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振兴
发展
中医药
事业
生成
逻辑
核心
要义
价值
卫生经济研究 圆园23 年 8 月第 40 卷第 8 期总第 436 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中医药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贡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1。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新时代以来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旨向,为全面振兴中医药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遵循。1 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生成逻辑1.1 理论逻辑: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医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2。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是以中医药学为基础和前提的。我国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形成了既不同于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和模式,又不同于世界其他传统医药学的思想内容和时代价值。中医药理论和学说的核心内容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经络学说、药性理论和辨证施治理论等,都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医药学则把自然和人体紧密结合起来,将包括精、气、神的生命观贯穿于人的生命过程。我国传统文化讲求整体观念、思辨理念,强调“阴阳五行”,皇帝内经 则将阴1.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1676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成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振兴发展中医药研究”(2021SK136)。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旨向李谦1,郭小学1摘 要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把振兴发展中医药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上升到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出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揭示中医药发展在理论、历史和实践维度的生成逻辑,围绕“七位一体”建设阐释中医药发展的核心要义,厘清其卫生健康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价值旨向。关键词 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价值旨向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23)08-0001-05The Generation Logic,Core Essenc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New EraLI Qian,GUO XiaoxueAbstract:In the new era,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the cor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原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corporates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ises to the strategic overall situation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the Chinese nation,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for the 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and greatly promote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is article explores three aspects in原cluding the generation logic,core essence,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reveals the generation logicin the theoretical,historical,and practical dimensions,interprets the core ess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ven in one construction,and clarifi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ealth value,economic value,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value,cultural value,and ecological value.Key words:new er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generation logic;core essence;value orientationFirst-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Marxism,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1676,China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 卫生经济研究 圆园23 年 8 月第 40 卷第 8 期总第 436 期阳思想贯穿始终,指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部存在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我国传统文化讲求中庸之道,强调“中庸中和”,中医药学的“中和观”就是儒家中和思想在医药学领域的实践和延伸。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不仅造就了中医药学特殊的表述语言和表达方式,还塑造了中医治病救人的医术医德和遵循自然、敬重生命、关怀健康的中医药文化。1.2 历史逻辑: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把握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学作为应用科学,与人类现实需求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中,中医药学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方面功不可没。近代以来,中医药文化遭到一些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看待中医药”,不仅关系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还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医药优势,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中医药政策。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医药短缺问题,提出“中西医并用”,有力保障了根据地军民的健康,也认识到中医药的独特价值。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精华糟粕说”为传统文化正名,“中西医合作”方针开始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根据地推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建设角度明确提出“团结中西医”的方针,肯定了中医药“是保障中国人民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力量”,中医药事业发展日益步入正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大力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事业”。1982年再次明确把“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作为发展中医事业的根本方向。1991年,党中央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2007 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中西医并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关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制定了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战略规划,作出了“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的战略判断3,中医药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3 实践逻辑:立足中医药独特优势,构建中医药事业的“四梁八柱”中医药学成长于我国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着自成一格的中医医术、深邃思辨的中医医理、仁医大诚的中医医道,具有原创性的特点和优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发展有着新的定位和认知,从过去仅关注中医药发展与人民健康需求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升到强调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4。党和政府着眼于中医药事业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中医药发展规划和政策,搭建了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四梁八柱”。从定位来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中医药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从举措上看,中国的中医药 白皮书从整体上概括了我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要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从人才、产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制定了28项举措;2022年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中医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将“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单独列为第二十条重点任务,规定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从保障来看,2016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颁布实施,为中医药行业依法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2 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要义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代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核心要义就是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服务、养生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对外交流“七位一体”建设,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打开中医药发展新格局。