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口腔
Release
口腔科学
1、简述牙龈病的概念及分类
2、★慢性牙周炎的病因:
主要为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加重菌斑滞留。
当微生物数量及毒性增强,或机体防御能力消弱时,龈下菌斑中大量滋生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福赛类杆菌、螺旋体等致病菌,导致胶原破环、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原有的慢性牙炎发展成为牙周组织的破坏性疾病——牙周炎。
3、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成人亦发病。
★其发病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
①前驱期:
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
经过4~7天的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
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
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缘龈广泛充血水肿。
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出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易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③糜烂期:成簇的小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
4、局部麻醉的全身并发症:
①晕厥: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导致突发性、暂时性的意识丧失。一般可由患者精神紧张、恐惧、疲
劳、饥饿、体质差以及疼痛等因素诱发。
防治:术前预防,一旦出现应停止注射,放平椅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渗葡萄糖。
②过敏反应:是指患者曾使用过某种麻醉药物,无不良反应,当再次使用该药时,却出现不同程度的
症状,有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两种类型。
防治:术前仔细询问有无麻药过敏史,做皮内过敏试验。
进行局部麻醉时,推注麻药速度要慢,注意观察。
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静脉推注地西泮、吸氧、解痉、升血压。
③中毒:是指单位时间内血液中麻醉药物的浓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受力,引起多种程度的毒性反应。
防治:术前预防,一旦出现应停止注射,放平椅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渗葡萄糖。
5、局部麻醉的局部并发症:
①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②血肿
③感染
④注射针折断
⑤暂时性面瘫
⑥其他: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6、★拔牙的适应证:
①严重龋病:龋坏不能保留,牙冠严重破坏不能修复,而且牙根或牙周情况不适合做桩冠或覆盖义齿
②严重牙周病:晚期牙周病,牙周骨质丧失过多,牙松动已达Ⅲ度,经常牙周溢脓,影响咀嚼
③牙髓坏死:牙髓坏死或不可逆性牙髓炎,不愿做根管治疗或根管治疗失败、
严重根尖周病,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手术或牙再植术
④多生牙、错位牙、埋伏牙等导致邻近软组织损伤,影响美观,或导致牙列拥挤
⑤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牙根吸收或破坏,位置不正,不能完全萌出的阻生牙
⑥牙外伤:
⑦乳牙:乳牙滞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或根尖外露造成口腔黏膜溃疡
⑧治疗需要的牙:因正畸需要减数的牙,因义牙修复需拔除的牙,颌骨良性肿瘤累及的牙
⑨病灶牙:引起上颌窦炎、颌骨骨髓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灶牙、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有关的病灶牙
⑩其他:患者因美观或经济条件需要拔牙
7、★拔牙的禁忌证:
①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 血红蛋白在8g/L以上可以拔牙
②心血管系统疾病:
Ⅰ重症高血压(高于180/100mmHg)、近期心肌梗死、心绞痛频繁发作、心功能Ⅲ-Ⅵ级、
心脏病合并高血压等应禁忌或暂缓拔牙
Ⅱ一般高血压患者可以拔牙,但血压高于180/100mmHg者,应先行治疗后,再拔牙
对于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术后要使用抗生素
③糖尿病:血糖控制在 160mg/dL以内,无酸中毒症状时,方可拔牙
术前、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④甲亢:应将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脉搏不超过100次/min,方可拔牙
⑤肾脏疾病:各种急性肾病均应暂缓拔牙
慢性肾病,处于肾功能代偿期,临床无明显症状,术前、后使用抗生素,方可拔牙
⑥肝脏疾病:急性肝炎不能拔牙
慢性肝炎需拔牙,术前、后给予足量Vk、Vc
⑦月经及妊娠期:月经期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
妊娠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不能拔牙,因易导致流产和早产
妊娠第4、5、6个月期间进行拔牙较为安全
⑧急性炎症期:急性颌骨骨髓炎患牙已松动,应拔牙
急性蜂窝织炎,患牙为复杂牙,手术难度大,手术可能促使炎症扩散
下颌第三磨牙急性冠周炎、腐败坏死性龈炎、急性传染性口炎、年老体弱,应暂缓拔
⑨恶性肿瘤:对于放射治疗照射部位的患牙,在放射治疗前7~10天拔牙
放射治疗时及放射治疗后3~5年内不能拔牙,以免发生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⑩长期抗凝药物治疗
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神经精神疾患
8、口腔颌面部感染有如下特点:
①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期与外界相通
②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
③颌面部的潜在间隙:口腔颌面部的肌肉、骨骼、腺体之间的结缔组织疏松,构成一些潜在间隙,
相邻间隙的连接薄弱,感染可经此途径迅速扩散和蔓延
④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
