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doc
下载文档

ID:3315273

大小:45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3-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2章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小组 工作 价值观 职业 伦理
第二章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本章重点问题: 1.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是什么?2.小组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3.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职业伦理守则是什么? 4.组员要中途退组,怎么办? 5.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放弃保密原则? 小组工作与一般的小组心理辅导不同之处在于,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贯穿在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中的是两个基本的概念,一个是互助的概念,一个是个人具有改变的潜能。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以及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职业伦理。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是以社会工作价值观为基础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具体化。因此在讨论小组工作价值观时,必须清楚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基本内容。 1.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指的是一套信念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会确定自己所期望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Rokeach,1968),因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可能按照特定的价值体系,来指导自己的实践(Toseland&Rivas,1995)。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 根据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颁发的有关社会工作的定义中,明确指出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工作产生于人文主义和民主的理想,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基础建立在尊重人人平等,尊重人的尊严和尊重人的价值基础之上。社会工作自其产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社会工作的实践一直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发掘个人的潜能。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要奋斗目标和推动力。通过与弱势群体团结一致,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消除贫困,解除对弱势群体的压迫,实现社会融合。”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将社会工作价值观分解为: 1.人人平等的原则。 2.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 3.以人为本和个人自我决定的原则。 4.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 5.赋权的原则。 6.发展的原则。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 社会工作价值观如何在小组工作中得到体现,针对这个问题,西方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科诺普卡提出,在小组工作实务中,必须坚持这些价值观: 1.小组中来自不同种族、国家、社会阶层和不同年纪、性别的人,应该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建立一种积极的平等的关系。 2.在小组过程中,始终强调合作和互惠性的决策过程,充分体现民主参与的原则。 3.强调个人在小组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4.尊重组员有参与的自由,这些自由包括:对于小组和组员有关的问题发表看法的自由,有权参与小组的决策过程等。 5.强调小组中高度个别化原则,关注小组中每个组员的特定需要。 特斯兰德和利瓦斯(Toseland&Rivas,1995)还特别强调了小组工作中的三个基本价值观: 1.重视组员具有互相帮助的能力。在小组中建立的关系,能够帮助组员成 长和改变,帮助他们建立归属感,满足基本需要,因此,在小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组员之间的互助关系,弱化社会工作员为小组主持人的领导作用。 2.重视小组能够使组员的能力得到提升,实现赋权。小组可以帮助组员提高自信心,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整个社区的状况。 3.重视小组有能力促进来自不同背景的组员之间的理解和融合。随着小组的不断发展,组员之间的尊重和欣赏也会不断增强,因此,小组能够帮助弥补现代社会中不同社会地位人群之间的差距,增进社会整合。 结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在学习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几个方面: 第一,互助互惠的原则。这个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组员之间的关系是互助互惠的。小组工作的实务核心就是互助的概念。小组工作者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这种互助式的助人关系,是导致个人改变的主要来源,因此,小组工作者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组员建立团结合作的关系,共同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其二,社会工作者与组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互助互惠的关系,在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小组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组员获得成长和改变。