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中医学-第9版-全书签.pdf
下载文档

ID:3334838

大小:46.76MB

页数:396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8. 中医学 全书
上第章导论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2 一、中医学的起源2 篇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4 三、中医学的摄生、预防医学思想及其成就10 四、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及进展10 五、中医药走向世界12 六、中医学的展望13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4 一、整体观念14 二、恒动观念16 三、辨证论治17 第三节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18 一、中医学认知与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18 二、具有中医特色的认知方法18 第四节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与结合20 一、中医学与西医学基本属性及特点的比较20 二、中医学的优势和中西医学的互补性21 目录。2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24第一节元气论25 一、元气论的主要内容25 二、元气论对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晌27 第二节阴阳学说27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28 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29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1 第三节五行学说34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34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窑34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7 19 20 目录第三章磁象学说。41第一节概述41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41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窑41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42 第二节脏腑42 一、五脏43 二、六腑54 三、奇恒之腑56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57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神60 一、精60二、气61三、血64四、津液65 五、神66六、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五关系67 第四节体质68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的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与形成因素69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70 第四章病因病机。73第一节病因73 一、外感致病因素73 二、内伤致病因素77 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79 四、其他致病因素81 第二节病机81 一、邪正盛衰82 二、阴阳失调83 三、精、气、血、津液的失常84 第五章四诊。89第一节望诊89 一、全身望诊89 二、局部望诊91 三、望排出物93 四、望小儿指纹93 五、望舌94 第二节闺诊97 一、昕声音97 二、嗅气昧97 第节闯诊98 一、问寒热98 二、问汗98、问疼痛99 四、问饮食口昧五、问睡眠100 六、问二便100 99 七、问小JL及妇女100 第四节切诊101 一、脉诊101 二、按诊105 第六章辨证)第一节八纲辨证一、表里辨证二、寒热辨证、虚实辨证106 106 107 108 四、阴阳辨证109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110 第二节脏腑辨证110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11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112 三、脾与胃病辨证114 四、肝与胆病辨证117 五、肾与膀脏病辨证119 六、脏腑兼病辨证120 第二节六经辨证122 一、太阳病证123 二、阳明病证123、少阳病证124 四、太阴病证124 五、少阴病证124 六、厥阴病证124 第四节E气营血辨证125 一、卫分证126 二、气分证126、营分证126 四、血分证127 目录21。10622 日录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129第一节防治原则129 一、养生与预防129 二、治病求本130、调整阴阳132 四、扶正与桂那132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33 六、因制宣133第二节治法134 一、汗法134 二、吐法134 三、下法135 四、和法135 五、温法136 六、清法136 七、中、法136 八、消法137 九、其他治法137中篇第章中药。140第一节中药概述140 一、中药的炮制140 二、中药的性能141、中药的用法142 第二节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144 一、解表药144 二、桂风湿药147、桂湿药149 四、清热药151 五、消导药159 六、催吐药160 七、泻下药160 八、桂痰止咳平喘药162 九、温里药165 十、理气药166 十一、理血药168 十二、补益药171 十、固涩药176 十四、平肝息风药179 十五、安神药180 十六、开窍药181 十七、驱虫药182 十八、外用药183 第二章方剂第一节方剂的基础知识185 一、方剂与治法185 二、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185、方剂的剂型186 第二节万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一、解表剂188 二、桂风剂189、桂湿剂191 四、清热剂193 五、和解剂194 六、消导剂196 七、催吐剂196 八、泻下剂197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198 十、温里剂200 十一、理气剂201 十二、理血荆202 十三、补益荆203 十四、固涩剂206 十五、安神剂207 十六、开窍剂208 十七、驱虫剂208 十八、外用剂209 187 目录23。185第三章针灸学基础l。