⑤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丰富
9、★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应行切开引流术。目的是:
①使脓肿、感染坏死组织迅速排出,减少毒素吸收
②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发生窒息
③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止向颅内、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
④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10、★切开引流的指征:
①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
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
②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③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脓液者
④影像学检查证明已形成脓腔者
⑤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⑥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
11、★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①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的能力很强。
伤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伤口,只要没有明显的化脓感染,在清创后,仍可做初期缝合。
②口腔颌面部腔、窦多,如鼻腔、口腔、鼻窦等,窦腔内常存在一定数量的病原菌。
③颌骨上有牙,颌骨骨折发生骨折段移位时,则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障碍。
咬颌关系错乱是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之一。
④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妨碍正常进食,需选正常的进食方法和食物,以维持伤员的营养。
⑤口腔颌面部又是呼吸道的入口,损伤时最容易发生机械性阻塞,
故抢救伤员时首先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和误吸。
⑥鼻部、唇部、舌、睑部、眶部和颊部开放性损伤时,
如处理不当,伤口愈合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组织和器官的移位和变形以及瘢痕挛缩畸形。
⑦颌面部有腮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组织。
⑧颌面部紧邻颅脑,严重的颌面部损伤常合并颅脑伤,如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
颈椎骨折等;并发颅底骨折时,可发生脑脊液鼻漏和耳漏,在抢救时必须注意鉴别。
12、★窒息是口腔颌面部外伤后的危急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
急救的关键在于早发现,及时处理。已出现呼吸困难,更应争分夺秒,立即进行抢救。
1)阻塞性窒息:
①异物堵塞,应立即设法清除异物。侧卧或俯卧位,清除分泌物,解除窒息;
②舌后坠,应设法将舌牵向口外,斜线固定于绷带或衣服上;
③上颌骨骨折及软腭下坠者,可用木棍、筷子等,将上颌骨托起,并固定在头部的绷带上;
④口咽部肿胀,可安置通气管,环甲膜穿刺,或行气管切开术;
⑤呼吸已停止者,应紧急气管内插管,或环甲膜切开术,平稳后改气管切开;
⑥活瓣样阻塞者,应将下垂的黏膜瓣缝回原位或剪掉,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吸入性窒息:行气管切开术。吸出气管内分沁物及其他异物,恢复呼吸道通畅。
对这类患者,应注意防止肺部并发症。
13、★唾液腺结石病导管阻塞时可出现排唾障碍及继发感染致下颌下腺炎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
①进食时,腺体肿大,患者自觉胀感及疼痛。
停止进食后不久腺体自行复原,疼痛亦随之消失。
但有些阻塞严重的病例,腺体肿胀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不能完全消退;
②导管口黏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③导管内的结石,双手触诊常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
④结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
炎症扩散到邻近组织,可引起下颌下间隙感染。
14、★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15、★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
⑴良性肿瘤:通常以外科治疗为主,如为交界性肿瘤,应切除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将切除组织
作冷冻切片检查。如有恶变,则应扩大切除范围。
⑵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患者的机体状
况等,全面研究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1、 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即颜面部中1 / 3和下1 / 3组成的区域。
2、 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
性器官。
3、 口腔前庭:为牙列的外围间隙,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因唇、颊软组织与牙列通
常处于贴合状态而呈一潜在腔隙,与牙列的形态一致,呈马蹄形。
4、 颊脂垫尖: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 面的颊黏膜上有一三角形隆起的脂肪组织,称颊脂垫。
其尖称~,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要标志。
5、 舌系带:舌腹部黏膜返折与舌下区的黏膜相延续在中线形成的带状结构。
6、 混合牙列期: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12岁,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
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
时期称为~。
