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农村
环境
治理
共同体
建构
逻辑
理路
现实
挑战
优化
路径
研究
年 月第 卷第 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者简介】段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产权建构与环境治理研究”()阶段成果。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 党建 年第 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版,第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年远景目标纲要,载 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李挚萍:略论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载 法学评论 年第 期。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 学习论坛 年第 期。李颖明,等: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第 期。康洪,彭振斌,康琼:农民参与是实现农村环境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载 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第 期。新时代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构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研究段雨,胡亮(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摘要:农村环境治理是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的内在构成要素,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价值取向与行动指南。通过建立“利益 文化 情感”的密切联结与互动,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能够有效激发各治理主体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内生性动力,破解农村环境治理中主体缺位与错位的困境。当前,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生态利益碎片化、文化认同不一致及情感联结纽带缺失的现实挑战。为此,应以共同生态利益为坚实基础、以重塑不同主体的文化共振与情感联结为重要抓手,建设融合利益、文化与情感为一体的新型环境治理机制,从而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效能,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关键词:新时代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优化路径;和美乡村【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问题意识与文献述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补齐乡村振兴战略短板的关键环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对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的殷切期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压实县级主体责任要发动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形成持续推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年 月出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强调,“十四五”时期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逐渐引发学界的持续关注与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可以从方法论视角上将已有研究归纳为 类。一是从宏观层面上强调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农村环境治理。在这一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有效破解主要是政府推动的结果,保护生态环境被建构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应当实施政府主导型的环境治理策略,推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从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式治理理论视角出发,强调通过赋权增能促使农民参与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问题治理的全过程,凸显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譬如李颖明等人认为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有助于突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并缓解农村环境形势;还有学者注意到,确保农民多样化、有序化和组织化的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为环境治理的集体行动提供强大动力源泉;三是探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等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合作对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难题起到的重大作用。譬如有学者认为农村环境治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高效的环境治理离不开多元主体合力作用的发挥,只有整合各方力量才有助于克服单一主体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能力不足问题;李宁和王芳的研究证明在农村环境治理中依托多元主体互惠共生的强大优势,能够及时有效地回应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各项挑战。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者从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视角出发追寻破除农村环境治理难题的可能方案。如荆蕙兰和邹璐讨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的主体性根源;杨芳勇和张晓霞阐释了空间认知、制度机制规范和公共精神对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关键作用;还有学者建议从健全完善多主体合作的法律规范及构建多主体联动协商机制等维度出发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我们理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已有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已有研究的碎片化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视角过于分散,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把握和成体系化的研究,始终没有将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有机整体进行探讨。而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本质是一个容纳了多元治理主体的社会有机体,为不同治理主体的互动交流提供载体和空间,发挥着勾连各治理主体的重大作用。其次,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不仅要以共同的生态利益和制度规范为基础,同时也十分需要多元治理主体的情感互动和文化共振,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多元主体在环境治理中的内生性动力。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绝大多数研究关切点仍然强调从共同生态利益层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对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在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关注比较匮乏。