2.1 坚持文化铸魂,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注入文化动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关键是处理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是在创新转换下的传承,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中医药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首要问题是搞清楚传承什么、怎么传承,创新什么、怎么创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大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之后,出台 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注入文化动力。中医药传承主要是对中医药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的传承,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医术、医理和医道三个层次。其中,医术是指中医独特的诊疗养生技术、方法和医药实践知识;医理是指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和医家学说、思想等;医道是指中医在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上所持的基本思想和核心理念,认知生命和诊治疾病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以及行医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所体现的价值定位5。创新体现在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内容的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旨向李谦等卫生经济研究 圆园23 年 8 月第 40 卷第 8 期总第 436 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将保持特色优势和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转化创新和完善中医药文化建设机制。2.2 打造“两大基石”,加强中医药医疗服务和养生保健建设,夯实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雄厚根基由于文化差异,中医和西医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保护等医学基本理念上存在显著不同。医疗服务和养生保健是中医药的两大重要功能,也是中西医差异的集中体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问题的凸显,中医药的诊疗视野更具宽广性,侧重整体性和个体性,讲究辨证施治。中国的中医药 白皮书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都要求加强中医药医疗服务建设,就是要加强中医药临床优势研究,提高重大疑难病和危急重症的临床疗效;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作用;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应设置中医馆、国医堂,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是对我国古人生活经验的总结,凝聚着历代医家的伟大智慧,反映了人体生理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包含着精神内守、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起居有常、适应环境、适量运动等养生原则和方法。新时代加强中医药养生保健建设,就是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打造中医健康保健新模式;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推进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建设;拓展中医医院服务领域,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整和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传播中医药知识和养生保健技术方法;促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3 抓好“两大核心”,加强中医药教育和科研建设,培育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科技强。振兴中医药事业必先振兴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药教育建设要以建立符合中医药“七位一体”建设要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为目标,加强中医药医疗服务人才培养为主体,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为关键,统筹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统计提要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在校学生834777人;中等中医药学校39所,在校学生92368人。加强中医药科研建设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指出,“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6。加强中医药科研建设就是要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融合现代科技成果,挖掘中药方剂,推动中医药现代性转换;完善中医药科研资源配置,发挥企业、市场、高校等科研技术合力,促进中医药科研资源开发共享、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搭建中医药科研特色平台,建设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药创新研制平台等;加大中医药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做好重点工程和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打造中医药信息化高水平学术平台。2.4 把握“一个关键”,加强中医药产业建设,打造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现代产业链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7。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振兴发展中医药的关键。中医药产业包括中医药种植业、工业和服务业,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中药种植来看,种植是中医药原料来源的主体,是产业链的最前端,事关中医药产业的源头安全,要统筹考虑各地中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条件,建设特色中药材基地,提升中药材生产规模和水平;推进人工生产或野生抚育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等关键技术研发;培育中药大品种和驰名品牌;颁布野生中药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当然,中药原料除了药用植物外,药用动物、药用矿物以及部分化学类、生物制品类药物,也是中医药产业建设的领域。从中药生产来看,中药制造中包括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要积极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精深加工,促进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提升,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加快构建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体系;适应中医药信息化要求,推动中药产业智能制造;培育壮大中药产业链,提升中药产品生产工艺水平;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目前,我国约有6万个中药、民族药批准文号,2 088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中药已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到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从中医药服务业来看,需要畅通包括药农、药商、药厂、药店(包括医院药房)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在内的产销链条,搭建一批交流合作、商贸物流和专业服务平台;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纳入医保范围。同时,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医养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开发多元化文创产品,打造康养旅游发展高地。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旨向李谦等卫生经济研究 圆园23 年 8 月第 40 卷第 8 期总第 436 期2.5 做好“外部保证”,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彰显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医药是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中医药作为我国对外人文交流“国际名片”,积极传播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2016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方面的交流合作,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2021年,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肯定了我国在中医药医疗、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并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建设,就是要深化全球卫生治理合作,着力构建传统医学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医疗卫生合作,着力增加优质中医药服务供给;深化科技创新合作,着力打造中医药发展新优势;深化国际贸易合作,着力培育中医药发展新局面;深化健康产业合作,着力扩大中医药发展规模;深化区域国际合作,着力推进中医药开放发展;深化教育合作,着力加强中医药国际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文化交流合作,着力提升中医药影响力。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与56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中医药内容被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了17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章节纳入其中,中医药历史性进入世界主流医学体系,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3 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价值旨向3.1 独特的卫生健康价值不同于西医之“病”的诊疗方式,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之“证”,侧重“以气化过程为基础的功能异常,包括器质性病变,更包括器质性病变的前驱性功能异常(气虚、气焰、气滞、气逆、血虚、血瘀、血热、内火、上火等)、器质性病变之外的关系网失调、功能子系统异常、系统异质以及更早更深的熵病、未病”8。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大力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按照辨证论治,先找证候,取得临床疗效,然后倒推机理,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医的诊疗模式,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尤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从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更加注重健康的工作方式和养生方式,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的优势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的认可,出现了“中医热”,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医药力量。