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信息
荟萃
期四第年材建海萃荟息信P70息信闻新沿前技科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步优加快生态环境部拟出台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近日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a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在火力发电企业开展,按计划将逐步覆盖其他重点排放行业,但仍有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节能增效等对减碳增汇有重要贡献的众多行业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减排经济回报。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利于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这位负责人进一步称,国际民航碳减排和抵销市场机制、巴黎协定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将陆续实施,各国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更多考虑碳排放要求,我国需要建立相对灵活的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予以应对。此外,当前减排机制种类繁多,但缺乏有效统筹和科学规划,标准各异、价格不一,造成市场割裂,挤占了优质减排资源,既不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也对完成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呕需尽快启动全国统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出台管理办法,统筹全国碳减排资源,规范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管理办法在与原暂行办法保持衔接的同时,按照“放管服”要求,参考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突出交易的“自愿”属性,将社会监督作为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的重要监管手段,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监督责任和主体责任落实,压实项目业主、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主体责任,强化政府部门事中事后监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常务理事张建红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管理办法突出了“唯一性”的要求。申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登记的项目要具唯一性,有利于规避不同减排机制可能存在的重复计算问题我国于2 0 17 年3 月暂停了CCER项目的申请,目前全国碳市场和区域碳市场使用的CCER均为2 0 17 年3 月之前已签发的项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重启CCER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各项制度规则和保障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年内尽早重启CCER。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里,生态环境部规定,纳人管控的企业用CCER抵消碳排放的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且此前已批准的所有CCER项目均可用于履约。第二个履约周期里,企业可以CCER抵消碳排放的比例尚未确定,可使用的CCER项目类别亦未明确。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期覆盖2 0 2 1年和2 0 2 2 年两年的碳排放,控排企业需在2 0 2 3年12 月3 1日前完成履约。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测,覆盖八大重点排放行业后的碳市场覆盖的碳配额总量将扩容至8 0 亿吨,按此计算,CCER的可交易上限为4亿吨。按照当前的碳配额价格计算“十四五”末CCER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 0 0 亿元。新工艺可在较低温度下3D打印纳米级玻璃制品近日,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3 D打印新工艺,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制造出纳米尺寸的石英玻璃制品,有望实现直接在半导体芯片上打印出光学玻璃部件。微米和纳米级的玻璃构造体在微电子设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以往工艺需要烧结成型,但因烧结温度超过110 0,高于许多半导体材料等的熔点,因而无法直接在芯片或电路上加工玻璃部件。这一新工艺由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联合开发,研究人员以一种“有机一无机杂化”材料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lyhedral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POSS)为打印原料,POSS分子的核心是硅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无机物“笼子”,外面连接着一些有机官能团。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团队用双光子聚合3 D打印技术使原料分子发生交联,形成3 D纳米结构,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到650,使有机成分排出,无机成分熔融形成石英玻璃利用这种工艺,研究人员打印出了几种不同的纳米玻璃构造体,包括纳米柱排列堆叠而成的“柴垛”和“脚手架”抛物面形状的透镜、外部和内部都刻有图案的圆柱等。这些玻璃构造体不仅结构精密,还有着优越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对高温和化学物质的耐受力很期四第年0材建海P71息信闻新沿前技科强。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世界首次以氨为燃料的玻璃生产示范试验在日本完成近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实现新突破一一在实际生产炉中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氨为燃料的玻璃生产示范试验。该成果是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燃料氨利用和生产技术开发”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开发一种氨燃烧技术,应用于以辐射传热为主的工业炉。该示范试验于2 0 2 3 年6 月18 19 日进行,由旭硝子株式会社、太阳日酸株式会社、国立先进产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东北大学组织实施。试验验证了玻璃的质量、对窑炉材料的影响、火焰温度、炉内温度以及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玻璃熔化炉温度的情况下,废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浓度低于环境标准值。下一步计划在2026年后在玻璃熔化炉中全面引人氨燃烧技术,未来将考虑将氨燃烧技术扩展到钢铁和铝等领域,以减少各种材料制造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内首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生产线贯通据内蒙古科学技术厅消息,国内首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生产线全线贯通,该生产线采用的技术实现了粉煤灰作为工业废渣的全部利用转化据介绍,该生产线由内蒙古蒙西集团和鄂尔多斯国投集团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并投资建设,隶属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西铝业有限公司,该企业是内蒙古最早探索利用火评价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担任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天乐等6名专家担任委员的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技术的产业化推进。