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第十章 经济心理.doc
下载文档

ID:3311798

大小:126KB

页数:16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2-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0第十章 经济心理 10 第十 经济 心理
第十章 经济心理 经济行为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种社会行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人类最基 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追求。司马迁早在汉代就指出:“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昧,身安逸 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而在 现代社会中,经济活动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中心内容。或许正因为如此,在现代 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成为一门显学。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行为,纯粹的比较少,即使有纯粹的经济行为, 也是以一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为基础的。所以早期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界定都 比较宽泛,如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 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那 一部分。因此,一方面它是一种研究财富的学科,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 面,它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个部分。”即使只以纯粹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他们 往往也持一种很谦虚的态度,认为纯粹的经济行为的研究只是对整个经济活动进 行研究的一部分,如:“现在,经济学特别关心的生活的一面,就是人的行为的 最深思熟虑,且在他未做一事之前总是先考虑它的利害得失的一面。”所以, 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对真实生活中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就必 须拓展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决策的问题上。 第一节经济心理研究和它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心理和经济心理学的学科关系 1.经济心理和研究上的侧面性 所谓经济心理,就是经济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及对经济行为的主观理解。在 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动力与阻力。正是基于这种心理背景与心理过程, 我们的经济行为才可以被理解,才具备实际的意义。 在这里,经济行为是指在某一经济事件中,从不同的选择中选择一种行为方 式,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状态,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状态。例如,同样一批 具有汽车购买力的人群,在是否购买汽车的问题上,有的人选择了马上购买,这 是一种经济行为;有的人却选择持币待购,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有一些人压根 就没有购车的打算,这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作为经济心理的研究,就是要探索这 种不同行为选择背后的心理原因,以及同样经济行为选择的心理感受上的差异, 或者对同一经济行为所赋予的不同意义。 经济行为的选择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方面。有意识的经济行为就是意 识到自己在做出某种经济选择,并多少意识到某些有限的交替关系,如决定购买 某一品牌的汽车,就不能再购买其他品牌的汽车,决定在股票上有一定数量的投 资,就不能用这笔资金进行国库券的投资。同样一种经济选择的情景,可能有很 多种替代的选择,我们至少应考虑到其中有限数量的替代选择,并在这些不同的 选择中选择一个自认为满意的答案。这一寻求满意答案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 觉、记忆与推理的认知过程,所以有意识的经济行为通常需要我们的控制性 思维。 无意识的经济行为就是我们出于文化熏陶与习惯的原因,不假思索地做出的 经济选择,我们的日常经济行为中有很多都属于这种类型。因为不同的人通常有 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群体通常在不同的文化中成长,所以人们往往有一些不同的 心理图式,从而导致在经济行为选择上的不同倾向,或者给同样的经济选择赋予 不l司的意义。所以,经济心理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控制性的认知过程,还要分析不 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各种不同的基本经济观念与经济心理图式。 任何一门单一的分支学科,所处理的都只是复杂社会事件中的某一个侧面, 正如熊彼特所说的:“社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它的洪流中, 研究工作者的分类之手人为地抽出了经济事实。