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1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任何一个人在其生命的历程中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同时又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帮助着他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人都同时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伊根(Gerard Egan)把助人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当我们发生问题、感受困难时,前来提供帮助的亲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为四级助人者;帮助我们的医生、教师、上司等为三级助人者;指引我们的牧师、神父等为二级助人者;为我们提供专业帮助的心理医生、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为一级助人者。前三级即四级、三级、二级助人者为非正式助人者,伊根教授认为,世界上到处都有非正式的助人者,所以,这世界充满了爱。但遗憾的是,他们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助人的专门训练,因此,常常效果不佳或事与愿违,甚至帮了倒忙。作为一级助人者——专门处理人的社会、心理等问题的专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Gerard Egan著、王文秀等译,1993)。
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个案工作就是一项专业的助人活动,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一定的价值理念指引之下,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有需要者解决和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于社会工作的其他方法,如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个案工作起源最早,发展也最充分和完备。作为导论部分,本章将讨论个案工作最基本的问题,通过对个案工作概念的分析、定义的界定、本质特征的讨论、个案工作目标的设定,以及个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介绍,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个案工作,为以后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
一、个案工作的定义
(一)个案工作的概念分析
个案工作,即社会个案工作,是直接从英文Social Case Work翻译过来的。 Social即社会,广义的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狭义的社会是泛指由于共同的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在 Social Case Work里,Social有四层特别的意义:一是指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法律、商业、心理辅导等专业的个案工作;二是个案工作是一项组织行为,是以机构为依托发生的助人活动,而非个人的善举;三是强调个案工作是一项社会职业,讲求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四是体现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关怀和责任。Case即事例、事件或案例,在Social Case Work中意指个案工作是以个别的方式、针对单个案例进行的助人工作。Work即工作或劳动,意指个案工作是工作者(worker)为帮助案主(client)而做的工作或进行的劳动,是工作者体力和脑力的付出,是工作者将个案工作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技术方法进行整合并作用于案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Group Work)、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构成了社会工作传统三大方法。
(二)个案工作的定义介绍
以上对个案工作概念的分析中,我们已对个案工作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从学术的角度给个案工作下定义,却不是简单的事。自从个案工作作为一项助人的专业和作为一门科学在英美产生之后,许多个案工作的专家和学者都在尝试界定个案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其定义不下几十种,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这里仅介绍几则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1.社会工作的先驱玛丽·里士满(Mary Richmond)1922年在她的《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一书中强调,应通过个案工作来帮助案主发展人格。她认为:“个案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它以个人为着手点,通过对个人及其所处的环境作有效的调整,以促进其人格的成长。”这是个案工作的最早期的定义。
2.美国社会工作学者鲍尔斯(Swithum Bowers)强调艺术与科学是个案工作的重要元素。他在1949年发表的《社会个案工作的性质与定义》(The Nature and Definition of Social Casework)论文中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以人际关系的科学知识和改进人际关系的专业技术为依据,启发与运用个人的潜能和社区的资源,促使案主与其所处环境之间有较佳的适应关系。”鲍尔斯不