同时,组员们丰富的生活经历,对社会工作者而言,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小组的经历对社会工作者本身而言也是一个成长的经历,因此,这种工作关系,也是一种互助互惠的关系。 第二,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小组工作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和重视组员的能力,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这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同时,要尊重组员有选择参与的权力和自由。 第三,民主参与和决策。小组不仅可以发掘组员的潜能,促进组员成长,还可以通过民主决策培养组员的民主参与精神。同时,小组中解决冲突的过程,对组员来讲,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 第四,赋权的原则。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小组目标强调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革。 第五,高度的个别化原则。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 一、专业标准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凡是有专业能力的人,才能从事某种职业。美国辅导 员认证委员会对小组辅导员的知识背景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明确了一个小组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由下列8个方面组成: 1.人类成长和发展:包括人类行为和人格理论,生命历程等。 2.社会和文化基础:不同文化生活方式、互动方式和社会知识。 3.助人关系:助人过程的哲学基础。 4.小组动力和小组辅导理论。 5.生活方式和生涯发展。 6.个人需要评估技巧。 7.研究与评估技术。 8.专业定向。 国内对小组工作的从业人员并没有指定一个明确的规范,然而,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和教育中,应该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标准。根据国家教委规定的核心课程,我们建议一个合格的小组工作者专业训练应该包括以下知识: 1.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背景训练:社会科学基本的学科训练,如社会学、心理学、职业伦理、逻辑学等基本训练。 2.理论背景:心理学咨询理论、人格理论、学习理论、社会学的系统理论、资源理论、小组动力学等。 3.辅导技巧: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 4.研究方法: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小组评估方法等。 5.实务经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需要有实习操作经验,实习时间不能少于200小时。 二、小组工作伦理守则 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是以社会工作的一般伦理守则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特斯兰德和利瓦斯(Toseland&Rivas,1995)提出了下列专业伦理标准: 1.组员拥有明确的知情权,在小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有责任告诉每个组员小组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参与小组可能的危险是什么,时间安排,每节的长度,参与是否是自愿的,整个小组的活动安排等。 2.明确保密的原则和措施。 3.从事小组工作的社工,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和专业教育,具备一定的经验才可以带领一个小组。 4.在特定的情况下,社工在带领小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接受督导和咨询。 5.经过筛选决定组员,形成小组后,要确保组员的需求能够在小组中得到满足。 6.社工有责任协助组员达成治疗目标。 7.组员在小组中必须得到保护,不受到身体伤害、威胁、被迫接受别人的价值观、胁迫、其他形式的压力和来自组员的压力。 8.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组员。 9.社工不能利用组员来达到个人目的。 10.社工有责任对组员进行及时评估和跟进,以保证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 科诺普卡提出了下列小组工作实务的原则(科诺普卡,1994): 1.小组中的个人化原则。了解每个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具体的工作目标要因人而异。 2.小组个别化原则。每个小组的构成和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小组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有自己独特的问题和需求,在设计小组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每个小组的具体情景。 3.真诚地接纳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相信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4.有意识地在社工和案主之间建立一种助人的关系。小组工作的基本信念是:在与别人的互动过程中,个人的改变才会发生,为了促进这种变化,人们需要帮助,尤其需要专业的帮助,因此,建立一种职业的助人的关系将有助于导致变化。 5.积极鼓励和促进组员之间的互助合作的关系。组员间的平等的互动关系会带来积极的改变,因此,工作者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组员间建立一种积极的关系,以推动变化的出现,使小组实现自己的目标。 6.在小组进行过程中,可以适当修改小组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小组和组员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在小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评估,根据小组和组员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小组计划。 7.根据组员个人的能力,因人制宜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能力。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是小组工作的核心,但是,由于个人的参与能力不同,社工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他们的参与程度和改变的程度,使他们不感到有压力,从而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状态。 8.