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2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
功能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的要件之一是社会工作者的存在。什么是社会工作者?《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界定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它用从事社会工作和专业两个特征来指认社会工作者,是一个简要的定义。当然,这里主要涉及对社会工作和专业的解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工作者是指国家或民间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它用工作内容和工作组织的特征来定义社会工作者,与上面的定义相比多加了工作场所的限制,是指那些有组织的社会服务人员。当然,如果用从事社会服务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本质特’征仍过于笼统,因为社会服务是一个相当开放的概念,它具有多种形式和内涵,即是否所有在社会福利机构中从事社会服务的人都可称为社会工作者,也值得考虑。
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获得社会工作的硕士或学士学位,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被雇主认为是社会工作者。在那些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国家,由于有社会工作认证制度,所以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社会工作者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1991年7月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社会工作者这一概念才开始在民政等部门使用,它是指那些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但由于他们未曾接受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所以仍习惯自称为民政工作者或其他名称。由于我国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培训较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刚公布《社会工作国家职业标准》,至今还没有建立起社会工作专业认证制度,又加之社会工作者的名称是后认定的,所以社会工作者的界限并不清晰。不过根据我国社会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初步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根据以上界定,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工作者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第一,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第二,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他们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是其职业或社会生活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偶尔为之。第三,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以上这些有利于我们将社会工作者同慈善人士、行政官员、志愿者等区别开来。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一)助人过程特征分析
前面我们曾经对社会工作过程作过初步分析,这里将进一步指出它的特征:
第一,助人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社会工作是帮助困难人士和群体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过程。第二,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受助者的需要表达和有力配合与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行为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助人过程。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第三,助人过程是不对称互动。所谓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是双方在质和量上的差距。助人过程的不对称表现为:(1)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多知识,了解获取受助者所需对象的方式和手段,而受助者则信息缺乏。(2)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为了受助者获利,他不求回报,而只有使命感或实现感。(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虽然社会工作过程强调受助者的主动参与,但由于诸多原因,受助者常显得被动,而社会工作者则处于主动地位,他要积极地去推动合作过程。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求助和帮助是助人过程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每一方面都包括有复杂的文化、制度、情境等因素的影响。虽然没有求助就难以有助人行为,但从狭义的助人过程来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行为则是这一过程的开端。所以,社会工作者是助人活动的发动者。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职能是推进合作过程并向求助人提供服务。另外,社会工作者要控制整个过程,并期望更有效地实现最佳助人效果。由此看来,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的地位。这里的支配不是对受助者的控制,而是对助人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的控制,是为了提高社会工作的效果而对该过程进行的管理。
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涵义
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或者说,它是反映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的行为模式是由人们创造的,并由社会或群体所认定。它指出了处于社会某一位置上的人应该如何去做,它反映了处于该地位的社会成员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所反映的社会对处于相应社会位置上的社会成员的要求是普遍性的,而不是特殊性的,即它一视同仁地要求某一类社会成员。社会角色一般是成对存在的,即只有两个社会位置上的人相互关联时,它们之间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当然,完全有可能一个人处于与他人的多种联系之中,即一个人可能担当多种角色,社会学称这种现象为复式角色。
(二)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如前所述,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合作而进行的复杂的助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多种专业技巧帮助受助者正确对待困难、努力克服困难,同时他又要去争取资源,切实帮助受助者走出困境。另外,社会工作者还要设法在制度上预防同类事情的发生。这样,社会工作者就担当着如下多重角色:
(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3).倡导者。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4)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他必须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特别是不出现意外问题。管理者的角色不但对社会行政工作十分重要,对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也同样重要。
