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5章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
研究
方法
第五章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要点】
·社会学的方法体系由方法论原则、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三个层次构成。社会学研究方法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和经验性等特征。
·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实证范式、解释范式和批判范式三大类型。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的。
·社会学对社会运行及协调发展的理论解释过程主要包括:概念和变量、假设、变量测量和分析、假设检验。
·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是社会学研究中用于收集经验资料的最常用的方法。历史比较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社会指标是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变为可以量度、计算、比较的数字、数据、符号。
·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是社会学定量研究中用来使收集的资料具有总体代表性以及利用调查数据揭示社会运行规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关键概念】
概念 变量假设操作化 范式 “科学之环”原理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 实验法社会指标抽样分层抽样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学科,社会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和积累了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正是依托这些系统方法,社会学的特殊视角逐渐形成,学科理论和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和拓展。
第一节社会学方法论
一、社会学方法体系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逻辑思维方法原则;(3)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活动还是自然科学研究活动,都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其一般性,即引导人们对世界形成一种基本观念,而且这种观念会影响其他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因此,研究者所遵循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会对其研究方向和基本性质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各学科中形成的理论流派和不同的知识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的结果。
逻辑方法原则是指导人们进行正常思维的基本规则。遵循逻辑规则既是进行研究活动的最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助于科学研究活动的深入。对科学研究活动有指导意义的逻辑原则主要包括逻辑方法,如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以及逻辑规律,如同一律、排中律等。在社会学研究中,正确运用分类法、归纳法等逻辑方法.并按照逻辑规律来进行思考和推理,是非常必要的。
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学科研究的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已有的知识范围;另一方面,学科的知识积累也非常重要,创新和超越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已经成型的学科一般化理论对研究实践同样具有方法原则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社会学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其独立性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和专门化,即其关注的焦点是社会行为、社会现象以及社会系统。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关心的是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第二,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holistic)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第三,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所以,较多的社会学研究实践倾向于运用调查研究法。
三、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重要概念
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范式(paradigm)概念是由库恩(T.Kuhn)首先提出来的,用来表达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所谓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常规科学研究是相对于科学革命而言的,是指某一时期内科学研究者所积累、传授的知识以及所进行的一般性研究。
常规科学研究通常都是在某种范式中进行的,科学研究者既遵循着范式,同时又在建构范式,并为最终突破范式、实现科学革命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和条件。
在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逻辑特征以及所采取模式的不同,社会学的范式大体可概括为三大类型:(1)实证范式;(2)解释范式;(3)批判范式(见表5—1)。
表5--1
社会学主要范式
范式代表科学研究的传统,同时为各学科的研究提供一些基本规则和框架,一般性的研究通常都要遵循范式所包含的基本规范。范式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长期积累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对一段时期内的学科研究都会产生影响。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对于一门学科来说,专业性的研究和知识的获得,通常都是在一个系统的、严密的研究过程中实现的。研究过程是指研究者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和提出研究结论的完整的科学活动过程,包括研究的逻辑过程和具体研究的实施过程两种。