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好家园共同缔造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不仅需要以共同生态利益为基础建设利益共同体,还需要重塑各环境治理主体的文化共振与情感联结,推动建成文化共同体和情感有机体,从而全面破除农村环境治理难题,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延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首先重新审视了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逻辑理路;其次,试图遵循“利益 文化 情感”的研究路径来解读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在新时代面临的主要现实挑战;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路由以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以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为路径引领中国式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二、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逻辑理路社会学家麦基佛()发展了滕尼斯和涂尔干等人的共同体思想,他认为共同体是指一个村庄、街坊或其他更加广阔地域空间内共同生活的人和人的结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区域,而“利益”与“意志”构成了分析共同体生成和发展十分重要的维度。简言之,只有存在符合不同主体的共同利益,才具备结成共同体的可能性,而作为主观意志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和情感元素则发挥了帮助人们认识彼此间共同利益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利益关系、文化认可与情感认同直接且深刻地影响着不同治理主体合作治理的达成,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必须主动契合不同主体对利益、文化和情感的内在需求与价值诉求。(一)共同生态利益是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根本依托共同的生态利益是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基础条件与核心变量。农村环境治理中不同主体利益诉第 期段雨,胡亮:新时代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构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研究谭斌,王丛霞: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探析,载 宁夏社会科学 年第 期;曹海林,张艳:嵌入式管理:老旧小区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张俊哲,梁晓庆:多中心理论视阈下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载 理论探讨 年第 期。李宁,王芳:共生理论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挑战与创新,载 现代经济探讨 年第 期。荆蕙兰,邹璐: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审视与构建 以山东省为例,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杨芳勇,张晓霞: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分层次构建研究 以江西省都昌县 村垃圾整治为例,载 鄱阳湖学刊 年第 期。冯旭: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载 甘肃社会科学 年第 期。美 :,:,:,求与利益关系的一致性直接关涉各主体最终能否围绕农村环境治理形成共同的集体行动。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形成的共同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然而,我们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生态环境的真实图景。可见,农村环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问题,从根本上突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首要条件就是改变不同治理主体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利益基础,即将过去共同的经济利益基础转变为当下共同的生态利益基础。围绕共同生态利益建成的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它是一种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式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旨在通过重构环境治理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终极目标。共同生态利益的联结作用有利于不同责任主体从农村环境治理的集体行动中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利益,从而激发各个责任主体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赋予以农村环境治理为核心内容的集体行动以源源不断的动力。首先,通过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政府能够有效阻断“环境破坏 产值降低 生活贫困 掠夺性开发 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重构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关系,进而实现政府公信力重塑,塑造出“有为政府”的正面形象。其次,企业通过履行自身环境治理责任,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提升知名度,从而提高了增加企业利润的可能性。最后,民众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环境治理活动,不仅留住了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实现了人居环境改善和建设美丽家园的目标,还借助环境治理这一载体打破了彼此间的原子化壁垒,相互沟通与互动开始重新变得频繁起来,农民的精神需求能够得到很大满足。因此,建设共同生态利益高度联结的环境治理共同体是解决农村环境治理主体缺失的应有之义和根基,应当以整合各个责任主体的共同生态利益为依托,唤醒其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性。(二)同一文化认同是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文化为人们的生活赋予价值意义和精神追求,并且作为“一种总管行为的控制机制”,能够依托与权力技术相关的符号技术系统和自我技术系统影响社会成员的互动与交往,实现驾驭社会成员行动的目的。费孝通先生也曾提到,“人类的行为是被团体文化所决定的,在同一文化中育成的人,在行为上有着一致性。”血液中流淌着“乡土性”的国人几千年来受到乡土文化的哺育与滋养,看待事物的观念基础与行为选择存有极大相似性,因而更容易导引出统一的集体行动。这表明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倘若政府、市场、农民及社会组织等农村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在文化取向上达成一致,那么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中来自文化层面的阻力将大大削弱,农村环境治理也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共同的文化认同是特定地域空间内的特定人群经过长时间共同生活发展出的关于各种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观点与看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出象征意义上的边界与框架,一般具有较强的排斥性和排他性。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需要将塑造共同的文化认同确立为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共同的文化认同既是一种理念,又代表着一种状态;既是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又是衡量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标准。在联结不同责任主体并推动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次,公共精神与集体规范作为人们在长期互动交往中形成的价值准则与理想信仰,是文化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呈现,文化系统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规则和价值规范,能对不同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甚至约束不同治理主体的实际行动。