(5)资源获取者。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受助者手中。为服务的顺利开展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6)政策影响人。由于某些社会问题并非由个人生理、心理因素所引发,而由社会、制度因素造成,因此,对造成这种问题的政策或制度进行改变就是必要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还承担咨询服务、转介服务和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责任。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一、功能的涵义与类型
(一)功能的涵义
功能是一个用来表示一个系统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的概念。在生物学中,功能是指一个有机体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维系该生物体所做出的贡献。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将这一概念引入对人类生活的分析,认为社会可以概念化为一个由具有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整体。不同部分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就为维系这个社会整体的运行发挥了功能。这一概念被结构功能主义所发挥。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是内部既分工又相互依赖的整体。依靠适应一分化一整合的内部机制,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对整个系统的存在发挥功能,从而达到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部分对于整体存续所具有的功能是通过活动和过程实现的,这种过程可称为功能过程,而其结果即为部分对于整体存续所发挥的功能。这样,功能就指的是某种结构所发挥的作用,它既表现为过程,也表现为结果,即有多重涵义。
(二)功能的类型
在社会系统理论看来,部分对于整体所发挥的作用是通过复杂的过程实现的。这种过程的复杂性来自于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的复杂性。由于这些复杂的因素,部分对于整体的功能也变得复杂起来。在社会系统(包括结构系统和行动系统)中,部分的行动对其他部分进而对整体功能可能有如下一些基本类型:
(1)终极功能与中间功能。部分对于其他部分和整体的功能是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行动者以自己的行动和与对方的互动逐渐去达到设计目标。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设计目标是靠一系列中间目标或过程状态的积累实现的。这样,这一行动对其他部分和整体的最终影响是终极功能,而其中间状态即是中间功能。
(2)正功能与反功能。在结构功能主义创始人帕森斯那里,功能只被赋予积极的涵义,即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肯定是正面的、支持性的、整合性的,这样的功能就是指正功能。当这一假设遭到批评之后,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反功能的概念。反功能是指部分对其他部分和整体的作用并非具有建设性,而是相反的情况。例如,破坏环境对人类生存来说具有消极影响,当然它对那些急功近利者可能带来丰厚利益。对正功能和反功能的区分是与人们看待问题的价值相关联的。
(3)显功能与潜功能。默顿认为,某一行动的功能有直接表现的一面,也可能有潜在的一面。那种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与此相反,那种未被预期也未被认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实际上,潜功能是暗含在显功能之中的、次要的或未充分发挥作用的部分。随着情况的变化,这种潜功能可能明显化。默顿认为,对潜功能的认识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关(罗伯特·金·默顿,1900)。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助人活动,对于受助者及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贡献,从而具有正功能(简称功能)。以下我们分别加以讨论。
二、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叶楚生在分析社会工作的功能时指出四点:保障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安全;维护个人人权,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活力,增进社会财富与安定社会经济;发扬人类互助精神,实现社会公道,促进世界大同(叶楚生,l986)。周永新指出社会工作有如下社会意义:填补家庭制度不足,调节社会矛盾和不均,促进个人才能发展(周永新,l994)。他们都认为社会工作既有利于受助者,又有利于社会,并把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当作社会工作的基本着眼点。确实,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助人,帮助人摆脱困境是它的基本功能。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生存、参与社会和发展几个方面。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它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对于受助者,社会工作有救难、解困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多种功能。
(二)救难
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如战场负伤、意外伤害、经济破产、精神崩溃等都使当事人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救援。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在中外历史上,社会工作者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活动十分普遍。从救护战场伤员到救援难民,从救助灾民到挽救吸毒者,社会工作的作用十分显著。
(三)解困
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我们可视为解困。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有些困难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它们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困难,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常可依靠自己的努力,或家人、亲戚、朋友、邻居等自然支持体系解决这些困难。有时则要由政府、工作单位等正式支持体系出面解决。第三条出路则要求助于各种非政府组织,其中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由于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及其对受助者的尊重、保密等承诺,所以它在解决有关个人困境,特别是其不希望他人知晓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社会工作机构的解困活动绝不止于前两种支持体系之外的剩余空间,它可以在社会成员遇到各种困难时发挥作用。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四)发展
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促进人的发展并不止于马斯洛所谓人的自我实现的范围。事实上,增加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能力都在发展之列。这也就是说,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遇到困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而难以克服之时。由此可以说,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如前所述,人的发展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艾里克森的人类成长理论从个体生理及社会成长的角度具体指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则是从人类理想及终极关怀的角度指出人类追求全面发展的至上性。这些都对社会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三、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一)社会秩序的涵义
