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570
44
2015
28468282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咨询热线:400-678-3456
第二节 货币政策
【本节考点】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5.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本节内容】
【知识点一】货币政策内容及目标
1、货币政策的内容
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它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利率或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 政策目标;
② 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
③ 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2、货币政策的目标
(1)、稳定物价: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平衡国际收支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政策要求在抑制物价上涨幅度的同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决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
【例题12:2011年多选题】一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通常包括()。
A.物价稳定
B.充分就业
C.国际收支平衡
D.社会公平
E.经济增长
【答案】ABCE
【例题13:2009年单选题改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证充分就业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知识点二】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或称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具体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①含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通常以不兑现货币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
②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少,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
③缺陷:
一是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是一剂“猛药”
三是成效较慢、时滞较长: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
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当作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
再贴现
①含义:是指商业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②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
③优缺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由于商业银行还有出售证券、发行存单等融资方式,所以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该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态度。
公开市场业务
①含义: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即为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证券交易活动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②公开市场业务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③优缺点:优点: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具优越性。
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三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
四是操作规模方向可以灵活安排,所以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局限性:
一是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备全国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二是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
【例题14:2013年单选题】再贴现是指()。
A.中央银行对企事业单位所持有的商业票据进行贴现的行为
B.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持有的金融债券进行贴现的行为
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商业票据进行贴现的行为
D.商业银行对企事业单位持有的金融债券进行贴现的行为
【答案】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再贴现的含义。本题考点在2008年也考核了。
【例题15:2011年多选题】关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
B.商业银行掌握着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力度强
D.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能迅速影响货币供应量
E.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答案】BC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各种一般性货币政策的有关内容。
【例题16:2014年单选题】关于一般性质货币政策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通常被作为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
B.没有税收政策的配合,公开市场操作无法发挥作用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小
D.公开市场操作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变化,经常、连续性的操作。
【答案】D【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通常被作为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当做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A错误;没有法定存款准备制度配合,公开市场业务就无法发挥作用,B错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较大,C错误;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三大货币工具,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以影响宏观经济。在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之外,还可以有选择的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
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具体内容
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
【例题17:2009年单选题】某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居民提供汽车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是40%,最长还款期限是5年,这种规定属于()。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间接信用指导
D.直接信用控制
【答案】A【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消费者信用控制的含义。
3.直接信用控制
(1)含义: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2)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4.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即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其中: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信贷增减建议。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较大。
【例题18:2006年多选题】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 )。
A.利率最高限
B.窗口指导
C.信用配额
D.流动比率
E.直接干预
【答案】ACD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直接信用控制的含义及手段。
【例题19:2013年多选题】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消费者信用控制
C.再贴现
D.公开市场操作
E.预缴进口保证金
【答案】AC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的内容。(准备公开后再贴现)
【知识点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可以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变量指标包括:
1、 利率:通常指短期的市场利率,具体操作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
2、 货币供应量: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可以用作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的货币总额。
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3、 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1)补: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2)基础货币:满足可测性与可控性要求,数字一目了然,不少国家把它视为较为理想的中介目标。
4、通货膨胀率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国家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即设定一个适合的通货膨胀率并且予以盯住,如果通货膨胀率处于正常范围,参考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状况,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如果通货膨胀率超出范围,暂停其他项目的调节,以控制通货膨胀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
【例题20:2006年单选题】从l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 )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A.货币供应量
B.存款准备金
C.超额准备金
D.基础货币
【答案】A
【知识点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15年新增)
1.含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传导机制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事实效果。
2.发展
(1)改革开放前:传导路径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向企业(居民)传导。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
(2)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传导体系: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
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
(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传导机制的效率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①能够对货币政策变动作出灵敏反应的经济主体
②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
③较高程度的利率汇率市场化
【例题21:多选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传导机制的效率,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取决于()
A能够对货币政策变动作出灵敏反应的经济主体
B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
C商品市场的有效性
D较高程度的利率汇率市场化
E较多的国际储备
【答案】ABD
【知识点五】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稳健适度从紧从紧适度宽松
1、“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2、2011-2014年,我国连续五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例题22:2012年单选题】为扭转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和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等局面,2008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
A.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B.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
C.从“适度从紧”转向“从紧”
D.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答案】A【解析】通过本题熟悉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本章重要考点总结】
1、 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2、 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特征
3、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4、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5、 货币政策的目标
6、 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
7、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8、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9、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