仅强调要协助案主适应环境,也揭示了科学化的人际关系知识及技巧是服务的基石。鲍尔斯的定义曾被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定义。
3.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l96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个案工作界定为:“个案工作所注重的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个案’,尤其注重为社会问题所困或无法与社会环境或关系圆满适应的个体或家庭。个案工作的目的是在于帮助人与人或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加强或改造其社会功能。”
4.美国社会工作学者斯莫丽(Ruth E.Smalley)1967在她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一书中提出:“个案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促使案主运用各种社会服务,以增进个人和一般(社会)的福利”。这是功能派个案工作的代表定义。
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霍利斯(Florence Hollis)1972在她的《个案工作:一个心理社会模式》中特别强调案主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同时受到个人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因素影响,提出:“个案工作是一种心理暨社会调适方法,个人社会功能的丧失或不良是因同时受到案主本身内在心理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个案工作应致力于个人内在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社会关系的协调。”这是心理暨社会学派关于个案工作的定义。
6.我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廖荣利曾在他的《社会工作学》里引用了斯莫丽、霍利斯等人关于个案工作的定义,并于1973年在他的《社会个案工作》一书中归纳总结概括了一个定义:“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对待助的个人或其家庭为人手的一种助人方法,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或其家庭处理困难和问题,预防原有的困难和问题的再发生,以及协助个人及其家庭的潜能的发展,以促进个人、家庭、团体和社会的福利。”
7.1994年5月出版的《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在研究总结既有定义基础上,对个案工作做了如下概括:“社会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单以个别方式,对感受困难、生活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案主)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8.北京大学马凤芝l999年在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中对个案工作的界定为:“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比较于以前的定义,这则定义特别强调了个案工作的专业性,强调从事个案工作的人员必须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以上列举的这些定义,大多都从运用的手段、服务的内容、目的以及方法等方面界定社会个案工作,这确实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但是,这些定义都忽视了
一个最重要的层面,即价值理念的层面,而这个层面恰恰是个案工作的灵魂。个案工作是在一套价值理念指导下运作的,个案工作(社会工作)是一套价值、知识和技巧的整合系统,我们在回答什么是个案工作的时候,除了强调它的知识性、技术性和方法性外,还必须强调它的价值理念的规定性。所以,社会个案工作可以定义为: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三)个案工作的含义归纳
综合上述关于个案工作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个案工作至少包含如下的意义:
1.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这里强调了个案工作助人的专业性和方法的个别化特性。专业性是指,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个案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为案主提供的服务,是一项以机构为依托的组织行为,它不同于个人的助人善行,也不同于一般的公益活动或志愿者工作。个别化是指,个案工作以一对一的方式,区别于以一群人为工作对象的小组工作和以整个社区为服务对象的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各有其长处,但是,只有个案工作的方法更能深入到案主内心深层的问题,了解到不同案主的独特困难,而有针对性地帮助案主解决所遇到的难处。
2.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这是个案工作的灵魂。个案工作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价值的,都值得关怀与帮助,每个人之间均有差异,都是独特的,而个人问题的性质和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阻力与助力也是不同的。因此,个案工作强调因人而异,以艺术化而不是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案主。
