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
手札
十八
通考
新见王国维手札十八通考释梁 帅*摘 要:王国维作为海内外的学术大家,手札对于了解其学术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自房鑫亮主持编纂 王国维书信日记(2 0 1 3)始,学界未再对新见的王氏手札进行全面搜罗与整理。笔者将近十年来见于古籍拍卖会、学术展览,以及在民国报纸杂志中的新见王氏手札检出,共得1 8通;并逐一考订其内容与背景,这有助于进一步考察王国维的学术生活。手札的时间跨度自1 9 1 3年至1 9 2 5年,其内容涉及著作的校勘与出版,亦兼述友朋亲情、日常生活,还有专论学术问题。信札或可补以往认识所阙,或提出未曾关注的问题,值得学界重视。关键词:王国维;未刊手札;考释罗继祖言:“观堂先生为宇内大学问家,其片纸只字皆当珍视。”王国维书札之辑也正是自罗继祖始,嗣后经吴泽、袁英光广搜博采,始有 王国维全集书信卷(中华书局1 9 8 4年版)。2 1世纪以来,王庆祥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 0 0 0年版)、马奔腾 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1 0年版)、房鑫亮 王国维书信日记(浙江教育出版社2 0 1 5年版)更是勠力于此,尤其是后者堪称王国维书信整理的集大成。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所编 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往还书信集(全6册)(中华书局2 0 1 7年版),则将馆藏王氏书札全部影印,佳慧学林尤多。在这一期间,一些散见的王氏书札也不断地被披露,且每每有新文献发现便会对王国维的相关研究有所推动。如祖艳馥、达西娅维埃奇罗斯编 史与物 中国学者与法国汉学家论学书札辑注(商务印书馆2 0 1 5年版),收录了法国吉美博物馆藏王国维致伯希和的两封书函,刘波在赵万里所藏信札中检出一封王国维致张尔田的信函,高田时雄则在大阪大学“石滨文库”发现了三封王国维致罗振玉的书信。然而观堂书札的整理是一项无法穷尽的事业,这在房鑫亮编订 王国维书信日记 时即有体会。近十*作者简介:梁帅,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文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宗室戏曲活动研究”(2 0 C Z W 0 1 6)阶段性研究成果。罗继祖:王国维未刊书札阅后说明,文献1 9 9 4年第4期。房鑫亮 王国维书信日记编校说明:“书信的补充,似乎是个无尽的过程。除了不时有新发现外,亦存在已知藏所而无法获取者,但愿将来重订时能够辑入。”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浙江教育出版社2 0 1 5年版,第3页。年来王氏书札频频现于古籍拍卖、学术展览,亦有王氏遗札见于民国报刊而未被关注。笔者有意将学界尚未整理的王氏书札逐一检出,这对于全面认识王国维及其学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今共辑得1 8通,并对其系年、内容、文字等作逐一考订,以求正于诸方家。一、致山田茂助三通其一拜启,陈者前日 壬癸集 印刷事,已与罗先生相谈。其植字台赖须用十行十八字者,新制二枚可也。制台后,请即行植字印刷为荷。纸之品质大小,照 文笔眼心抄。王国维山田茂助样其二拜启,来书并 壬癸集 二页已阅,中有二误字,乞改正。印刷需贰百部,用纸仿 眼心抄,印刷亦乞如 眼心抄,用墨稍重为荷。以后排成二叶,仍乞寄校,邮费加入勘定可也。此上。山田茂助样王国维,十八日其三拜启,壬癸集 签题已写就,寄上请查收为荷,其长短亦请照此式。昨携上表纸,据罗先生言似不止百枚,请一检查。若有二百枚,则表纸可用全叶,不必用半叶也。此上。山田茂助样王国维顿首案,三封信函不署年月,然信封依次盖有大正二年(1 9 1 3)5月3日、5月1 8日、6月2 8日邮戳,由此可知通信时间。壬癸集 出版于1 9 1 3年夏,由山田茂助圣华房刊行,是书收壬子(1 9 1 2)、癸丑(1 9 1 3)两年所作诗歌,总计二十首。该书出版后,王国维将其分送诸好友,25文 学 研 究此三封信函见于“中国嘉德2 0 1 9春季拍卖会:笔墨文章 信札写本专场”,L O T号:2 2 0 2、2 2 0 3、2 2 0 4,拍卖时间:2 0 1 9年6月3日。罗振玉(1 8 6 61 9 4 0),字叔蕴、叔言,号雪堂,王国维最重要的学术密友。“植字台”,日文名词,即活字的拍字架。在印书之前,按照内容行款、板框高宽制作一字盘,再摆放活字,后上墨印刷。“不匝月,为友好散尽,其纸贵可知”。山田茂助(1 8 5 51 9 3 3),名春寿,字延年,号墨鱼斋,京都人,明治时期日本著名书坊圣华房主人。