把一个事实称为经济事实这已经 包含了一种抽象,这是从内心上模拟现实的技术条件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出的许多 抽象中的头一个。一个事实绝不完全是或纯粹是经济的;总是存在着其他的一 并且常常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正因为处理的只是一个侧面,所以必须明确 这一侧面与其他侧面之间的关系,在比较中确立这一侧面在整个对事件的了解中 所起的作用,然后保持各个侧面之间的相互合作。这就是潘光旦先生所提出的解 决学科分派的治标方法。 2.经济心理学与社会学尤其是经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主要处理的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作为其分支学科的经济社会 学,主要关注的是一些社会事实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运行与增长,以及经济活动 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具体到经济行为的选择来说,经济社会学关注的是经济行为 的社会背景问题,如经济行为的阶层背景、行业利益背景以及作为整个社会背景 的文化背景等,因为在不同的背景中,人们在相同的情景下的经济选择不一样, 或者即使同样的经济行为选择,也具有不同的社会意义。 3.经济心理学与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的研究是从一些基本的假设出发的,这些基本假没中往往就是对整个 人类的心理所做的一些基本假设,正是从这些基本假设出发,经济学家们开始他 们的理论归纳与演绎。当然,在经济学的发轫时期,经济学家们还没有排斥心理 学的研究,并往往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或至少承认心理学研究 在解释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如亚当·斯密、边沁、奥地利学派、凡勃伦等。随着 理性预期学派的发展,心理学逐渐在经济学中遭到排斥,但这种状况也只持续了 不长的时间。从赫伯特·西蒙开始,经济学又不得不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成 果,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实验经济 学,使得心理变量的分析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使两门学 4.经济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对经济现象的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对经济现象加深理解的重要途 径。正如卫礼贤在20世纪初指出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心理学的方法展示了从 纯粹经济观点看来不理性、‘不可计量’、由偶然因素控制、不可用经济需要解释 的地方,依然存在着因果关系。这当然不是说,引进心理学因素后,就可以解释 所有问题了。而只是说,有了这个工具,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清楚一些,我 们可以把握到更多的因果关系。”对经济心理的研究,既是对经济现象进行研 究的深入,又是应用心理学在研究领域上的拓展。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心理学可 以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也可以作为广义的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承要 领域。 二、经济心理学的产生 1.塔尔德之前的经济心理学启示 除了各种哲学中关于人的基本“人性”的一些假说之外,早期一些比较科学 的、到现在为止都被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奉为经典的作品中,都涉及了经济心 理的问题。如亚当·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不仅写了《国富论》,还以 其毕生的精力写了《道德情操论》。在两本书中,都没有后来的“理性经济人” 的概念。亚当·斯密所说的理性,实际上是一种一致性理性,即他所谓的“同 情”,从而认为人们判断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不是一种客观“算计”后 的结果。在涉及对未来的预期时,亚当·斯密更是提出人们普遍存在“轻视危险 和奢望成功的心理”,这种心理的直接结果就是看好彩票而轻视保险的作用,间 接结果就是对一切经济活动包括职业的选择,都有了激进与保守的两种张力,而 这正好成为后来经济心理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创新或企业家精神的问题。如 边沁就认为,人们对效用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主体状态所决定的, 而不是由外在刺激的实际状态决定,或至少不是完全由外在客观刺激所决定,这 一论断又为奥地利学派所发展,这一主题延续到现在,发展成为主观幸福感的研 究,也是当前经济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塔尔德与经济心理学的创立 根据阿尔布的说法,塔尔德(1843--1904)是经济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因 为他在1902年出版了两卷本的《经济心理学》,这是塔尔德在法兰西学院讲课的 讲稿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该书的基本目的就是希望改写当时的政治经济学,要突 出经济现象的主观方面,修改经济学中对人类心理过于简单的假设,从而使对经 济现象的解释建立在真实的人的心理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甚至是扭曲的人类心 灵之上。