一、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的理性目标指导下,通过不断的演绎和归纳,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就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就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综和。根据华莱士(W.Wallace)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的(见图5—1):
研究起始于问题,研究者一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理念以及相关理论,寻找、发现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是和理论相关的问题,而不是常识问题。提出理论问题之后,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理论的解释,然后根据相关理论解释,提出自己的理论假设。为了证明自己所提出的理论假设,需要针对理论假设所包含的解释模型,设计操作化的变量,并对变量进行测量。最后,在测量或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检验理论假设和拟合解释模型,并最终概括出理论结论。这一从理论出发,经
图5一l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
资料来源: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过研究检验,最终又回归到理论的过程,其问经过多次的演绎和归纳,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和扩展,科学理论得以延续和创新。所以,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科学活动和知识增长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或者说是科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二、社会学的解释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对社会运行及协调发展理论的解释过程主要包括:概念和变量、假设、变量测量和分析、假设检验。
1.概念和变量
概念和变量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社会学概念是将社会中的同一类现象和过程以及共同特征抽出来,加以概括的结果。概念包括实体性概念和非实体性概念,例如,“组织”、“社区”等就属于实体性概念,它们是对具体的事物或人进行的概括性表达;“社会运行”、“社会转型”等则属于非实体性概念,是对非具体现象的概括。
概念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概括性的思维,引导人们去关注一类事物和现象,或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纳。研究者在使用概念时,需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常情况下,当我们使用一个概念时,它的内涵和外延是确定的。只有这样,才能运用概念去进行描述和分析。如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不确定性,那么,概念就失去了概括和归纳的意义。所以在理论研究中,概念的含义必须是确定的,概念的模糊容易导致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变量是指含有数值变动的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了解释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通常需要用变量来加以衡量和说明。于是,研究者就必须将一些概念转换成可以操作和测量的变量,例如,“人口规模”、“迁出(人)率”、“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等,就属于可以测量的变量。通过对这些操作化变量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概括和解释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及规律。
在研究解释中,变量一般有两大类:一是因变量(dependant variable),也叫依变量,是要解释的现象或过程;二是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或独立变量,是自己独立发生变化的变量,用来解释现象或过程的原因。例如,如果我们要研究某个社会中的人1:3变动情况及其原因的话,那么,可以把人口增长率、迁入(出)率作为因变量,把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等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它们与区域人口变化之间的关系。
2.假设
社会学解释通常对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问的关系进行阐释,揭示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为了达到解释目标,研究者常常需要预先设想或猜测判断所要解释的变量之问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运用这种预设关系作尝试性解释,这样一种预设的变量关系和尝试性解释就是假设。例如,要解释不同民族社会阶层地位差别的原因,我们可以假设语言差异、受教育水平两个变量与民族阶层地位差别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假设的提出一般具有理论的意义,也就是说,假设中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能够表达和反映该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论解释。假设分为研究假设(H1)和虚无假设(H0),研究假设就是研究者所要验证的假设,是研究目的,虚无假设是指和研究假设相对立的假设。假设在经验材料验证之后,无论是被证实或是被证伪,都具有理论的贡献。理论假设的意义在于,研究者可以更加明确地关注几个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从而找到研究的切入点,为研究的展开和取得研究结论奠定基础。
3.变量测量和分析
假设是一种主观判断和设想,要知道其是否符合实际,就需要用经验材料来加以说明。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证明假设是否符合现实呢?这就涉及如何对假设中所包含的变量进行测量,因为,通过测量变量的数量变化,并对数量变化的关系加以分析,即可把握和了解所假设的变量关系是否成立。测量就是运用一些指标来衡量某类现象或过程的特征和变动情况。