3.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科学性是指,个案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个案工作者必须学习、掌握有关人际关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科学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技术性是指,个案工作者应该具有娴熟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艺术性是指,个案工作者应在工作中有创造性地发挥个性特长,将自己的工作风格与科学的知识、技术、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个案工作鼓励工作者在不违背价值理念、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以丰富个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只有将科学、技术与艺术(工作者的创造)融于一身,个案工作才取得良好的效果。
4.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感受(feeling)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案主的觉知(意识到),案主感觉自己有了困难或问题,而又无能力自行解决。其二是指案主有求助的意愿,即想得到帮助,这是个案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案主有求助的愿望,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与工作者配合,也才有效果可言。当然,有的案主一开始是他人介绍或带领而来,或是被转介过来的,但经过工作者的适当帮助,案主会转变态度,配合工作者。否则,工作者说东案主说西,无论工作者提出多么好的协助方案,案主主观上不认同、不付诸行动,是无法开展工作的。“困难”在这里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物质的缺乏,无能力解决具体的问题或心理失调、情绪困扰等。比如:经济拮据、没有住房、下岗、人际关系紧张、子女管教不得力、夫妻感情危机、无法达致理想目标、对自己或对他人的不接受等等,也包括没有具体的困难或问题而想达致更完美的一种需要。总之,所有的社会成员当他(她)有需要时,都是个案工作关怀、帮助的对象。
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个案工作强调调动一切可能的有利于案主转变的资源,包括案主个人的潜能和社会资源。研究发现,当人遇到困难时所能调动的个人资源不足l0%,还有大量的潜能未被利用。医学界在对死者解剖中发现,自然死亡者脑细胞的损失是相当少的,这说明人在生命过程中有相当的剩余力量。案主的潜能包括智能、体能和心理能力。个案工作者在与案主的互动中,在探寻案主问题成因的同时,更要善于帮助案主认识、挖掘未被开发的、潜存在案主身上的各种能力,这不仅能帮助案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调适失调的心理或失调的人际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案主增强自助能力,避免问题的再发生,增强人格强度。在帮助案主挖掘自身潜能的同时,不可忽视社会资源的利用。社会资源包括一切可能利用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及人际关系资源。例如,帮助无力负担医院费用的重病儿童申请补助或组织募捐、为因下岗而困惑的案主寻找合适的工作、为失足少年争取学校、家人的理解和帮助等等。
6.个案工作者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个案工作关心的是个人问题的解决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但这必须与提高一般社会福利相一致。在个案工作中,如遇到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发生冲突或意见不一致时,工作者应首先反思自己的工作,如发现过失和认识上的偏差,应当立即矫正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如确认他方对社会工作持有偏见而有意不配合,工作者应真诚地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也是间接个案工作的内容。另外,要求工作者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各项社会福利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规章制度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二、个案工作的本质特征
通过对个案工作的概念、定义、含义等方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个案工作作为一项助人专业和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那么,决定个案工作拥有这些丰富内涵的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将从个案工作的关系性质、个案工作的行为手段性质以及个案工作要达到的目的性质来讨论个案工作的本质特征。