2刊第一节经结211 一、经络学概念211 二、经络的组成211 三、经络的走向、分布213 第二节脯穴215 一、脯穴的基础概念215 二、揄穴的分类215 三、揄穴的主治规律215 四、特定穴的意义216 24 目录五、脑穴的定位法217 第一节十四经脉219 一、于太阴肺经219 二、手阳明大肠经220、足阳明胃经222 四、足太阴脾经224 五、手少阴心经225 六、手太阳小肠经227 七、足太阳膀脱经228 八、足少阴肾经231 九、手服阴心包经232 十、手少阳焦经233 十一、足少阳胆经235 十二、足服阴肝经237 十、督脉239 十四、任脉240 第四节经外奇穴242 一、头颈部242 二、背部242、上肢部243 四、下肢部243 第五节针灸法244 一、针法244 二、灸法249 第六节针灸治疗250一、概述250二、针灸治疗原则251、针灸选穴与配穴252 四、针灸异常情况及处理253 第七节真他疗法255、耳针疗法255 二、推拿疗法260、拔罐疗法274 下篇第一章内科常见病证。278第一节感冒278 第二节眩嗽280 第节喘证282 第四节心悸284 第五节胸痹286 第六节不寐288 第七节痴呆290 第八节胃痛291 第丸节泄泻293 第十节便秘296 第十一节胁痛297 第十二节黄瘟299 第十节中风301 第十四节眩晕303 第十五节头痛305 第十六节7.l肿307 第十七节淋证309 第十八节遗精311 第十九节郁证313 第二十节血证315 第二十一节消渴320 第二十二节痰饮323 第二十二节汗证326 第二十四节肥胖327 第二十五节内伤发热329 第二十六节痹证331 第二十七节腰痛333 第二十八节瘦证335 第二章真他常见病证第一节月经不调338 第二节闭经343 第一节痛经345 第四节崩漏347 第五节带下病349 第六节饪娓恶阻352 第七节恶露不尽353 第八节缺乳354 第丸节府积355 第十节瘾痊356 第十一节痛357 第十二节湿疮358 第二章肿瘤第一节中医肿瘤学发展历程360 目录25。338。36026 目录一、中医认识肿瘤的逐步深入360 二、中医辨治肿瘤的方法不断发展361 第二节肿瘤的病因病机362 第三节肿瘤的辨证论治及治则治法363 一、肿瘤辨证论治要点363 二、肿瘤的治则治法363 第四节治疗肿瘤的常用中草药、调护及治法的研究365 一、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365 二、饮食治疗366 三、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特殊症状和并发症366 四、中药治疗肿瘤多种给药途径研究367 五、防治肿瘤恶变、复发、转移、耐药的研究368 附录方剂汇编。369参考文献。376索引)。378本书测试卷上篇面峰回曲回回轩甜苦剖面陆2 第一章导论内窑提要中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宫诊疗经验的传统医学体系。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的起源;中医学理论体系和学科的发展;中医学摄生及预防思想及其成就;中医学的学科优势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妥特点及其认知和思维方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进展等内容。学习要点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认知和思维方法,掌握四大经典的主要贡献。2.熟悉金元四大家及其主要学术主张,温病学的主要贡献。3.了解中医学的起源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史。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的综合学科。中医学起源于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传统医学体系。它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部分内容。中医学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大医精诚”,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因此说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下极其丰富的经验的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它仍然在人类的医疗和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独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2010年6月20日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讲话)。第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一、中医学的起源中医学的起源,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至东周春秋时期的漫长岁月。中医学知识如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一样,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我们的祖先在谋求生存和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卫生知识,总结出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如“伏蕃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均是上古时期我们祖先在生活和生产中探索总结医药知识的反映。(一)卫生保健的起源有了人类,就有了卫生保健活动。人类为了求得生存,必须首先进行衣、食、住的寻求和选择,进而形成了卫生保健活动。醒-.-.第一章导i仓3 根据考古发现,在距今100多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界和猛兽的长期斗争中,由最初的求得生存、保护自身的简单措施,自发地形成了疗伤治病的感性认识,继而又积极主动地摸索并有意识地进行各项养生疗病活动,逐渐积累了初步的医药卫生知识。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的发明,改变了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方法,推动了人类由生食走向熟食,使一些难以下咽的“鱼鳖螺蛤”之类“孀而食之”,从而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而且还对食物起到灭菌消毒作用,并大大地缩短了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减少了疾病发生,增进了健康,延长了寿命。从烹调食物中,悟出了组合汤剂治病。火的使用与发明,在人类卫生保健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导引,是古代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早在先秦的庄子刻意中就已提及“道引”(即导引)。古人长期居住于潮湿阴暗的洞穴中,易得瘦证之类的疾病(四股软弱无力,尤其是下肢凄软,足不能行),他们利用摇筋骨、动肢节的舞蹈动作,以达到消肿、止痛和舒壮筋骨的作用,至此取材于一些舞蹈动作的导引方法逐渐形成。