另外,文化系统中包容的大量地方性生态知识与地方民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的融合在一起,难以分割,对地方环境有效治理发挥了重大作用,已经逐渐演化成地方生存性智慧的重要组成元素。(三)情感归属是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精神支撑从情感维度出发讨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本质上是将情感纳入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范畴,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张志胜:多元共治: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载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曹爱军:“公共文化”治理:出场逻辑与行动路向,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年版,第 页。法米歇尔福柯:自我技术:福柯文选,汪民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是自觉将情感因素作为价值坐标衡量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具体情况及其实际治理效能。关注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情感因素,其逻辑理路在于:不同治理主体对集体的情感需求越高,对集体的依赖度越高,那么维护集体利益、建设宜居和美人居环境的心情与诉求也越强烈,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则随之提升。在市场化力量逐渐深入、原子化和个体化日益凸显的当下,以血缘与地缘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传统熟人社会开始解体,乡土社会呈现出“半熟人社会”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特质,这意味着传统乡村共同体的衰落。然而,个体对集体的情感依赖并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而弱化,而是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首先,面对现代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个体需要来自集体的支持,通过群体联结的方式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现代社会中寻找确定性,同时降低自身面临的潜在风险。其次,在社会剧烈转型时期,个体遭遇外部世界的苦难经历之后,通常会促使个体从集体中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推动建农村立环境治理共同体的进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共同体中个体与集体在情感上维持的高度联结样态,自觉借鉴这一有益经验并将其应用于当下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总体来看,将增强情感归属与认同作为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发挥情感因素的纽带作用提升不同治理主体的凝聚力与团结度,真正激活其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及运作。三、当下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面临的现实挑战(一)生态利益差异化从生态利益的维度出发,当下的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存在比较明显的生态利益差异化与碎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特别是作为乡村“主人翁”的农民“弱参与、无参与、不参与”现象十分严重,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村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低,治理效能与治理绩效也低。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弱参与现象首先与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成员基础分化密不可分,尤其是自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生态利益差异化、碎片化趋势愈发强烈,给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形成了巨大挑战。以农户分化为例进行说明,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中出现了相对富裕的上层农民、条件一般的中层农民和比较贫困的下层农民。此时,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较高的中上层农民对构建农村良好生态的欲望与诉求就比下层农民更加强烈,而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的下层农民关注的核心议题则在于如何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收入的增加,这将不可避免的对农村环境产生负外部性,影响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总体来看,不同责任主体生态利益高度分化,难以围绕农村环境整治形成共同意见和集体行动,更无法形成农村环境治理的合力。其次,过度倚赖政府行政命令和强制力量的传统环境治理模式是进一步加剧弱参与现象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占据着农村环境治理的主导地位,并借助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开展了一系列农村环境修复工程,但基于命令和控制推动的环境治理,忽视了市场、社会组织和农民的主体性,导致农村环境治理效能不高。并且,部分地方政府采取简单化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考核标准要求不同类型的责任主体,且在监督和处理环境污染习惯于口头督促的传统方式,阻碍了政府监督职能的正常运行与农村环境治理绩效的提升。近些年,政府大力提倡“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鼓励和支持各责任主体共同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参与意愿低、创造性能力无法充分释放等问题。(二)文化认同式微一致的文化认同是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农村环境的治理效能与不同责任主体对文化的认同程度密切相关。但在现实生活中,文化观念多元化、分散化,文化认同式微已然成为不争的社会事第 期段雨,胡亮:新时代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构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研究贺雪峰:半熟人社会,载 开放时代 年第 期。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载 读书 年第 期。耿言虎:冷漠的大多数:基层环境治理中居民弱参与现象研究 基于“环境关联度”的视角,载 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第 期。实,给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首先,公共精神式微是文化认同式微的重要表现,也是文化认同式微的结果和诱因。“命令 控制”型环境治理模式忽视了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等治理主体的环境利益诉求,无法将其动员到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之中。然而,农村环境治理原本能够发挥联结不同治理主体的关键效用,缺乏这一公共活动的联结作用,不利于各责任主体沟通互动,不利于公共精神的培育。另外,过度功利的个人主义和私有化倾向塑造了一大批“无功德的个人”,只注重享受权利却极少履行义务,只重视能带来直接现实利益的集体事物而对利益价值低的公共活动秉持冷漠态度,严重阻碍了公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公共精神式微削弱了环境治理共同体成员对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瓦解了其凝聚力和团结度,是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需要克服的“堵点”和“痛点”问题。其次,西方价值观念冲击造成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式微,价值观念愈发多元化。