7、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的特点是静脉瓣少,当受肌收缩或挤压时,易使血液反流。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称为“危险三角区”,颌面部的感染,特别是“危险三角区”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8、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病的临
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牙体组织因缺乏自身修复能力,一旦形成龋洞,则不能自行恢复。龋病只见于口腔的暴露部位。
9、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根尖周病是指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疾病。
10、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
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病变类型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
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致密骨炎。
11、牙龈病:是指一组发生于牙龈组织的病变,包括牙龈组织的炎症及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牙龈病一
般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
12、青春期龈炎:是指发生于青春期少年的慢性非特异性龈炎,是受内分泌影响的龈炎之一。男女均可患病,但女性患者稍多。
13、牙龈瘤: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多发生于牙龈乳头,亦可发生于龈缘。它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因其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
14、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指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特别是神经干和神经末梢
的传导,使该部分的痛觉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15、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此法能麻醉比较广泛的区域,可以避免多次被注射带来的疼痛,使药物剂量少,麻醉效果完全,麻醉作用深,维持时间长。
16、晕厥: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导致突发性、暂时性的意识丧失。一般可由患者精神紧张、恐惧、
疲劳、饥饿、体质差以及疼痛等因素诱发。
17、智齿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
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18、颌面部间隙感染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为蜂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为脓肿。
19、口底蜂窝织炎:是口底弥散性多间隙感染,包括双侧下颌下、双侧舌下和颏下间隙在内的5个间隙感
染,否则称为多间隙感染。感染性质可以是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或凝固性坏死性感染,
后者较少见,但临床表现较为严重。
20、疖是单个毛囊和皮脂腺内感染,引起浅层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痈是在多个毛囊和皮脂腺内感染,引起较深层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21、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恢复
到正常的位置。
22、颞下颌关节强直:是指因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造成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者。
23、唾液腺结石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85%左右发生于下颌下腺,
其次是腮腺,偶见于上唇及唇颊部的小唾液腺,舌下腺很少见。唾液腺结石常使唾
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
24、舍格伦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
燥,并伴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病征。
25、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临床上称之为“交界性肿瘤”。
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乳头状瘤等。
26、釉质:位于牙冠表面,呈乳白色,有光泽,当釉质有严重磨耗时,则透出牙本质呈淡黄色。釉质是一
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其中含无机盐96%,主要为磷酸钙及碳酸钙,水分及有机物则约占4%,
为人体内最硬的组织。
27、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色淡黄而有光泽,含无机盐70%,有机盐含量比釉质多,约占30%,硬度比
釉质低。在牙本质中有成牙本质细胞胞质突起,是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有酸痛感。
28、牙髓:是位于牙髓腔内疏松结缔组织,其周围为钙化的牙本质。牙髓中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纤
维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其主要功能为营养牙体组织,并形成继发牙本质。牙髓神经为无髓鞘
纤维,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稍受刺激即可引起剧烈疼痛,而无定位能力。牙髓的血管由狭窄
的根尖孔进出,一旦发炎,髓腔内的压力增高,容易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牙髓逐渐坏死,牙本
质和釉质则得不到营养,因而牙变色失去光泽,牙体变脆,受力稍大较易崩裂。
29、猖獗龋:曾称猛性龋,又称放射性龋,是急性龋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受放线治疗的患
者,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病程进展很快。口干综合征或有严重全身疾病的患者,由于
唾液分泌量减少或未注意口腔卫生,亦可能发生猖獗龋。