导引的出现,为医疗、护理和卫生保健增添了新的更为积极的内容,它与后世推拿及体育疗法都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二)药物的起源我国古代有关药物的传说颇多,如史记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之说。在帝王世纪有“伏蕃氏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的记载。在原始社会,由于受到生产力的极大限制,无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或是治病疗伤的药物,都同样来自自然界的赐予,后世人称之为“医食同源”或“药食同源”。人类最早发现的药物是植物药,这是因为人们最早用来充饥的食物,大部分来源于植物的缘故。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经验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哪些植物对人体有害,哪些植物对人体有益,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逐步积累了一些植物药的知识。进入氏族社会后,人类社会持猎、捕鱼有了显著的发展,为原始人提供了较多的肉类食物以后,逐渐认识了某些动物药,如以动物的脂肪、血液和骨髓来治病,稍后又发现了各种动物内脏的治疗作用。如山海经关于“河罗之鱼食之己痛”和青耕鸟、珠鳖鱼、三足鳖“可以御疫”的记载,是对我国古代人们从食用动物中发现动物药的佐证。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冶炼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煮盐,逐渐发现了盐水明目、芒硝泻下,通过冶炼知道了硫黄壮阳和水银杀虫等,相继出现了矿物药。夏代酒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战国时期就利用酒剂清理消毒外伤创口。(三)针灸与外治法的起源针灸疗法是我国宝贵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的起掠,一般定在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掌握了磨制技术,制出种类较多的又比较精细实用的石器,除生产、生活工具及装饰品外,还有适合医用的眨石,由于石器制作的原始,自然谈不上有专用的针刺工具,但有一些稍经敲打的粗糙石器,如针形、三棱形、刀形、剑形、锥形等各种形状,它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外科工具,其后逐渐出现骨针、竹针、金属针等,用于切割痛痛、放血排版等,后世用的刀、针也是在眨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灸法,说文解字火部谓“灸,灼也”。王冰注解素问异法方宜论称“火艾烧灼,谓之灸册”。“灸”字的含义,是指长时间用“火”治病,所以古代也有直接称灸法为“火”。古代人在气候寒冷或身体不适时,偎近火堆取暖,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身体某些固有的病痛因此得到减轻或缓解,于是有了烘火取暖可治病的认识,进而逐步发展成以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贴附在身体某一部位,既舒适又方便,且能保持较长的热感,以治疗病痛;有时采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点燃后,熏烤某些疼痛部位,以达到治病止痛的目的,这是原始的热奥法和灸法(后世经发展改用布包炒盐或其他矿物、植物药炒热度疗)。用艾叶作灸治原料是常用的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温经、止痛、易燃、点燃后热力穿透性好、性昧芳香、遍地生长和易于贮存等特点,故后世将其作为灸法的主要原料。外治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对于外伤,人们用泥土、野草、树叶和树皮、草木灰等敷裹伤口,久而久 4 上篇之,人们逐渐地发现了一些适合于敷治外伤的外用药。人们为了减轻外伤所致的剧痛和出血,自然会用于抚摸或压迫伤处,从而形成了较早的按摩术和止血法。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原始人逐渐懂得了用兽角进行“杯吸术”,用甲壳、兽骨、鱼刺等剔除异物,排版放血,进一步发展为“拔罐疗法”。后来逐渐学会用越石刀切服肿、续骨固定术等。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是经过不断探索和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过程。在甲骨文中已有症、济、耳鸣、下利、不眠、疾首、疾耳、疾目、疾鼻等记载,表明当时对疾病已有了初步认识。由此可见,中医学起源的历史,也就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史,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疾病乃至一切危险因素作斗争的历史。它来源于感性认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医疗理性认识,经过反复验证,不断更新、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一一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几大学术流派相继诞生,其中包括主要研究养生和医药的“医家”,也被称为“方技家”。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如元气论自然观、阴阳五行学说等在战国末年己具雏形,这些为医家总结医疗经验,形成理性认识,构建医学体系,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医学理论的雏形,如病因学的“六气说”也相继出现,由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这就是医学理论的萌芽。西汉以前,我国曾出现过一大批医药学专著,汉武帝时侍医李柱国就曾专门校勘过医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尚存的医学文献为数很可观,“凡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分为医经和医方两大类。20世纪7080年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甘肃武威旱滩坡、湖北江陵张家山、四川成都老官山等汉基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医书及人体医学模型,如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足臂十一脉灸经脉法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胎产方杂疗方治百病方脉书引书等。这些古医书都是后世已经失传了的医书,连汉书艺文志也未能收录。这部分医书可能成书于战国以前,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全面地论述了人体11条经脉的循行走向和所主治的疾病,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专论经络学说的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还记载了三联律脉和手术治疗痒瘦。