3.2 潜力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中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幅提高。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2019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28.5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产品贸易额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中药出口额达37.2亿美元,显示出巨大的海外市场发展潜力。截至2022年,中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281.9亿美元。同时,中药资源需求量显著增加,2017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的1.3%,19572017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了32倍,且不包括野生抚育和林下种植的中药材,300余种常用中药材实现了人工种植。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中药材品种选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从20世纪不足10个扩展至目前的257个,涵盖91个中药材品种9。3.3 原创优势的科技价值中医药包含着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是医学文化和医学技术的共同体。传统观点认为,中医药是一种经验医学,医者往往根据医学典籍和实践经验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缺乏西医的科学数据和实验证明等。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就是要挖掘中医药科技价值,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向现代化转型。一方面,从态度上肯定中医药的科技价值。20世纪后期,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方法论由“还原论”转向“系统论”,这些都与中医药的理论内容和思维方法相契合,不仅证明了中医药的视野广度和发展优势,还证明了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从实践上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例如,加强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对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现代诠释,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体系;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对中医临床的实践创新,研制临床诊疗规范技术标准;同时,鼓励企业开展中医新药和诊疗设备、保健仪器研发,健全产品和技术标准,等等10。3.4 优秀典范的文化价值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人们往往更多关注其卫生健康价值和经济价值,将其定位为治病或保健的功能,其实中医药学更具文化价值。中医药学在理论层面与中华文化具有同构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悬壶济世”,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倡导“三因制宜、辨证论治”,“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提出“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医药学在实践层面具有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旨向李谦等卫生经济研究 圆园23 年 8 月第 40 卷第 8 期总第 436 期中华文化代表意义和传导功能,是群众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已经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3.5 绿色持续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又称环境价值,具有公共性,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提供了同等的环境价值(同等健康生存的环境条件),如果遭到破坏,会殃及每个个体的健康。中医药同样具有生态价值,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药材来源于人工种植和野生植物,这些都是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土壤、水质、空气等)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的,需要科学有序、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种植和采摘。保障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加强中药材道地产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中药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大力推行中药材的生态种植、仿生栽培和野生抚育,尤其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严格把控农药、化肥等使用,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另一方面,生态价值可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中医药价值多元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山论”的生态文明思想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中医药的生态价值除了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自然价值外,还会产生具有经济效益的增值自然资本。近年来,中医药健康旅游备受青睐,生态观光园、采摘园、中医药材基地和中医药博物馆等就是通过良好的中医药生态资源,带来了经济收益。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中医药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看到,仍然存在中医药人才资源供给短缺、高质量服务缺乏、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未完全落实等困境,如何在朝着“健康中国”迈进的征程中实现中西医的结合与融合,仍是留给我们的时代课题。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9.2 黄璐琦.中医药瑰宝焕发新光彩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抗疫纪实C.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85.3 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部长访谈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9.4 朱晓静,杨静.中国共产党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演进逻辑与基本经验基于中医药传承创新政策文本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2(9):654-690.5 张建华,周尚成,潘华峰.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报告(2020)基于省级竞争力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5.6 习近平.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N.人民日报,2021-05-15(1).7 余艳红,于文明.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 为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贡献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抗疫纪实C.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9.8 袁纲.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2:143.9 程蒙,杨光,黄璐琦.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综述中药资源发展七十年历程与展望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1(3):16-27.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6-12-23).http:/ 2023-02-14 责任编辑 冯芳龄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 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3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3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2023 年下半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一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建设,持续提升地市和县级医疗水平,加强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促进分级诊疗的体制机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二是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规范化管理,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全面加强医药领域综合监管,形成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三是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巩固健全全民基本医保,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深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最大化发挥各项制度效应,有效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四是推进医药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支持药品研发创新,常态化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和质量监管,确保“供好药”“用好药”。五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从制度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评价考核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六是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加强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队伍建设,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深化基层薪酬、岗位设置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和农村。(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时代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旨向李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