圣华房位于京都寺峙六角式部町1 2番,以经营古旧书籍为业,兼有印刷出版。1 9 1 0年,得狩野直喜指导,山田茂助排印 元杂剧二种,收录 汉宫秋 窦娥冤;1 9 1 4年,狩野直喜又请陶子麟覆刻罗振玉所藏 元刊杂剧三十种,同样是请山田茂助刊行。1 9 1 3年5月,王国维曾向缪荃孙谈及正在编印的 壬癸集:“至东以后,得古今体诗二十首,中以长篇为多,现在拟以日本旧大木活字排印成册,名曰 壬癸集,成后当呈教。”此三封信便写于书稿最后的付梓阶段。徐森玉(1 8 8 11 9 7 1)言:“王静庵写书的方法是最科学的。乃至校对装帧,都要缜密周详。”此三封书信皆是商议 壬癸集 的印刷装帧事宜,可为徐森玉之说作佐证。在第一封信中,王国维确定了 壬癸集 板式为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并嘱咐山田茂助先印刷两张样叶。他还提及 壬癸集 用纸的“品质大小”,均可仿照圣华房早先所刻 文笔眼心抄。不久,山田茂助将 壬癸集 两页文稿呈送王国维。然而在样稿中,山田氏并未完全领会王国维用意,以至于后者不得不强调:“用纸仿 眼心抄,印刷亦乞如 眼心抄。”并特意叮嘱“用墨稍重为荷”。为便于山田氏把握,王国维特意剪裁掉自己所藏 文笔眼心抄 牌记所在页,并写道:“此 文笔眼心抄 用纸。”“版之高下仿此。”“用纸仿此。”空海 文笔眼心抄,明治四十一年(1 9 0 9)圣华房旧木活字本。王国维所藏是内藤湖南(1 8 6 61 9 3 4)1 9 1 0年所赠:“宣统庚戌秋九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内藤博士见遗,国维。”彼时内藤氏正在京师进行敦煌遗书的调查。为便于随时纠正,王国维还在信中提到“以后排成二叶仍乞寄校,邮费加入勘定可也”。从近年来古籍拍卖流出的王国维致山田茂助的寄封来看,除上述三封外,王国维在5月2 8日、6月2日、6月1 0日、6月1 9日接连去信;它们当还是围绕 壬癸集 的编印展开,且山田氏随时将新刻印好的书页寄去,供王国维检视。信中还提及 壬癸集 最终拟刷印2 0 0部。今比较 壬癸集 与 文笔眼心抄,版式相同,用墨较之稍重,诚如王国维的要求。本年6月2 7日,王国维去信铃木虎雄:“维昨今二年之诗,古今体共得二十首,已属山田圣华房以木活字排印,次月上旬可以装成。”此时 壬癸集 编印已趋完成。次日,在完成校对细节工作后,王国维又将自己所书 壬癸集 题签奉上,并对表纸即书衣纸作说明。从王氏去信来看,出于纸张的考虑,山田氏、王国维本欲将表纸一裁为二。但是据罗振玉言,其提供的表纸并不止百张;故王国维认为若纸张充裕,“可用全叶,不必用半叶”。检视 壬癸集 表纸,封页与封底均是同一纸张,可见山田氏最终使用当是全叶。35新见王国维手札十八通考释赵万里:壬癸集提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二十五册),齐鲁书社1 9 9 6年版,第2 5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4 8页。许姫传:许姫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 9 8 5年版,第2 9 4页。王国维:文笔眼心抄跋,明治四十一年(1 9 0 9)圣华房刻本。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6 0页。关于王国维 壬癸集 刊行,可参见潘建国 王国维 刊行始末记,汉学研究 第三十一集,学苑出版社2 0 2 1年版。二、致铃木虎雄一通手书敬悉。沈诗 秋怀 第一首末二句为“寄声寂寞滨,乞我膏盲针”,前所录漏一“滨”字。旅行初复,谅无风尘之苦。此候豹轩先生起居。国维顿首案,此信邮柬封面写:“市内上京区上御灵神社东邻 铃木虎雄殿 市内吉田町神乐冈八 王国维。”邮戳为大正二年(1 9 1 3)1 1月1 9日。本年4月,王国维从京都田中村移寓吉田町神乐冈八番地。铃木虎雄(1 8 7 81 9 6 3),字子文,号豹轩、药房,日本著名汉学家,彼时在京都帝国大学任职。王国维 曲录 戏曲考原 问世后不久,铃木氏便发表 王氏的 与(艺文 第五年第一号,1 9 1 0),第一时间向日本学界介绍了王氏两部新著。宣统三年(1 9 1 1)底应内藤湖南、狩野直喜邀请,王国维跟随罗振玉来到京都,两人此后多有交往。信中提及王国维向铃木虎雄转述沈曾植 秋怀 一事。沈曾植(1 8 5 01 9 2 2),字子培,号乙盦、寐叟,嘉兴人。光绪六年(1 8 8 0)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安徽布政使等职,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秋怀,一作 秋怀三首简太夷,作于1 9 1 3年1 0月2 4日。原诗本是寄赠郑孝胥,次月沈氏又将其抄寄罗振玉。1 1月1 8日罗氏回信称赞此诗:“秋怀 四章,合山谷、后山为一手,一句一拜倒,至 道亡诗亦尽,愿在世无绝 二句,讽咏不下百回,恨不得尽观近制,亟付手民也。”