(一)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所谓关系,哲学的解释是指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静态分析)。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系,是人在共同的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其社会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中一切人与人的联系、人与人的互动都是社会关系,无论是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亦或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当然,也包括个案工作中的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如果进一步分析,社会关系依据所建立的基础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群体关系和个体关系(或个人关系)。苏联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在她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对群体关系和个体关系的本质区别阐释得非常清楚,她认为群体关系和个体关系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群体关系是以利益为基础的,而个体关系是以情感为基础的。群体关系表现为人的非个性化色彩,是一种角色与角色的互动,而个体关系是一种个性与个性的互动,但是,群体关系的角色互动也必须通过具体的个人来实现。
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的角色之间互动的群体关系,也不是完全的个性之间互动的个体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案工作关系是角色与个性的互动
个案工作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有其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工作者必须持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坚持尊重、敬业、奉献、利他、公正等价值理念;必须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必须严格遵守专业伦理、职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工作者应有目的表达感情、接纳、同理心和信任。而案主则表现出纯粹的个性,是以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出现在工作者面前,而且这个个性比较于他(她)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中的表现,再没有比面对工作者更坦诚、无遮饰、赤裸裸了,面对工作者,他(她)不是任何的社会角色,不需要受任何的约束和限制,他(她)可以尽情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吐自己的情感,表现个性化的价值观、防御心理等,而且工作者将鼓励案主这样做,个案工作也要求案主这样做。
2.个案工作关系具有利益单向性的特点
一般社会关系互动的基本原则是利益的双向性,即互利互惠。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投入取决于薪水的多少;老板聘用管理人员,衡量的标准是他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要看彼此获得多少利益。即便是夫妻、情侣,如果一方痴情投入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冷漠或漫不经心,其关系也维持不了长久。一位研究人际关系的专家认为,人际交往取决于你能给对方多少帮助以及你能从对方那里得到多少回报。这种互利性有时是显现的,如亲兄弟明算账;有时却是潜在的,它是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认可的一种默契。在人际交往中,一方的投入(时间、精力、物质、金钱、情感)是与对对方的期望成正比的。例如,当一位母亲对儿子抱怨:“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就这样不关心我!”时,她决不承认自己多年的付出就是为了儿子的回报。但事实上,母亲的付出往往与对儿子的期望在潜意识里同步增长。而相比之下,母爱是最不图回报的,更何况其他的人际关系呢。
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不同,它不具有互利性,而是表现为利益的单向性。个案工作的目的只为了案主的利益,工作者不图任何个人的回报,如果一定要说“回报”,那就是工作者希望看到案主的问题得到解决,案主的潜能得到开发,案主走上了朝着健康人格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工作者为了助人而不是为了工资去工作,虽然形式上,工作者作为机构的工作人员会有相应的报酬,但是,工作者的工作动力是助人、是给予、是奉献。没有爱心、没有奉献精神是不能做社会工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工作是一项崇高的社会职业。
3.个案工作关系是专业的动态过程
双方客体的存在只为社会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双方客体的互动才使社会关系得以实现。个案工作关系的互动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个案工作的过程就是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过程,互动中实现尊重、关怀,排除案主心理障碍,使其恢复自助能力,协助案主挖掘生命的潜能。
个案工作关系的互动表现为较强的专业性特点。首先,整个互动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知识和专业的方法,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例如,接案、收集资料研究资料、诊断、制订计划、介入、评估等,这些工作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个案工作者必须遵守一定的互动规则。例如,对案主要真诚、接纳、同感、保密,当然工作者也希望案主说真话,积极配合工作者的工作。再次,个案工作关系互动的专业性还表现在,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是围绕一个中心即解决案主问题进行的,这样,互动就不可避免,也避免不了不愉快的谈话。个案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交往之处在于,不会为追求关系的融洽而极力回避不愉快的话题。解决案主的问题、恢复案主的自助自立能力,是需要案主身体力行、付出代价的,与自己的弱点、不适情绪和不良行为告别绝非易事,很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对案主是一个挑战,能否在挑战面前过关,需要工作者极大的耐心和爱心。
