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比较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3330755

大小:1.63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两次 中央民族 工作会议 比较 研究
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比较研究李贽1,代宏丽2(1.中央民族干部学院 干部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94;2.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共中央于2014年和2021年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形成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创新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唯一遵循。为了更好地掌握2014年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贯穿始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价值追求,有必要既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同创新发展总体要求的一致性,又要多方面比较研究新时代的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详细区别历史背景、中心任务、工作重点、内容体系、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形成的时代原因,为始终牢牢掌握并且忠实践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保障。关键词 新时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1-0215(2023)03-0066-08为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先后于2014年9月和2021年8月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专门分析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创新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思路方略、方式途径、基本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2014年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特点和价值追求,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两次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的文本及相关文献为依据,既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这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和创新发展总体要求的继承性、连续性、一致性,又要详细区别和考察历史背景、中心任务、工作重点、内容体系、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差异性、针对性、具体性,为我们更好地把握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总纲、领悟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的实质要求提供相应的理论保障和工作启示。一、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全面改革的深水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这是新时代首次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4年)的大的历史背景。一方面,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抓住用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上,极大地推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就充分体现为经济科技创新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等多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49 No.3May 2023第49卷 第3期2023年5月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中华民族观研究”(项目编号:22CMZ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一般项目“新媒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及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BMZ00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李贽,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干部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代宏丽,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66方面的综合国力1;另一方面,长期高速发展过程中积聚的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的问题,社会利益分化加剧的问题,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压力趋紧等矛盾日益突出。这些全局性的矛盾同样表现在民族工作领域之中:在民族发展问题上,主要表现为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经济动力不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落后等问题突出2。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西部地区各族人民深受贫困之苦,成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地区和薄弱环节,是按时完成“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下定决心啃下来的最硬、最大的“骨头”。找到破解这些问题的正确途径,走出一条民族地区实现小康梦和团结梦的光明道路,成为新时代党中央必须解决的民族工作领域的最大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中共中央召开首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时面对的历史条件和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在此基础上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的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2021年在这样的重大历史转折的背景下召开。一方面,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努力和快速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难啃的硬骨头的脱贫攻坚任务终于取得了决定性成就3,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促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也取得了新的成就4。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并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新征程可以触及的奋斗目标5。另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6,这一主要矛盾同样必然会表现在民族工作领域。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在脱贫解困基础上实现的小康社会目标,仍然需要国家继续给予政策支持,并且进一步解决衔接乡村振兴、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民族团结方面,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与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是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和社会条件。我们要在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让各族人民在实现物质方面共同富裕的同时,精神生活、思想境界、观念情趣也能够共同向现代化的要求迈进。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高度把民族发展与民族团结统筹起来,一体规划,系统施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命活力、抗压能力、坚固程度。这是在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复兴目标升级换挡时期,中共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条件和时代主题。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背景,总体上都是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历史关键时期。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完成“富起来”进程中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攻坚克难的历史任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首个百年历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尾工作的时代要求。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背景中更突出的是强调中华民族向“强起来”复兴目标启程的历史主题,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核心和关键的铸魂任务以及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新时代两次会议贯穿始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旋律,要求各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齐心协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7。二、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中心任务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着眼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强调要以此作为民族工作的抓手。这一中心任务是中国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在民族工作领域的体现和要求,是摆脱贫困困扰、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西部民族地区历史起点低、发展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弱,在脱贫解困方面任务重,按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承受着较大的压力8。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用很大的篇幅专门阐明党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任务的思路和措施9。