虽然塔尔德以简单的模仿律来解释大部分社会行为,从而最终并没有真 正实现他的初衷,但这种抱负成为后来经济心理研究的一个普遍趋势。 3.塔尔德的《经济心理学》之后 , 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当时以迪尔凯姆为代 表的社会学主义占了优势,欧洲对“社会实在”的兴趣更浓厚,相反,对主观方 面的考察就比较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关于经济心理的讨论,如社会学家韦伯 (1864--1920)和帕累托(1848——1923)都有过相关的论述。韦伯对宗教伦理的 讨论,在最终的意义上是一种经济心理的讨论,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们要研究 的并非仅仅是作为一种认识手段的神学大纲式的伦理理论,而是扎根于各种宗教 的心理与实际联系中的行为的实际动力。”而这种动力就是一种心态:“心 态’——在这种场合即对世界的实际态度——的基本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无 疑受到政治与经济命运的影响,但是,根据那些可以算作其固有规律性的作用, 这些心态特征也积极参与了阻碍,很难说不是这样。”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 提出了心理预期及预期时限的概念,认为预期与预期时限是上述“心态”的核心 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行为的选择。帕累托的贡献最直接的就是根据他著 名的“剩余物”的概念,将人们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分为两个理想类型。定期储 蓄的享用者和投机者,前者厌恶不确定性,后者追求并充分利用不确定性的好 处,这也就是人们在不确定情景下行为选择的谨慎与冒险的问题。这一区分的维 度不仅影响了熊彼特等人关于创新的研究,而且直接与当前最活跃的关于不确定 性的经济心理研究有关。 三、经济心理学的发展 经济心理学在20世纪中期得到了一些发展,从原来哲学式、文学式的研究 转向了真正的实证研究,并获得了一些看得见的成果,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开始引 起人们的注意.这主要有考托瑙、迪希特、雷诺等的贡献,以及法国经济心理学 实验室的建立。 1.考托瑙的研冤 作为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考托瑙(1901—1981)信奉格式塔心理学。l938 年他移居美国后,受经济学的影响,开始对商人进行研究,并在1950年到l 972 年间,在密执安大学同时开设了经济学和心理学讲座,力图将两个领域的知识结 合起来。l951年,他出版了《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一书,这是继塔尔德以来 最重要的经济心理学研究。作为一名实证主义者,他一方面拒绝了以往的哲学式 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张用民意测验的方式来搜集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将勒温的 拓扑心理学应用到对经济行为的分析中来,将“期望”作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 向,并制定了消费者的情感指标体系(1952--1954)。而拉扎斯菲尔德则认为应 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们的经济习惯上,并进而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这些习惯 的社会阶层、文化类型等差异,从而在更客观的层面上来分析人们的经济心理。 2.迪希特的研究 与考托瑙同时代的奥地利学者迪希特则走的是相反的一条路。他将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法用于对经济行为的分析,采取的方法是对从少量消费者那里搜集来 的资料进行深层次的解释。迪希特在1946年发表了《动机的研究》一书,他认 为人们的购买动机一般都是无意识的,往往都与力比多的冲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也就是说消费行为往往并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选择,这就与我们一般的经济 学假设相差很远。迪希特的研究跟弗洛伊德的研究遭遇一样,虽然在实践中很受 欢迎,但在大学体制内的影响并不大。但他这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在后来的研究中 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3.专业杂志和实验室的成立 稍后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心理学在欧洲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其中最值得一 提的就是法国经济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和荷兰《经济心理学杂志》的创刊。法国 经济心理学实验室是在法国“经济心理学小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小组受 当时欧共体委托,定期提交有关的报告。该小组由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 家、生理学家、数学家、人类学家等构成,1968年开始,从法国财政部获得独 立拨款,并于l972年在阿尔布的领导下,建立了经济心理学实验室。