30、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填充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
体组织不密合,形成微渗漏,或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净,而再次发生的龋齿。因位置隐
蔽,不易被查出。
31、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32、妊娠期龈炎: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33、妊娠期龈瘤:多发生于个别牙列不齐或有创伤 的牙间乳头区,尤以下前牙唇侧龈乳头较为多见,通常始发于妊娠第3个月,瘤体常呈扁圆形,有的呈分叶状,可有蒂,直径一般不超过2cm。分娩后,妊娠期龈瘤能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去除局部刺激物才能完全消失。
34、走马牙疳: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并感染产气荚膜杆菌,使面颊部组织迅速坏死和穿孔,称为~。
35、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丧失。它是我国承认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
36、Nikolsky征: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上移动;
在口腔内,用舌舐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面脱落或撕去。阳性对天疱疮具有诊
断意义。
37、口腔白斑病:是指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能擦去,也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的可定义的损害,属于癌前病变或潜在恶性疾患范畴,约有3%~5%发生癌变,不包括吸烟、局部摩擦等局部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单纯角化病。
38、表面麻醉:亦称涂布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剂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
39、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组织内,以阻断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醉效果。
40、颌骨骨髓炎:是指各种致病因子入侵颌骨,引起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
神经的炎症。
4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之一。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见。它是由精神
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外伤、微小创伤、 因素、免疫等多因素导致的颞下颌
关节及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改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1、颜面部即俗称的脸部、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
之间的区域。
2、临床上,常将颜面部划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其划分以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以口裂
水平线为第二横线。
3、口腔颌面部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辅助语言和呼吸。
4、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5、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牙髓软组织组成。
6、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7、舌的功能:味觉、语言、咀嚼、吞咽。
8、舌的运动由舌下神经所支配。
9、舌乳头可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丝状乳头:数量最多,遍布整个舌体背面。
10、正常乳牙有20个,左右侧各5个,常用罗马数字表示。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
11、恒牙共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在第二磨牙后方萌出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牙)。一般左右同名牙多同期萌出,上下同名牙则下颌牙较早萌出。
12、翼外肌:既无升颌也无降颌作用,在开口运动时,可牵引下颌骨前伸和侧向运动
13、动脉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
14、三叉神经感觉神经根较大,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15、三叉神经:
①眼神经:眶上裂出颅
②上颌神经:圆孔出颅
③下颌神经:自卵圆孔出颅,分为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
16、面神经出颈乳孔后,在腮腺内向前下方行走1~1.5cm后先分为2支,然后再分为5支,
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17、三对大唾液腺,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18、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19、口腔内检查常用机械为口镜、镊子和探针。
20、龋病的并发症: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
21、龋病的四种病因:
①口腔致龋菌群:变形链球菌为主,其次为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
②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蔗糖等碳水化合物
③敏感的宿主
④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22、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23、浅龋(牙釉质龋)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冷、热、酸、甜刺激亦无明显反应。
