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doc
下载文档

ID:3312337

大小:202KB

页数:29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2-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3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 13 第十三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标志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和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 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 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和意志 行为方面都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以什么作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问题。因为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不像躯体的生理活动 如体温、脉搏、血压、肝功能等那样明显,通过各种检查.把结果综合一下就可 以知道。要看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正常还是异常,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并没有 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不过已有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积极的 探索,提出了各种观点。 (一)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曾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 康的l0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奥尔波特提出的标志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提出的心理健康的7种标志是: 1.自我意识广延 心理健康的人是生活的直接、生动、完全的参与者。他能够把自己推延到自 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之中。这种推延包括真正投入同某些人的关系、真正投入对 自己有意义的某些事情(工作、理想、目标等)中。一个人所投入的活动(如工 作与交往等)、涉及的人越多或观念(包括理想、目标等)越深刻,其心理健康 水平也就越高。 2.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者有对他人(包括父母、孩子、配偶和朋友)表示同情、亲密与爱 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同别人发生真正的相互作用,对任何人都能表现出 温暖、理解和亲近。心理健康的人还具有领会痛苦、热情、恐惧和失败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容忍别人的不足与缺陷。 3.情绪上的安全感 心理健康的人在情绪上没有不安全感,他们在内心可以接纳自己的一切,包 括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并在生活中尽其所能,竭力改善自己。他们不受个人的情 绪支配,能耐受挫折、恐惧和不安全的情绪冲击。他们能够找到迂回达到同样目 标或替代目标的途径,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没有阻碍的道路。面对困难,他们能以 更加成熟的人生态度去把握心理平衡,去处理忧虑和紧张。 4.知觉客观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准确、客观地认知现实,且能实事求是地接受现实。一个 人如果在认知时总是在歪曲事实,有时甚至失去同现实的接触,那就是心理变态 的一种表现。 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各种技能,而且能全身心地投入某种工作,高水平地胜 任自己的工作。 6.现实的自我形象 心理健康者的自我形象是现实的、客观的。他们能了解自己的现状与个人的 特点,能正确反映自己的现实,具有良好的自知力。 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着眼于未来,有长期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计划,对自己的工 作有使命感。心理健康者的价值观倾向具有一贯性,他们能将价值观和具体的目 标相统一。 (三)我国学者一般认同的心理健康的标志 以上著名学者有关心理健康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对个体发展的 客观要求,其思想主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 同;同时,由于社会、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心理健 康的标准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我国 的国情和民情,提出适合我国人民特点的心理健康标准,这样,才能对我国心理 卫生工作的开展有切实的指导作用。综合各家论点和所长,我们提出了有关心理 健康的标志如下: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者能体验 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正确地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又能接受自我。他们对自 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在努力发掘自我潜能的 同时,对于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生活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从 不产生非分的期望,也从不苛刻地要求自己。因而,他们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 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和自卑等不健康心态,也不会 产生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人际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 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不仅能接受自已,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 人,并为他人和集体所理解和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 谐。既能在与挚友同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无孤独感;在与人相 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关心、友善、尊敬、信任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 (如嫉妒、猜疑、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 的安全感。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和改造 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他们能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现实环境 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 望中;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 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 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 境对自己太不公平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 生的乐趣。