(二)个案工作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任何社会关系的实现无外乎两种互动方式,一是物品的交换;二是信息的交流。而物质的交换如商品的买卖、互赠礼物等又离不开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即指彼此把自己有的信息供给对方。信息交流有两种方式,即平行式交流和交叉式交流,平行式交流意指彼此把自己有的信息供给对方,但双方所供给的信息彼此之间没有联系。例如,小张对小李说:“我刚从香港回来,”而小李则告诉小张:“我太太生了个儿子。”表面看来,小张说话时小李在听,小李说话时小张也没有张嘴,但是,他们彼此交流的信息是不相关的,这只是一种分享。交叉式交流是指彼此提供的信息是有联系的,后者发出的信息是前者发出信息的反馈,即交叉式交流是一种信息反馈的过程。例如:小张告诉小李:“我刚从香港回来,”小李便问:“怎么样?感觉如何?”小张回答:“很棒!现代化的大都市,非常繁华。”
个案工作就是一种信息沟通活动。依据沟通对象的不同,个案工作的信息沟通活动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工作者与案主的沟通,从工作者接案、与案主会谈、搜集资料、判断评估、实际介入到结案,都离不开这种沟通手段。另一种情形是工作者与其他人员的沟通,个案工作者要做的除了大量的心理辅导(必须运用信息沟通的手段)工作外,还要对案主给予一些实际的帮助,例如,帮助案主找一份工作或一家职业介绍所,为案主提供一定的物质或资金援助等,或为案主寻找支持网络、发展人际关系。这些工作都需要工作者运用信息沟通的手段与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进行协调。因此,对于工作者来说,其工作手段就是信息沟通,工作者必须懂得沟通技巧,善于运用沟通技巧。沟通中不仅仅是一种交换性和工具性沟通,借此收集信息、评估问题,提供帮助,更是一种情感性交流,以期达到一种接纳、同理心和信任的专业关系。
(三)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
1.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
助人有不同的方法。例如,爸爸妈妈带着两个四岁的双胞胎儿子乐乐和欢欢去登长城,走了不到一半的路,乐乐和欢欢累了,嚷嚷着登不动了(自觉有困难)。爸爸心疼儿子,二话没说,背起欢欢走远了。乐乐也喊着让妈妈抱。但是妈妈既没抱他,也没背他,而是蹲下来帮儿子擦擦汗:“咱们歇儿会儿吧,乐乐,来!喝点儿水(提供资源)。”妈妈陪着乐乐坐在了一个长椅上。“乐乐是个男子汉吗?”妈妈边给儿子擦汗边说,“我当然是一个男子汉了!”乐乐打起精神来。‘‘乐乐听说过这句话吗?‘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说的话,要想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就应该自己爬上长城(激励)。”“妈妈教你一招,你可以走‘z’字型,这样走不感觉累(告诉方法),乐乐,咱们试试吧。”最后,乐乐自己登上了长城。面对两个同样自觉有困难的儿子,爸爸妈妈的助人方法是截然不同的:爸爸是在替儿子做事(for do),而妈妈是在协助儿子(with do),与儿子一起努力,通过关心、鼓励、提供方法等帮助儿子恢复自助能力,妈妈是在助人自助。个案工作不是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协助案主,与案主一起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
个案工作的价值理念相信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个人产生无助感是因为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导致认知、情感或其他心理方面出现了障碍。其实,人的实际承受困难的能力远比他们自己想像的大得多,例如,亲人过世是人类最悲伤的事件,但是,这种悲伤的情感也是人有能力承受的,没能承受如自杀了或精神失常,是因为心理某方面发生了障碍而没能得到及时的帮助、点拨或疏导。一个人沉浸并放大自己的悲伤情感而萎靡不振,不能正常生活,甚至做出自杀随亲人而去的行为,是因为这个人在认知上有了问题,认为人应该永远活着,不应该死去,特别是自己的亲人更不应该离自己而去,所以在心理上拒绝接受亲人死亡这一事实。其次,在情感上沉浸在再也见不到亲人的缺乏、失落的体验里。另外,意志品质强度不够。在这时,如果个案工作者及时给予帮助,通过提供新信息进行认知上的调整,帮助案主承认、接受亲人死亡这一事实;通过接纳、同感分担案主的悲伤情感,疏解他(她)的痛苦;通过真诚的鼓励、激励,帮助案主坚强起来,面对现实生活,相信案主能够恢复自助能力。
个案工作的目标是既治标,也治本,而且更注重治本。既要帮助案主解决面对的具体问题,更注重帮助案主恢复、培养自助的能力。例如,一位失恋的青年由于承受不了挫折而想自杀,如果个案工作只是危机介入,制止住今次的自杀行为,那么,一旦工作结束,案主还会发生类似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危机介入,阻止案主的自杀行为发生,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予案主心理上的辅导,帮助案主正确认识失恋这一事件,从情绪困扰中走出来。
个案工作的目的是助人自助,不是大包大揽,否则容易养成案主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的持续发展,会使案主原有的自助能力萎缩、丧失。个案工作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这就要求个案工作者对助人自助原则要有较好的把握。
2.在助人的过程中工作者得到成长
从动机角度看,个案工作是以案主的需要为本,要求工作者所有的方案设计、工作实施以及整个工作过程,都必须是围绕着案主的需要,而且要求工作者时刻警醒自己是否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需要去与案主互动。但从工作效果角度看,工作者在秉持个案工作价值观、运用有关知识和技巧帮助案主的过程中,自己也将会得到成长。因此,工作者应经常反思自己在与案主互动过程中的经验,不断觉知和巩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相关概念讨论
