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小学生
环境
公益
调查
分析
对策
建议
59研究视野2023/1516现代教学小学生环境公益心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文/沈贵鹏郑靓【摘商要】公益心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品格之一,当前小学生环境公益意识较强,对涉及环境公益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情感体验,参与环境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较高。部分小学生对环保宣传类活动的参与、对自身不友好环境行为的规约、对他人不友好环境行为的制止等行为能力有待增强。小学生环境公益心的培养既需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优势,又需要三者的全方位协同。【关键词】小学生环境公益心公益教育一、研究背景公益即“公共利益”,涵盖慈善、福利、健康、救助、安全等方面,公益心则是从事公益活动的内在品格与心理机制。在心理学意义上,公益心表现为爱心,其核心是个体对公众的善待之心,它较早表现为对他人境遇的移情能力,进而产生同情心,直至形成仁爱之心;在伦理学意义上,公益心表现为道德情操,是合乎德性的一种品质,其最高境界是“公益信仰”;在公民学意义上,公益心表现为社会责任,即为了社会的公平、民主、正义,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一份责任。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公益心涵盖慈善公益心、人际公益心、科学公益心和环境公益心等。环境公益心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形成的良心、善心、责任心、仁爱之心、奉献之心等,与培养环境公益心直接相关的则是环境公益教育,“环境公益教育,在认知层面,旨在使个体明了经济社会发展(包括自我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形成关心环境的价值观与责任感,在行动层面,旨在使每一个个体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要的态度、承诺和能力,使环境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与行为,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深人人心,与环境公益密切相关的概念,如环境公益心、环境公益能力、环境公益教育等也逐步成为教育热词。2 0 2 1 年6 月3 日,生态环境部与中央文明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壮大生态环境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形成覆盖广泛、机制健全、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延伸到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增进民生福作出贡献。”小学生是未来社会公益事业的有生力量,引导他们参与环境公益行动,从小培养环境公益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品德发展,对培养合格公民、构建公益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环境问题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环境公益同样是全人类共同的行为取向,为此,课题组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环境公益心方面的问卷,以期为小学生的环境公益教育提供参考。本项调查涉及江苏省1 4 所小学,主要围绕小学生的环境公益心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内容涉及小学60研究视野现代教学2023/1516生对环境公益的认知、情感与行动。在对环境公益的认知方面,旨在调查小学生对环境公益的理解,以及参与环境公益的意识等;在对环境公益的情感方面,旨在通过简单的情境设计,考查小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内心体验;在对环境公益的行动方面,旨在结合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常规活动,了解小学生参与环境公益活动的情况。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理解能力,课题组设计了8 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调查对象定位于三至六年级学生,共获得有效问卷4 0 0 9 份,其中男生为2160人,占5 3.9%,女生为1 8 4 9 人,占4 6.1%;三年级学生8 1 8 人,占2 0.4%,四年级学生1 3 3 0 人,占3 3.2%,五年级学生为1 0 6 8 人,占2 6.6%,六年级学生为7 9 3 人,占1 9.8%;来自“一孩家庭”1 5 6 8人,占3 9.1%,来自“二孩家庭”2 1 1 3 人,占5 2.7%,来自“三孩及以上家庭”3 2 8 人,占8.2%;从户籍来看,城镇学生为1 6 4 9 人,占4 1.1%,农村学生为2360人,占5 8.9%。二、现状与问题分析本部分主要围绕问卷所列的8 个问题(情境)及答案加以分析。1.小学生对“环境公益”的认知针对“参加一个环保组织,定期搞一些宣传活动”的问题,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是:愿意(3 1 7 9 人,79.3%)、心里很纠结(7 7 7 人,1 9.4%)、不愿意(5 3人,1.3%)。调查表明:多数小学生愿意参加与环保相关的活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不高,需要一定的教育引导。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参与一些户外活动,特别是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活动常常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因而近8 0%的学生对参与环保活动的态度积极而明确,但也有超过2 0%的学生对参与环保活动表现出“心里很纠结”,甚至“不愿意”。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这些学生对环保组织的性质及其活动不太了解,甚至还有一些误解,因而产生行动上的迟疑;另一方面,可能有些家长或教师过于关注小学生的智育,忽视品格的培育,加之学校组织的环保类活动较少,致使一些学生缺乏环保意识。从根本上讲,还要拓展小学生“社会性学习”的视野,在理解什么是环境公益的基础上“学做公益”。针对“为了抄近路而违规践踏草坪”的问题,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是:从未有过(2 5 3 7 人,6 3.3%)、偶尔有过(1 4 2 1 人,3 5.4%)、一直这样(5 1 人,1.3%)。