他们还在学习和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 作的成果中获得激励和满足。他们能积极储备知识和经验,以便应对工作中出现 的难题或障碍。凭借知识、经验的积累,加上刻苦奋斗、乐此不疲的精神,他们 使自己的行为更加有效,工作更加出色。 5.情绪表现适当与稳定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始终占优势状态,虽然有 时也会有悲伤、忧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但一般不会持久。他们能够保持 情绪稳定,心情总是开朗乐观的,同时能够适度地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6.人格完整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中的气质、能力、性格特征和理想、信念、动 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 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接人待物能采取 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 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个体成长的不同 时期,人们会具有相对应的特征和表现。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同年龄相符合的心 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如十多岁的 少年外出时总是需要父母陪伴,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四)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 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下的人们,尽管在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内容方面存在 着差异,心理健康的人也未必能全部达到这些标准,但是在评判心理健康状态时 却必须遵循相应的评估原则。 1.个体心理活动要与客观环境相符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均应 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保持心理与 环境的同一性。人的心理行为若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理解;或为环境 氛围所迫,产生心理压力,造成心理的紧张和焦虑。 2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成分间协调统一 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意志等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谐、一致的统一 体。这种整体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例 如,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在感知的同时,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 情,并以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用低沉不快的语气诉说一件愉快 的事件,或者对痛苦的事件做出愉快的反应,那就是异常的状态。 3.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 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生活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 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例如,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 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这说明他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偏离正常的轨道,就要考 虑他是否出现异常。 在心理保健工作方面,评价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尽 管我们拥有了上述标准和原则,但在对其理解和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出现偏差, 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上述标准仅适合于大多数人,没有全部达到上述标准的人并非意味着 心理不健康,但在某一方面极端异常的人,必定是属于心理异常。 第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受时代、民族、文化等因 素制约,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群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第三,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偶尔出现不能成为心 理变态的依据,而异常心理和行为究竟维持多久才能属于变态或病态,要视具体 情况而定。 第四,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精神疾病,有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某些具体标准上 仍可能表现得很正常。对精神疾病的诊断须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做出。 第五,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它只是个体在自身和环境许可下的一 种最佳功能状态。人们应为实现这样的标准而努力。但又不必因未达到上述标准 而沮丧。 心理健康或心理失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健康或心 理失调有时是交替出现的。当一个人处于心理失衡时,只要积极地进行心理的自 我调整,或求助于心理专家,大多可恢复心理健康的状态。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 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从生物遗传因素的作 用到个体自我心理冲突、不良人格特征、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以及应激性生 活事件的影响等都可能产生影响。当然,概括起来还是生物、心理、社会这三方 面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或精 神疾病的原因做简要阐述。 (一)生物因素的影响 1.遗传因素的影响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 成和发展起来。但是,一个人作为整体(包括其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 系却是十分密切的,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形、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 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统计调查数据及临床观察经验表 明,在精神病患者家族中确有一定的成员患有神经精神病或某些异常的心理行为 表现,如抽风发作、精神发育不全、脑神经萎缩、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 研究数据表明,许多精神疾病在发病原因上确实具有血缘关系从远到近而患 病率也由低到高的明显倾向,这是遗传因素起作用的明显证据。 