鼓励组员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决策过程,体现民主精神。 9.小组工作者在主持小组过程中,要热情,具有人情味和自律性。 三、小组工作者实务指南 为了保证小组工作者能够很好地执行上述职业伦理和工作原则,科瑞等人(Corey,Corey&Callanan,1993)从小组工作者的个人修养、专业技巧和实务训练的角度,开出了一个清单,对初学者来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这个清单包括: ◇自我洞察力和反思性:小组工作者要明确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明确自己的职业对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否会影响小组组员,要清楚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小组中与组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量力而行,不要轻易主持一个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小组。 ◇明确自己设计的小组的类型,能够明白地向组员介绍自己小组的目的和特点。 ◇发展出一个筛选标准,能够鉴别什么样的人适合参加自己的小组,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参加。 ◇对正在参加其他治疗性小组的成员来讲,如果他们想参加自己的小组,社工必须与治疗师取得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同意。 ◇在小组开办前,告诉组员小组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鼓励他们制定协约保证实现个人目标。告诉组员在小组中要有个人生活经历的袒露、新行为的学习、过去生活的检讨和反思、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要积极倾听别人、尊重别人、为他人提供真诚的支持等。 ◇让组员明白在小组中可能会采用的新技术和治疗方法,并要求他们积极参与。 ◇明确小组的重点是什么,并围绕重点来选择工作方法。 ◇保证组员有权决定是否与其他组员分享自己的经验,是否参加某些活动。要及时觉察出小组中压迫关系的存在,以及避免破坏个人自决的行为出现。 ◇选择适合的练习,并且保证这些练习在过去的小组中使用过。 ◇理论联系实际,及时了解小组工作研究动态,并将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小组工作实务中来。 ◇明确在小组中可能出现的为了满足社工的要求而牺牲组员利益的情况。 ◇要及时告诉组员小组过程中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危险因素。 ◇在组前、组中和小组结束前,反复向组员强调保密的原则。 ◇不要将个人的价值观强加给组员,要尊重组员的能力,理解其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并保证组员之间互相尊重。 ◇当小组无法满足某些组员的需要时,要积极采取措施,提供转介服务。 ◇鼓励组员讨论自己在小组中获得的经验,并评估在小组中个人目标实现的程度,在每节结束前,不要受到时间的限制,让组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协助组员将小组中学习的新行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帮助他们应付可能遇到的负面反应。 ◇小组结束后,要安排跟进活动,了解组员在组后的变化,跟进一方面能够 为评估小组成效提供资料,另一方面也让组员看到其他人的经历和成长,使组员能够将小组当做个人成长的一个开始。 ◇发展一些评估方法,通过评估有效地总结、改进个人的工作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工作手法。 四、小组工作在中国的运用 中国的小组工作实务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伦理守则和工作原则,但是作为一个国际认同的职业,我们相信上述讨论的这些国际性的职业守则和原则,对我们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认为,在中国开展小组工作实务,至少要特别重视下列几个原则: 1.程序性的原则。所谓程序性,指的是小组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和个人能力。初学者应该在导师的督导下进行实习。在小组过程中,小组工作者必须做到善始善终,从组前的访谈、小组的设计和规划、小组的开展、组后的跟进,到小组过程和结果的评估,都要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小组工作者要用专业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要在实务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获得自我成长。 2.知情的原则。组员有权了解小组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具体内容。 3.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要对组员的个人资料进行严格保密,需要录音录像时,必须得到组员的书面同意;所有资料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同时,要向组员解释清楚生命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4.尊重组员的原则。组员有权决定是否参加某些小组活动,有权决定是否中途退组。 5.理论联系实务的原则。在小组工作中,小组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者,更是一个研究者和知识的创造者。他们一方面要对小组工作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另一方面也参与了知识创造过程。例如,小组评估可以有效地帮助小组工作者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工作手法,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工作风格,同时,也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 第三节实务案例分析 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应该结合实际进行运用,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原则的运用,我们来分析以下几个案例。 一、如何应付退组的组员 案例一:在某中学开办的一个中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小组中,组员都是本校的高中 部学生。当小组进行到第三次时,王蕾提出要退出小组,任凭社工和其他组员如何劝说,王蕾还是坚持要退组,理由就是她认为这个小组不适合自己,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王蕾退出小组后,其他组员也出现了情绪波动,在接下来的一次活动中,无法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组员中途退组,对小组的正常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处理这种案例时,需要把握几个原则。