五十二病方真实地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吊画导引图是我国最早的医疗体操图。马王堆三号汉基出土的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四部竹木简医书所提倡的养生原则与黄帝内经吕氏春秋所论基本一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文化一统成了当时的基本趋势。医学家也在这一大趋势中,求同存异,构建了统一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其主要标志是秦汉时期成书的几部奠基性的医学典籍。此时期相继问世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其中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发展;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古医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以问答体的形式,托名黄帝与大臣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以讨论医学问题。该书并非一人之作,而是将此前众多先贤、医家的论述几经修篡而成。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62篇。黄帝内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涉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摄生、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汤液以及行医规范和医德要求等。黄帝内经不仅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代表了当时我国医学理论的最高成就,同时还吸收了秦汉以前.11 。庈第一章导论5 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文学、心理学、逻辑学及古代哲学等多种学科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阐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辨证论治的原则,体现了人体与外界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千百年来,它始终有效地指导着我国传统医学的临床实践,为国内历代医家所重视,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有重要的影响。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于汉之前而稍后于黄帝内经,传说为勃海郡秦越人(扁鹊)所作。关于难经一书的名称,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说内容深奥难懂之意,唐代杨玄操说:“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另一说“难”为问难之意。全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讨论了八十一个医学理论难题,主要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脑穴、针法、诊断、治疗、生理、病理等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它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此书大约是秦汉以后的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各种药物学资料,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托名于神农所著。神农本草经的序例是关于药物学的总论,论述了上、中、下品分类,这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还论述了药物的君臣佐使、七情和合、性昧、产地、真伪鉴别、各种剂型、用药宜忌、药用剂量、服药时间、诸药制使等。正文中共载药物365 种,其中植物药252 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 种。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不同,在药物分类上提出了上、中、下三品分类法。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元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甚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这里讲的毒不要完全理解为毒性,应包括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为宜。书中还论述了君、臣、佐、使等组方原则,提出了药物的七情和合理论。神农本草经序例较早地指出了绝非所有的药物都可以配合使用,有的药物配合使用后,能相互增进疗效,有的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有的药物配合使用后会产生毒副作用等,因此根据药物的性昧、功效不同,必须配合得宜。书中还论述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昧(酸、苦、甘、辛、咸)及药物的采集加工方法和用药原则、服药方法等药物学理论基础知识,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张仲景在黄帝内经难经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及自身医疗实践而撰成的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自成书以来,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并遵循以六经辨证的原则治疗外感热病,以脏腑辨证的原则治疗杂病。该书对方剂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原著因战乱而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及宋代林亿等整理,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一书,分10卷,共计397条,主要是论述治疗外感热病的。张仲景参照素问热论六经传变的原则,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为六个类型,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除了介绍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外,还阐述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处治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坏证与其补救方法等,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金匮要略以疾病分二十五篇,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科疾病,运用了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并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在诊断方面,不仅综合运用了望闻问切四诊,而且对舌诊和脉象有了更加深入的阐发。