社会秩序是中外思想家集中讨论的问题,也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秩序问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礼治秩序,而法家则强调法治秩序。虽然中国思想家们大多从治国之道的角度论述社会秩序的实现,但“大同”思想却表明了人们对有秩序的社会的追求。就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追求也是情有独钟的。
在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的西方,人们对社会秩序同样相当重视。思想家们探索社会秩序的可能性问题,并形成契约秩序的理论思路。当然,也有不少思想家企图用爱和宗教去实现秩序。在社会学家孔德那里,社会秩序成为其研究的两
大主题之一。什么是社会秩序?孔德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诸条件之间的持久的和谐。如果按照这一说法,社会秩序至少包括两层涵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社会运行的有序性。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是对这些关系的静态描述。社会运行的有序性则从动态的角度,在过程之中考察关系的协调状态。毫无疑问,所谓秩序并不是说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一成不变,而是指它们可以处于动态协调之中。因此,应该从较长过程的角度看待社会秩序。于是,维护某种社会结构是维持社会秩序,改变不甚合理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使之更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是对社会秩序的建造和维持。社会秩序有复杂的表现形式,从秩序形成的角度看,它可以分为强制秩序和同意秩序。强制秩序是靠强力压制而实现的秩序,同意秩序则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认同基础上的秩序。
(二)社会秩序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
一般来说,社会正常状态表现为它的有序,而持续有序则为社会成员的福利增长提供了条件。
1.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要求是迫切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满足着人们安全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种福利。社会秩序是一种公共福利,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来说,秩序常常显得更为重要。
2.社会秩序为获取福利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
社会秩序在宏观上表现为社会局势的稳定,在微观上则表现为社会成员行为规范的制度化,即人们可以按照既定的规范行动并达到自己的目标。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社会秩序向人们提供了获取福利的正常渠道,提高了人们获取福利行为的效率。因为实际上,社会秩序也包括稳定的社会福利提供模式这一内涵,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点尤为突出。
(三)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1.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而危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而一旦人们遇到社会问题必然又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秩序。社会工作通过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不但可以使当事人过上正常生活,而且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2.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社会问题的出现必然造成对社会秩序的冲击,社会工作者从预防问题的角度开展工作,不但使社会成员免遭痛苦,也避免了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社会处于持续稳定状态。社会工作所从事的预防性、社会性工作对保持社会秩序的贡献是明显的。
3.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政策是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福利为目标的政策,它对社会秩序的维持有重要影响。正确的社会政策能够增强社会成员的满意感,能够有效地消除社会问题的消极影响,并保持社会的稳定。在社会政策不符合实际要求乃至影响了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利益的情况下,它不但造成社会的不公平,而且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危及社会秩序。总的来说,社会工作是在社会政策的框架下开展工作的,贯彻实施正确的社会政策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在社会政策不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往往通过建议修改原有政策来追求社会公平,并在客观上达到真正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尽管这时社会工作者常扮演着原有政策批判者的角色,但从总体效果来看,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是积极的。
四、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
(一)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性与相悖性
上面我们把助人,特别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同维持社会秩序视为社会工作的两项相互联系的功能,实际上,二者关系比较复杂,值得进一步分析。帮助有困难者走出困境会产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效果,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对有困难者的救助,这种一致性是就一般状况或者总体而言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二者之间可能互相冲突。在社会政策不尽合理的情况下,简单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可能会贻误对有困难者的救助,甚至会酿成重大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只强调助人的至上性可能会冲击社会秩序,因为有时原有秩序并不一定能向有困难者提供制度化的帮助。这样就会发生强调社会秩序的社会本位观同强调助人的个人本位观之间的冲突。
(二)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工作者是在制度范围内开展工作的,即他将充分利用社会制度提供的空间,为受助者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冲突可避免发生。但是在社会制度并不能合理地向有困难的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合理援助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向原有政策的挑战也是可能的。为了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可能会要求修订政策。当然,他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于是,社会工作者将进行的是如下价值选择:助人是第一位目标,也是终极目标。在不得不改变原有政策从而触动社会秩序时,社会工作者也不应回避。但他们对原有政策或秩序的触动又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其后果也将有利于建立更加协调的社会秩序。
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一、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一)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达致助人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的助人活动,它是一种经过设计的目标导向活动。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助人,即助人之欲而不能者,其手段是一套专业的助人方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活动,社会工作包括对受助人问题的辨认和对其企求的接受,收集助人所必需的资源并将其传递给受助者。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合作是完全必要的。如果我们把社会工作看作是资源的传递过程,那么收集、组织、协调各种资源和有效传递资源就成为社会工作的核心任务。对于社会工作来说,助人所需要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受助者所需要的物资、机会、生活条件、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合理的政策及社会支持等。为了收集和传递这些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和服务传递系统,这是社会工作的工具性资源。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积极组织和有效运用这些资源为受助人服务。