2.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 细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对躯体或神经系统组织结构的损害,加上感染所 引起的高热、病原体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和吸收、电解质平衡失调、缺氧、血管 病变等,均可导致脑功能或脑器质性病变,从而引起人体出现各种器质性心理障 碍或精神失常。感染对儿童的危害性最大,一旦儿童的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就会 阻碍孩子的心智成长,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理发育迟滞。 3.化学物品导致的依赖和中毒 由于某些外毒性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内,如医用药物中的镇静催眠药、阿托品 等,成瘾药中的大麻、鸦片类等,工业废品中的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等,农药中 的有机磷等,均可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意识和精神上的障碍。特别是对鸦 片类,如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等药物的依赖,已成为世界一大公害。鸦片依赖 性的形成,与个人素质、社会环境及鸦片的药物特性的综合作用有关。 4.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 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也可以成为心理障碍与精神,人常 的原因。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中,表现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 时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而在机能缺 失时,最明显的如碘缺乏症,对儿童可引起智力发育迟滞;对成人则可引起整个 心理活动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损害,性格上还会变得幼稚、保守和狭隘。 5.颅脑外伤的影响 当颅脑被冲击、跌坠或被炸弹爆破的气浪造成脑震荡、脑挫裂伤、脑血肿、 脑气浪伤时,可引起短暂的或持续的精神障碍如意识障碍、言语障碍、人格变化 和遗忘症等。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 1.心理冲突 生活是由一系列的机会组成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会。但很多情况下,人 们面临的机会或选择却不止一个,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很多的选择,当做出选择 的时候,却往往会面临冲突的情境,即做出某一选择,同时又要丢掉另一种选择 (或机会)。换言之,做出选择既意味着选择什么,同时又必须要丢掉什么。这就 使得很多情况下做出选择是很困难的。中国寓言中,曾讲到一头毛驴站在两捆草 之间饿死的故事,这个故事从一个极端的角度讲到了做出选择的困难。心理冲突 的产生往往发生于难以做出选择的情境中。这种冲突情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 个体的心理和躯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 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常常会造成动机部分地或 全部地不能得到满足,同时也就使动机所指向的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即挫折)。 所以,动机和挫折是相联系的,它是造成挫折和心理应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日 常生活中,心理冲突的现象无时不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例如,一个人对某人不 满,但又不想得罪对方,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换个工作,又怕失去目前的稳 定;一男两女或一女两男的三角恋爱;等等,都是心理冲突的体现。 当个体处于心理冲突时,很多情况下都能很快解决,但当个体的选择对自己 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自己又缺乏主见时,要做出选择就比较困难,甚至会因此产 生各种各样不良的躯体和心理反应,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2.挫折 “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顺境十之一二”,人们在生活的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 难以克服的困难。当你乘车去与朋友约会时因路上交通阻塞而不能按时赴约,考 试不合格,毕业后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职位得不到晋升,工作中受到批评, 亲人突然去世,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可能使我们产生焦虑、紧张、失 望、沮丧、悲哀、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即遇到了挫折。 一般说来,挫折的压力若尚未超过个体的承受力,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积极 作用,可以引导个体的认知产生创造性的发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的 方法和途径实现动机、达到目标。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一定的挫折是一种 磨炼。然而,若挫折过于强烈或承受挫折的能力低,超过了个体的耐受能力,而 个体在承受不了的情况下又不能正确应付,则可能引起情绪紊乱,心理失去平 衡,以致行为偏离,发生躯体及心理疾病。 3.心理应激 详见本章第二节。 4.特殊的人格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这在人与人之间是千差万别的,但其中也 有共同的方面,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人格特征对于人 体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程的转归都有明显的影响。培养和锻炼 健全的人格已成为实施心理卫生、预防心理障碍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代临床心理学研究资料表明,有些身心疾病患者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现 在比较肯定的研究结果有:A型行为特征被认为是冠心病易患性人格、C型行为 特征是癌症易患性人格等。 此外,各种心理障碍,特别是神经症,往往都有特殊人格特征。有人将这种 特殊人格称为“特殊病前人格”,即某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发病前所具有的人 格特征。例如: 强迫性神经症,不少患者具有被称为“强迫性人格”的人格特征,其具体表 现是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拘谨呆板、墨守成规、优柔寡断、心胸狭窄、求全求 美、顾虑重重、自我克制、苛求自己、责任心过重、好抽象思维等。 癔病性人格,表现为富于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耽于幻想、自我中 心、爱表现、喜欢矫揉造作、希望得到同情、待人热情、富于同情心等,多见于 癔病患者。 有人以癔病为例,研究精神刺激(即应激源)因素和特殊人格特征这两种因 素在造成心理障碍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相互关系。如果与癔病相联系的人格特征越 明显,则只要有较轻微的精神刺激因素即可致病;相反,与癔病相联系的人格特 征越不明显,则致病的精神刺激因素较强烈时才会致病。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1.