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4年12月印发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明确强调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67复兴的中国梦”10,这也成为之后几年民族工作实践始终贯彻和落实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民族主体的全面性上,就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1;在民族工作内容的全面性上,强调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中来;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文化建设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铸魂工程连接起来;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各族人民的“四个认同”12,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政治建设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建设衔接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构成内容,既服务服从于该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又着眼未来,为中华民族“强起来”复兴事业进程中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生机。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衡量“高质量”的标准,就是新时代民族工作能否切实起到动员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共同奋斗、凝心聚力的作用。这一中心任务的确定,与中共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把握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3,在民族领域最集中的表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建设与构成民族的个体发展不平衡、各族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协调、中华民族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不充分。现有的状态,无法满足人民对中华民族“强起来”的美好愿望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41次提及“中华民族”一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7次提及“中华民族”一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发展内在规律”14,明确提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主题,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纳入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构成,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复兴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工程铸魂的关键环节,要立足于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点,把主线涵盖、渗透、引领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是推动和判断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成就的根本遵循和衡量标准。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中心任务虽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是由中共中央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来决定的。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中心任务反映了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起来”的发展要求,体现了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历史要求。这一中心任务的完成,为推进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中心任务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阶段“强起来”的发展要求,是从认同度、凝聚力、包容性等方面巩固和建设更高、更强、更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经之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层次的民族共同体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这一中心任务的确立,表明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领域的着力点已经向改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失衡的方向转变,明确强调中华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建设的绝对重要性,覆盖面既涉及各民族和民族地区,也涉及东部发达地区,目的是致力于铸就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三、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广泛涉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生命线、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城市民族工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对民族构成国情的认识和重申解决民族问题纲领的原则,是解决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原则,具有实践指导性。从正确认识民族构成国情的角度来看,中共中央强调中国多民族构成的特色和优势,阐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特点、基本内涵,明确了民族工作正确道路“八个坚持”的基本内涵和“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68结生命线、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城市民族工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面的内容,都具有民族工作的实践操作性,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后续发布的相关文件中体现了具体明确的工作要求。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浓墨重彩地阐明了民族地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科学发展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战略任务、着力点及实现途径、落实方式等基本内容,表明新发展理念对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提出要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征和实质的要求;提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的创新思路;提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工作要求;明确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念内涵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战略任务;明确了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领导的具体要求。这些方面的总体内容,用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巴特尔的话来讲,就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15。这些民族工作的内容,是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的民族工作主要任务在民族领域重点工作上的延伸和拓展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广泛涉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防范和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经验的认知方面,总结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十二个必须”基本遵循的重要思想;在对工作主线的论述方面,阐明该主线的观念内涵和重要意义,着重提出正确认知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各民族具体利益的关系,正确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成民族意识之间关系的根本要求。会议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实际工作存在的偏差,立足于增进共同性的工作基点,在巩固“五个认同”的基础上,明确在国家、公民、法治这些体现国家整体社会主义属性和现代文明发展方向的“三个意识”上必须“同”起来(一致起来);同时,尊重、保护、传承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特色和差异性。后一原则以不伤害、不冲突、不抵触前一原则为实践准则和工作底线。对这些重大关系的正确把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主体意识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律的正确认知和根本遵循。对正确道路的认识和对工作主线的把握,都是总体性的重点工作要求。具体工作重点主要是在共有精神家园的主体把握上,把“各民族”完善为“中华民族”;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强调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建设方面,强调着眼社会结构变迁调整的历史机遇,促进各民族相互“全方位嵌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在民族事务治理方式上,由“法治化”上升到“现代化”,强调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或者隐患的具体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面,强调由统一战线工作部门牵头协调,并且将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由以前的“三个特别”升级为“四个特别”。这些工作内容极大地拓展了以往民族工作的重点领域,全面提升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服务服从于中华民族“强起来”复兴大局的工作境界16。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工作重点,既体现了中共中央围绕中心任务抓好工作重点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中共中央结合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时代需求创新发展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了民族团结的意义,强调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推动中华各族儿女水乳交融、团结如一。