沈曾植奉上诗作时,也自谦“略有吟事,录奉教政,怀抱可想,阅后或即以贻东友亦可”。虽然王国维与沈曾植相识于1 9 1 5年春,但他在这之前即耳闻沈氏大名,尤其从罗振玉处读到 秋怀 后,更使其犹生敬佩之感:“每从韫公处得读书疏并及诗翰,读 道穷诗亦尽,愿在世无绝 之句,始知圣贤仙佛,去人不远。”王国维对 秋怀 多有戚戚会心之所,在 东山杂记 中不吝褒奖:“顷读沈乙庵方伯 秋怀 诗三首,意境深邃而寥阔,虽使山谷、后山为之,亦不足过也。至第三章乃云 道穷诗亦尽,愿在世无绝,又非孔、孟、释迦一辈人不能道,以山谷、后山目之,犹皮相也。”赵万里 王静安先生年谱 亦记:“于沈乙盦先生诗,亦必手自抄录,而尤爱诵其 秋怀 及 陶然亭 二诗。无事时,辄讽咏不已。”从此封书信看,王国维又将诗歌录示铃木虎雄。铃木氏曾回忆:“他甚少推许别人,但45文 学 研 究此封信函见于2 0 1 7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 4 0周年纪念展”,后收录于展览图录,编号:展23。许全胜:罗振玉与沈曾植书函,历史文献 第十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5年版,第1 6 7页。许全胜:沈曾植书信集,中华书局2 0 2 1年版,第1 9 0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6 1页。王国维:东山杂记,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第三卷),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 0 1 0年版,第4 2 34 2 4页。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国学论丛 第一卷第三号,1 9 2 8年。对在上海的学者,他极赞赏沈子培曾植先生,称其学识渊博高明。”1 9 1 8年春,铃木虎雄与王国维一同拜访沈曾植,沈氏以新编 乙卯稿 相赠;而铃木氏对沈曾植的关注,自当肇始于王国维录示的 秋怀。三、致邹安四通其一顿首,弟于初七日抵此,寓北山路棣隆里一街三号樊宅。兄何时可来?到后请示知,以便奉诣。此请景叔先生道安。案,邹安(1 8 6 41 9 4 0),字寿祺,一字景叔,号适庐,杭县人。应哈同花园姫觉弥之邀,邹安此时在仓圣明智大学任教。上述内容写于名刺上,未记年月。不过根据王国维与罗振玉的往来书信、王氏 丙辰日记,可知其写于1 9 1 6年2月1 3日,旧历正月十一日。1 9 1 6年2月初迫于生计,王国维携家眷从京都返回国内。2月9日午后,王国维一行乘坐的筑后丸号抵达上海三菱码头,范纬、樊炳清、罗振常等人前去迎接。在此后半个月内,王国维一直暂居于同窗樊炳清家:“与抗公同行,即至其家。”至2 1日,他才搬至大通路吴兴里新居。此后王国维任 学术丛编 编辑之职,邹安则负责 艺术丛编。此番王国维将名刺投寄到邹安府上,主要是欲向其进一步了解姬觉弥(1 8 8 71 9 6 4)的为人。到沪后不久,王国维便通过樊炳清、罗振常、沈曾植等人略有耳闻姬觉弥的行事风格,并在1 1日去信罗振玉谈及所闻:“姫君为人,至沪见敬、抗二公即略闻其不妥,尧香亦知之。及晤乙老,又道其详。乙老并言其刻薄倾险。乙老谓欲与此种人共事,非与哈亲立合同不可,又谓其人为善不足、为恶有余。看来此人非可与公事者。”然而由于彼时邹安并不在沪:“现在景叔回杭,一二日内可至。”所以欲更多地了解姬觉弥及此后工作细节,只能“俟景叔到后与之一见,看其为人再定办法”。到了1 3日,邹安仍未返沪,王国维遂第一次到邹安家中打探消息并奉上名刺,当日亦去信罗振玉:“景叔仍未到,今日可到,三日内必可与此人相晤。”其在 丙辰日记 中也记载:“十一日,晴。早八时许起。至法租界纬公处坐谈一刻。出至西藏路大庆里漫画斋访邹景叔,尚未至沪,云今明可到。”直至1 4日晚,邹安才返回上海,并于次日上午来到樊炳清家与王国维相见。55新见王国维手札十八通考释铃木虎雄:追忆王静庵君,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第二十卷),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 0 1 0年版,第3 7 8页。此封信函见于“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古籍文献、唐宋遗书、翰墨菁萃、西文经典”,L O T号:0 4 0 9,拍卖日期:2 0 1 7年1 2月1 8日。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7 3 7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8 4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8 6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7 3 8页。