变量测量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四个高低不同的层次,由低向高分别是: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测量主要是为分析服务的,当我们测量出居民的民族知识掌握情况之后,可以通过变量分析来探讨它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变量分析是指研究者为了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常常需要对其他变量加以控制,然后通过统计分析,确认所要考察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4.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根据抽样分布的原理,运用抽样调查的样本统计值来对研究假设加以验证。假设检验的原则一般采用显著度和否定域,也就是根据统计值分布在此范围内的比例来确定是否否定虚无假设,以确认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如果能够在显著度很小的情况下否定虚无假设,就能够证明研究假设成立;反之亦然。
重要概念
假设检验是根据抽样分布的原理,运用抽样调查的样本统计值来对研究假设加以验证。
在社会学定量研究中,检验假设一般可以用显著度p≤0.05作为准则,有些研究也运用p≤0.01或p≤0.001。检验方法主要是非参数检验,包括卡方(χ2)检验
和方差(F)检验。
三、研究的基本程序
具体研究阶段是进行一项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研究的具体方案和研究的具体实施程序或步骤。要确保一项具体研究达到预期的目标,严格遵循研究设计所计划的具体研究步骤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具体研究大致可分为八个主要阶段:(1)提出和界定问题;(2)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3)进行研究设计;(4)收集资料;(5)整理和分析资料;(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7)得出结论;(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具体研究的第一阶段就是提出和界定问题。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总是要解答某些具体问题的,所以问题是研究的导向,也是研究的目的。
提出问题一般遵循这样几个基本原则:第一,问题必须具有理论导向。所谓理论导向,是指所提出的问题是由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构成的,而且问题能够通过经验来证实或证伪。第二,问题最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理论研究最终要回归到实践,因此,在选择研究问题时,最好考虑现实中人们关注较多的、与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的问题。第三,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研究可行性。也就是说,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能够解答的。衡量问题的可研究性的标准有:(1)问题具有明确的范围;(2)问题能切合实际;(3)问题与研究者自身条件相符合。
第二阶段是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回顾别人是如何研究的。了解和掌握别人的相关研究,一则可以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否有了解答,或已经解决到何种程度,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有利于理论和知识创新;二则也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回答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三阶段就是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为了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实现研究目的,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检验所作的具体计划。例如,如果研究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来收集资料的话,那么就需要对如何实施调查进行设计;如果是利用第二手材料来进行研究,那么就需要设计收集哪些二手资料以及如何获取。
第四阶段是收集资料。资料收集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资料必须具有可信性,即资料来源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2)资料必须具有针对性,即收集的资料应针对所要解答的问题,对证明问题具有有效性;(3)收集资料要注意时效性,也就是说,所收集的资料应该是新的;(4)所收集的资料必须具有系统性,即资料必须是完整的,而不是断章取义的,它能够用来系统证明所研究的问题。
第五阶段是整理和分析资料。整理资料主要是对收集起来的资料加以汇总、分类、补充完善和加工清理,以便为分析工作做好准备。资料整理完毕之后,就需要对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探寻新的发现。
第六阶段就是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新发现。在资料分析中发现新问题之后,就需要对这些新的发现寻找理论解释,也就是对所看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去加以解释。
第七阶段是得出结论。研究者根据各种解释的有效性和完备性,最后提出解答问题的最终结论。一般来说,研究的结论具有概括性,能够概括研究所发现的规律;结论具有完备性,即所作的结论一般是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解释,其逻辑结构是完备的;结论还必须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能够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八阶段就是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的意义主要有:(1)公布研究结论以便于其他研究者加以检验和评估;(2)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应用;(3)有利于知识积累;(4)帮助研究者确立学术地位。
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通常运用的具体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和定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过程的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注重描述、剖析和揭示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所收集材料以及所运用的分析方法有着鲜明差别,且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