(二)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它是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一般说来,实施社会工作经过以下几个环节:接触问题一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一分析和诊断一提供服务一评估服务一终结。
接触问题是通过各种途径初步了解可能的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社区等)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了解问题的途径有两种:服务对象的求助和社会工作者的主动发现。在专业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是求助式,在我国发现式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在中国社会中常常表现为消极的求助模式(王思斌,2001)。
调查和确认问题是对所遇到的可能的服务对象的问题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背景和所遇问题的性质、程度等。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把对方所遇到的困难作为双方合作解决的问题。
分析和诊断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这里包括将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可运用资源相比较,从而把服务放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服务也称对问题的干预,即在制定服务计划的基础上,有效组织和配置资源,对服务过程进行管理,实现对服务对象的有效支持,使其摆脱困境,满足其需求。
评估则是对整个服务活动进行评价,包括效果评估和过程评估。在专业社会工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评估由社会工作者同服务对象共同参加,主要是检测服务的进程和效果,检测结果与计划的一致程度。
社会工作是一项计划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与技巧、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知识及价值观念、所拥有的资源状态、工作环境、心理状态等都有可能对服务效果产生影响。
二、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供服务。与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看重具体实施过程不同,组织模式是从制度层面着眼的,它是指一个社会中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即服务提供者采取何种组织方式去回应社会的需求,服务的提供是由政府组织还是由民间组织。受助者求助模式即有困难者怎样向福利服务提供者请求帮助,是主动求助还是被动,抑或他们并不表达自己的需要。资源获取模式即福利服务提供者如何获得提供服务所必需的资源,他们从哪里获得这些资源和如何获得这些资源,资源来自于政府还是来自于民间,是由政府拨付还是需要募集。服务提供模式是指服务提供者如何将资源传递给服务对象,是通过政府组织系统还是专业服务体系,抑或民间自然系统。显而易见,上述四个变量的组合可以产生出多种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然而,由于上述四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它们可能组合成几种主要的模式。
(二)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
现有的、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其主要特征是非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高度发达,社会活动频繁,民间机构比较发达,政府和社会分离。在典型的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有政府提供、民间机构提供和社区共同体提供三种方式。然而由于社会活动的频繁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其服务提供一般以民间社会福利机构为主,虽然政府并不完全放弃服务的责任。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福利国家”,这种情况有所不同,政府操办的福利服务机构在服务提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正面临着改革,即向市场体制转化。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是人们的明确的权利、义务意识和完整的社会政策。社会成员以一种权利意识向政府提出获得服务的要求,也以契约的方式希望得到福利机构的帮助。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高,有困难的人常常采取主动求助的行为方式。
提供服务所需要的资源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政府拨款,但来自民间的支持也占有相当地位。来自民间的支持使服务机构获得了更大的自主从事服务活动的机会,同时它们也就必须向社会负责。由于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比较发达,服务提供更多地采用专业化模式,即由专业机构中的专业人员运用专业方法提供服务。服务过程的设计、实施多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或受过一定训练的人员提供,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专业化的。
当然,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社会福利制度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它们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也会有一些差别。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在典型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几乎控制了全部社会资源,同时也承担了全部责任。专业社会福利机构没有发育,社会成员在比较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中生活,其所遇困难也大多在这种组织体系内解决。在这种体制下,政府依靠其行政体系解决社会成员所遇到的问题,所需服务由相应部门提供,所需资源由政府拨付。有困难的人以一种权利意识向工作组织即向政府提出帮助的要求,政府则通过各种正式组织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行政化的。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采取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这表现为:第一,国家将社会成员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福利服务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并由国家拨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资金。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所需资金没有其他来源。第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依赖国家的统一政策对有困难的成员提供各种资助。第三,在提供福利服务和帮助的过程中,行政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及妇联等群众团体一起通过行政程序并借助于思想工作对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扶。第四,这些福利服务及解困工作被当作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而列入工作议程。第五,执行服务及解困工作任务的是国家干部,他们有本行业的经验,特别是思想工作的经验,而缺乏社会工作专业训练。所以,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行政性的、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王思斌,l995)。