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的。当人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 时,如果人们所形成的一定的人格及其内在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都不能做出相应 的适应性改变;或者这种变化过于迅速、频繁或过于强烈,超出了人(主体)适 应能力的范围,这时就难免会发生社会文化关系失调或适应困难的情况,并可能 导致心理异常的出现,严重时则会造成精神疾病。 特别是强烈的社会文化冲击,如社会动乱、外敌入侵、战争、社会经济大衰 退、文化性大迁徙、都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涌入城市等等,处在这种变化情境之 中,由于种种变故,如传统文化的瓦解、价值观念的剧烈变化、生活条件和生活 方式的严重扰乱,以及随之而来的彷徨、困惑、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反应, 人们的心理健康就难免要受到严重的威胁。一些人格不健全、心理品质较差、适 应能力低下、无法做出适应性反应的个体就难免引发心理异常,甚至发生各种精 神疾患。此外,还会引发如酗酒、吸毒、卖淫、赌博、暴力和犯罪等各种不良行 为的泛滥。例如,移民研究的结果表明,新到一地的移民与当地居民以及他们原 来所在的居民相比,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异常现象。许多新人学的大学生由于入 学前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较大(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容易出现适 应困难,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还有一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因素会对社会文化环境产生冲击,如不良的社会制 度、宗教迷信(邪教)、种族或性别歧视、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文化习俗的流行等, 虽然表面上看并不强烈,但它们的缓慢而持续的影响作用,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侵 蚀和引发心理异常的严重性也是不可低估的。 2.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往往是通过个体所处的团体而发生作用的。个体的早期发展 中,家庭的影响又是起主要作用的。因此,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也是 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对个体早期发展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困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其心 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潜能的发展。例如,对婴儿和动物的研究 结果表明,那些接受丰富的刺激、受到良好照顾的个体在许许多多的测验中将 逐渐成为佼佼者。相反,一个人如果在刺激贫乏的环境中成长,则往往会对其 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很多在成人期表现为能力不足的个体往往是来自这样的早 期环境。 另外,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儿童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埋健康 的重要因素。这种早期母一婴关系乃至稍后的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对个体以后的人 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有着很大的影响。儿童如果能够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 的关系,对其以后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儿童 在早期不能建立这种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或者早期与父母的分离等都会对他们以 后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例如,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4种神经症进行研究。其 中,个体早期家庭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病人的父母与正常个体的父母相比,表 现了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者较多的过度保护。中国医科大学医学 心理教研室岳冬梅(1991)对我国神经症患者早期家庭关系的研究也提供了相同 的结果,即“中国神经症患者的父母较正常人的父母有较少的关心和情感温暖, 较多的拒绝、否认和过度惩罚”。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 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保证了子 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而儿童早期的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 童的发展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使其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 理异常,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也同样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 展。这样的个体在以后的发展压力也会增加,出现过分的依赖或过分的自我谴 责,这些特点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杰克布逊(1980)通过大 量的临床观察提出,青春期前持续的爱的缺乏和丧失与成年期的抑郁有着密切的 联系。 3.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如结 婚、升学、亲人亡故等。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 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例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 事件,如果它们连续发生,它们对个体抵抗力的影响就可以累加,因而也是很严 重的。由于生活事件的增加而产生的应激体验与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有着 明显的关系,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胃肠溃疡、癌 症、神经症、事故、体育活动中的损伤以及学习成绩的下降等都与生活事件的明 显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时,一般都认为由于生活事 件的产生增加了个体适应环境的压力。换句话说,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 他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例如,结婚就 意味着结束单身生活、开始新的家庭生活,而升学、就业、谈恋爱等也会不同 程度地促使个体生活的改变。如果生活事件增加,那么个体的生活变化也会增 加,个体要适应这变化了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也需要相应地增加。因此,如果 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太多的生活事件,个体的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就很容易受到 影响。 当个体在某段时间内遭遇很多生活事件时,生活事件对个体的作用就会累 加,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这就说明,当个体遇到很多生活 事件时,他所遭遇的心理应激就会增加。