随着欧洲 经济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及多次研讨会的召开,最终在1981年于荷兰创办了第一 份专业杂志——《经济心理学杂志》,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以欧洲为主体的 研究团体,一直延续到今天。 四、当代经济心理学的前沿研究 当代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可以分为欧洲和美国两种不同的传统。欧洲 的研究大都明确冠以经济心理学的名称,并由主要是以《经济心理学杂志》为中 心的一个研究团体构成。我们可以从该杂志自创刊到现在的主要文章中发现该团 体的研究方向与主要议题:消费问题、对货币的态度(包括储蓄)、信息在经济 行为中的作用、税收相关的心理研究、经济社会化、风险及其选择、经济行为的 性别差异等;从方法上来说,他们的研究虽然主要是以心理学的方法或视角为 主,但也有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与视角,而心理学的视角也以多种心理学理论 为指导,而不是像美国的研究那样以认知这一单一的视角为主。 以美国为中心的一些研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则基本形成了一个 明确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即从认知的角度对真实生活中的经济行为进行实证研 究,并与现实的经济活动广泛展开合作,无论是在经济学界还是心理学界都有广 泛的影响。虽然这一研究群体往往并不冠以经济心理学的名称,但其研究都是以 经济行为的主观层面为研究的对象,强调心理学对经济学的重要修正作用。虽然 也有少数的经济学家参与其中,但主要是一些心理学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卡尼曼(D.Kahneman)为中心的研究群体。 第二节经济心理研究的主题 在经济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研究主题,虽然这些主题之 间具有很紧密的联系,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至不同的学者在研究中各有侧 重。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重要的研究主题: 一、经济心理的背景——基本经济观念的研究 虽然按照经济学的一贯看法,人们在经济选择过程中会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 进行理性的计算,以便做出一个最佳的选择,并且我们的认知心理学也认为决策 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加工过程。但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表明,我们知觉外在 世界是按照我们特定的心理图式进行的,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观认知与理性 计算。 而这种心理图式的来源,主要就是人们生活的经历。这种经历既包括个人对 一事一物的短时间内的经历,也包括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更包括了超越个人一生 的他的生活环境,或者说他所属的群体的长期历史经验,即所谓的传统。而作为 传统的长期经验,总是与特定的群体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群体之间难免有差 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心理必然也就是社会心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群体的基本经济心理图式,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基本经济观念,如经济生 活在所有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问题,对财富的获取、处置方式的基本态度的问题 等,这些都是具体经济心理展开的基础,或者说基本背景。在经济心理学发展的 早期阶段,有大量的著作都是围绕这些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如韦伯对理性资本主 义精神的探讨、帕累托对保守与冒险的探讨等。 如果说当代经济心理学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过去的研 究更倾向于从静态的角度出发,寻求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基本经济心理特质; 而当代的研究更多地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或者从长期的立场来研究经济基本观 念的变迁,或者从短期的立场来研究人们经济观念的社会化过程与具体途径。当 代很多跨文化的比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为此做出了大量的贡献,现在正蓬勃发 展的本土心理学运动,也为揭示这些基本经济心理图式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决策问题——经济心理的认知研究 从决策的角度来看,任何经济行为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的,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说法,是在各种不同的选择中挑选出的最佳选择。毫无疑 问,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是我们经过思考后的结果,只是这种思考 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最优选择”,一直是经济心理学关心的问题。 正如前面提到的,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心理学家就对人们如何感知外在 事件给予了足够的关心,如斯密认为,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对机遇所寄予的希望远 远大于对风险损失的评价,也就是说对机遇比对风险更敏感。