推动“案件已知事实专家辅助人证言”这一推理的进行,亦即以学术论文中经论证得出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为大前提,以案件已知事实为小前提,推理得出相应结论专家辅助人证言。(2)关联性的限定现有证据关联性理论中存在逻辑关联性和法律关联性之争。美国证据法学家詹姆斯 B 塞耶(JamesB.Thayer)认为,关联性是经验和逻辑问题,而完全不是法律问题,并且关联性可以被定义为“证据事实”与“待证事实”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如果一项证据事实具有可用来证实(Prove)或证否(disprove)案件中某个争议事实的倾向,那么该证据就是关联性的。11而塞耶教授的学生美国证据法学家约翰 H 威格摩尔(John H.Wigmore)基于对整个诉讼活动资源有限性的承认,提出法律上的关联性,并且认为法律上的相关性是一个比逻辑上的相关性更高的标准,它是建立在逻辑相关性之上的一种逐渐增加的附加价值(即威格摩尔所称的“正面价值”)。12也就是说,逻辑上的关联性+正面价值=法律上的关联性(又被称为充分的关联性)。13逻辑关联性和法律关联性间的争议核心在于是否需要针对证据关联性人为地设置更为严格的判断标准。而针对学术论文之关联性,笔者认为,无需由法律设置额外的判断标准和审核规范,仅需依据知识、经验和逻辑加以判断即可。原因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选用的学术论文通常属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若由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法律进行规范,因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繁复、非同一种类科学间的鸿沟、案件待证事实的唯一性等因素的存在,难以满足判断精确化的需求,可能致使部分学术论文因不符合关联性的判断标准而无法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之中,人为地增加了专家辅助人的论证负担,甚至引致部分专家辅助人证言因缺乏关键论据而无法进入庭审阶段,以致事实认定陷入僵局。(3)学术论文关联性的判断标准联系前文所述的学术论文关联性之内涵和限定,笔者认为,无需设立额外的法律规范以拔高学实质性即指运用证据将要证明的问题属于依法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待证事项。如果某一证据并非指向本案的争点问题(issue in the case),那么该证据在本案中就不具有实质性(imma-terial)。参见张建伟:指向与功能:证据关联性及其判断标准,法律适用 2014 年第 3 期,第 4 页。证明性即指证据具有这样的能力,即依事物间的逻辑或经验关系使实质性问题可能更为真实或不真实。参见张建伟:指向与功能:证据关联性及其判断标准,法律适用 2014 年第 3 期,第4 页。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术论文关联性的判断标准。法官针对专家辅助人证言开展审查时,因专家辅助人证言中已包含该专家学者于其证言中应用关联学术论文的逻辑路径,法官应以学术论文的指向性和功能性为其关联性判断中的基础性指标,仅依据知识、经验和逻辑,针对专家辅助人证言中所体现的关联逻辑进行判断。仅当专家辅助人证言中所采用的学术论文兼具指向性和功能性,并通过知识、经验和逻辑的三重检验时,方可认为该学术论文与其所指向的专家辅助人证言间存在关联,即具有关联性。4.品性判断品性判断即针对专家辅助人证言中所采用的学术论文之作者,审查其学术生涯中有无违反学术道德之行为。学术道德指研究者在从事科研活动中,以学术诚信为核心,以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为具体要求,为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所依赖的基本准则。14因此,专家辅助人证言中所采用的学术论文之作者,其学术生涯中不可存在学术不端之行为,其学术成果中亦无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之存在,此时可视为该作者通过品性判断,其所著论文可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之中。此外,由法官独立地进行品性判断工作并不现实,仍需依靠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道德委员会,辅助法官开展品性判断工作。笔者认为,各单位所辖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可针对所属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制作学术道德审查报告,以便法官进行品性判断工作时调用,实现品性判断工作的高效推进。(二)证明价值评价1.同行评议报告同行评议是较为常用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之一。依据林培锦教授的归纳总结,同行评议是指由具备相同或接近相同研究范式的研究专家,就某一学术活动及其要素(学术论文、学术项目、学术机构、学术人员等)的有关价值,依据一定的评议准则与程序作出鉴定性判断的一种方法或机制。15某篇学术论文经同行评议后生成的报告,其中通常包含针对该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分析。因此,同行评议报告可较为直观地体现该篇学术论文之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明价值。同行评议报告的可靠性与学术论文之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明价值呈现正向关联,但影响因素较多。为法官评价工作便宜考虑,法官审查同行评议报告的可靠性时只需着重于评议专家和评议方式。(1)评议专家期刊编辑着手组织同行评议时,通常于所属期刊构建的各科学领域专家库中抽选专家,进行学术论文评议工作。而专家个体的关联指标可直接影响学术论文评议报告的可靠性,进而左右学术论文证明价值的评价。因此,基于法官之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非专业性,专家研究领域、专家职称级别和专家学术成果三项可作量化分析的关联指标可适用于学术论文证明价值的评价工作中。此三项关联指标与学术论文证明价值间的关系均为正向关联,即专家研究领域与待评议之学术论文所属的科学领域间联系愈紧密、专家职称级别愈高、专家学术成果愈丰厚,专家个体的可信性愈高,其针对待评议之学术论文所作的评议报告之可靠性愈高,而该学术论文的证明价值亦愈高。(2)评议方式依据程冰等学者的梳理,当下实践中存在四种代表性同行评议模式,分别为透明同行评议、小透明同行评议(Transparent Peer Review)为开放式同行评议的改进模式,是基于商业利益和心理障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由开放科学与同行评议机制结合而成的实际产物。其评议过程中所有的评议内容都是公开的,而评议者身份是否公开是可选择的。参见贺颖、付江阳:透明性同行评议:产生、内涵与建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年第 3 期,第 333-334 页。