其二手示敬悉,承教一切,谢谢。唯弟此病确系脚气而非风,二十一年曾患此病,当时以为风,针灸数月乃愈,其实非针灸乃自愈。近翻阅外国医书,回忆当年病状,与脚气一一相同。弟意甚不信中医,正如公与恕阶兄不信西医相同耳。然承关切之意,则甚感甚感。专复,敬请景叔先生大人台安。维顿首贵上人案,赵万里 王静安先生年谱“民国八年八月”条记:“八月病脚气,会罗先生津沽新居落成。先生乃由海道赴津养疴,即主罗先生家。”此信当写于此时。王国维还提及自己曾于光绪二十一年(1 8 9 5)罹患足病;然此事实是发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 9 0 2)夏,王国维在与汪康年、许家惺的信中多有谈及,因而此信中所忆时间有误。王国维“体素羸弱”,平日里自然少不了寻医诊脉,此信专述其对西医的态度,颇可值得探讨。光绪二十七年(1 8 9 7)康有为、康广仁在上海设立大同译书局,聘请汪康年总理 时务报 编辑事宜,次年王国维赴沪任 时务报 编辑。王国维对西方实证科学濡染甚深,彼时大同译书局设立医学会,王国维遂有机会接触到医学,并日渐表现出对西医的认可。他在与许家惺的信中谈到欲赴医学会学习的想法:“医学会果欲去学,谅无不可,唯叶、罗两君办事颇不着实,又非纯用西法,不请西人教习,学之恐无益耳。”他对医学会不讲授西医的做法颇不为意。此外,王国维还为许家惺购买了 全体新论 妇婴新说 等西医书籍。光绪二十八年(1 9 0 2)王国维饱受脚气病的困恼,因而不得不返回海宁家中疗养。从5月底到8月初,父王乃誉(1 8 4 71 9 0 6)先后为其延聘江又桥、朱子园、莫寅、朱义和、林鸿宾等名中医到家诊治,然王国维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小孩病不已,两腿烂溃无法医调以小孩病笃,诸人为议,已无救药。”经过多方打听,王乃誉甚至用了杨花、烧酒等土方调理,也不见效果:“日寻医药,迄未奏效,殊为忧悬。”最后,王乃誉将六合名医姜启忠带来诊治,后断为鹤膝风,即结核性关节炎。然而在经过了近十次针灸后,王国维的病情仍不见好转:“此间新延一医诊治,据云奚鹤膝风,因三阴之气不足,风邪乘之,乃虚劳之报。原据云65文 学 研 究此封信函见于“北京匡时2 0 1 8秋季拍卖会:名人手稿信札专场”,L O T号:0 3 9 8,拍卖时间:2 0 1 8年1 2月5日。费有容,字恕阶(皆),号蛰园,乌程人。费有容与王国维相识于哈同花园,曾协助刘承幹整理 宋会要辑稿,著有 唐诗研究。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国学论丛 第一卷第三号,1 9 2 8年。王国维:三十自序,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 0 1 0年版,第1 1 9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9页。王国维致许家惺:“医学书遵办上,其中 西病名表 手血脉管图脉表 诊病论 三种已售罄,俟续印出再补购奉。其 全体新论 妇婴新说 两种在合信氏 西医五种 中,据云不能拆卖,故尽购之。”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9页。王乃誉:王乃誉日记(二),中华书局2 0 1 4年版,第9 3 3页。王乃誉:王乃誉日记(二),第9 2 6页。连针灸七次,五日一针。当可能行,现两腿渐瘦,所云鹤膝风似为不谬,颇为焦虑。”一场脚气病硬生生把王国维消磨得疲惫不堪,而中医的一再误诊、拖延病情,更使王国维渐渐丧失了对中医的耐心。此后,王国维愈发倾向西医诊治。刘大绅是王国维在东文学社时期的同窗好友,清末也与罗振玉一同东渡,早于王国维一年回国。1 9 1 6年7月刘大绅母亲患病,刘家起初并不延请西医而只服中医,王国维向罗振玉说道:“季英太夫人已稍愈,可以无妨。惟病者不信西医,必服中医之药,而中医乃用珠粉、羚羊等味,久服恐非宜也。”“季英堂上之病仍如故态,恐亦中药石之害,否则无此理。”“季英太夫人病势依旧无进退。病者不信西医,坚不肯服西药。”直到十余日后,刘老太太才肯服用木村择堂寄来的西药,病情也渐有好转:“刘太太之病,今日晤抗公,言季英云,服木村药事已疏通过去,故已购药物及称药器具,此甚可喜,否则服中医峻剂甚为危险,反不如不治之为愈也。”“好在现不杂投医药,唯服木村之药。”在与罗振玉的通信中,王国维再次肯定西医,而对中医多否定。1 9 2 5年王潜明赴上海海关任职,其妻罗孝纯、继母潘氏也一同来沪。1 9 2 6年夏王潜明患病,然而夫妻二人病急乱投医,在中西医轮流诊治后病情愈发加剧;等到王国维赶到上海探视时,潜明已病入脊髓。王国维后来在给马衡(1 8 8 11 9 5 5)去信时谈及此事:“亡儿之病,中西二医并有贻误,亦不能专咎西医,即病者自身亦枪法错乱。总之,运数如此,无可说也。”