而对决策问题的研 究,随着赫伯特·西蒙对认知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他对经济行为的同样重视, 心理学对决策问题的探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学的研究也开始真正为经济 学界所重视。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理论,即在真实的经济生活中(当然也包括 其他社会生活),因为人们获得的信息的有限性,以及人们心理资源本身的有限 性,他们做出的决策只是一个相对满意的决策,而不是最优决策。 在西蒙有限理性的基础上,现代经济心理学对决策问题的研究在美国成为主 流,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的方法上既有传统的实验 室的研究,也有对真实生活中人们经济行为的考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卡尼 曼、特维斯基等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其基本假设就是人们所面临 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并揭示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所做出的决策通常都遵循 哪些原则,在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又容易产生哪些认知上的偏差,从而直接影 响到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选择,也就解释了大量传统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现象。这 一研究方法也直接影响到了经济学的研究,如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在方法上实际上受到了心理学对经济行为的认知方面研究的影响。 经济心理学进行认知层面的研究的潜力是很大的,随着对真实经济牛活中行 为选择的考察越来越深入,对经济行为的理解将越来越符合客观实际,经济学与 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 三、信任——经济制度的心理基础研究 人类对不确定世界的认知总是有限的,毕竟,要对现实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选 择都进行认真的信息搜集、整理到最后得出推论、做出决策,是不可能的。事实 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或制度办事,这不需要花费 太多的心理资源进行信息的加工与选择的权衡。但是我们凭什么将钱放在银行 里,而不担心5年以后这笔钱可能只有原来价值的一半甚至更少呢?或者更直接 一些,我们凭什么放心地借给朋友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呢?因为信任。 这里所谓的制度是广义上的制度,就是大多数人自愿的行为模式,虽然狭义 上的制度往往是自上而下制定的,但也必须考虑到自下而上的自愿遵守问题,如 果不为大多数人自愿遵守这样的制度最终要么流于形式,要么靠很大的机构强 制执行,而这样会导致真正起作用的制度在暗中实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 “潜规则”,即人们在行动的层面上所认同的规则。经济心理学研究的正是这种在 真实经济生活中起作用的规则,尤其是这种规则的心理基础——信任的品质与模 式的问题。 信任现在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领域,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都给 予了足够的重视。作为经济心理学,考察的是信任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问题、不 同社会的信任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以及影响信任达成的条件问题等。如根 据对囚徒困境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信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本, 可以使人们的决策在总体上达成一种效益最大化的结果;而不同社会的信任模式 则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甚至不同速度。如以家庭或家族为特点的特殊主义信 任模式和以普适性为特点的普遍主义信任模式,会导致在企业规模、管理模式等 各方面的很大差异。 四、创新——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心理分析 信任所解决的是常规性的问题,即在通常情境下,我们应该采取何种行为, 这确实具有方便性,但它并不是解决新问题的良好方法。也就是说,当我们面临 不确定性的时候,按照大多数人的做法来做,是比较经济的、在很大程度上有效 的做法,毕竟,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是最具有适应性价值的。 但通常有效的方式并不意味着总是有效,所以要真正地有效应对,彻底有效 的方法就是在不确定的情景下追加信息的搜索,信息获得越多,就越可能降低不 确定的程度。但这虽然理论上可行,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不可行的,因为对信息的 搜索本身是需要代价的,当代价足够大时,进一步搜索信息就是不经济的了,更 何况,对于未来的信息,即使有足够的时间也是无法完全掌握的。所以,这就需 要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做选择,如熊彼特所说的:“就像军事行动,即使可以得到 的全部数据并不在手边,也必须从一定的战略位置去采取一样,在经济生活 中,即使在没有得出要做的事情的全部细节时,也必须采取行动。”