通常情况下,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方法。对于要从样本推论总体的研究,选择定量研究方法较为合适;对于要揭示研究对象全貌和整体特征的研究,选择定性研究方法更合适。有些情况下,一项具体研究也可能包含两种方法,或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重要概念
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过程的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注重描述、剖析和揭示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survey)是社会学研究中用于收集资料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问卷调查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法包括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每一个个体都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根据一定抽样原则,从所要研究的对象中选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然后对这些样本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汇总和录人数据、分析数据,等等。
问卷调查法的第一步就是要识别和确定调查总体。所谓调查总体,就是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或所有个体。明确调查总体一是为了掌握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二是为抽样确立框架。第二步是根据抽样总体的特征以及具体研究的需要,选择和确定抽样方案。
确定选取样本的方案之后,就需要着手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就是由各种问题组成的、用来向被调查者提问的卷子。问卷是收集资料的工具,问卷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所收集的资料能否有效地服务于所研究的问题。所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
问卷设计通常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所设计问题带有检验理论假设的目的,能够测量出被访者的社会经济状况、态度和行为等。问卷中的问题根据问答形式的不同,大致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是向被访者提供了选择答案的问题,如“您是否看电视新闻节目?(1)经常看;(2)偶尔看;(3)几乎不看”。开放式的问题是让被访者自己给出答案的问题,例如:“您对目前本地的小学教育有何看法?”根据问题内容的不同,问卷中的问题一般包括三大类:一是事实性问题,如性别、年龄和家庭成员等;二是行为性问题,如工作以及其他行为经历等;三是态度性问题,如意识、观念和评价方面的问题。
问卷作为一种测量工具,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其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同一测量工具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是否适合用来测量所要测量的对象。
问卷在定稿之前,通常需要进行一些试调查,即用问卷初稿去做访谈,以便发现问卷中是否还存在不准确、模糊和不切合现实的问题。
实施调查是调查研究的关键步骤,大型的问卷调查都需要招募调查员来执行人户访谈任务。因此,在调查实施前,还需要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以便调查员了解抽样的原则、问卷设计的意图和进行访问的技巧,从而使得调查员能够在调查中,顺利地获得可靠的信息资料。
有些问卷调查是通过邮寄或人员发放问卷,然后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这种调查实施方式虽然能节省人力和财力,但是,在问卷回收率、样本的偏差、缺损值和作答准确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调查问卷回收起来之后,需要将这些资料汇总,并将结果录入数据库以便进行分析。数据录入就是将问卷中被访者的作答内容,按照一定的编码,录入编制好的数据库结构之中。目前,数据录入一般是运用数据录入软件来进行的。
全部问卷数据录入完之后,一般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逻辑检验和查错,数据检验和查错是为了查出被访者、调查员或录入员在回答、记录和录入时出现的明显逻辑错误或偏差。检验和清理数据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为资料分析打下基础。数据库整理完毕后,就要根据研究目标,运用合适的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或证明自己的研究假设,并根据资料分析的结果,来对所研究的问题加以解释。
二、田野调查法
重要概念
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田野调查法(fieldwork),也叫田野工作,是人类学、考古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田野调查对于研究一些小型社区、特定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变迁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田野调查的主要任务是解答这样一些问题: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什么(why)。要回答是“谁”这个问题,就需要注意田野中的人物生平背景、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性格特征等。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还要经常提醒自己:当地人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是在何时何地说的、何时何地做的。最后,需要思考当地人为什么那样说、那样做。
在田野调查中,为获得重要信息、材料,进行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常常是必要 的。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进入观察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参与他们的生活和T 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观察研究对象的各种行为及其变化情况。参与观察法常常在 探寻研究对象的深层思想意识和内部相互关系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能让研究者在 理解被研究者的社会情境的基础上,认识他们的思想意识发展的轨迹。