王国维认为其子的病逝,中医、西医的诊治皆负有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西医。其三隆仪拜登,手书并史獣鼎拓本并拜赐,至谢至谢。李元妃象 景本,系夹在书中,一时无从检出,俟日内检得,即奉上不误。专肃,敬请景叔先生大人台安。弟维再拜附柬一份,叩詧收贵上老爷案,王国维在哈同花园任职期间,虽与邹安互有分工,但也时常参与 艺术丛编 的编辑,此封信便围绕此展开。根据王国维获读史獣鼎拓本、艺术丛编 影印 李元妃象 的时间判断,此信当写于1 9 1 9年夏秋之际。史獣鼎,西周早期彝器,清末归金传声。1 9 1 9年4月,刘体智于沪上收得,邹安获一拓75新见王国维手札十八通考释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2 2页。罗继祖 涉事琐记:“谈到访旧,有两事可述。一是木村择堂先生,虽业医,但能诗,有学者风。”长春文史资料 编辑部:长春文史资料罗继祖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长春市政协文史办公室发行组,1 9 9 3年,第2 1 1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1 3 6、1 3 7、1 3 8、1 4 1、1 5 0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6 7 1页。据许宏泉 谈月色书笺(品逸,四川美术出版社2 0 0 7年版,第3 7页)著录,此信札为王俊旧藏,后见于孔夫子旧书网2 0 2 2年春季文物拍卖会“名人墨迹书画版画”专场,L O T号:1 1 3 5,拍卖时间:2 0 2 2年9月4日。本:“史獣鼎,器小文多,售去虢壶得之。”刘体智为之撰有长跋。王国维在借观后言:“此鼎 字,维以为确是爵字,唯下多一耳。此种偏旁增减,古文时有之。簠斋以为秬、鬯二字合文,非也。”不过对于此鼎,王国维此后认为多有可疑处:“(王国维)说过古器中的一个 攻吴监,和一个 史兽鼎 是靠不住的,这话他著作中却没有,所以我特地写在这里。”李元妃象 即 金章宗妃李昭容真,为1 9 1 6年罗振玉从沪上所得:“此帧去年冬得之沪上,盖西江某侍御故物。上有翁覃溪阁学跋,定为李元妃象。”不过据罗继祖回忆,此象实为王国维代罗氏收得:“先祖在海东日,王观堂太姻丈为购之沪上,乃西江某侍御故物,价八百金。观堂与先祖书,称此画为骊龙之珠,先祖亦极赏之。”李元妃象 原件后来毁于兵火:“先祖见背,予检理家藏书画见之,幅甚巨,失量其尺寸,其时惟解重元明清人画,初不觉金画稀有尤可贵也。一九四五年秋旅大光复,吾家书画之巨大者皆遭兵劫,村民得之,拆取画轴代薪,而用画作门障,毁烈无复遗,此像在其中。”但罗氏早先曾用玻璃板印制若干件,得以流世:“今箧中惟存玻璃版影本一纸,幅首有先祖手题 金章宗敕写麟德宫昭容真,上虞罗氏雪堂藏。”罗振玉精于书画、彝器收藏,不矜秘:“维告以(邹安)公乐于流通,志不在酬报。”王国维将 李元妃象 影本提供给邹安,收录在 艺术丛编 第十九期(1 9 1 9年8月)。其四景叔仁兄大人阁下:辰惟献岁以来,上侍康娱,文卷焕发为颂。弟一病度年,迄未出门。昨嘱儿子踵府贺岁,顷复勉成诗画两种,敬以赠行,聊伸颂私。自谓生平交谊于阁下最深且重,伏乞哂留,并赐斧政为荷。另附名柬,恭贺年禧,祗请元安。弟名正,具令尊公大人前呼名。叩贺。路诞日。国维再拜十一日案,此信为恭贺新禧所写,兼叙与邹安情谊。路诞日即路神日,为旧历正月初五。王国维书信的落款时间,阴历、阳历多有混用;今查1 9 2 1年2月1 1日为正月初四,由此推知该信当写于本日。自1 9 1 6年2月回国以来,王国维与邹安共同在哈同花园供职,由此建立起真挚的情谊。85文 学 研 究 钟鼎兵器金石集拓册,西泠印社2 0 2 1年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L O T号:0 3 2 1,拍卖时间:2 0 2 2年1月2 1日。王国维:史獣鼎跋,艺术丛编 第二十一期,1 9 1 9年1 2月。李恩绩:爱俪园梦影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4年版,第2 7 5页。罗振玉:金章宗妃李昭容真跋,见罗继祖主编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2 0年版,第6 0 0页。罗继祖:枫窗三录,大连出版社2 0 0 0年版,第2 9 1、2 9 2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9 4页。此封信函见于2 0 2 2年日本阪神美术伯品首届联合同步拍卖会,拍卖时间:2 0 2 2年1月8日。且王国维与邹安又是同乡,这种地缘上的关系很容易便将二人拉近。特别是在与姫觉弥的交往中,颇谙事道的邹安频频从中斡旋,帮助王国维解决了不少麻烦。彼时的王国维留心金石之学,邹安则长期以来关注于此;他借主编 艺术丛编 之机完成 周金文存,这对王国维的学术活动提供了重要帮助。王国维初名国桢,遂有“弟名正”之说。