而这种 行动的选择,并不是建立在完全有把握的基础上的,所以就具有风险性。对 风险有承受能力,敢于大胆做出一个决策,这正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之一。 凯恩斯将它称为animal spirits,表示一种不需要太多认知理由支持的经济 冲动。 经济心理学从帕累托开始就一直关注这样的问题,力图找到一些影响这种精 神的因素,并讨论将这种精神维持在何种水平上才是最佳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考察投资问题的一个基本研究视角——谨慎一投机维度的研究,进一步将这 一维度扩展到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比较研究中去。有的学者更进一步讨论不同 群体对不确定性本身的容忍程度问题,以考察不同群体在行为选择上的差异,典 型的就是霍夫斯坦德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他用于衡量不同文化差异的四个标准之 一,就是容忍不确定性的程度。 五、消费者心理学 或许是由于现代化大生产的原因,销售问题是我们时代的主要问题,相应 地,关于消费的研究成为各种经济行为中首先需要加以考虑的。所以,对于消费 者心理的研究也自然成为经济心理学的一个主要领域,甚至有很多研究者直接将 经济心理学等同于消费者心理学。 以消费行为为中心,可以展开很多相关的研究,如广告说服的策略、销售中 的推销技巧等,甚至随着所谓“大众消费社会”的来临,通过消费的方式与心理 进一步研究整个社会的心态与走势、社会的结构与分层等。 六、经济心理病理学 所谓经济心理的病理学,就是相对于经济行为的常态来说,可能存在一些非 常态的经济行为。正如我们的变态心理学一样,这里的常态与变态也是相对的。 例如常态的经济行为应该是一种交换,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但如果打破这一基本 原则,如偷窃、贪污等,就可以说是变态的;而之所以说是相对的,是因为对任 何规则都很难有一个截然的界限。如偶尔在公共财物中揩点油,就不一定是一个 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某些文化中,多少是一种默许的行为。但并不足说所有 的不符合常态的行为都是病态的经济行为,实际上,我们上面提到的创新性行为 往往也是不符合常态的,所以还得加上另外一个条件,这就是经济心理学家阿尔 布所说的:一般的社会团体认为是令人遗憾的、有罪的、危险的或者有害的那些 经济行为。 根据荷兰《经济心理学杂志》来看,最近20年来,欧洲最关注的经济心理 病理现象,主要有偷税漏税的经济心理分析、员工的忠诚问题的经济心理分析、 群体之间与阶层之间的经济公平问题的经济心理分析、移民问题的经济心理分 析、经济焦虑与恐慌的经济心理分析等。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介绍,实际上,经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非 常广泛的,凡是经济行为的主观层面的研究都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心理学的 第三节中国人的经济心理 一、中国人经济心理的社会背景 虽然经济心理的社会背景主要属于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但为了更好地理 解中国人的经济心理,我们需要对传统中国的基本社会背景做个简单介绍。毕 竟,从外在环境的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中国人的经济心理与其长期历史发展中 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农业经济 中国传统社会,甚至当今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费孝通所说的乡土 性质,而之所以具有这种乡土性质,关键在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占绝对优 势的社会,中国传统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农业文明的历史。在对土地和天气的 依赖中,中国人的心理节奏便与自然的节奏之间形成一定的合拍,虽然不断地改 造自然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常见现象,但顺应自然往往是更明智的选择。不 管外在世界发生如何变化,“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的节奏一直延 续到清朝。而中原地区之广大,往往使中国人觉得这就是天下,即使还有域外之 民,那也是不值一提的“夷狄”,并不是文明人,其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他们没有 农业文化。 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稳定,不可能随意迁徙。安土重迁的桑梓情谊具有重 要的价值,以致将大虽的人口牢牢吸附在土地上。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也确 实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以致这种文明对周边的文明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周 边的其他文明都为它所同化。正如费正清所指出的:无论哪一种文明成分,人 种或文化的特征,一进人中国就全部与显然属于中国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受 到地利的滋养、调节和限制。这也正是我们许多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所得出的 结论。这就使得这种农业文化的影响范围无限扩大,成为人们的普遍生活 方式。