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国家在农村实行了不同于城市的社会服务制度,除了在遭受灾害时政府组织实施救灾工作之外,农民所遇到的困难基本上由社区性生产集体和自然系统帮助解决,其制度性的服务相当薄弱。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整个社会是一个制度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工作只是众多社会制度中的一种。这样,它的实施就要受到诸多社会制度的影响。
(一)经济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的支柱。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财富分配制度对福利资源的筹集有着直接关系。一般说来在强调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下,政府会采取刺激经济增长和削减福利的政策。在政府对市场经济有较多干预的情况下,政府则会通过利益再分配来减少贫富差距,缓解因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这样,不同的经济制度就会对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政治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被视为道德性政治实践,是指它具有维护社会平等和保证人的正常生活权利的功能。政治制度既表现于国家政体,也表现于社会政策。当一个国家、政府的社会政策较能反映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时,社会工作就获得了一个支持性的实施环境,并成为社会政策的执行者。相反,当社会政策不能反映社会公平及社会进步的要求时,社会工作的环境是约束性的,社会工作者就会扮演一个压力群体的角色,他们会以自己的工作去试图改变政策环境。
(三)社会救助制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专业社会工作功能的发挥与民间互助制度和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的功能范围及强度有关,即它们给社会工作提供了补充服务的活动空间。因为社会工作是一种派生的社会制度,当民间互助制度和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时,新的需求空间产生了,社会工作获得了存在的必要条件。民间互助制度的衰退和功能不足,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让渡的空间加大,都会增加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并使得其功能范围扩展。事实表明,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比较发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述两种制度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节中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一、中国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其特点
(一)中国体制改革的内容
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首先是由农村启动并逐渐推展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后是逐渐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解放社会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则通过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发展基层民主等方式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我国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经营体制、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给农村带来了摆脱贫困的机遇,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在城市,改革则要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减轻企业压力,把企业变为真正的经营主体并将其推向市场。另外,精简机构、“财政包干”也激发着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而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这场体制改革内容的集中表述。
(二)中国体制改革的特点
中国的体制改革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迁。这是一场总体性的社会变迁,它具有以下明显特点:第一,整体性。这场变革不但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是政治体制、科学教育体制、社会福利制度的变迁,它不但直接表现于经济活动之中,也深入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层次。这些不同的层面的变化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整体性变迁的局面。第二,渐进性。我国的改革以探索性改革为前导,获得经验后再推广经验,是以群众性创新为基础的,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的改革。第三,非同步性。从总体设计的角度看,我国的体制改革采取了如下的时序模式: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先体制外围后体制核心。改革的非同步性既给某一领域的改革减轻了难度,也同时积累了困难。第四,计划性与自发性并存。在宏观方向和策略上,我国的改革是有计划性的,就具体的局部改革而言,它常由自下而上的群众创新活动所推动而带有自发性。有计划的改革积累了改革成果,自发性的改革则使各种亚体制之间出现不协调。
二、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对发展社会工作的要求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加上某些政策带来的影响,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已十分突出,它们包括回城知识青年的待业问题、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贫困问题、人H老化和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等。这些问题要靠适当的社会政策来化解,靠体制改革来解决。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需要是以社会为尺度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要也在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市青年的求学热潮表现了他们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愿望,家务劳动社会化也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表现,这些需要也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满足。于是,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发展社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被提上日程。
为了缓解“企业办社会”给企业造成的压力,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要,政府首先推出“社会服务社会化”的策略,即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设施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另外,针对城市居民的多重需要和下岗、退休职工回归社区的现实,民政部门倡导和推动了城市社区服务。还有,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政府转变职能的号召,_些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也相继淡化管理职能而强化服务意识,如共青团系统的志愿者行动即倡导在全社会实行对有困难者的帮助。