生活事件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体 遭受到更多的心理应激;而心理应激的增加,则会影响到个体的生理反应和心理 平衡,从而对个体的躯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广泛 接受。 三、心理健康的维护 前面已谈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这些因素来自生物、心理、社会 文化三大方面。因此,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也必须从这三大方面 去考虑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生活在复杂的社会 群体中的个人,难免会发生心理失调,严重时还会产生心理障碍(精神疾患)。 因此,如何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以及在发生心理失调或精神疾患时,怎样恢复心 理平衡、清除心理障碍(精神疾患),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下面列举几个方面,做一分析。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习惯化了的生 活活动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按一定的方式去生活。这种方式是每个人在 自己的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要求,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健康的生 活方式和不良的卫生习惯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许多常见病、多发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冠心病、脑卒中,甚至癌症、艾滋病等都与人们不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所以这些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 病”。一般来说,起居无常、饮食无序、运动过少、吸烟、嗜酒、吸毒和不良性 行为等都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卫生习惯。由于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 产生与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有关,故有人又把上述种种严重的疾病称为“现 代文明病”。相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则有利于促进人的身体健 康水平。 一般认为,健康生活方式应包括:(1)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 眠(每天8小时左右);(2)一日三餐,平衡膳食,每天坚持吃早餐;(3)控制 体重,保持在正常水平;(4)适量运动,每周至少有2~3次体育锻炼;(5)不 吸烟、少饮酒。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使人身体健康,少患疾病,特别是可 以避免罹患上述种种严重的疾病。有了健康的身体,就能给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 基础,“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一句有名的西方谚语。显然,疾病丛 生,神不守舍,精神健康就无从谈起。所以,保持身体健康是人们维护心理健康 的基础条件。一个疾病缠身、身体失去健康的人,要维护心理健康无疑会困难 重重。 2.讲究心理卫生 人们要维护和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生病的几率,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就必须 讲究生理卫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样,人们要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也必须讲究心理卫生。关于生理卫生,这是早已为人们普遍理解 和重视的事情了;但说到心理卫生,则直到目前恐怕还是一个被人们普遍忽视的 问题。所谓心理卫生指的是人们应如何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 平,避免和减少发生心理失调和精神疾患的原则、方法和措施。 讲究心理卫生,首先,要注意用脑卫生。因为大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心理是 大脑的功能,如果大脑作为器官受到了损害,它的心理功能也必然要受到危害, 这时心理健康自然就难以维护和保持。用脑卫生除了避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有 害影响之外,主要是指在使用大脑的时候要讲究科学用脑,就是要劳逸结合、有 张有弛,避免大脑的过度疲劳以致功能衰弱,特别是应有充足的睡眠,以便使劳 累一天的大脑有一个及时而有效的修复过程。其次,讲究心理卫生是要避免或减 少心理失调或精神疾患的发生。心理不健康的突出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失调 或精神疾患的存在,而造成心理失调和精神疾患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包括各种 有害的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冲突和应激因素、社会文化关系失调因素等。因此, 讲究心理卫生就要注意优生优育,注意学会对情绪活动的自我调控,注意自身人 格的健全发展,注意社会生活环境的安定和平衡,注意人际沟通的顺畅与人际关 系的协调,等等,这些都是预防心理失调和精神疾患发生的有效措施。最后,端 正对心理失调或精神疾患的认识,及时寻求有效的指导与治疗。人的心理活动和 人体生理活动一样都会有失常或患病的可能,然而在我国,人们对心理失调或精 神疾患的认识和态度存在着许多误区,因此对一些本来很平常或难以避免的心理 火调与精神疾患表现难以接受,讳莫如深。本人一旦发生,常常讳疾忌医;对于 别人则避而远之或报以歧视的态度。这对于预防和消除心理失调与精神疾患,维 护心理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也是违反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的。讲究心理 卫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心理失调或精神疾患现象一旦发生或有可疑迹象时就 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以便尽快消除可能发牛的 心理失调或精神疾患。 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负性情绪 人的情绪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积极的良性情绪,如高兴、愉快、喜悦 等,它能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增添新的活力,发挥机体的潜能,改善人的生理 心理功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二是消极的负性情绪,如愤怒、焦虑、恐惧、 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作用有两面性,一方面可有利于个体为适应恶劣的环境刺 激而斗争;但另一方面,负性情绪往往以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持久的心境形式而 出现,使人的头脑失去冷静,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或精神颓丧、意气低沉,使 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被歪曲,意志行为反应受到扰乱等,从而影响 人的整体心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并使心理健康遭受严重的损害。例如愤怒情 绪,它能降低人的理智水平和正常的判断及自控能力,一旦丧失理智就会做出 许多过激的行为,以致带来诸多难以弥补的不良后果。显然,这对心理健康是 非常有害的。