此外,参与观察法也常常被应用于对小群体及其行为的研究之中。一项运用参 与观察法进行研究的经典案例是,列波(E.Liebow)曾在犯罪率高的美国黑人社区进行了参与观察,最后写成了《泰利的街角》(Tally’5 Corner)。列波深入华盛顿的泰利这个黑人集中聚居的社区,与那里的黑人共同生活、聊天、赌博、喝酒。在此过程中,他细致观察社区成员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通过观察,他发现黑人社区之所以有较多的非法行为,是因为这些黑人在合法的世界里很难获得自己的位置,所以,选择非法行为成了他们习以为常的事。
在运用参与观察法来获取研究材料时,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 观察的理论目标,做到参与而不深陷其中。科学研究中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研究者在观察之前,需要进行研究设计,明白观察所要检验的理论问题,计划要观察对象的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观察。同时在参与过程中,需要清醒地明确自己的理论目的,围绕理论目标而观察。其次,为了使观察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需要在控制观察环境和变量的同时,尽量避免影响被观察者的常规反应。否则,观察的结果极有可能出现偏差。
深度访谈也是田野调查中获得信息和资料的重要途径,只有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和沟通,才能了解当地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当地文化的内在意义。交流与沟通的必要方式就是深度访谈,也就是与调查对象交朋友、深入谈心。深度访谈一般要有选择地进行,要根据研究的主题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对象来与之交流、建立感情,以达到深刻谈心;有时,选择当地的信息灵通人士或所谓当地“明白人”作为深度访谈的对象,对研究可能有较大帮助。
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在对待田野中所获得资料时,需要注意主位取向(emic ap— proach)和客位取向(etic approach)的关系问题。所谓主位取向,是指研究对象所倾 向于认为的观念或态度;所谓客位取向,是指研究者或局外人所倾向于认为的原因或动机。研究者在田野中一方面要细致观察,认真体会,弄懂并理解当地人的主位观念;另一方面,研究者还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分析这些主位观念的意义和形成原因。也就是说,研究者应把主位取向与客位取向结合起来,全面看待田野中获得的信息。
结束田野调查之后,研究者需要撰写田野调查报告。田野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主要是民族志(ethnography)的写作方式。所谓民族志,是指详细、全面描述研究对象各个方面形态和特征的田野调查报告。民族志的特点是以描述、记事的手法为主,以展示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和活动全过程为目的,向人们勾画出特定社区和人群的文化图像。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典型方法,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实验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实验法也较多地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所谓实验法,就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为了控制某些自变量可能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常常在实验中将被试或实验对象分为两个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通过对两组实验结果的比较,检验某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划分和建立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随机分组法,即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二是配对法,即根据变量相对应的原则,如教育投入量、收入水平、教育水平、性别、年龄、民族等,分别将实验对象一一分配在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利用社会情境的自然状态,将其中的一种情境作为实验组,将另一种情境作为控制组,然后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异同,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室实验法是科学研究典型的实验法,即通过设置实验室环境,将想要控制的变量加以控制,以便观察和发现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是人,实验室实验法会存在伦理问题及其他局限性,所以,通常采用自然实验法。
在小范围的研究中,常常可以运用实验法。例如,汉斯(V.P.Hans)曾运用实验法研究过影响陪审员认真态度的因素。
此外,在一些大规模研究中,也有学者运用自然实验法。例如,乔伊(L.Joy)等曾在加拿大三个镇做过实验,研究电视频道的数量与儿童暴力倾向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镇的特征分别是有多个电视频道、只有一个电视频道和没有电视频道。实验结果表明,电视频道多的镇,其儿童的暴力攻击性要强于其他两个镇,只有一个电视频道的镇次之,没有电视频道的镇的儿童暴力倾向性最弱。由此他们认为,电视节目中的暴力行为会诱发儿童的暴力攻击倾向性。
实验法常常与观察法结合起来运用,例如,在实验室实验中,一般都需要在实验室对实验对象进行细致观察,以发现变量的变动情况;在自然实验中,同样也离不开观察法,通常在这种实验法里,研究者可以运用实地观察法,也就是在现象或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和实际情景中,去观察对象的行为和态度。
四、历史比较法
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是一般意义上的当时现象或现在时现象。为了探讨社会现象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变迁规律,社会学研究也常常借用历史方法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
支撑历史比较法的方法论原理是:社会现象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连续的、受某种力量影响或支配的。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或因果链上,或者通过不同背景的比较,能够发现现在的事件或现象的真正原因。
历史比较法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文献资料,包括政府和机构文件档案材料、统计资料和保存下来的其他历史资料;二是民间历史资料,包括民间流传下来的地方史志材料,以及民间口述史资料。