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不仅在生活节奏上影响人们的基本经济心理,而且还因 为其有限的眼界,导致人们的经济动机或需求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l979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刘易斯·阿瑟就指出过,人们有限的眼界是限制人 类想望财富的最大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当人们将生活限制在某一个有限的层 次上时,他们不可能有突破这一层次的经济冲动。实际上,费孝通先生早年在昆 明街上就发现过这样的情况:随着大量前方人员涌进昆明,昆明的人力车价格翻 了一番。在费孝通看来,车夫们应该加倍努力才是,但结果他发现人力车夫们拉 几趟后就休息不拉了,一问原因才知道——现在只要拉原来次数的一半就可以维 持生活了。或许,我们将这种情形称为小农意识,但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农业社 会中,这种意识肯定比与此不相同的社会更强一些,而这类意识又正是经济心理 的基本前提之一。 2.差序格局 所谓差序格局是就中国社会的横向结构而言的,这是费孝通先生早年对中国 社会横向结构的经典概括,即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是从自己出发,一圈一圈 地往外推,人际关系也随着越往外推而越不重要,最后推到很远的时候,就是不 关痛痒的路人了。他认为这种人际关系与西方的团体格局存在很大的差异,也正 是中国社会独特性的关键。 当然,按照儒家的说法,这种格局是可以由个人一直向外推出去的,最后推 到家国、天下,但从真实历史的意义上来看,中国人在向外推的过程中,始终没 有真正推出去,往往最多也就是停留在家族的层面,至少绝大多数人是这样。于 是家族或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所以,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往往 以家族的范围为主。这也就是说,重要的经济合作往往以家族为界限,一般难以 超越这一界限。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分,导致中国人在经济行为中的一些特定的模 式,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基本经济心理假设,尤其是后面我们将具体讨论的关于 公与私的基本心理判断。 进一步而言,家族本身是一个具有可伸缩性的单位,当它拥有一个强大的核 心时,可以将其范围无限扩大,比如强调共同的祖先。有时,在这个意义上来 说,家族本身并不具有规模上的限制,但同时还存在与规模扩大相反的过程—— 家族中“房”的观念很强,人们都希望为自己的后代着想,尤其是当这种观念占 据优势时,必然面临与聚相反的过程——散。这一聚与散的动态变换,就足中国 人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事实,也使他们对聚散具备了足够的心理准备,这也影响到 他们在经济合作与冲突中的基本经济心理。 3.人口过剩 在一个注重家族的农业社会中,人口的快速增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甚 至还在战国时代,韩非就意识到了人口呈现几何级增长的趋势,并已经充分认识 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不协调。自此而后,到王充以至洪亮吉,甚 至一直到马寅初,都认识到人口问题是中国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人口的过度增 长不仅影响到一般社会问题,而且对整个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人口的众多、生活资料的有限,其结果就是人口在有限的资源中竞争而部 分被淘汰。这样,一方面,生活资源的价值往往极其高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 看,就是财富的重要性极其显著,相应地在人们心理上的位置极其靠前;另一方 面,针对大多数人而言,资源的极其有限,使得一般人不可能从非常长远的角度 来考虑经济活动的安排,预期时限相对就更短,“夏虫不可语冰”,难以对未来做 一个长期的规划。这导致他们在资源的安排上,不可能游刃有余,“长袖善舞, 多财善贾”的情形并不多见,对于风险往往非常敏感,缺乏创新,也是很自然的 结果。而这两方面相结合——即对财富的迫切期望与预期时限的相对短暂,正积 极参与了中国人基本经济心理结构的塑造(见后面的进一步讨论)。 4.社会纵向结构 前面讲的差序格局是针对横向社会结构而言的,然而一个社会的纵向结构往 往更具有塑造社会风尚与习惯的作用,往往决定了人们基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 式,因为对上层社会生活方式的模仿与追求,永远是一个社会得以维持并发展的 动力所在。 简单地说,自战国后期开始,中国社会是军阀与知识分子联合进行治理的社 会,而这种联合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在一个朝代统治时间比较长时,作 为军阀的皇帝往往营造出一个合法继承大位的舆论,使得其军阀的性质不太明 显,但当统治时间比较短,尤其是频繁更替时,其军阀的性质就很明显了,如南 北朝时期、五带十国时期。而作为知识分子的群体,差不多是以儒家为主的一个 群体,但这个群体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这与选举制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 系。秦汉时期,这一群体的成分比较复杂,并不是一个纯儒生的群体;汉武以 后,儒生的地位开始上升;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开始形成一个封闭的做官的知 识分子群体,即士族;但随着隋唐科举制度的发展,这种封闭的状态开始发生变 化,虽然科举制度的社会流动功能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有效,但总给了社会上一 般读书人一些希望;尤其是从北宋开始,文人地位的上升使得科举真正成为一些 人的职业,知识分子也正式成为四民之一的士,真正成为最受人尊重的一种职 业。