四、致沈曾植二通其一顷晤益庵,知因大便用力,头部骤作剧痛。其痛自太阳穴而及头顶为甚。廿四晚、廿七晚两次均剧痛,日间惟有小痛。廿八日已请胡竹舫诊治,服平肝息风之药,已见功效。昨晨大便甚易,已无他苦。渠闻长者欲遣人视疾,至为感激。惟现服胡药,已见功效,故拟请稍缓,再行奉闻。专肃,敬请乙庵先生大人颐安。国维再拜 三十日其二赐书并致雪堂函敬悉。扇面敝处可代寄,但尊体新安,似以从缓挥豪为是。抑安前日往视之已少安,惟云稍用心仍觉头涨,其病仍与脑部有关耳。专肃,敬请东轩先生大人颐安。国维再拜案,以上两通信札皆述及孙德谦病情。孙德谦(1 8 7 31 9 3 5),字受知、寿芝,号益庵、隘堪,元和人。光绪年间中秀才,清末任江苏、浙江通志局纂修,入民国后任东吴大学、政治大学、交通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教授。吴丕绩 孙隘堪年谱初稿“民国六年”记:“冬,患病,一若脑裂,则用心过勤所致也。沈子培尚书为延医治之。”此两通信札当写于1 9 1 7年冬。王国维旅寓沪上期间,与孙德谦、张尔田三人比邻而居:“丙辰春,余自日本归上海,卜居松江之湄,闭户读书,自病孤陋。所从论学者,除一二老辈外,同辈惟旧友钱唐张君孟劬,又从孟劬交元和孙君隘庵。二君所居距余居半里而近,故时相过从。”时有“沪上三君”之称,闲暇时常常切磋学问:“乙卯、丁巳之交,(张尔田)与王静庵同旅海上,去君(孙德谦)居不数武,三人无十日不见,见则上下古今纵谈忘晷。虽学诣途辙不尽同,然皆就正于君。”95新见王国维手札十八通考释此二封信函见于泰和嘉成2 0 1 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同心传古 罗振玉王国维书法艺术专场”,L O T号:0 1 7 9,拍卖时间2 0 1 3年1 1月1 7日。吴丕绩:孙隘堪年谱初稿,见孙德谦著,张京华、黄曙辉编 孙德谦著作集(第九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1 9年版,第4 9 7页。王国维:汉书艺文志举例后序,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第1 6 4页。吴丕绩:孙隘堪年谱初稿,见孙德谦著,张京华、黄曙辉编 孙德谦著作集(第九卷),第4 9 8页。孙德谦、王国维也都受知于沈曾植,为其编纂诗文集。1 9 1 7年冬,孙德谦为沈氏编 乙卯诗集,之后又领衔编订 海日楼文集。而从1 9 1 6年至1 9 1 9年,王国维也为沈曾植抄录、编辑“壬癸甲乙四年诗”。1 9 1 7年下半年,孙德谦正为 汉书艺文志举例 做着最后的核勘工作,为此他还先后请王国维、沈曾植为该书撰序。不料至秋冬之际,其突遭头病困扰。与之同时,沈曾植在为 汉书艺文志举例 撰写序言时同样罹患此病,他便也向孙德谦提及自己的病痛:“近苦肝风,眩帽怔忡,执卷辄不终而废。”“鄙近复苦头眩,脑中时若摇摇,观书数页即废,但以瞢瞪遣日耳。”正是由于沈曾植也有相同病症,他便有意请医生查验孙氏病情。不过从王国维的去信来看,孙德谦早先时候已请沪上名医胡筱舫为其诊治,并开具了平肝息风之药;因此通过王国维,孙氏先婉拒了沈氏之请。然而结合吴丕绩 孙隘堪年谱初稿 所记,正是沈曾植后来坚持为孙德谦觅得良医,后者的病情才得以好转。1 2月初,孙德谦将刻印好的 乙卯诗集 与 汉书艺文志举例 赠予王国维,彼时其仍在坚持服药,可见病情仍未好转:“回苏经旬,昨始来沪。贱躯服药四剂,尚不能复元。以年近残腊,馆事必待结束,无可迟滞,然亦苦矣。培老 乙卯稿 及拙著 举例 均出版,奉上各三册,一分奉赠,二分祈转赠叔蕴先生及富冈君为荷。”至十二月初六日,王国维将 乙卯诗集 汉书艺文志举例 转寄罗振玉:“乙老诗刻成,并孙君 艺文志举例 各二部,一赠先生,一赠富冈君,皆孙君托维转呈。”五、致徐乃昌贵上大人:昨日惠书敬悉,齐侯两罍容题奉。纪元镜拓本,拜嘉致谢。此复,敬请积余先生大人台安。案,此信提及徐乃昌请王国维为所藏齐侯罍拓本题跋,并将纪元镜拓本寄赠王国维。陈乃乾辑 观堂遗墨 收有王国维为徐乃昌藏齐侯壶拓本跋:“齐侯两壶,字极草,颇有不可识之字。又以二壶相校,文多衍脱。然为一时所作,固不待言。晋江陈颂南跋此,乃谓一为飨礼所用,一为食礼所用,满纸寱语,令人无从索解。道光以后,学术渐微,士大夫乃不惮为06文 学 研 究本年十月,王国维有信致罗振玉:“乙卯诗集 已由张孟劬、孙益庵为之刊成,二人各为一序,大约年内可以出书。”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2 8 1页。王蘧常 沈子培先生著述目:“(海日楼文集)由孙隘堪校勘,原稿丛残,且多阙文,整理不易。孙逝世后,蘧常复加董理。”王蘧常:沈寐叟年谱,长沙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 9 3 8年。王国维:海日楼诗跋,稿本,上海图书馆藏。许全胜:沈曾植书信集,第3 0 1、3 0 2页。医生或为林洞省,王国维曾称其为“乙老家常用之西医”。