金匮要略继承了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书中对杂病的预防、病因、病种、传变、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等均有较全面的论述。它很重视疾病的预防,“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开篇即写道:“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说明了仲景能较早地认识到早期治疗、积极地防止病情传变是区别“上工”和“中工”的重要标志。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首,使用药物达214 种,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故被后世誉为的之宗群方之祖。它对方剂学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了飞啊6 上篇偌e完整的组方原则,充分体现了君、臣、佐、使相配合的组方原则;二是将中医的八法运用于方剂之中,所谓八法,即汗、下、吐、和、温、清、补、消等八种治疗方法;三是创造了许多剂型及大量的有效方剂,如该书所载方剂大致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音剂、滴耳剂、灌鼻剂、脏门栓剂等。书中所载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用,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了以上典籍的问世,东汉末年,华信创制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可;淳于意的“诊籍”是最早的医案。(二)两晋隋唐时期一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从两晋至隋唐五代这一时期中医学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中医理论体系不断充实,一批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实用临证医药著作显著增多,其中以基萃临证方药为主要内容,医学教育、医政制度和中外医药交流有较大发展。王叔和的脉经总结了公元 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标志着古代脉法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疾病的病候病机进行了新的阐述,丰富了病因病机学的内容,为中医病理学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还记载了多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如肠吻合术、结扎血管止血、漆过敏症、天花和麻痊的鉴别方法等。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新修本草本草拾遗蜀本草食疗本草等药物学专著。其中新修本草是唐高宗显庆二年,朝廷指派长孙无忌、苏敬等主持编修的。它是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纽伦堡政府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欧洲最早药典)早833年。新修本草全书总54卷,其中正经20卷、药图25卷、图经7卷、目录2卷,全书共载药844种(一说850种),分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9类。该书内容丰富,取材精要,除国内药物外,还吸收了外来药物,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词子等。本书也是唐政府规定的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在专科方面,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针灸专著一一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初步形成了经络、针灸理论;以及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囱经、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最早的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较早的妇科专著经效产宝。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突附表现还有一些著名医家的专著相继涌现,如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孙思邀的备急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宇妥元丹贡布的凶部医典等。这些著作的出现,说明了当时临床医学的发展在逐步走向专科化。同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也促进了中外医学的交流。中国医学曾传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佛教的传人,也融入了印度、波斯等国的医药知识,丰富了中国医药学。(三)宋、金、元时期一一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流派纷陈阶段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建树颇多,表现突出的特点是:临床经验不断总结升华,各专科日趋成熟,专科体系相继确立,同时涌现出一些新的学派,不仅活跃了医坛学术气氛,更倡导了注重理论研究之风,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并开始研究处方、成药、经络脯穴的规范化。如南宋陈元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确立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是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是我国较早的病因学专著。元代杜清碧的敖氏伤寒金镜录论述了各种舌苔的主要证候及治法,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验舌专著。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丰富了脏腑辨证内容。宋代宋慈依据历代法医知识和当时执法检验经验而编写的洗冤集录是我国最早的法医学专著,该书先后被译为朝鲜、日本、法、荷兰、英、德、俄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国际间,成为各国审理死伤案件的重要参考书。