中龋的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过冷过热也能产生酸痛,冷刺激尤为显著,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深龋的龋洞深大,达牙本质深层,深龋无自发痛,但当食物嵌塞入洞中或患牙遇冷、热、化学刺激时,
可出现疼痛,去除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
24、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细菌因素(主要)、物理因素、化学性因素、免疫因素。
25、可复性牙髓炎:当患牙遇冷、热温度刺激或酸、甜化学刺激时,立即出现的疼痛反应,尤其对冷刺激
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疼痛。
26、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①自发性阵发性痛、②夜间痛、③温度刺激疼痛加剧、④疼痛不能自行定位。
27、牙体牙髓病最有效、最常用的应急处理:开髓引流,常用于急性牙髓炎。
28、菌斑引起的牙龈病:慢性龈炎、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
29、慢性龈炎病因:龈缘附近牙面上堆积的牙菌斑是引起慢性龈炎的始动因子,其他如牙石、食物嵌塞、
不良修复体等均可促使菌斑积聚,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
30、药物性牙龈增生病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可使已有炎症的牙龈发生纤维性增生。
31、牙周炎包括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和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32、牙周炎的晚期并发症: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33、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引起人类念珠菌病的主要是白色念珠菌。
34、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灼痛,
病损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特点。
35、轻度阿弗他溃疡最常见,好发于角化程度较差的黏膜,如唇、颊粘膜、舌唇、前庭沟。
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特点。
36、口腔扁平苔藓是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病损可同时发生在皮肤和黏膜。
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与免疫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
37、普鲁卡因临床上常长加入少量的肾上腺素,使局部血管收缩,减缓药物的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组织毒性内移。
38、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的进针点为颊脂垫尖,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0.3~0.4cm,下颌磨牙
牙合平面上1cm。注射器在对侧下颌前磨牙区,回吸无血。
39、拔牙的基本步骤: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拔牙后注意事项。
40、拔牙的术中并发症: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穿通、
其他损伤(术中出血、神经损伤、颞下颌关节脱位及下颌骨骨折等)
41、拔牙的术后并发症有:拔牙后出血、拔牙创感染。
拔牙创感染分为急性感染、干槽症和慢性感染3种。
42、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目前牙源性感染(绝大多数)和婴幼儿腺源性感染仍较常见
43、切开引流术的要点:应有利于引流通畅,不影响面容,避开重要解剖结构。
44、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多由牙槽脓肿、牙周炎、第三磨牙冠周炎等牙源性感染而来。
45、咬肌间隙和翼下颌间隙脓肿容易并发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配合X线片即可确定诊断。
46、颜面部疖痈与全身其他部位疖痈不同,主张保守疗法,切忌用热敷、烧灼、切开引流等方法。
通常采用3%高渗盐水纱布湿敷疖痈顶部。
47、窒息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
48、在咬肌前缘,压迫面动脉于下颌骨上,以减少颜面部的出血。
49、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挫裂伤,清创时,应刮除没有出血的坏死的组织,修整创缘,彻底止血,
常做减张缝合,充分引流。
50、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骨折端移位和咬合错乱、眶区淤血。
51、上颌骨骨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拍摄鼻颏位(华氏位)或头颅后前位及侧位X线片,必要时
再拍摄CT片。
52、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有: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53、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和面形的对称和匀称。
同时使用防治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等方法。
54、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的时间:上颌骨争取在2周内进行,下颌骨争取在3周内进行。
颌骨骨折的颌间固定法的时间:上颌骨一般为3-4周,下颌骨为6-8周。
55、颧弓骨折的临床特点:骨折移位、开口受限、复视、出血和淤血、神经症状、影像学检查。
56、对于颧弓骨折,凡有张口受限,影响功能的伤员,均应进行复位;对塌陷畸形严重者,尽管没有功
能障碍,也应复位。无张口受限或畸形不明显者,可作保守治疗。
57、下颌运动包括转动和滑动运动,基本方式有: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
58、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为咀嚼肌紊乱疾病、结构紊乱疾病、炎性疾病和骨关节病。
59、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特点:关节运动障碍、关节区疼痛、颞下颌关节弹响或杂音。
60、颞下颌关节单侧急性前脱位时,患者不能闭口,前牙开 ,下颌中线偏向健侧,后牙早接触,
患侧耳屏前空虚。关节X线片示髁突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61、 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后要限制下颌运动,用颅颌弹性绷带固定下颌2~3周,开口度不宜超过1.5cm。