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同各族人民生命线的高度统一1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相比,一些词语的出现频率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推进民族工作发展的角度对其表述的方式和观察的视角发生了改变。例如,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后,“民族地区”被纳入国家乡村振兴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来统一规划、一体把握,同时强调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城市民族工作”的任务,纳入各民族“三交”的社会建设内容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来统筹推进。69四、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内容体系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内容体系建构上遵循以民族国情认知为基础、以民族工作纲领原则为支撑、以重点工作领域为实践途径的逻辑框架和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国情认知方面,鲜明地表明了中共中央对多民族共存的态度和对多元一体大家庭民族关系结构的把握,明确肯定多民族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发展优势,阐明了中华民族与其构成民族、中华民族内部个体民族之间两个层次不同内涵的民族关系。站在这样的国情认知基点上,会议回顾和肯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年来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工作道路、民族关系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当前工作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是坚持、发展、完善以往民族理论与政策及民族工作道路,改善民族关系的时代依据。与国情认知和时代特征相联系,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探讨民族工作道路原则过程中,创造性地把增强“四个认同”,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提升到民族工作纲领原则目标的高度,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升级转型的先声,适应了该阶段满足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心工作的需要。会议浓墨重彩地阐明了党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重点工作安排等内容;从小康社会文化建设角度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对既与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关系改善关系密切,又与各民族群众合法权利保障息息相关的城市民族工作,开创性地提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强调通过流入地和流出地“两头对接”实现城市与各民族群众相互接纳和融入“两个更好”。会议最后落脚点放在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主体的建设上,除了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重要性、加强基层和作风建设、发挥民族工作格局和委员制度之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三个特别”的民族地区好干部标准。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内容体系的建构上遵循以历史经验认知为基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的纲领原则为支撑、以重点工作领域为实践途径的逻辑框架和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族工作成就,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民族工作成就和宝贵经验的高度,阐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十二个必须”遵循的重要思想。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和探索第二个百年民族工作成功之路的必须遵循。厚重的历史认识经验和重要思想,已经升华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执政经验的智慧结晶,成为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基本国情的有机构成。以此为基点,会议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详细阐明这一工作主线“四个与共”的基本内涵,着重论述了这一工作主线对实现民族复兴、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意义。适应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复兴进程中创新发展民族工作的总要求,会议提出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按照这样的总体要求,会议先后就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互相全方位嵌入为抓手的共同体社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治理现代化、防范重大风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安排规划。这些总体性内容更加突出了“广义民族工作”对各方面各领域工作的普遍性要求18,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凸显民族团结进步公约数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内容体系,具体框架内容和逻辑演进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遵循了以基本国情和历史经验认知为基础、以民族工作道路和纲领原则为支撑、以重点工作领域为实践途径的逻辑框架和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立论逻辑的前提,就是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和反复强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国情。新时代中共中央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结构国情的重视和强调次数之多、阐述内容之全面、分析问题之深刻,都创造了中国共产党自抗日战争以来对中华民族基本情况认知的第二个历史高峰。中共中央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把这些深刻丰富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情认知汇聚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族工作经验“十二个70必须”之一,即“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16,强调要增强对中华大家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正确把握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认识基础,要看到包含中华民族历史观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结构国情中也包括了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民族工作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民族工作经验。这些都是党和国家回顾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开创未来的国情认知和经验的有机组成,是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国情认知的统一体。五、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风貌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精神风貌上体现了中共中央敢于攻坚克难,善于主动积极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解决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全面改革深水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区遗留的问题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样的挑战和问题也深刻地反映和体现在民族工作领域,主要表现为民族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成为全国按时完成百年小康梦想的最大短板,需要党和国家从政策层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和精确的照顾。这些挑战和难题,都需要党从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相结合的高度及时给予明确回应。新时代,中共中央站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立场上,紧扣各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共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时代命题,提出了激发“三个积极性”,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精准扶贫战略、把握“四个方面、八个重点”的总体建设思路,为民族地区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中共中央纠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民族发展与民族团结相对分离、互不关联的“两张皮”的偏差,紧扣民族团结生命线,提出通过改善民生来争取民心的战略对策;强调把民族团结生命线维系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在工作途径方面,中共中央阐明了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质要求、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改善、对推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及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对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等的具体要求。中共中央这些开创性的工作探索和发展思路,体现了新时代中共中央敢于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攻坚克难、善于把握和解决民族工作领域复杂问题的精神风貌。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精神风貌上体现了中共中央敢于开拓创新、善于探索“强起来”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经过党和国家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民族地区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历史承诺。