宋代发明了子午流注针法、精巧的医学教学模型一一针灸铜人,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标志着外、伤科分立。元代发明了治疗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外科缝合曲针。这个时期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被后世誉为“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果和朱震亨是当时卓有成就的学派代表。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河间居士,金代河间人,故后人也称他为刘河间。他重视当时盛行的源于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但不拘于它的宿命教条的机械模式。突出的学术思想是“火热论”。他认为伤寒临证各种证候的出现多与火热有关,而六气中暑火居其二。同时风、燥、湿、寒在病理变化中皆能化火生热,所以强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火热是伤寒诸症的重要第一章导论7 病因。据此,刘完素治病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泻火热,被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宇子和,号戴人,金代考城人。他反对圄于“局方”,滥用温燥之品,理论上倡导攻邪。“邪去正自安”,否则“补之适足资寇”。他继承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认为元论是在天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在地之邪(雾露雨雹冰泥)或水谷之邪(酸苦甘辛戚淡,亦称人邪)都非人体素有的,一经致病,就要攻治,病去则止,不必尽剂,更不可迷信补药。攻邪以伤寒杂病论的汗、下、吐三法为基础:凡风寒诸邪在皮肤、经络的用汗法;凡风痰宿食在胸脯和院腹的用吐法;凡寒湿痛冷、热客下焦等在下的疾病用下法。张从正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九气”(怒、喜、悲、恐、寒、暑、惊、思、劳)作祟,多生疾病。因此在临证时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他把这一原则称为“达时变”。这一思想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整体现,特别是人与社会环境和机体与情志的整体现,从而丰富了中医学中有关心身医学、医学社会学的内涵。张从正临证时善于攻下,被后世称为“攻下派”。李果,宇明之,号东垣老人,金代真定人。黄帝内经中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果发挥了这一见解,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强调脾胃是运化水谷供一身元气之本,故临证中以调理脾胃之气为主。李果认为造成脾胃损伤主要有三条: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和精神因素。具体说暴饮暴食造成“饮伤”,饥饱失度造成“食伤”,药物失当导致“肠胃复伤”等,均为饮食不节所致;战乱奔波致“形体劳役”,造成脾胃损伤,是又一病因;因“喜、怒、忧、悲、恐、思、惊,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结果也会损伤脾胃,导致内伤疾病的发生。他认为这几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精神因素是内伤脾胃发病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李果在临证实践中,善用补上、中、下三焦元气而以补脾胃为主的原则,分别采取“调理脾胃,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萎州义乌人。因“先生所居日丹溪,学者遵之故因其地称之曰丹溪先生”。朱震亨的学术思想是在黄帝内经的“少火川壮火”基础上,充分研究了各家学说有关“壮火”的见解,侧重了内在火热的病机探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格致余论在“相火论”的基础上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认为相火之常为生理,所谓“人非此火不能生”;相火之变为病理,“其害甚大,其变甚速,其势甚彰,其死甚暴”(金匮钩玄)。相火之动是永恒的,但正常的动属“生”为生理,异常的动属“贼”为病理,这即为相火的两重性。这一理论补充了刘完素的“火热论”,也发展了李果的“阴火”说。朱氏还联系人体的精血难成易亏,加之“情欲无涯”,相火易于妄动的特点,因此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面证中朱氏认为只凭滋阴降火不能完全解决“相火妄动”而致病的问题,因此他提出“收心养性”“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同时强调了节制食欲、“色欲”的重要性,“固纵口昧”会“为口伤身”“殉情纵欲”会亏阴精。因此他主张治病以“保养金水二脏”为要。因朱氏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其为“滋阴派”。“金元四大家”引起的学术争鸣改变了以往“泥古不化”的保守局面,活跃了当时的中医理论研究气氛,开创了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明清时期一一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明代以前,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明清时期仍稳步发展,进入鼎盛和创新的时期,也出现了温病学、本草学等重大突破,但相对于西医学其发展相对缓慢。这一时期,是中医理论的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此期对前期中医学理论和经验进行了综合整理,出现了大批的集成性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如证治准绳医学纲目景岳全书张氏医通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古今医统大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心悟寿世保元医学人门等,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一综合集成趋势,主要体现在藏象理论、病源学、温病学、本草学。明代赵献可、张介宾等在黄帝内经难经命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命门学说”;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论断,至今仍被广泛应用。清代王清任重视解剖,提出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主张“业医疗病,当先明脏腑”。他在阅读前人有关脏腑的论述及所绘之图后,发现“处处自相矛盾”。因此,“尝有更正之心,而无脏腑可见虽竭思区画,无如之何。十年之边“升举清阳”为主的治法,故被后世称为“补土派”。8 上篇久,念不少忘”。