62、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主要症状是:张口受限、下颌角前切迹明显凹陷、鸟嘴畸形、咬合关系紊乱。
63、唾液腺的常见病变有唾液腺炎症、舍格伦综合征、唾液腺肿瘤及瘤样病变等。
64、化脓性唾液腺炎主要发生在腮腺和下颌下腺。以耳垂为中心。
65、唾液腺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逆行性感染。主要致病菌是金葡菌。
66、唾液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75%,其中以多形性腺瘤及沃辛瘤最常见。
67、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最常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极少见。
68、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性肿瘤为多见,
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常见,
口腔癌原发部位以舌癌为最多。
69、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软组织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或表皮样、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
70、甲状舌管囊肿以舌骨上下部最为常见,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
71、成釉细胞瘤多发生于青中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部为常见。
72、舌癌大多为鳞癌,口腔各部位癌肿发生转移最早、最快的是舌癌,以颈深上淋巴结群最多。
73、舌癌早期可表现为溃疡,外生与浸润3种类型。
74、白血病口腔表征主要有:
①牙龈增生、肿大,②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③牙龈坏死,④牙痛、牙松动,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75、艾滋病的口腔表征主要有
①口腔黏膜念珠菌感染(最常见)、
②口腔毛状黏膜白斑、
③口腔卡波西肉瘤(特有)、
④龈炎、牙周炎、
⑤口腔疱疹、
⑥面颈部淋巴结肿大:非霍奇金淋巴瘤、
⑦唾液腺感染,腮腺、下颌下腺肿大。
1、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舌后1/3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分布(舌前面、舌后咽)。
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2、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
3、三叉神经运动神经根较小,与下颌神经混合,故下颌神经属混合神经。
4、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5、两眼内眦间距、两睑裂宽度和左右外眦至耳轮间距相等。
鼻翼的宽度与两眼内眦之间的距离相等。
6、上颌神经:圆孔出颅
⑴蝶腭神经及蝶腭神经节:鼻腭神经、腭前神经、腭中神经和腭后神经
⑵上牙槽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分布于上颌第三磨牙
上牙槽中神经:分布于上颌前磨牙、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
上牙槽前神经:分布于上颌切牙、尖牙
7、面神经的颧支:主要分布于眼轮匝肌上部和额肌,损伤则眼睑不能闭合
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损伤则口角偏斜
8、下颌下腺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旁的舌下肉阜,好发下颌下腺炎症。
舌下腺好发潴留性囊肿。
9、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保护牙髓,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预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10、慢性牙髓炎:
①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无明显自发痛,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史
②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多无自发痛,食物嵌入患牙洞内即出现剧烈的疼痛,遇冷、热刺激产生剧痛。
③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见于青少年患者,一般无自发痛,有时可有进食时患牙疼痛或出血现象,长
期不敢用患侧咀嚼食物
1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有咬合痛,可自行定位。
1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分型:根尖周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
13、慢性根尖周炎X线表现:
①根尖周肉芽肿的根尖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投射区范围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cm;
②慢性根尖周脓肿的透射区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
③根尖周囊肿课件较大的圆形透射区,边界清楚,并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
④根尖周致密性骨炎表现为根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
14、根管治疗术的操作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
15、妊娠期龈炎治疗原则:①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
②维护治疗;
③手术时机应尽量选择在妊娠期的4~6个月内,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
16、牙周炎探诊出血溢脓。
18、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
①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尤以新生儿最多见,故又称新
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②多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随即出现许多散在的
