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形势下本科生人才培养策略探究.pdf
下载文档

ID:3330969

大小:1.23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形势下 本科生 人才培养 策略 探究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07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RENCAIPEIYANG HE JIZHICHUANGXIN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之本,高等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改革开放40年来首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结号。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新时代、新形势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目前世界形势动荡复杂,地缘政治挑战风高浪急,唯有切实提高应变能力,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都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对象也已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新问题,如何积极应对、继续深化改革,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要,是当前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一、当前本科生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挑战(一)信息爆炸时代,学生价值观受到的冲击大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总量、信息传播及处理速度等都以几何级数增长,形成“信息爆炸”。其对本科生的成长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3。本科生大多刚成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成型时期,汹涌而来的信息给其带来了了解世界的机会,但也极易对其“三观”造成巨大冲击。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受到来自各个媒介的信息冲击,繁杂的信息极易误导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传统媒体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发布信息,而大多新媒体由于缺乏相应的审核机制,各种信息都可以发布,其中不乏一些黄色信息、负面信息、暴力信息等。高校学生在价值判断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很容易迷茫,导致其价值取向紊乱4。更为严重的作者简介:姜俞光,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动机冷却技术;张晓红,西北工业大学校团委助理研究员、团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杨少雄,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效紧凑油气换热技术;范玮,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超临界燃烧与爆震推进技术。新形势下本科生人才培养策略探究姜俞光1张晓红2杨少雄1范玮1(1.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72;2.西北工业大学校团委陕西西安710072)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为了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十分有必要重视当前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线上学习投入不足、毕业就业难、价值观摇摆、心理状态波动等诸多新问题,建议从开展接地气的思政教育、改变教育理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重视心理健康及疏导四方面入手,解决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关键词:人才培养;高校;思政教育注:本文系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NSJZW2021Y-111)、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JGY20)研究成果。72JULY,2023/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ForumRENCAIPEIYANG HE JIZHICHUANGXIN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是,很多时候一些不良媒体针对某些事件还会恶意歪曲报道,这非常考验受众的判断力。网络所建构的“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偏差,深刻影响着本科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近年来,部分高校本科生出现“混日子”的情况,因此,教育部门发文强调各高校要严格把控学生的学习、考试、实习、毕业等环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对一批学业成绩不合格和荒废学业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令人深思的是,部分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不珍惜如此难得的求学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演变成为本科生群体的反面典型。(三)部分学生毕业失落感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为1076 万人,相比 2021 届同比增加 167 万人。而从2011年到2019年的近十年间,毕业生人数也才增加了174万人。然而,就业岗位紧缩,这使得一些本科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更为严重,毕业失落感增强。本科生“毕业即失业”的原因较为复杂5,从高校教育方面看,主要原因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本科生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职位需求不断增加,例如职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工等,但当前尚未形成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高等教育体系6。(四)部分学生心理状态波动大当前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7。部分学生因为学业、恋爱、人际交往困难等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疏导资源建设整体上尚未跟上需求,学生及大众对心理问题的发生原因和疏导措施的认识也不够充分。这给当代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困难。二、本科生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开展接地气的思政教育,树立价值观灯塔“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越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越是需要价值观灯塔来为青年人指明前进的方向,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第一,重视思政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机械化地开展思政教育会引起学生反感和抗拒。教师既需要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和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又需要富有技巧和感染力的讲授能力,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高校应当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积极聘请党政领导、科研领域内的老前辈、老专家、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提高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第二,专业课思政案例库建设。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是本科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课种类甚多,其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课内容有紧密联系,生动、接地气、分门别类的课程思政案例是实现良好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基础。此外,学校、学院、学科历史和科学家故事也是极佳的课程思政元素,对于持续建设并完善专业课思政案例库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第三,依托红色基地、专业教学基地等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使得学生身临其境,有着独特的感染力,思政教育也是如此。有条件的高校应依托红色教育基地、专业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二)改变教育理念,避免无效内卷第一,社会教育理念革新。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应该随社会发展而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待不应只放在成为研究型人才上。事实上科研人才需求在整个社会人才需求中并不能占到绝大多数,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也应该得到认可和大力发展,与社会产业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相匹配。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困局。第二,学校重视大学生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现在的部分大学似乎延续了中小学阶段流行的“唯分数论”,盲目内卷,将“绩点”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基础实习课程应该适当地调整,以适应不断更新的科技产品发展趋势;大学生校内外实践课程也应该作为考核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教师应该既能尊重教育的规律,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指明方向。第三,学生自身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因为盲目比较而迷失自我,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学习中增长知识和技能。此外,学生还要学会设置合理的目标,73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07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RENCAIPEIYANG HE JIZHICHUANGXIN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提高效率。同时也要注意生活与学习的平衡,适度参与一些非学业活动来放松自己,定期进行自我反思,避免陷入消极焦虑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与良师益友互相鼓励,共同努力,达成目标。(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接轨第一,避免本科生教育过度活动化、竞赛化、研究生化。在本科生培养中应该夯实基础,使学生扎实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再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竞赛、科研等研究生化工作。教学工作若一概而论、盲目跟风,则容易导致部分学习基础不牢的学生学习困难。建议通过优化本科生奖励政策,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基础知识。例如,在奖励政策中降低本科生竞赛、科研加分比例,避免奖学金、荣誉称号等与竞赛、科研完全挂钩;留出专门通道,使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奖学金以及荣誉称号等,避免部分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及荣誉,在学习基础不牢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参加各类竞赛或者科研活动。第二,应及早对本科新生进行学习引导。在学生入学之初,召集优秀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讲解大学到底读什么、怎么读,解读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介绍大学生活关键节点和典型范式,对本科新生进行深度引导,扣好本科新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提醒学生早早规划未来。第三,本科教育应与时俱进,引领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最新科研成果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进行更新,结合最新科研成果、结合社会科技应用水平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更新,让学生真正可以学以致用,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四)重视心理健康及疏导,普及基础心理知识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培养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工程。虽然本科生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极少,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心理问题。但是,一般性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调节和疏导,持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必须加以重视。第一,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数量少、专业素质低与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日俱增之间的矛盾突出。因此,高校亟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培养,培养专业师资团队;二是建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积极壮大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培训,满足学生需求;三是开展高校教师的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四是积极发展学生朋辈辅导队伍;五是关注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第二,普及心理健康相关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才能相得益彰,使当代本科生能更健康、阳光地成长。第三,高效准确把控学生的心理动态。将心理咨询服务下沉到学院、班级,开设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通识选修课,教会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技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分享一些成功疏导个案,鼓励学生面对内心问题。同时,学生家长也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与学校保持良好沟通,为学生创造支持性环境,必要时陪同学生接受专业帮助。综上所述,值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当前本科生人才培养面临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线上学习投入不足、毕业就业难、价值观摇摆、心理状态波动等诸多新问题,建议从开展接地气的思政教育、改变教育理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重视心理健康及疏导四方面入手,解决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2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23-03-31.htt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