目前,电石渣深度净化制备钙基材料成套化低碳技术已建成示范工程5 项,近3 年累计实现电石渣高质量利用约3 6 0 万吨,电石渣利用过程二氧化碳大幅减排,实现了电石渣从低端建材化利用到中高端钙基矿物材料低碳制备的高价值利用的转变据了解,过程工程所于2 0 11年启动电石渣规模化高质利用技术创新研究工作,基于钙基固废高质利用的多年研究积累,开发了大风量涡流分选与快速脱炔、多外场强化解聚与杂质深度脱除、强化脱硫与石膏结晶调控、低温缎烧制备冶金级活性氧化钙等关键技术科研人员介绍,该技术的实施可综合解决电石渣现有利用过程反应效率低、存在燃爆安全风险等问题,助力破解电石渣高值化低碳利用过程的关键难题,打造电石渣深度净化跨产业高质量循环利用低碳新链条,并为大宗煤基固废的高质量绿色低碳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力发电厂废弃物一一高铝粉煤灰为原料提取氧化铝技术的企业之一,早在2 0 0 3 年就在中试生产中实现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半连续化生产,相关技术课题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20年来,技术攻关团队在借鉴波兰成熟生产工艺和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经过机理研究、中试试验和2 次工业化试验,取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通过对生产线进行长时间反复调试验证,掌握了氧化铝熟料自粉化的微观机理,攻克了熟料自粉化率持续偏低的技术难题,探索出一整套适用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生产的配料、熳烧、熟料自粉化及高温粉料输送等工艺、技术、生产方法。同时,技术攻关团队经过与下游的蒙西水泥公司联合攻关,解决了废渣应用问题,提取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硅钙渣全部用于联产水泥熟料和其他建材产品,最终形成了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链条。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确立为利用非铝土矿发展我国氧化铝工业的示范项目,企业将以此为基础着力推动打造“高铝煤电一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一电解铝一铝深加工一废渣综合利用”完整产业链,为实现粉煤灰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探索出一条成熟的路子。电石渣制备钙基材料有了绿色新技术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简称过程工程所)牵头的“电石渣深度净化制备钙基材料低碳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信息荟萃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开发成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团队创新性研制成功6 0 m厚度单晶硅太阳电池,为破解轻薄性和易碎性难以兼得这一“跷板”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相关成果于近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息信闻新沿前技科P72信息荟萃上海建材二二三年第四期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据介绍,研究团队通过高速相机观察发现,单晶硅太阳电池在弯曲应力作用下的断裂总是从单晶硅片边缘处的“V”字型沟槽开始萌生裂痕,该区域被定义为硅片的“力学短板”。根据这一现象,研究团队创新地开发了边缘圆滑处理技术,将硅片边缘的表面和侧面尖锐的“V字型沟槽处理成平滑的“U字型沟槽,改变介观尺度上的结构对称性,结合有限元分析、动态应力载荷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残余应力分析,发现单晶硅的“脆性”断裂行为转变成“弹塑性”二次剪切带断裂行为。同时,由于圆滑处理只限于硅片边缘区域,不影响硅片表面和背面对光的吸收能力,从而保持了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变。该结构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硅片的 柔韧性”,6 0 m厚度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可以像A4纸一样进行折叠操作,最小弯曲半径达到5mm以下;也可以进行重复弯曲,弯曲角度超过3 6 0 除了常规太阳电池在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应用以外,柔性太阳电池在可穿戴电子、移动通讯、车载移动能源、光伏建筑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国内外尚未开发出商用的高效、轻质、大面积、低成本柔性太阳电池满足该领域的应用需求。本工作通过简单工艺处理实现了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并在量产线验证了批量生产的可行性,为轻质、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研究团队开发的大面积柔性光伏组件已经成功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建筑光伏一体化和车载光伏等领域。兰州化物所制备出具有电热疏水润滑效果的薄膜材料近日,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表界面团队通过多层复合制备出一种具有电热疏水润滑效果的薄膜材料。该材料由底层的自黏性聚酰亚胺基膜、中间的电热层和最外侧的疏水自润滑防护层组成,具有表面发热均匀、电热功率可调、机械强度高和易黏结置换的特性,同时表面疏水、润滑,具有优异的抗污染、自清洁、自润滑特性。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ACS应用工程材料。装备表面冬季结冰是困扰工程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因为结冰问题造成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航空领域。目前飞机防冰除了喷洒提供临时性保护的防冰液外,飞机机翼防冰主要是通过将飞机高温尾气引入机翼部位,加热迎风面实现防冰,这就需要在机翼内部设置复杂管路,与当前飞机轻量化设计的目标相反。而电热涂层为其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研究团队将薄薄的涂层材料(微米级别)涂覆在机翼前缘,通过改变涂层厚度和调节施加电压可以实现电热功率(表面温度)控制。聚酰亚胺强度高、耐高温和电绝缘性能优异,将其作为基膜并覆涂导电涂料,再在电热涂层表面喷涂团队自研的疏水润滑防护涂层,可对电热膜进行保护整张膜在实验室或者车间就能完成制备,电热涂层厚度完全由设备控制,保证了涂层厚度和膜面电热功率的均匀性。此外,该薄膜最外层使用了团队自研的高分子树脂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疏水、自润滑效果,水滴在表面接触角大,很难附着,在较小风速下即可实现液体自脱离,避免雨滴蒸发带来的能量损耗。该材料为飞机机翼防冰、风电叶片防冰提供了新思路。透明气凝胶提高双层玻璃隔热能力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方法,通过添加透明气凝胶来更好地隔热,这种方法可用于窗户的双层玻璃中。在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团队描述了气凝胶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这种材料的窗户有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效率。双层玻璃之间是隔热空气,可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水平。尽管如此,此类窗户效果仍然不如保温墙。研究团队此次提出了一种改善双层玻璃保温隔热性能的方法。为了制造这种气凝胶(一种含有空气的凝胶),研究团队将从木材中提取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浸泡在水中,然后取出木质纳米纤维将其浸泡在乙醇溶液中。一旦溶液饱和,就将纳米纤维在加压烤箱中加热,这会迫使乙醇被空气取代。接下来,研究人员为透明的纳米纤维涂上防水材料,以防止玻璃片之间凝结,最终使气凝胶填满玻璃窗之间的空隙。研究人员指出,新的方法还允许增加玻璃之间的距离,使保温隔热效果更好。测试表明,2.5 cm的间隙提供了与保温墙相同的保温隔热效果。而且,这种气凝胶的可见光透过率为9 7 9 9%,超越了玻璃。此外,它的起雾系数也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