收集政府或官方文献资料,最常见的也是便捷的方法就是去相关档案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去查阅和摘录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
民问历史资料的收集,通常需要到当地去,向当地居民问询和查阅个人保留下来的村志、家谱、地契等有形的、物质的历史材料;另外,也可以通过访谈的方法,向当地居民收集一些历史记忆材料,如口述史资料。
在历史比较法中,较为常用的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有:类比分析法和理想类型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是指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某类现象或事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特征进行对比,并由此类推出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见表5~2)。
表5—2
类比分析的逻辑框架
理想类型分析法是韦伯创立并运用的研究方法。理想类型是一种分析概念或逻 辑工具,是经过高度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如“资本主义精 神”、“新教伦理”、“天职观”、“科层制”等。
对理想类型的分析,主要包括比较不同理想类型的本质特征,分析不同类型之 间的结构关系,并根据结构一致性的原则,来理解和解释事物或现象的原因。
韦伯曾运用历史比较法解释了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与马克思不同的论 点,认为资本主义的形成不是经济因素决定的,而是与加尔文教派所倡导的伦理精 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合理化运动密切相关。理想类型的分析与比较是结合在一起的, 韦伯把新教伦理解释为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是在将新教与东方宗教进行比较后而 提出的(见表5~3)。
表5—3
韦伯理想类型分析逻辑
历史比较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其价值和适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1)社会运行与社会变迁的纵向比较研究;(2)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 横向比较研究;(3)社会意识和社会事实成因的比较研究。
历史比较法的局限在于历史资料或历史事实的不可证实性。由于资料的不可证 实性,历史比较和推理常常建立在想象和类比的基础上,从而使得其结论可能带有 主观性和选择性。
第四节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是一种量的数据,用来作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使我们在价值和目标方面,能判别出我们现在处于何处,我们正往何处去,以及评价某项专门计划与后果。社会指标是对受规范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作的一种统计,它便于人们对社会主要方面的状况做出简明的、综合的和公平的判断。在所有情况下,它都是衡量繁荣的直接标准。
重要概念
社会指标是对受规范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作的一种统计,它便于人们对社会主要方面的状况做出简明的、综合的和公平的判断。
社会指标是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变为可以量度、计算、比较的数字、数据、符号。在社会指标的研究中,不存在能否用数量表现的问题,只存在怎样用数量表现的问题。一般说来,社会指标表现的是社会或某一方面的总体现象,如离婚率、自杀率、犯罪率等,而不是单个的个体现象。
一、社会指标的类型和功能
从不同的目的出发,人们通常将社会指标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社会指标具有不同的功能。人们区分社会指标,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1.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
描述性指标是对社会客观现象的描述。由于这些指标没有与一定的理论、模型、目标相联系,因而它们仅仅能反映出社会事实本身,并不能说明其价值状况。例如,行政单位、工厂、文化机构的数量,财政收入,商品销售额等数字,如果没有比较,这些数字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评价性指标也称作分析性或诊断性指标。它是指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社会效果、社会影响在某些方面的利弊得失的指标。这类指标通常是人们按照某种目的将两种以上的社会现象做比较而得出的,它们实施说明社会现象的功能。比如,将财政收入与支出相比较来说明财政状况的好坏,将行政单位与生产单位做比较来说明各部门比例关系是否合理等。
2.观察性指标与计划性指标
观察性指标又称作信息性指标,是指人们对于现状或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象的描述或评价。它的作用在于理解过去和及时反映现在。计划性指标是指人们在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预测,因而亦称作预测性指标。
3.投入指标、生产量指标与产出指标
由于受经济学的“投入一产出分析”理论的影响,一些人将社会也看作“投入一产出”的过程,由此创造了社会学分析的理论模型和“投入一产出”指标。投入指标是指在某一社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供资源”。例如,在一定数量单位的人口中教师所占的比重,可用于城市绿化的资金总数,等等。生产量指标通常是指工作量或承担的次数。如每一教师所负担的学生数或授课的小时数,绿化资金的利用率、周转率,等等。产出指标亦称结果性指标,它主要用以评价社会政策或措施的结果。例如,教育投资的产出指标有学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等。
4.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
从一定的价值取向出发,社会指标可以区分为肯定、否定和中性三种类型。肯定指标也叫做社会进步或发展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等。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好的一面,是人们所希望发展的指标。否定指标又叫做问题性指标,如失业率、犯罪案件数与犯罪率等。这类指标是人们不希望发展的,它们的上升标志着社会否定因素的增加。而中性指标是指与人们的价值取向、人们的愿望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指标。它们本身并不能说明社会进步与否,如人口的民族构成、工人总数等。
