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技术视域下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3329261

大小:1.54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技术 视域 高校 卓越 新闻 传播 人才培养 策略 研究
新闻论坛 2023 年第4期【内容提要】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事业具备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对当前新文科建设中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尝试总结新技术视域下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成效。【关键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新技术 国际传播新技术视域下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吴欣宇 胡 凯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现代传播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增强现实(XR)、人工智能(AI)、元宇宙等传播技术已经出现并应用在新闻传播的诸多领域。现代视听传播新技术的发展改变和重塑着新闻传播的业态,这也对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文科建设宣言 中提到“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原有文科专业深入融合,推动文科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创新”。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使得其以各种形式出现在通信、网络、媒体、生活服务以及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为艺术、娱乐、教育和商业等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一、新技术视域下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一)突破学科界限,人才培养跨学科化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涌现,新闻传播渠道和方式在新技术视角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深度融合的趋势。从新闻生产到信息传递再至受众反馈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而这些新技术也在改变着新闻生产流程、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通过技术加持,新闻传播事业才能焕发出更多的创新性。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闻传播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从而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以及传播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深刻变革。随着媒介转型和传播技术的演变,单一学科素养的储备已无法满足现代传播实践,因此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打破专业限制,实现跨学科融合。随着时代潮流、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传媒产业对于具备复合型和全能型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培养具备新闻素养和掌握当前新闻传播领域技术和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二)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媒介新生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媒体的种类也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形式,信息传播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采集、生产、传播、接收等行为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和实现,新闻传播呈现出主体大众化、渠道多元化、内容海量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新闻行业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信息采集、内容制作、产品分发、呈现形式到用户参与模式等各个环节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将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但同时也会为媒体转型发展提供契机。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传播者可以预测传播效果,从而更加精准地确定选题,或协助选择最优的表达方式。在当今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新闻传播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既面临许多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保持正确的把关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这个根本问题”,明确地指出了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1947年卢因在 群体生活的渠道 一文中提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价值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在新技术的视域下,媒体环境所带来的舆论导向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有效地提高大众媒介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能力和判断能力成为当前新闻媒体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必须贯彻把关意识,从信息的筛选和编辑,到受众的信息筛选和阅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肩负着双重使命,既是信息供给者,也是新闻把关人。随着媒体的融合发展,传统媒体把关人正在向新媒体把关人转型,这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媒教育118二、新技术视域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一)新闻传播环境日趋复杂新闻的生产、采集和传播得到了新技术的优化,但这也对新闻伦理道德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创新发展。当面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职业素养时,学者卡尔森指出:“在缺失应有的社会约束力状态下,人有可能丧失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2新技术催生了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崛起,这使得新闻传播面临着更为广泛和迅速的影响力和扩散性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频繁出现一种追求时效性、忽视新闻事实、以博取大众关注为目的的行为。由于缺乏专业素养以及道德伦理缺失等问题导致一些新闻事件被虚假报道,甚至引起公众恐慌和误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在新技术视域下,新闻传播行业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显得尤为重要。新闻领域的人才培养既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同时还必须具备人文关怀和批判性思维的双重素养,才能够应对复杂的新闻传播生态环境。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要具备对信息真实性的处理和对网络谣言的应对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素养,以确保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二)国际传播话语权竞争愈发激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话语权竞争愈发激烈。近年来,新媒体对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引发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传统的“硬新闻”逐渐被“软新闻”所替代,而新兴媒介又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国际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传播的内容也呈现出娱乐化、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其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效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应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挑战,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构建新闻传播中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三)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尚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等问题,学科之间仍然存在壁垒。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综合发展和创新能力受到了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和协同合作不足的制约。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生态在智能化、沉浸式、虚拟仿真、全息交互等智能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一幅全新的发展图景。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改变着传统传播形态。在这个新环境中,新闻传播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具备适应时代需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代传播环境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被媒体广泛应用,这些都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媒体转型发展过程中,更需要熟悉算法、大数据、VR、AR、AI等新技术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四)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完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新闻传播实践培育新闻传播人才。目前高校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尚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必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构建基于媒体融合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缺陷,目标设置通常过于笼统,主要由宏观和通用的目标要素构成,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具备熟练掌握各种媒体工具和技术的应用能力。然而,当前仍有一些领域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缺陷,缺乏对VR、AR、AI、元宇宙等新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内容未能及时融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媒体融合的新动向以及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因此,需要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新技术视域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新闻学专业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学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3高校培养卓越新闻人才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解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和意义。加强对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价值取向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媒体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客观、公正、负责任地进行报道。引领他们坚持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专业能力,成长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二)促进跨学科融合培养新闻传播学科内部壁垒分明的专业分工限制了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想象力和现实选择。4新技术视域下的卓越新闻人才培养需要促进学科间的跨学科融合。这一方面包括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学科的合作,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跨学科团119新闻论坛 2023 年第4期队,推动新闻创新和技术应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新闻行业需求。另一方面,包括高校与行业内部应联系更加密切,双方合作建立在尊重各自主体性的基础上,学界以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基础理论解释为本位;业界则以新闻与舆论事业发展、技术创新、解决实践问题为本位。5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协同育人等教学项目,建设新闻传播平台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践强化能力,致力于培养具备综合实践能力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共同举办社会实践、活动赛事、学习课程及课件定制等。(三)培养国际视野专业人才移动互联技术、5G、6G和元宇宙技术,为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力量、新的通道和新的空间,推动了国际传播秩序的再造。在新技术视域下,新闻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间的新闻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国际实习和交换项目,拓宽他们的国际经验和视野。高校应当吸收国内外优质的课程资源,建立完善的“全媒体+国际+外语”课程体系,加强“国情教育+国际视野”的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要注重提供多元文化的教育资源,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国际视野的培养。通过开展新闻传播教育,有效地加强跨文化传播能力,增进国家文化自信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理解。通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培育学生敏锐的舆论热点发现能力,使他们对时代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让学生能够在风云变幻中明辨是非,真正成为具备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四)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卓越新闻人才的培养需要探索适应新技术领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思路,进行教育课程与实践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创新化。这包括更新和完善专业教育课程,将新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纳入其中,以确保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同时,强化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和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新技术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新闻素养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理念,创新课程培养方案,拓宽课堂模式,加强文化交流,提高媒体素养。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课程培养方案应当与时俱进,注重对传统课程授课模式进行优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中的“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创新”的理念,平衡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之间的关系。从培养具有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出发,优化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在保证思政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教学力度的基础上,拓展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不断创新授课模式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使高校学生在新闻理论课学习的过程中结合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完善学生的信息可视化认知体系。通过技术革新使得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更能满足当下新闻传播领域的需求。四、结语传播新技术已经逐渐影响到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互动方式。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体形态和创意表达不断涌现,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只有做到适应时代需求,创新传播方式,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才能够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校在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 新文科建设宣言 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为政策指引,遵照增强“四力”要求,培养优秀新闻人才,要紧跟新闻传播的发展态势,运用新技术、构建新平台、使用新手段,全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本文系“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njgzc2022-11)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 骆正林.根据新闻把关原理规范政治信息传播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03):50-60.2 段春英.新技术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究J.科技传播,2018,10(14):80-81.3 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10):26-28.45李彪,高琳轩.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J.中国编辑,2022(01):41-46.作者简介:吴欣宇,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胡凯,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编辑:白 洁传媒教育1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