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组式/协作式同行评议、众包式同行评议 和注册报告式同行评议。16其中,小组式/协作式同行评议与众包式同行评议成本较高,但可充分保障评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透明同行评议亦可增强评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但国内采用这一同行评议模式的期刊仍属少数,学界针对该模式亦尚存争议;而注册报告式同行评议则较为特殊,该模式的应用极为有限,且其优势在于有效提高学术论文的录用率,而非增强评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因此,小组式/协作式同行评议与众包式同行评议所生成的同行评议报告,其可靠性通常更具保障,即小组式/协作式同行评议与众包式同行评议所针对的学术论文对于专家辅助人证言而言更具证明价值。2.所载期刊级别尽管现行各类期刊级别划分方法皆颇有争议,但权威期刊评价机构所评选的高级别期刊于相应科学领域中仍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刊登于高级别期刊的学术论文,可认为其获取了所载期刊的担保,意味着该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等核心要素均有所保证,相较刊登于低级别期刊的同类学术论文,其应用于论证专家辅助人证言时更具证明价值。关于期刊级别划分方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针对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全部期刊依据学科进行分区时,所采用的基于期刊影响因子和期刊被引频次的金字塔式划分方法尽管尚存争议,但该方法较为成熟,易于操作,移植至相似文献数据库的操作门槛较低,且与相似文献数据库的适配性较强。因此,该方法亦可用于为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和中国知网(CNKI)中的全部期刊进行分区。而将该方法用于中国知网期刊分区时,需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小组式同行评议(GroupPeerReview或TeamPeerReview)是一种基于团队的同行评议方法。在期刊编辑批准的情况下,多名审稿人对稿件进行讨论,然后共同提交一份综合审稿意见以完成审稿。协作式同行评议(Collaborative Peer Review)也被称为交互同行评议(Interactive Peer Review),是审稿人通过在线平台向编辑或作者及时提供直接反馈,并可以在此过程中与其他审稿人合作,就审稿意见进行讨论的审稿模式。参见王瑞、曾广翘:国外期刊小组同行评议与协作同行评议模式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年第 3 期,第 353 页。众包式同行评议(Crowd-basedpeerreview)由德国期刊 合成有机化学快报(Synlett)于 2016年首次实行。其具体做法为:将每篇论文的审稿链接同时发给 50-100 位专家,专家收到稿件链接后,自行决定是否有时间和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评议文章。评审专家通过在线软件 Filestage 对论文进行匿名评议。在此过程中,只有编辑知道谁是审稿人。同行评议结果对所有审稿人公开,审稿人可以彼此讨论,或与作者讨论,帮助作者完善手稿。一般在 48-72 小时后结束审核期,平台撤下稿件。随后,编辑汇总、评估审稿人意见,决定接受或拒绝稿件,并将意见发送给作者。参见张济明:学术期刊众包同行评审模式研究,科技与出版 2021 年第 10 期,第 142 页。注册报告式同行评议(Registered Report Peer Review)也被称作双阶段同行评议,其评审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科研人员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先导实验结果的研究计划(Pro-tocol)提交给学术期刊,由期刊组织同行专家对该不含研究结果的科研文档作出客观评估,重点评估所论述研究问题对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分析计划的可操作性等内容;第二阶段,研究者开始收集数据、着手推进实验,并将此阶段生成的研究报告(其内容包括第一阶段已注册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以及在数据采集完成后获得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再次提交给同一家期刊,并由该期刊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参见黄国彬、郑霞:注册式研究报告的出版机制研究,图书馆建设 2022 年第 1 期,第 147 页。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四大国内认可度较高的核心期刊数据库为参考。笔者认为,可将入选上述四大核心期刊数据库的知网期刊直接列入所属学科分区的第 1 区,以免部分“凤尾类”核心期刊因所属学科期刊数量较少等原因而落选。3.被引用的频次被引频次是用以衡量被引学术论文之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亦为界定被引学术论文之质量的主要角度。17通常而言,某篇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学术价值间呈正向关联,而其学术价值直接影响该论文之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明价值。学术价值愈高的学术论文,其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时的证明价值愈高。但于传统论文评价方法中,被引频次是纯粹的量化指标,引用情感往往为其所忽略,致使其无法精准反映论文的学术价值。因此,耿树青和杨建林提出了基于“被引次数引用情感”CS 指标的引用情感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层次分析法以确定引用情感权重并给出 CS 指标的计算公式,同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现实效果。18而后耿树青针对该方法加以完善,综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实现了对较大规模文献的引用内容抽取和引用情感识别;结合 XML 解析、句子识别、正则表达式等技术,实现了论文全文的文献信息抽取和引用信息抽取;通过有监督分类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实现了引用内容的引用情感识别。19相较被引频次,CS 指标可更为精确地体现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因此,采用基于 CS 指标的引用情感评价方法以评价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学术论文,可有效辅助法官判断学术论文对于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明价值,进而使得法官科学合理地审视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明力。