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发展的基础上,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都得到了极大满足,“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意识都有了极大提升,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迎来新的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这些民族工作发展成就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中共中央在总结百年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总命题,确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总纲,按照“强起来”的时代愿景全面部署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路线图。这项系统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在于铸魂,就是要立足于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各族人民共有的灵魂;基础和前提在于方法,就是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途径和出路在于重点,就是要把铸魂的目标和“四个方面的关系”的方法全面渗透到抓好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的社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防范重大风险)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之中,形成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气象和新境界。中共中央的这些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助力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目标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途径,体现了中共中央面向未来开创各民族共铸中华魂的美好愿景,开辟探索国家和民族共同体建设正确道路的精神风貌。新时代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精神风貌上虽然取向不同,但是都能够体现新时代中共中央不畏艰难险阻、善于开拓创新、长于解决民族工作领域的挑战和短板、致力于探索开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正确道路的团结奋斗精神。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民族工作纲领原则层次上,体现了结合时代71发展和工作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实质,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族工作正确道路的认识总结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十二个必须”的基本经验,并且上升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执政国情的高度来作为本次会议的立论基础。从新时代民族工作接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十二个必须”的基本经验,在内容上是对中共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八个坚持”和“九个坚持”的基本经验的继承、发展、创新19,体现了中共中央在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奋斗精神。“十二个必须”基本经验的内容结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价值立场、立国之本、根本制度、生命之线、精神家园、社会基础、法治途径、国家意识、领导保障等方面的全面把握。其中,历史方位、重要任务、价值立场都涉及纲领、道路的理论基础,能够回答中国特色民族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何以形成的基本问题;立国之本、根本制度、生命之线、精神家园、社会基础、法治途径、国家意识、领导保障都涉及纲领道路的实践途径,能够解决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何以实施的基本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涉及连接纲领、道路的理论与和实践桥梁的作用,能够回答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以何推进的问题。这就是该工作主线提纲挈领的总纲作用的体现,也是为什么中共中央要在“十二个必须”基本经验中着重把铸牢共同体意识确定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原因所在。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3.2 张庆安.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差距问题研究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7377.3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21-02-26(002).4 陈坚,编著.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122123.5 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J.求是,2021,(9):418.6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7.7 宋才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 J.党政研究,2021,(3):5969.8 向玲凛,邓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及其政策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5.9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N.人民日报,2014-09-30,(001).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4-12-23(001).11 李斌,李自良.“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 N.人民日报,2015-01-23(002).12 彭英明.巩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理论的深化发展写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一周年之际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5):15.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N.人民日报,2017-10-19(001).14 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J.中国民族,2021,(11):4853.15 巴特尔.把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引向深入 J.中国民族,2016,(8):56.16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N.人民日报,2021-08-29(001).17 李贽,张静.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3):2329.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写.丁宏,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7.19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72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CentralConferences on National Work in the New EraLI Zhi1,DAI Hong-li2(1.Research Center for Ethnic Administrators Education,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Ethnic Administrators,Beijing 100094,China;2.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Tongliao 028043,China)Abstract: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held two sessions of the CPCCentral Conference on national Work in 2014 and 2021,forming a series of new ideas,new views and new strategies.Thes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entral conferences on national Work in the new era are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t its core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national work.They are the guide to action and the only guideline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thnic work.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two Central national WorkConference throughout,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upright and innovative,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fully graspthe consistency of the spirit of the two Central Ethnic Work conferences and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innovationand development,We should also conduct various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two Central conferences on nationalWork in the new era,The detailed differences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central tasks,work priorities,content system and the spiritual outlook reflected,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imes,Thus to providea firmly and reliable theoretical guarantee for us to always firmly grasp and faithfully practice the main line of forging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n the new era.Key words:The New Era;The Central Conference on national Work;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责任编辑高宇7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