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1 3 8页。马奔腾: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1 0年版,第2 1 7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3 0 1页。此封信函见于2 0 1 7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 4 0周年纪念展”,后收录于展览图录,编号:展13 1。欺人之语,此士风之变,非细故也。己未正月,为积余先生题。”由此推知信当写于1 9 1 9年正月前后。徐乃昌(1 8 6 91 9 4 3),字积余,晚号随庵老人,南陵人。光绪十九年(1 8 9 3)中举,曾任淮安府知府;清末赴日考察学务,后鼓吹教育、实业救国,参与督办三江师范学堂者;进入民国后,隐居著述和校刊古籍,是近代著名藏书家、学者,编有 随庵吉金图 小檀栾室镜影等。齐侯两罍即齐侯壶、齐侯女壶,又名洹子孟姜壶,有甲乙两器。起初发现于清代中叶,为阮元、曹载夔所藏,清末归吴云。民国初年,齐侯女壶藏周鸿孙处:“齐侯女壶,旧藏吾吴曹秋舫家,红羊劫后,藏归安吴氏两罍轩。今归四明周氏月湖草堂。”齐侯壶仍归吴氏后人:“今曹氏旧藏之女壶,已归周氏,此器仍在吴氏云。”徐乃昌自是从上述两处获得了齐侯两壶拓本,后请王国维撰写跋语。其实,王国维很早就关注过齐侯壶,他在 盛京时报 连载 东山杂记(1 9 1 3年7月至1 9 1 4年5月)时,便在考察古人盟誓时提到“归安吴氏所藏齐侯壶铭文中有云 誓于大司命”。据赵万里考察,此次为徐乃昌所撰齐侯二壶跋语,“实即 集林 卷六之 释天,惟行文遣词略有不同耳”。王国维曾多次为齐侯壶拓本作题跋,其中可见王国维对此彝器的渐进研究过程。如在应徐乃昌题跋数月后,王国维又应邹安之邀为其新得拓本作跋。相较于此前跋语,王国维多有会心之所:“此器言折于大嗣命。折 者,誓 之假借,大嗣命即周礼大宗伯之司命,康成以为文昌第四星者也。据此,则司命为盟誓之神。周礼司盟职,盟则北面诏明(察)神,注以日月山川当之。然 春秋左氏传 自有司慎、司盟为专掌盟约之神。说文 引 左传 作司慎、司命,证以此器,则古盟誓之神实为大嗣命。(康)即周礼司盟职之明神,康成以日月山川当之,盖不然矣。观堂王国维。”此跋着实体现出王国维的精深学问与见识。至1 9 2 3年7月,容庚借编 金文编 向王国维去信,后者在回信中还有提及:“弟所撰金文跋尾不过二三十篇。此间所有,仅有齐侯壶、散盘诸跋书于拓本上者耳。兄如欲移录,请随时枉驾可耳。”可见此时王国维手边还有一齐侯壶拓本,并撰有跋语。1 9 1 8年冬,徐乃昌请王国维为 随庵吉金图 撰写跋语,是为二人交往之始。此后他又多次受徐氏之邀为其所藏拓本题跋,如在1 9 2 3年3月去信徐乃昌:“前日属题秦公敦拓本,正欲濡豪,苦无下笔之处。因此拓付装时,文字必作三层分列,全形拓本之上方已不能容。若分装两幅,以文字为一幅,器形为一幅,则器之上方正可题字,然此装法不甚合宜。最好付装后再题,则器形之下,尽有题字之余地也。”可见王国维对拓本装裱要求之高。1 9 2 9年3月,徐乃昌将包含王国维 齐侯二壶 在内的十篇跋语手迹寄示陈乃乾:“至中国学会,晤陈16新见王国维手札十八通考释陈乃乾辑:观堂遗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4年版。王叔重:吴湖帆年谱,东方出版中心2 0 1 7年版,第5 5、5 6页。王国维:东山杂记,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第三卷),第3 2 4页。赵万里:静安先生遗著选跋跋 二卷,见吴泽主编 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3年版,第3 2 3页。王国维、赵藩等跋周齐侯罍全形拓 见于北京诚轩2 0 1 1年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L O T号:0 1 9 8,拍卖时间2 0 1 1年5月2 1日。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7 0 5页。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4 7 6页。乃乾,以王静庵所题两齐侯罍、秦公敦、商鞅量拓本假印。”由其编入 观堂遗墨。徐乃昌同样酷嗜铜镜的收藏,其所藏汉唐古镜数量之多、品种之精,世所罕见,罗振玉 小檀栾室镜影 题签后注:“积余先生藏古镜至富,兹精拓传艺林。”日本学者富冈谦藏(1 8 7 31 9 1 8)亦对铜镜有兴趣,曾著 古镜的研究。1 9 1 7年3月,富冈氏赴沪访学,王国维便介绍其到徐乃昌处查访古镜:“富冈君于古镜甚有研究,所收藏亦不少,拟尽览尊藏古镜。”在本信中,徐乃昌向王国维寄赠了所藏纪元镜拓本。六、致沈兼士一通兼士先生讲席:昨接手书,敬承一是。弟前以北方新出古器物、书籍颇多,故颇思作一月之游,藉扩见闻,并与诸君子晤谈。