5.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客观指标亦称非感觉指标,是指反映客观社会现象的指标。如反映社会条件、社会环境、社会问题,甚至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等的数字或比例关系。主观指标则是人们对客观社会现象的感受,所以也称作感觉指标。它表现为人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愿望和满意程度等。例如,人们对住房、交通、环境和公共安全等的满意程度。通过主观指标可以较深地了解人民的所想、所望。
6.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
一般认为,社会指标在结构上是由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两部分构成的。但是,也有些研究者认为社会指标不包括经济指标。我国国家统计局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基本上不包括经济统计指标,它反映除经济以外的社会现象。①人们把社会指标等同于非经济指标,是因为社会指标在一开始确实是作为经济指标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
从理论上看,社会指标是相对于自然指标而言的,因此它应包括经济指标。从实践上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结合起来作为社会指标的两个基本部分。
不同类型的指标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社会指标的比较重要的功能有以下四方面。
(1)反映社会状态功能。这是社会指标最基本的功能。在异常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前,要想凭直接经验认识社会已越发不可能。社会指标的作用在于,它集中了最重要和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并使之具有一定条理,从而将社会或某一方面的状况清楚地再现出来,使人们易于了解和把握。
(2)社会监测功能。通过指标的测量,可以监测社会运行状态,如人口、家庭、健康营养、住房、环境、交通运输、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情况。监测的功能可以分为对社会状态的监测和对社会目标的监测。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对社会状况的监测是指人们通过对社会指标的比较、分析而定期或随时监视社会或某一方面的运行。
(3)预测功能。这是指根据已占有的材料,在对过去、现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摸索出社会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而对未来的结果加以测算。社会指标的预测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预测发展,例如,根据本年度工农业生产增长情况预测下年度的增长率;二是预测问题,即提早发现那些将会给人们或社会带来危害的问题。
(4)比较和评价功能。社会指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因而使事物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对社会运行与发展、社会计划与政策进行评价,分析利弊得失,得出正确结论。比较有横向与纵向之分。横向比较指时间序列上同一时期的社会指标的比较,小至个人、群体之间,大至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比较。目前世界各国几乎都建立了各自的社会指标体系,这为国际比较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比较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认清我国的长处与短处。纵向比较是指对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比较。利用社会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可以使我们认清社会或某一方面发展的准确位置,即在某一特定时期,它们是前进了,还是止步不前,或是后退了。 二、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要发挥社会指标的上述特长与功能,首先必须建立起不同领域的、适应不同目的和用途的社会指标体系。所谓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与说明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从目前情况看,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三种方式。
(1)根据规划建立指标体系。这是政府利用公共机构的相应分类而建立起来的,如与政府的能源、交通、邮电、城乡环境、教育、文化、司法等机关相对应而建立的指标体系。由于能得到政府和各部门的协助,因而按此方式建立指标体系方法简便,成本也不算高。1983年,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开始着手建立中国社会统计指标体系。起初,提出13大类,最后确定为l5大类,70个中分类,共l l00多个指标。l5大类是:自然环境、人口与家庭、劳动、居民收入与消费、住房与生活服务、劳动保险与社会福利、教育、科学研究、卫生、环境保护、文化、体育、社会秩序与安全、社会活动参与、生活时间分配。
(2)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社会指标体系。这一方式是从一个总的或一系列社会目标出发,逐级发展子目标,最终确定各项社会指标。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与规划性社会指标体系相比较,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由34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就采用
了这一方式。它从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发展这一总目标出发,关注15个方面的问题,共33个社会指标(见表5—4)。
表5—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社会指标体系
(3)依据理论建立社会指标体系。这是非官方建立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途径。一些研究人员、学者根据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假说,将社会现象编制成指标体系,并且用他们的理论来说明这些指标。其实,严格说来,任何一种指标体系都要有某种理论做基础,只不过有些严密,有些不很严密。我们暂且把建立在较严密的理论体系之上的社会指标体系看作这一类型。
按这一方式建立的指标体系中,较著名的如生命周期指标体系,它是按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所提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它把人从生到死的整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