(一)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
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同作为助人专业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例如,都以个别的方式、沟通的手段帮助需要的人;都关注被助者的困难或问题的心理因素;都注重和强调对案主的同感反应和情绪疏导等等。但是,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又有很多不同:
1.比较于心理咨询特别注重专业技术的精深,个案工作更强调对人的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和关怀的情怀。心理咨询对咨询员的训练主要是专业技术层面的要求和个人健康人格的培养,要求咨询员在咨询过程中达到技术的娴熟。个案工作也要求工作者掌握与案主的沟通技巧、建立关系的技巧和工作过程技巧,但个案工作对工作者更特别强调价值理念的内化和人文情怀的培养,要求工作者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道德的实践,工作过程必须体现人性的关怀。
2.比较于心理咨询注重来访者问题的个人心理成因,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社会成因。心理咨询认为,来访者的困难或问题主要是其个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是因为来访者个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问题影响其个人心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就是要分析、诊断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采取对症治疗,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个案工作也承认造成案主问题的个人因素,但不仅关注案主的心理层面,还关注案主的生理层面和生活环境层面。而比较于案主的个人因素,个案工作更注重社会制度性因素。
3.比较于心理咨询只限于咨询室内心理因素的探索与治疗,个案工作更强调运用资源。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是咨询室内,希望通过咨询员就来访者呈现的问题进行心理因素的探索,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其分析模式是“问题”取向的。个案工作的工作范围要宽泛得多,不仅在会谈室内一对一地进行沟通,工作员还经常出现在案主生活的其他空间如家庭、学校、社区等,进行访问、会谈,为案主寻找和建立支持系统。个案工作的分析模式是“资源”取向的,在澄清了案主问题的基础上,更关注解决案主的问题及案主成长的资源。个案工作关注的资源包括两方面,即案主个人的潜能和可调用的社会资源。
4.比较于心理咨询只解决个人问题,不关心其他社会、政治因素,个案工作更多了一些社会、政治责任。心理咨询是将心理问题做技术处理,如同医生治病一样,很少将心理问题与社会、政治联系起来。个案工作背后有很强的价值关怀,是在坚持社会公正、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为个别案主提供服务。因此,个案工作很关注个人问题背后的权力关系,从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关怀和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要求工作者拥有正义的立场和视角。
(二)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
从个别化的方式、信息沟通的手段、关注思想意识等方面看,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从工作理念、工作关系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看,二者有很大的差异:
1.个案工作秉持助人和服务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立足于教育和改造
的理念。助人和服务的工作理念是呈现和给予,其假设是案主有了难题或困难自己不能解决,需要帮助;而教育和改造的工作理念是改变,其假设是工作对象是错的,不好的,需要教育或改造。
2.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专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依赖于一种类似师生或上下级的行政关系。虽然个案工作关系中因工作者的专业训练带来的专业权威的影响,会给个案工作关系带来一些不平等因素,但个案工作要求工作者时刻警惕其专业权威对案主的操控和影响。
3.个案工作主要关注案主的心理层面,注重情绪及心理变化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关注工作对象的意识形态层面,注重政治态度的矫正。
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目标及应用领域
一、个案工作的目标
(一)目标界定
所谓目标,通常是指活动主体行动的方向或预期的结果。作为助人专业的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个案工作的目标是与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紧密相连的。学者们倾向于巴特莱特(Bartlett)的看法,把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作为社会工作目标的焦点(孙立亚,l999;秦炳傺等,2002),以增强案主社会功能的专业目标区别于其他助人专业,例如,同是专业助人活动,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和道德功能;医生关心人类机体的生理功能;临床心理学家只对提高人的心理功能感兴趣;而社会工作者是要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个案工作的目标就是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功能的意义存在于生物体与之环境的作用之中,是生物体为满足生存需要并保持与外界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效力(孙立亚,l999)。人的社会功能是指个人为完成自己人生任务而与社会环境发生的适应、改变、创造等互动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应。显然,人生任务的分量和个人完成人生任务的能力同时影响着人的社会功能的发挥。