怀此有年,辄以事冗不克成行,未审今年此愿得遂否。高邮王石臞先生训诂音韵书手稿,去岁由其后裔售出。其稿本六七十册(皆小册),并散片等,现并在弟处。其训诂一类,已发见 雅训表 二十一卷。(原无书名,以 尔雅 方言 小尔雅 广雅 诸书训诂,照王氏所定古韵部目,分为二十一部。每部之中又分二十一部,如“始”字在“之”部,则在十七卷。又“初哉”二字,一在“鱼”部,一在“之”部。则“初”字在第十八格,“之”字在第十七格。此表不独检查甚便,于声音训诂之关系,亦可以观之。)释大(?)七篇。(原当有二十三篇,仅成七篇,专以双声说字。)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若干册,周秦韵谱 西汉韵谱 各若干册,又合韵谱若干册。26文 学 研 究徐乃昌:徐乃昌日记,凤凰出版社2 0 2 0年版,第1 0 5 6页。徐乃昌:小檀栾室镜影,民国十九年南陵徐氏刊本。房鑫亮:王国维书信日记,第4 7 2页。此信刊于 北京大学日刊 第1 2 1 2期第2版(1 9 2 3年4月1 3日),题为 研究所国学门通信王静庵先生致研究所国学门主任函。王念孙(1 7 4 41 8 3 2),字怀祖,号石臞,高邮人,语言学家。雅训表,即 雅诂表:“手稿,无书题,取 尔雅 方言 广雅 小雅 四书训诂以建首字为经,而以古韵二十一部分列所释之字以纬之。其建首字亦各分为二十一部,故共为二十一表,每表又分二十一格。”王国维: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第2 0 1页。底本作“(?)”。释大:“正书清稿,取字有之大义者,依所隶之字母汇而释之,并自为之注。唐宋以来,相传字母凡三十有六,古音则舌头、舌上,邪齿、正齿、轻唇、重唇,并无差别,故得二十三母。先生此书亦当有二十三篇。今存首七篇,视全书不及三分之一。”王国维: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第2 0 3页。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七本、周秦韵谱 一册、西汉韵谱 十七册、诗经群经楚辞合韵谱 三册、周秦合韵谱 三册、西汉合韵谱 十七册、谐声谱 二册、古音义索隐 散片:“右诸韵谱,但摘经典中韵字书之,而于同韵、合韵之字旁加记识,与金坛段氏 六书音韵表 例同。多完具,可缮写。惟 周秦合韵谱 中采 穆天子传 逸周书 战国策 诸书,西汉合韵谱 中采 尚书大传 韩诗外传 春秋繁露 诸书,而 正韵谱 中无之,盖尚阙一二册也。谐声谱 者,以二十一部谱 说文 字,当时已有成书,今惟存残稿,录 说文 第一篇字,以下未录。古音义索隐多论合韵,与三种合韵谱相表里,草书丛杂,尚待编理。”王国维: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见谢维扬、房鑫亮主编 王国维全集(第十四卷),第2 0 4页。中间稍有阙佚,周秦间书,如 逸周书 等;汉初书,如 繁露 韩诗外传 等谱,未(?)。唯 说文谐声谱 一种,仅有初著手之稿,闻其定本在阮文达家,后已亡佚矣。顷竭一月之力,为之清理,并拟照王氏分部及体例,为 补谐声谱。此书大约翰怡当能刊之,弟拟撰一序录,当送呈左右,入 国学季刊 也。小集排成四分之三,大约夏秋当能告成,再行奉呈教。尊致翰怡书,渠已收到。蒋氏 长术辑要 板在南浔,须孟自往清出,携至沪上不能印刷,故出书恐非易易也。高邮王氏杂稿亦颇不少,现雪堂编为 王氏四世文集,将来想必与训诂音韵书同刊也。专肃,敬侯起居不一。弟国维再拜寒食日案,沈兼士(1 8 8 71 9 4 7),字臤,浙江吴兴人。早年入东京物理学校学习,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相继在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处任职。落款署“寒食日”,即写于1 9 2 3年4月5日。北京大学曾六度邀请王国维出任北京大学教职,前五次皆被其婉拒。至1 9 2 2年年底,时任国学门主任的沈兼士再次延聘王国维;经双方协商,王国维最后以通讯导师之名任之:“辛酉,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成立,函聘先生为通信导师,强之乃就。”1 9 2 3年3月马衡在沪上拜会王国维,回京之后便将一行所得讯息转述沈兼士。沈氏随即去信王国维:“前此研究所中各事多由叔平兄转达,致久未通讯,歉悚,歉悚。昨叔平兄由沪回京,藉承起居佳胜,著述日增,忻慰之至。并由叔平兄转述,先生今年沪事稍闲,或能来京一游,闻之不胜欣喜。尚望将豫定北上之期便中示及,用慰同仁钦迎之意。国学季刊 第二期本月中旬可以出版第三期中尤盼能以大作赐登,俾增声价。翰怡先生晤时请为致意。前曾寄一信,不知收到否?恳便代问。”此信即是为回复沈兼士的来信。王国维在信中吐露引起自己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