时至30岁,他到深州稻地镇,正遇当地传染病流行,小儿死亡者甚众,观察小儿尸体,后来又根据自己观察受刑处死者内脏情况及向人请教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于1830年撰成医林改错两卷。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创立了多种补气、行气、活血化瘾的方剂,如血府逐痕汤、踊下逐癖汤、少府逐痕汤、补阳还五汤等,已成为调理气血的名方,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其创立的癖血致病理论及气血理论为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温病学派的崛起,是此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明清以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民房温病”及“温病乃作”的记载,黄帝内经对温病的病因、分类、脉证、治疗原则等有零散的记载。难经提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之说,其中后三者成为后世温病学说的主要病证。而后世历代医家对温病的论述颇多。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里提出了温病具有“转相染易”的传染流行特点;宋元时期,温病开始脱离伤寒学说体系,尤其刘完素明确提出热病初起,不可峻用辛温大热之药,主张采用辛凉之法以养阴退热、表里双解,打破了以往对外感热病初起一概用辛温解表和先表后里的传统治法;明代王履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主张“时行瘟疫等,决不可以伤寒六经病诸方通治”,认为温病是伏热自内而发,治法应清里热为主。明、清时期,温病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治疗措施上都有重大发展。明代吴有性在总结前人相关论述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认真探讨、实践后,于1642年著成温疫论一书,创立了“庚气”学说,对瘟病病因的认识独树一帜,认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吴氏把异气称为杂气、庚气、房气或疫气,明确了庚气是物质性的,庚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而引发疫情,具有大流行与散发性的不同表现,致病有地域性与季节性的不同情况,庚气的种类不同,所致疾病不同,侵犯脏腑部位也不一。人体感受庚气,是否致病则决定庚气的量、毒力及人体的抵抗力等。同时吴氏还提出了治疗疫病的基本原则和注意点。吴氏“庚气”学说所含的内容是相当全面的,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的二百年,吴氏对疫病病因及特点能有如此见解,确实是中医病因学上的一大发展。清代的温病学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吴有性关于温病论述的启发和影响,清代叶桂和吴瑭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的温病传变规律及其辨证论治方法,使温病学说日趋成熟,逐渐走向系统和完善,成为在病因、病机传变、辨证论治等方面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清代对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医家及著作还有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条辨、吴瑭的温病条辨、王士雄的温热经纬等。这一时期本草学成就巨大。本草纲目是一部中药学巨著,由明代李时珍所著。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发现在以往的本草书中存在不少“炸谬差说,遗漏不可枚数”,决心重新编著一部新的本草专书。李时珍历经27年,参考古书800余部,虚心向医生、药农、野老、樵夫、猎人、温民等请教,不畏艰苦,奔走各地,亲临深山旷野考察和收集各种植物、动物、矿物标本,而且还亲自栽培(薄荷、红花等)、试服(曼陀罗、何首乌等)药材,以取得正确认识。他以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基础,进行整理补充,并加进自己的发现和见解,三易其稿,共52卷,约190万字,全书载药1892种,绘图1000余幅,收集方剂11 096首;并将药物作了科学分类,分为16 纲62类,其分类方法是当时最先进、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本草纲目出版后相继被译为朝鲜、日、拉丁、英、法、德、俄文流传于国外,在国内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代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称李时珍为“药物学界之王子”。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梭的植物名实图考也在中药学、博物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深化发展的趋势在临床方面还表现在医学家们潜心于某些常见病症的研究,涌现出了一批治虚劳、中风、吐血、郁证、症痊、麻风、梅毒、外科、伤科、喉科的专家及专著。这一时期出现最早的医学杂志吴医汇讲,最早的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濒湖脉诀等中医科普读物广泛流行,外科正宗外科症治全生集瘸科心得集傅青主女科一审视瑶函针灸大成等专科专著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外,清朝终末期,西医学陆续传入我国,中西tii.医学的争论和汇通思潮逐步萌芽。(五)近现代一一中医药学在坎坷发展中孕育着新的腾飞第一章导论9 近代的中国,随着西方科技文化的大规模传入、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与交融,中医学受到西医学的巨大冲击,中医学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继承和创新共举,质疑和坚守各见。一方面继续整理、汇总前人的中医学成就,如20世纪30年代的曹炳章主编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汇集古今中医学的巨著;一方面注重临床实践,以开放的学习态度敏感地吸收最新的现代医学成果,出现一批主张中西医汇通的著名医学家及著作,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唐宗海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沛文的华洋脏象约篡、悻铁樵的群经见智录等。一些中医流派逐渐成熟壮大,或以地域、师承而论,如新安医学、孟河医派、岭南医派、海派;或以学科特色、学术源流而论,如温阳学派、伤寒学派,如骨伤、温病、妇科、儿科等诸多名医学派,形成了中医学“一惊多流”的格局。另一方面,对中医“科学性”的质疑也甚嚣尘上,中医学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扰和挑战,出现过国粹主义、虚无主义、改良主义等不同观点和态度。新中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