在发展社会服务回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民政部门率先提出和运用了社会工作的概念,积极推进民政干部的社会工作培训。共青团系统也逐渐接受了社会工作的理念。这样,具有一定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逐渐发展起来,并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城市比农村明显,沿海发达城市比内陆城市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对社会工作的推促作用。
三、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路径依赖
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在半专业化社会工作的改革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建两种努力下发展的。两种社会工作在共生和互动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显现了原有体制的强有力的影响。道格拉斯·诺斯在研究经济制度变迁时具体分析了路径依赖问题。他认为制度的变迁方向与制度的历史有直接关系。当人们认为在某些边际上改变现存的制度框架会使自己的境况更好时人们会采取渐进性变迁。也就是说,当改变一种制度比建立一种新制度更有效时,人们会采取前一种策略。我国的改革采取的是渐进策略,即在保持整个社会体系稳定的前提下,逐渐推进某一领域的改革。传统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作为原体系的一部分也遵循着这一策略。在回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所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国际经验,改变体制中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不适应的部分,探索建立新的社会工作制度。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资源获得及传递渠道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组织模式明显地反映出对原有制度和经验的路径依赖。
(二)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套行为规则所发生的更有效地满足人们需要的变动。按照社会系统理论,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即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原制度的内部结构要素及结构关系的变化,包括制度的指导思想、行为主体、运行规则的变化。外生变量是制度的环境发生的变化。环境作为制度的支持系统和制度的消费者,其变化会对制度提出新要求,并影响制度的运行。社会制度要满足内外两个方面的变化,必须做出新的调整,这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可能是革命性的,也可能是改良性的。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付社会问题的一种制度。l949年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以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制度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采取“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改变政府管得过多的现象,同时非计划经济体制之外的因素在成长,并产生了提供保障和服务的需要。这就要求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模式,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十几年来,我国在理念上改变包揽式保障的做法,引进市场机制,并逐渐形成政府、社区、家庭、民问服务机构相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制度的专业性方面,加强对原社会工作体制的专业化改造,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出台《社会工作国家职业标准》,提高实际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另外,倡导建立民间社会服务机构,共同解决参与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
(三)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渐进式的改革策略使这一转变要经历一段时间。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成需要更多时日,这就使得我国的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呈现复杂的局面。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有如下一些结构特征:
第一,不同模式并存。政府通过企事业单位继续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障责任,并依靠社会政策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家庭将继续承担自我保障的职能,并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社区将承担互助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社会福.利机构将逐渐成长,并在社会服务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几种提供方式处于共生状态,并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交融。
第二,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社区提供的互助服务虽然不属专业社会工作,但在互助解困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提供的服务是行政性的和半专业化的,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其专业化水平将有所增强,但仍带有行政性的色彩。专业社会服务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民间社会服务机构将根据我国的社会状况以专业思想、专业方法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发挥其影响力,并拉动整个社会服务向专业化方向成长。
第三,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我们把长期以来在我国实行的较为制度化的社会服务称为实际社会工作,它是本土性的社会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国际性的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始扎根,但它仍不能脱离中国实际从而发生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仍将为实际社会工作提供发展条件。因此,在社会转型期,本土性社会工作仍将是主要的社会工作模式。
第四,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的加快,社会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社会需要的日益强烈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推进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福利体制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建立将成为一种现实要求。这样,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提供模式将会得到发展。
思考题:
1.试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
2.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3.试比较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4.试分析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5.试分析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提供模式之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