首先,按照当事人自决的原则,组员是有权决定中途退组的。因此,一旦组员决定要退组时,社工要尊重组员的权利,任何强求性措施,都会对该组员带来压力和负担。但是,社工有责任与该组员一起分析退组可能会给他/她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要承担的责任。其次,组员在退出小组后,要给其他组员留出时间来处理离组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讨论导致该组员离组的原因,同时也要处理退组组员的一些情绪问题。再次,为了避免退组给其他组员带来的压力,在组前筛选和访谈时,就必须与组员讲清楚,组员在决定退组时,有必要先通知社工和其他组员,组员可以就退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因为小组是否适合每个组员,可能需要社工和组员达成共识。 二、技术的适用和滥用 案例二:在一个大学辅导中心举办的新生大学生活适应小组中,社工采用了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玫瑰幻想的练习,引导组员回顾、整理自己过去的生活,由于小组气氛非常安全,具有支持性,组员小雪说出了自己在童年时期被叔叔性侵犯的经历,引起了组员强烈的情绪反应,整个小组沉浸在一片哭声之中,由于社工根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无法处理组员当时的情绪反应,小组只能在IliON中草草收场了。 社工在选择和运用各种技术来帮助组员发泄压抑的情绪时,一定要记住以下两个原则: 1.社工要对所运用的技术非常熟悉,一定要有过个人体验,或在导师的督导下使用过,知道如何处理由此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2.所用的技术主要是帮助组员发泄其内在的负面情绪,进一步深入自我探索,不能引起组员的不舒服,使他们感到无能。 在这个案例中,社工的问题在于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该技术所产生的效应,以及对当事人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没有能力处理当事人激烈的情绪反应,其后果是非常负面的,好像一个外科大夫,将病人已经结痂的伤口重新揭开后,又走开了。因此,每位社工在设计自己的小组活动,采用某一种技术时,一定要确保该活动和技术是安全的,自己有能力处理该活动和技术所产生的后果。 三、保密的相对性 案例三:小林参加了一个成长小组的活动,在参组前,她向社工询问了有关保密的问题,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参加了社工小组。社工将保密原则告诉了小林。在小组活动中, 小林表现得非常积极投入,向组员和社工袒露了自己的苦恼。原来,小林背着父母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并且有了性关系,她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她不愿让父母伤心,另一方面,她又不想欺骗自己的感情,同时她也知道自己这样的恋情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在一次小组活动结束时,小林突然昏倒了,社工和组员十分紧张,立即叫来救护车,将小林送进医院抢救。经诊断,原来小林是宫外孕引起了大出血,医生说,如果晚一点送来,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住进了医院,并动了手术,小林的父母和亲戚朋友都知道了小林的恋情,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出院后,小林以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为由将社工告上法庭。 在这一案例中,社工在处理上片面地强调保密性原则,而忽视了向当事人解释相对保密性原则。如果社工在组前的面谈和电话访谈中,向小林讲清楚了在什么情况下会保密,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保密,那么,出事后,当小林明白自己面临了生命危险,社工必须以保证其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考虑的话,她就不会控告社工侵犯自己的隐私权了。 实际上,这个案例反映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即保密的相对性问题。在社会工作中,我们强调保密的原则,但是,保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林孟平总结了可以放弃保密原则的情形,包括:当事人的生命处在危险边缘时;当事人问题涉及刑事案件时;当事人未满16岁又是受害者时;当事人有犯罪意向,或工作者评估会危及自身或社会时;当事人心理失常时;当事人有自杀倾向时等(林孟平,1994)。为了让组员对这个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组工作者有必要在开组前,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向组员解释清楚,在了解了相对保密性原则之后,组员有权决定在小组中袒露多少个人隐私问题(Corey,Corey&Callanan,1993)。 本章要点 ·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在于互助,激发组员的潜能,在小组的情境中,通过互助,实现组员和社工自身的赋权。 ·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要求社工遵循下列原则:程序性原则、知情权原则、尊重组员的选择权原则、保密原则、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小组工作者的教育背景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工作技巧、实务经验等。参考文献: 吉赛拉·科诺普卡著,廖清碧、黄伦芬等译,l994,《社会团体工作》,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林孟平,l994,《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 Corey, G. Corey, M. & Callanan, P.1993. Issues and Ethic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 (4th ed. ). California: Brooks/Cole. Rokeach, M.1968.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Toseland, Ronald W. & Rivas, Robert F.1995. 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推荐阅读书目: 林孟平,l994,《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 吉赛拉·科诺普卡著,廖清碧、黄伦芬等译,l994,《社会团体工作》,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Toseland, Ronald W. & Rivas, Robert F.1995. 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