1.人生任务
人生任务由成长需要和生活任务两方面组成。成长需要主要是指满足个人成长的种种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工作就是对人的需要的回应(秦炳傈等,2002),在个案工作发展的早期,主要是满足案主的生理需要,因为那时贫穷是最大的社会问题。而现在,个案工作要满足案主多元化的需要,不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理的、社会的及精神的。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
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们就会受困扰,对困扰的回应通常会有三种表现:一些人会积极调整自己;一些人会消极地躲在悲哀、受挫折的体验里;一些人可能会采取无效的,甚至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要。后两种表现反映出其社会功能发生了问题,个案工作就是要帮助他们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生活任务(1ife task)是巴特莱特在解释社会功能时提出的概念,指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角色职责。按照艾里克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生活任务,例如,婴儿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排泄行为;儿童早期要学会行走和说话;上小学、中学、大学后,必须完成学习任务,适应学校生活的要求;结婚及生育后要做好妻(夫)职和母(父)职;当人年老时,必须继续调整自己去适应健康不佳、离职退休、配偶死亡、甚至自己死亡等人生变化。生活任务在社会工作专业中主要是用来描述生活环境给人们提出的要求,任何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在不同的生活情境或面对不同的人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面对案主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你可能在机构又是一位督导或部门主任,在家里,你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是姐姐、是妹妹……,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职责或任务。人在其一生中,经常要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伴随新的生活环境就会有新的要求,也就有新的生活任务。
人是环境中人,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生活任务,都产生于环境,而生活任务的完成和个体需要的实现又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运作,并且需要得到环境中资源的支持。资源的概念对社会工作意义重大,可以把资源理解为任何用于实现目标、解决问题、减缓困扰、完成人生任务及满足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资源可以是知识、爱、希望、食品、房屋和服务等等。如果一个人能够动员足够的个人资源和外在资源去完成其人生任务,那么他(她)就能有满意的生活,如果不能,就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社会功能失调。这也是为什么个案工作者在与案主个别互动的同时,需要做间接的环境改善工作,帮助案主建立更具支持性的社会环境的意义所在。
人生会不断地遇到自己迁移或环境变化的情况,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们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这种迁移和变化也越来越呈现高频率和大幅度的特点。人生的转变和环境的变迁将对人们应付变化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2.应付能力
与生活任务的概念相对应,巴特莱特提出了应付(coping)的概念,应付是指人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掌握的必要的完成人生任务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人的才智水平、身体能量、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的整合力量。每个人的应付能力是有差异的,正如每个人对自己人生任务的期望或要求也不
同;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应付能力与自己面对的人生任务之间的关系如何。当人的应付能力与自己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任务不相应时,人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无力感和无助感,这就说明人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失调,但这也提供了人成长的潜在机会。个案工作者就是要在这样的时机,帮助有需要的案主调整和增强其社会功能,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环境要求或规定生活任务,并促使个人产生各种需要,个人社会功能水平取决于个人的人生任务、个人完成人生任务的能力及个人动员资源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社会功能取决于人生任务的需求与个人应付能力间的契合或平衡,当然,个人的应付能力通过环境的支持会得到增强(秦炳傺等,2002)。需求与个人应付能力间的平衡,可通过图示说明(见图1—1,图l—2)。