从此,凡是在这种职业中混到一个功名的人,无论是做了官僚还是没有做官 僚,都具备了一种特殊的身份,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绅士是士”,官僚是 大夫。士大夫联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就是到现在还是 如此。” 当士大夫阶级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阶级时,人们只要稍有余力,都会把心 思花在做那无涯的状元梦上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具备了很高 的社会价值,社会资源的配置就倾向举业了,因为举业往往直接与权力联系在一 起,它本身就可以带来财富。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的 传统中,“经济人”最有利的做法不是增加生产,而是从已经生产出来的财富中 增加他自己取得的份额。而商人在财富上的地位使得士大夫的地位受到威胁,所 以商人始终被占了舆论优势的士大夫斥为四民之末。一方面,一些重要商品被国 家所垄断,既增加国库的收入,也打击了商人;另一方面,商人要依附于士大夫 阶层才能使自己的财富有安全的保证。所以费正清说:“绅士家庭最好的保障并 不仅在于依靠占有土地,而是依靠土地所有权和官吏特权的联合。家庭财产本身 并不是一种保障,但是家庭成员中的官吏能够保护绅士家庭。”所以财富或者 说代表财富的商人,并没有在中国获得其自主性的地位,真正的民间资本甚至民 间社会没有形成。 二、中国人的基本经济观念 正如前面所说的,一些具体的经济心理现象,一般都是有其潜在的基本经济 心理假设的,这些习以为常的基本经济假设是具体经济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基础。 而对于“利”的基本态度构成了这些基本观念的核心。 1.预期时限与理性的不同类型 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东南亚地区的气候使得当地的农民很依 赖于雨水,风调雨顺则丰收,雨水不均匀则歉收,本地的地主一般都采取分成地 租的形式收税。当殖民者来到这里以后,不满意每年税收的多寡不一,于是采取 固定地租的形式,而税率的确定,是根据以往多年的征收水平而取平均值,共至 略低于平均值。照理说,这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事实是最终导致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而抗议的就是这种固定地租的形式。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原来农民 基本都生活在贫困线上,他们不能容忍歉收年份的状况,因为采取固定地租的形 式,歉收时交了租以后就所剩无几了,这样就完全不可能维持一年的生计,所以 他们宁愿采取分成地租的形式,虽然这样意味着丰收的年份要交更多的地租。 这就说明,面对未来究竟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是理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我们从多远的未来考虑问题,正如上面地租的例子一样。如果从未来20年甚 至30年考虑,固定地租确实没有什么不好,但若只从未来一年来考虑,则面临 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既可以说这些农民目光短浅,也可以说他们很保守, 一点 风险也不敢冒。但这种指摘是没有用的,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考虑生存的问题 (现在也包括企业主体),不能因为未来有美好的前景就不顾眼前是否能够渡过难 关,区别仅仅在于不同的人可能“生存线"不一样,导致目光短浅或保守的程度 有差别,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而究竟以多远的未来来考虑问题,既与客观的条件约束有关,也与人们的主 观心理倾向有关。从客观条件的约束来说,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中国人在人口过 剩的压力下,很少能够以长远的打算来规划生活,中国人的生活与东南亚那些农 民的生活状况没有什么区别,也正因为如此,托尼才提出了中国人生活状况的 “水齐脖子理论”,即认为中国农村人口就像一个人长久地站在齐脖深的河水中, 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长期客观条件的约束,也可以造成心理 上的习惯性反应,从而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条 件也影响到主观心理预期的时限。所以理性首先都是适应性的理性,只有当人们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客观条件的约束,做出大胆的、具有风险性的选择时,才可能 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所谓改造性的理性,两者之间只是程度上的区分,没有绝对的 界限。但程度上的差异也确实能够导致不同群体基本经济心理及经济生活规划 的不同。 2.中国人对未来的看法 人们对未来的根本看法往往决定了他们安排生活的基本方向,即什么是重要 的,什么是不太重要的,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重要的东西。中国人对未来 的看法在思想上主要受到儒、释、道的影响,而其中儒家的影响尤其显著。 儒家对未来采取的基本态度可以说是回避的态度,也就是承认末来世界的不 确定性。孔子对未来的基本态度首先是“未知生,焉知死?”对未来采取避而不 谈的策略,实在不得已,则坚持“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也就是说,对 未来还是不确定。但他同时强调,虽然人自身范围以外的富贵穷通自己把握不 了,但个人自身之内的道德完善,却完全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