调查表明:多数小学生能够恪守积极的环境保护行为,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有时不能约束自已对环境的不友好行为,小学生的环保教育有待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是小学生品德与行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对待环境的友好行为是其形成环境公益心的基础,在这一问题上,超过6 0%的学生能够明辨是非,采取友好的方式对待“青青草坪”,但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法自始至终管控好自己的行为,“偶尔”出现不友好的环境行为。也许大多数小学生能够明白“保护青青草坪”的道理,但由于自身的自控力较差,“犯错”在所难免,这一点也是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一致的。根据条件反射原理,一种好的行为要能够真正内化为人的品格,需要形成“动力定型”,即形成条件反射系统,使之内化为自动自觉的行为。环境公益心的培育同样需要一个“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对于不少小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对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认知,但由于缺乏深入的体验,因而难以固化到对环境友好的行动中。对于学校而言,可从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入手,引导学生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由亲近自然、热爱自然,逐步走向保护自然、奉献自然,这是培育学生环境公益心的可行路径。2.小学生环境公益行为现状针对“是否参加过学校、社区组织的环保宣传类活动”的问题,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是:经常参加(1 4 1 7 人,3 5.3%)、偶尔参加(1 8 9 1 人,4 7.2%)、没有参加(7 0 1 人,1 7.5%)。调查表明:小学生参与环保宣传类活动的总体频率不高,学校与此相关的活动有待优化与加强。对于小学生来说,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环保宣传活动是形成环境意识、锻炼参与能力的基61研究视野2023/1516现代教学础,能够“经常参加”的人只占3 5.3%,总体参与的频率明显不高,4 7.2%的人是“偶尔参加”,甚至有17.5%的人“没有参加”。一方面,有些学生对环保宣传类活动在理解上有偏差,可能没有将一些属于此类的活动纳入进来,当然,也有可能会将一些不属于此类性质的活动归纳进来;另一方面,不少小学在学校活动、社区活动中可能更为重视与德智体美劳直接相关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环保宣传类活动很少能够进入选择的范畴,即使有这方面的活动,往往也趋于边缘化。受调查学生中,有1 7.5%的学生选择“没有参加”。对少数学生的线下访谈可知,有的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居然从未参加过环保宣传活动,这应该不是学生对活动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是所在学校确实缺乏这方面的活动。对于现行学校来说,环保宣传类活动较为亲近自然、贴近生活,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这类活动对于小学生环境公益素质的提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针对“参加捡拾白色垃圾、清理卫生死角之类的活动”问题,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是:能够做到(3 4 6 9 人,8 6.5%)、偶尔做到(4 9 9 人,1 2.4%)、做不到(4 1 人,1.1%)。调查表明:大多数小学生能够且愿意参加以清洁卫生为主题的环境公益活动,学校与家庭等应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小学生参与环境公益活动的内在自觉。对于小学生来说,参加捡拾白色垃圾、清理卫生死角之类的活动既切合他们的身心特点,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环保公益活动。问卷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该问题具有清晰的认知,在需要行动时能够付诸实践。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只是“偶尔做到”,说明这部分学生对环保行动缺乏深度认知,表现为行动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线下的访谈表明:一些家长对孩子日常行为的引导不够,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尚不具备服务他人、清洁环境、美化环境的能力;而对于一些学校来说,不注重外围条件的创造,没有给学生提供参与公益实践的足够机会也是可能的原因。当然,只是提供机会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将外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热心参与、主动实践,这是培养环境公益心的根本所在。面对“水龙头未关紧,正在滴水”的情境能随手将水龙头拧紧,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是:完全能够做到(3 8 3 1 人,9 5.5%)、有时能够做到(1 6 3 人,4.1%)、做不到(1 5 人,0.4%)。调查表明:大多数小学生具有节水意识,能主动将水龙头拧紧,能够自觉维护与节约公共资源。俗话说,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一滴水也同样能够反映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衡量他们环境公益心的尺度。水龙头之类的公共设施可能会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一些人缺乏公共意识,对此可能“熟视无睹”,相比之下,绝大多数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受到诸如“爱护公物”“节约用水”“为环境保护出一分力”等方面的引导,他们对这方面有着更为明确的认知,因而大多数学生能够履行上述行为。当然,从教育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浅层次的公益行为,真正形成环境公益心,还需要将单纯的行为与深刻的理性认知结合起来。3.