色白如雪的小斑点,略高起,状似凝乳,逐渐增大,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丝绒状斑片,严重者蔓
延至扁桃体、咽部、牙龈。早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露出红的
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
③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拒食,有时伴有轻度发热,少数病例还可蔓延到食管、支气管或肺部,或并
发皮肤念珠菌病。
17、牙周炎的严重程度:
轻 中 重
牙周袋 ≤4mm ≤6mm >6mm
牙周附着丧失 ≤2mm ≤5mm >5mm
牙槽骨吸收 <1/3根长 1/3-1/2根长 >1/2根长
根分叉病变 无 轻 中度以上
牙松动 无 无 有
①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4mm,附着丧失1~2mm,
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可有或无口臭;
②中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牙周袋≤6mm,附着丧失3~4mm,
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
牙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能有轻度病变;
③重度:牙龈炎症较明显或可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
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多根牙有牙根分叉病变,牙多有松动。
19、白斑分为均质型与非均质型两大类:前者包括斑状块、皱纸状等;颗粒状、疣状及溃疡状等属于后者。
20、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回吸无血。注射针尖刺入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静脉丛,引起深部血肿。
21、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中口外注射法进针深度在0.5cm左右,不可进入太深,以免损伤眼球,引起血肿。
回吸无血。
22、智齿冠周炎的病因:第三磨牙阻生、构成较深的盲带。
23、智齿冠周炎在磨牙后区形成骨膜旁脓肿,感染可向颌周间隙蔓延,有以下扩散途径:
①感染向前方,顺下颌骨外斜嵴在第一磨牙颊侧侧前庭沟处形成脓肿,穿破而形成瘘,易误诊为第一
磨牙根尖感染或牙周病变
②感染在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缘之间向外前方扩散形成颊侧脓肿,破溃后在面颊部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③感染沿下颌支外侧向后,可形咬肌间隙脓肿或边缘性骨髓炎
④感染沿下颌支内侧往后,可形成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或扁桃体周脓肿
⑤感染向下颌体内侧扩散,可形成下颌下间隙及口底蜂窝织炎
24、切开引流术的要点:应有利于引流通畅,不影响面容,避开重要解剖结构。
①切口部位应在脓肿低位,尽可能在口腔内引流;
必须在面部作切口引流者,应顺着皮纹方向或在面部比较隐蔽处作切口,同时注意勿损伤面神经
②手术操作应准确、快速、轻柔,切忌挤压
③口内切开用橡皮片引流,口外切开浅层脓肿用橡皮条引流,深部脓肿用凡士林纱条或橡皮条引流
25、眶下间隙感染,感染多来自上颌前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感染
切口在下颌角下缘下1.5~2cm,作长5cm左右的弧形切口
26、口底蜂窝织炎首先防治窒息和中毒性休克,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考虑是否做气管切开术。
27、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病原菌主要为金葡菌
慢性期应以死骨刮除术及病灶牙拔除为主
中央型颌骨骨髓炎:始发于颌骨中央的骨松质和骨髓 ——急性炎症期后1~2月手术
边缘型颌骨骨髓炎:始发于颌骨在周围的骨膜和骨皮质——急性炎症期后2~4周手术
28、放射性骨髓炎是放射、损伤、感染3种因素的总和
29、阻塞性窒息可分为异物阻塞、组织移位、气道狭窄、活瓣样阻塞。
30、在耳屏前,压迫颞浅动脉与颧弓根部,以减少头顶及颞部区域的出血。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舌骨大角交界处稍下方,压迫颈总动脉于第6颈椎横突上,可减少颈部大出血
31、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骨折端移位、出血与血肿、功能障碍、骨折端的异常活动。
32、儿童颌骨骨折的复位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1、下颌骨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① 解剖薄弱: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薄弱部位,当遭遇外力,容易骨折。
② 血供差、骨皮质致密:下颌骨血供较上颌骨少,下颌骨骨折愈合时间较上颌骨骨折愈合慢,下颌骨的周围有强大致密的肌肉和筋膜包绕,当炎症化脓时不易引流,所以骨髓炎较上颌骨多。
③ 下颌骨有强大的咀嚼肌群,下颌骨骨折时,骨折段不稳定,在张闭口时易受咀嚼肌收缩时的牵拉,发生骨折错位。
2、固有口腔的组成:牙列,牙槽骨,牙龈,内侧的舌、腭、口底。
3、舌尖对甜辣闲敏感,舌缘对酸味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
4、上颌骨一体:上颌骨体; 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标志: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
6、下颌骨是面部唯一可以活动且最结实的骨骼
7、化脓性感染时,疏松的骨质有利于脓液穿破骨质达到引流的目的,因此,上颌骨较少发生颌骨骨髓炎
8、龋病的临床表现
①初期:硬组织脱矿,釉质白垩色
②继之:病变部位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者棕褐色
③晚期:脱矿,有机成分破坏,软化,缺损
9、慢性龈炎的临床表现:龈乳头圆钝肥大 、龈乳头球状增生、牙龈轻触出血
10、口腔扁平苔藓:针头大小的小丘疹连成白色或灰白色的细条纹,条纹交织呈网状,树枝状,环状,半
环状或者斑块状。
11、智牙冠周炎:
临床:①早期轻微疼痛
②加重时,跳痛放射至耳颞区,开口受限,吞咽疼痛,口臭,全身症状
③牙阻生,痛、肿、糜烂、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治疗:急性期:消炎镇痛,引流和对症治疗
全身治疗:休息、漱口、抗感染
手术治疗:冠周龈瓣楔形切除术
12、浸润麻醉的方法:皮丘注射法,骨膜上浸润法,牙周膜注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