举例而言,敢讲话、讲直话向来被认为是为人正直的重要表现,是一种优秀品质,但在现代社会中,敢讲话、讲直话通常被认为是“不会做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观念指导并决定实际行动,多元且分散的价值观念增加了环境治理中形成集体行动的难度与压力。另外,共同的价值观念是勾连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的精神纽带,价值观念的差异意味着不同责任主体的合作治理难以达成,不利于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最后,个体化和原子化浪潮的席卷促使村民的注意力发生了从村庄公共领域向家庭私人领域的转向,热衷于村庄公共事务和集体活动的“管闲事”“热心肠”的人越来越少。而缺少榜样人物的带动,民众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如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将进一步减少。随着民众生产生活重心向家庭私人领域转移程度的不断深化,社会交往圈迅速缩减,过去行之有效的公共规范逐渐丧失原有约束力。总之,当下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文化认同危机凸显,主体联动合作治理的“聚合效应”与整体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农村环境治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情感联结功能弱化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增强共同体凝聚力和维系共同体团结的重要方式,共同体成员通过持续且密切的互动形成具有稳定认同的内生情感,从而影响着成员间的交往关系与行动选择。进入 世纪以来,社会流动愈发频繁,流动人口对共同体的情感淡化,基于血缘、地缘基础上的传统共同体被“连根拔起”,含义显得越来越空洞,此前所具备的种种吸引力也遭到不断削减与缩减。流动的现代性力量的侵袭引发了乡土社会的剧烈变革,使得持续且密切的熟人互动逐渐退化为间断且停留于表面的陌生人互动,环境治理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与交往明显减少,情感联结功能弱化,成为掣肘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巨大阻力。情感联结功能的弱化有其深层次原因:首先是伴随“打工经济”的兴起,农村人口严重流失,农村空心化、空巢化和老龄化为不同治理主体沟通交往的缩减提供了客观现实条件,彼此间缺乏有机联系与互动。其次,在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现代化转型中,面对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乡土社会作为“蓄水池”与“稳定器”的社会作用得到高度重视,而满足精神诉求与精神生活的功能却遭受了选择性忽视,很多情况下只是作为容纳进城失败农民的一种空间与场域。最后,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剧了不同主体互动沟通的复杂性,特别是互相算计、互相利用的交往行为进一步增加了交往倦怠,没有信心更没有欲望开展交往行为,因而削弱了环境治理共同体成员的情感共鸣,制约着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龚晓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年版,第 页。潘小娟:基层治理中的情感治理探析,载 中国行政管理 年第 期。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谷蕾,武媛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年版,第 页。黄建红:三维框架: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载 行政论坛 年第 期。贺雪峰:农村: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载 党政干部参考 年第 期。张清俐,李增元:农村应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载 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 月 日第 版。四、新时代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优化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具有利益、文化及情感多重维度的价值意蕴。面对发展新格局的各种现实挑战,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要立足系统化思维与整体性视角,在重构共同生态利益的基础上再造文化认可与精神认同,建设容纳利益、文化与精神于一体的环境治理共同体,不断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中国式现代化转型。(一)利益同频:铸牢基于共同生态利益的利益共同体共同的生态利益是促成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重要诱致性因素,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需要夯实建立在共同生态利益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而从本质上来说,追寻不同治理主体共同生态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不同治理主体的利益联结,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构建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必须锚定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发力,最终建成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第一,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确保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农民群众等多元化治理主体能够公平公正地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切实满足多元化治理主体真实的生态利益诉求。基于此,需要打破多元化治理主体相互割裂、相互分离的散乱现状,不断强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农民群众等治理主体的互动联系,尤其要利用好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这一契机,不断吸纳多元化治理主体共同参与,不断整合和优化各方资源,调动不同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面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补农村环境治理机制短板时,应当注重明确划分各主体间的责任 权利关系,真正践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价值理念。第二,多措并举地提升多元化主体的环境治理能力,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效能与治理绩效。首先,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应当履行好引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角色,既不“缺位”更不“越位”;转变政府“唱独角戏”和“一家独大”的传统环境治理模式,通过赋权增能的方式调动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内生动力;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以注入公共性资源为路径激活和重构民众的社会联结。其次,发挥村级自治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村级自治组织能够更好地整合村庄内部优势资源,推动形成共同的生态利益,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中坚力量”。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应当通过不断听取和收集民众对环境问题的观点与看法,了解民众最真实的生态利益需求,并借助提供专业化指导和服务的方式积极回应民众的生态利益诉求。另外,各类草根环保组织掌握着一定的专业环保知识,还具有监督其他治理主体履行自身环保义务的功能,对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有很大促进效用。最后,增强农民群众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主体性。公众参与是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的重要基础,应当以普及环保知识、营造环境治理氛围及强化政策性资源供给等举措激活公众重塑农村良好生态的内生动力,从思想上推动实现“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二)文化共振:再造一致性文化认同一致性文化认同是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也是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精神依托。