结语笔者所设计的以“可采性证明价值”为核心架构的两步式审查体系,规范了学术论文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应用,弥补了法官审查专家辅助人证言时的知识有限性,可有效辅助法官判断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但受限于我国当前诉讼资源的有限性、诉讼工作的效率需求和学术论文评价的复杂性,笔者所设计的两步式审查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良,以提高评价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之学术论文时的精确性,进而使法官针对专家辅助人证言之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所作的判断更为精准。【参考文献】1沈晶,孟晓梵.司法实践中的医疗损害鉴定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2(6):142-149.2王进喜.美国 联邦证据规则(2011 年重塑版)条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212.3张斌.论我国刑事证据属性理论的重构刑事证据“四性说”的提出与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38-152.4郑飞.证据属性层次论基于证据规则结构体系的理论反思J.法学研究,2021(2):123-137.5许文深,陈俊.论科技期刊责任编辑与同行专家审稿J.编辑学报,2002(2):101-102.6蒋彦廷.依据 中图法 的英文图书分类探索结合图情与一般领域的文本增强方法J/OL.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12022-11-03.7JamesFitzjamesStephen.ADigestoftheLawofEvidence(12thed)M.London:MacMillanCo,1948:2.8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修订版)M.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2004:19.9王进喜.美国 联邦证据规则(2011 年重塑版)条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56.10杨迎泽,赵培显.证据关联性的逻辑结构及判断J.中国检察官,2017(23):29-32.11王秋荣.证据关联性规则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17.12杨宗辉,赵祖斌.英美法系证据关联性内涵再审视基于对法律上的关联性和逻辑上的关联性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8(1):167-174.13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4.14陈林涛,李玲.基于文献计量的学术道德研究态势与热点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2(3):224-232.15林培锦.大学学术同行评议研究:利益冲突的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12:42.16程冰,彭琳,杜杏叶,王景周,李玲.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创新实践与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5):602-609.17朱军文,刘念才.高校科研评价定量方法与质量导向的偏离及治理J.教育研究,2014(8):52-59.18耿树青,杨建林.基于引用情感的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12):93-98.19耿树青.期刊论文引用内容的情感分析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20:15.【责任编校:王欢】(Gansu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Lanzhou 730070,China)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application of academic papers in the testimony of ex-pert assistants and assist judges in judging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cademic papers in the testi-monyofexpert assistants,theevidenceattribute of expert assistants testimony can beclearlyde-fined as the premise,and the two-step evidence review system of evidence ability-proof power prevailing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can be imitated.The two-step academic paper review systemwith admissibility-proof value as the core structure is designed.Among them,the admissibilityjudgment focuses on the eligibility of academic papers as the evidence of expert auxiliary testi-mony.This step includes ideological judgment,scientific judgment,relevance judgment andcharacter judgment;the value judgment of proof i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of effect ofacademic papers on the testimony of expert assistants.The evaluation system involves peer re-view reports of academic papers,journal levels,and citation frequency.Expert Assistant;Academic Papers;Evidence Ability;Proof Force;EvidenceReview学术论文应用于专家辅助人证言中的规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