图1—1 平衡状态(需求=能力)
图1—2失衡状态(需求>能力或需求<能力)
在图1—1中,线Ll代表人们正很好地发挥社会功能,因为人的应付能力与人生需求或人生任务间有一个平衡。而图l—2中,线L2代表人们正经历社会功能失调的情况,沿线L2,取任何一点,都能看到失衡的情况,比如P3,人生的需求大于个人的应付能力。如果一个人有严重或持续不断的失衡,其生活中就会
有不安和困扰。线L3代表人们的社会功能部分的停滞或闲置,社会功能发挥不充分,沿线L3任何一点都可以看到,如P4,显然人的应付能力大于人的需要或人生任务,内在能量的积压,也会造成人的焦虑、骚动和不安。
上图给我们一个指引,即如何通过增强案主的应付能力和提高案主对人生的要求帮助案主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增强社会功能。首先,对于社会功能失调的人来说,如P3点上的案主,工作者可以通过帮助案主减少需求或增强个人应付能力将其从P3点移至Pl点或P2点。其次,对于社会功能发挥良好的人,个案工作者可以通过同时激发案主对个人的更高要求和帮助案主挖掘生命潜能而增强其社会功能,如将案主从Pl点升至P2点。另外,对于那些有剩余或闲置能力的人,工作者可以通过激发生命热情、增强人生动力、提升成就动机甚至制定具体的生涯规划等方法,帮助案主使其为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而努力。
(二)目标分层
增强社会功能是个案工作的综合性目标,也是一个抽象的广义目标,作为个案工作的遵循和具体操作,我们还必须将个案工作的目标具体化、分层化。个案工作的目标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终极目标、中期目标和具体目标。
1.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决定一个人社会功能水平的两方面因素即个人应付能力和个人、社会需求(人生任务)之间足种互相制约、“水涨船高”的关系,个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案主在不断地挖掘生命潜能和激发成就动机的循环努力中,成就能力(潜能)所及的一切事,通过自发和有创造性的劳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趋向人性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状态包括成熟健康的人格和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中期目标——恢复自助能力,选择适当生活
个案工作,相信人具有成长向上的倾向,相信人的生命中都与生俱来地具备应对挫折的自助能力。案主之所以感觉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是因为在自己能力运行的通道中出现了某种障碍,或生活方式出现了问题,个案工作就是要帮助案主驱除障碍,恢复并增强自助能力,帮助案主选择、发展适当的生活方式。例如,一位痛失配偶的案主,整天躲在悲伤情感的体验里不能自拔,正常的生活没有了,人生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平衡。面对这样的案主,工作者不仅要帮助疏导悲伤情绪(具体目标),还要帮助案主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不仅要帮助案主恢复正常的生活(具体目标),还应该帮助案主调整自己,适应配偶不在的生活状态,选择、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根据案主意愿,或安排好单身生活,或帮助建立新的婚姻关系。
3.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
前来求助的案主都会带来他们的具体困难或困惑,这些困难或问题可能是因失恋、配偶有外遇、亲人逝世、亲子关系紧张等带来的情绪困扰,也可能是养育弱智孩子的困难、夫妻双双下岗的绝望等等,个案工作者必须对案主的具体困难或问题进行澄清,了解案主的需要,帮助适当地解决问题。个案工作通常帮助案主解决的具体问题有三类:一是帮助案主疏解情绪困扰,二是帮助申请经济援助,三是帮助案主做具体的事情,如帮助介绍一份工作、申请一所学校、疏通某种关系等。为了更好地帮助案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或问题,要求个案工作者不仅要有尊重、平等的理念、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技巧,还应了解广泛的社会信息,特别是要熟悉各种福利政策和有关的信息。
(三)目标制定
制定个案工作的分层目标是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过程,在这其中,同时包含了工作者与案主的影响因素。
1.案主的期望与要求
案主前来机构求助,内心都怀有某种期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要求。个案工作的目标应该以案主的期望和要求为基础,但工作者同时应该考虑到案主期望的变量和不确定因素:首先,应该认识到案主的期望具有个性化特点,不能把案主的期望和要求简单地归类,而是要认真听取案主信息,了解案主内心独特的需要和感受。其次,要考虑到有些案主的期望是不明确的,甚至案主自己也不清楚需要的是什么,这就要求工作员与案主进行细致的沟通和讨论,把案主陈述的问题、不满或困惑翻译成“希望”,帮助案主澄清自己的需要和要求。另外,有的案主的期望是不正确的,或期望过高、脱离现实,或期望明显违背伦理道德。例如,痛失亲人的案主期望工作者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还有的案主要求工作者帮助她窥视其丈夫的隐私,这都是工作者不可以做的,也是不支持的。
2.工作者的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案工作是一种道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