因此,立足于文化维度,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要重构一致性文化认同。具体而言:第一,培育公共精神,不断增进对乡土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自信感与自豪感。首先,鼓励和支持不同治理主体参与农村环保公益活动,这既有利于营造出美好家园共同缔造的社会氛围又能满足不同治理主体最真切的生态利益诉求。与此同时,借助大量的公共性活动,进一步增益于共同体成员对环境治理共同体的正向情感体验,提升共同体成员的团聚度与凝聚力。为此,可以加快孵化环保公益组织,通过引导民众参加环保公益组织重构“守望相助、出入相扶、无私奉献、相互信任”的公共精神,不断充实公众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其次,深挖乡土社会的文化资源,重塑文化自信。一方面要挖掘乡土社会文化的现代价值,价值认同只有契合了主体的利益需求才能实现,因而将乡土社会文化与共同体成员的生态利第 期段雨,胡亮:新时代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构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研究张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态维度 以政府生态治理能力为视角,载 行政论坛 年第 期。王丽荣,杨玢: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现实诠释,载 贵州社会科学 年第 期。益诉求联结起来,才能赋予乡土社会文化持久生命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淬炼与升华,应当将挖掘乡土社会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塑造文化自信。最后,不断提升不同治理主体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治理能力。可以以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为依托,增强不同责任主体的环保素养和意识;采取定期组织环保公益活动的形式,提升不同主体的环境治理参与度,在日常生活中构造公共精神。第二,“以绿铸魂”,凝聚多元化治理主体目标共识。理论上讲,无论是政府抑或是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在农村环境治理中都有明显的双重行动逻辑,即政府既想打造“政绩工程”又必须回应公众环境利益诉求、企业既想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又必须履行保护环境责任、社会组织既配合政府行动又满足公众社会需求、农民群众既维护个人利益又参与环境治理,这导致环境治理行动很容易出现分歧,加剧了农村环境治理碎片化的现状。“一个为公众普遍接受的目标及一套完善的价值体系是组织力量的中心”,应当“以绿铸魂”,利用目标共识的凝聚作用将不同治理主体紧密团结起来,实现“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夯实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意识基础。详言之,一是政府应当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拒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真正落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二是企业应当主动承担自身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快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企业文化。将盈利与环保结合起来,并努力实现二者间的均衡,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日益恶化而整个社会又希冀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更应当瞄准这一机遇,积极推动盈利与环保的恰配与互融。三是农民群众应当自觉培育绿色生活的价值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遵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准则,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情感耦合:重塑共同体成员的情感关联情感元素强调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往与沟通,反映了共同体成员心理层面上对集体的正向体验与积极感受,是联结不同治理主体的重要精神纽带。这种情感联结既是促进主体间关系的润滑剂,也是推动形成共同意识和集体行动的关键变量,是维系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生命力和保证其效能发挥的稳定剂。面对情感联结功能弱化给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带来的现实挑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拓展交往空间,破除多元化治理主体的互动壁垒。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一方面提升了不同治理主体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流动性,互动交往行为逐渐缩减,加剧了彼此间的疏离感;另一方面,现代化造成的传统村落逐渐走向消失,也直接导致不同治理主体交往空间的窄化。据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 年代至今,我国减少的村落数量已经超过 万个,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个村庄消失。由此可见,提升共同体成员互动交往的频率,强化其情感联结和增进正向情感体验,亟需拓展交往空间,为共同体成员沟通互动提供空间载体。为此,可以加大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深化不同治理主体的互动交往。第二,释放乡村内生力量引领效能,推进建设情感有机体。一是加强对留守在村群体的组织整合,可以借助村民协会、合作社组织等多种形式,将民众联结起来,在环境治理中群策群力,共商共建共享;二是重视乡村传统权威力量如乡贤、新乡贤的榜样示范作用,乡贤、新乡贤是乡土社会中“天然权威”的享有者,能够洞察民众互动背后的伦理规范与潜藏规则,这对组织并促成村民互动交往至关重要;三是要充分动员在外务工的脱域村民,他们长期在外闯荡,拥有过人的智慧、广阔的眼界,在号召和动员民众时具有较大影响力,要注重整合这一优势为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贡献智慧。第三,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为不同治理主体互动提供便利。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异质性对增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载 思想战线 年第 期。段雨,孙艺宁: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及其路径选择,载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年第 期。毛一敬: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村级治理的优化路径,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胡卫卫,赵晓峰:农村生态空间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场域、秩序与信任,载 社会发展研究 年第 期。李培林,崔岩:从乡村入手分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和路径,载 学海 年第 期。进不同治理主体的情感交往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也为实现情感联结提供了新机遇与新手段。譬如不同主体可以借助微信、及村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而基于线上平台的互动具有突破时空限制,促进信息流通的重大功能,能够进一步增进村民互相了解的程度,建立情感联结。通过频繁且深入的沟通,有利于增强共同体成员对群体的积极感受,促使情感有机体的根基更加稳固。,(,;,):,“”,:;(责任编辑沙丽娜)第 期段雨,胡亮:新时代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建构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研究张艳,曹海林: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在机理及其实践路径,载 中州学刊 年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