所以,要维护心理健康就要学会情绪活动的自我调控,及时排除 各种消极的负性情绪。 4.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人格(或称个性)是一个人在其过去的全部生活活动中逐渐发展和形成起来 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行为类型、情绪体验与反应方式以及理想信念、 价值观、人生观等。因此,人总是按照自己既有的人格来观察外界事物,思考问 题,产生相应的态度和情绪体验;同时对外界环境刺激采取一定的对付策略,并 做出一定的行为反应。这样,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就能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评价客 观事物,采取恰当的态度,体验正常的情感情绪,做出正确合理的行为反应,因 而有助于人们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更有助于人们有效地 去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培养和完善 健全的人格,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 人是一种群体动物,过的是群体生活,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都必须生活 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通过群体的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一个人就能与群体中 的其他成员或其他社会群体进行交往和联系,特别是与志趣相投的伙伴、朋友、 同学和同事在一起,更能推心置腹地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这样就能从中得 到启发、疏导和帮助。通过积极参与经常进行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得以不断扩 大,不仅可以使人相互交流经验、增进理解、开阔视野、开朗心胸,还可以取得 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可以使人感受到与社会集体融为一体、不可分 离的体验以及充足的社会安全感、责任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大大增强个人 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这 是人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离群索居、孤芳 自赏、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心理健康的。 第二节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 一、心理应激 当今世界,人们处在一种由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知识不断更新所造成的紧张 状态之中。难以满足的雄心大志,对成功的渴望和高效率的工作,不顾一切的竞 争和频繁的社交活动等,都会给人们的社会一文化关系增添许多新的难以应付的 信息,使人们往往来不及去认识它、把握它并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因而不可 避免地会出现持续的心理紧张,这种为了应付社会情境的迅速改变而出现的心理 状态,一旦产生并持续下去,就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 心理应激(stress),也被称为心理压力、紧张状态或紧张刺激等。 关于应激的最早定义是加拿大著名学者塞里(H.Selye,1936)提出的,他 认为“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又称为“一般性 适应综合症”。 后来,美国学者梅森(J.W.Mason)认为:“应激是整个生活情境中,对威 胁性或不愉快的因素的情绪反应或唤起反应。” 应激是一个不断发展、多变量的复杂的概念,应激的形成不仅与外界刺激因 素有关,而且主要与接受刺激的个体当时的心身状况、生活经验、人格特征、认 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因此,应激实际上是一种内、外多种 变量相互影响的过程。要揭示应激过程的内在实质,必须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 究。事实上,从塞里20世纪30年代提出应激概念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已经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不仅从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而且从社会科学、人文科 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内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理 学到药物学、免疫学、社会学、人类学、工效学等,每一个领域都提供了大量有 价值的科学资料。 一般认为,心理应激是个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在觉察到客观要求和自 身应对能力之间不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也就是说个体 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 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或刺激对人施 以影响,作为刺激被人感知,或作为信息被人接收(输入),一定会引起主观的 评价,同时产生一系列的相应的心理生理的变化。通过信息加工过程,就有输 出,即对刺激(情境)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刺激(情境)需要人做出较大的努 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或这种反应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就会引起机 体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即紧张反应状态的出现。当然,这里面情况也是很复杂 的,是否会出现心理应激取决于许多变量,其中之一是必须有“应激源”或称 “致紧张因素”。但是有了应激源以后却不一定都会产生应激,这里又有许多形成 应激状态的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尤其是个体主观心理状态作为应激形成的中介因 素的作用。 二、应激源 应激源是指机体内、外环境向有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付的要求,并可能导致 心理应激的紧张性刺激物。对人类来说,可以成为应激源的刺激物范围是十分广 泛的,除了生物性的刺激物以外,还有心理方面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刺激物。 1.生物性应激源 生物性应激源是借助于人的肉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物 理、化学刺激在内的生物性刺激,如使机体不适的温度、强烈的噪声、机械性损 伤、病菌、病毒的侵害等。这类应激源作用的特点一般是首先引起生理反应,然 后随着人们对生理反应的认识评价和归因过程,才会导致应激状态和心理反应。 例如病菌、病毒引起人疼痛、发热、虚弱等症状与体征,人们可能把这些症状与 体征看作生病的征兆,并归因于病菌、病毒或有害理化因素侵袭的结果,在这种 情况下自然会感到心理紧张,随着病情的加重相应地出现心理应激反应。 2.心理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中经常发生的动机冲突、挫折情境、 人际关系失调以及预期的或回忆性的紧张状态。 动机冲突是指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存在着两个以上所欲求的而又不可能达到或 不能全部达到的目标,使萌发的动机不能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从而引起心理失 衡,成为造成应激状态的心理根源。 挫折情境是指人在满足需要、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