小学生环境公益心的情感维度面对“当你看到被污染的河水时,内心有什么体验”的情境,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是:心里很难过(3 2 7 1 人,8 1.6%)、心里不舒服(7 0 8 人,1 7.7%)、心里没感觉(3 0 人,0.7%)。调查表明:小学生对环境公益问题已具有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大多数人对周围环境有积极的情感期待。绝大多数小学生面对不爱护环境的现象而感到“难过”“不舒服”,说明小学生对良好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情感期待,他们渴望生活在绿水青山、风清气爽的良好环境之中,而当身边出现不友好行为时则“痛心疾首”,说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具有了一种质朴的生态价值评价标准,这种标准正是形成环境公益心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之一。小学生环境公益心的形成不仅需要深刻的“认知”,同样不能缺少真切的环境“体验”,对环境“知”与“情”的有机融合,会使得对环境的“行”更加稳固。62研究视野现代教学2023/15164.小学生环境公益心的情知行综合维度面对“看到有人摘树上的花朵时,你有什么反应”的情境,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是:设法制止(2 9 2 4 人,7 2.9%)、想制止但未必有行动(1 0 3 3 人,25.8%)、听之任之(5 2 人,1.3%)。调查表明:大多数小学生讨厌破坏环境、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并试图制止不良行为,也有部分小学生有制止不良行为的动机,但缺少实质性行动。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大多数小学生都能认识到该行为的危害性,在内心厌恶这种不良行为的同时,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制止这些不良行为。当然,由于现实情境的复杂性,加之小学生年龄较小、力量有限等因素,部分小学生面对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可能是“敢怒而不敢言”,缺少实质性的干预行动。当然,我们不能对小学生要求过高,他们毕竟是年幼的未成年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辨识对待环境行为的“善”与“恶”已属不易。如果能够对小学生加以合理引导,以“智慧的方式”制止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则是对小学生较高的行为要求。面对“有人在装修房子后偷偷将垃圾倒在小河边,当你看到这堆垃圾时”的情境,回答人数及占比情况是:向环保部门举报(2 7 6 1 人,6 8.9%)、觉得偷倒可耻但未必举报(1 2 0 7 人,3 0.1%)、听之任之(4 1 人,1.1%)。调查表明:多数小学生面对环境破坏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甚至想到运用法律武器,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则缺乏进一步的思考与行动。面对“偷倒垃圾,破坏环境”的情境,多数小学生明确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甚至产生了一种“向环保部门举报”的冲动,说明多数小学生对环境友好的认识是清晰的,也具有作为社会一分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但有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对这些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认知不深,怀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由此可见,对小学生环境公益心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其知、情、行的协同培育过程。总之,小学生环境公益心的整体发展状况较好:在认知层面,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对环境做出的友好行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在情感层面,大多数学生能够体验到自身与环境共生共荣的关系;在行为层面,大多数学生在需要自己采取行动时会尽已所能,体现了小学生行为的自觉。当然,调查也呈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环保活动的参与方面,小学生的参与度明显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这类活动组织得较少,在学习之余,有闲暇时间参与的人也不多;另一方面,即使组织了这类活动规模也不大,致使参与者不多。在对环境的态度方面,不少小学生有认知与行为脱节的问题,如存在随意“践踏草坪”现象,应该说小学生能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仍然会有人“为了抄近道而出现践踏草坪”的行为,这说明学生形成的要对环境友好的认知还没有真正固化为保护环境的行为。在环境保护方面,很多小学生尚处于初期的质朴认知状态,虽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但落实到环境保护的行为方面还显得不足,需要强化行动的毅力与坚持性。三、小学生环境公益教育的建议针对小学生环境公益心发展的现状,环境公益教育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教育话题。由于人的公益心的形成与发展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众多因素,因此,开展环境公益教育应基于“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整体思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实施。1.优化家庭公益教育理念家庭是小学生重要的精神生活空间,父母及家庭成员对小学生公益心的发展影响深远。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大多数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自然涵盖公益教育,然而,根据调查走访,许多家庭对公益教育重视不够,家长投入的精力不足,可行的操作方法不多,家长对公益教育的理解也缺乏深度。国内的一项实证研究也揭示了类似问题,“家庭公益教育面临的障碍主要有三个方面:家长对公益教育的认知障碍、家庭公益行动障碍以及开展家庭公益教育的制度性障碍”。2)针对家庭公益教育的建议如下:一是更新家庭63研究视野2023/1516现代教学公益教育的理念,让每一个家长面对日新月异的公益社会能自觉提升自身的公益意识,不断更新拓展家庭教育的内涵,使家长与孩子共成长;二是提升家长的环境公益教育能力,社会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实施环境公益教育项目提升家长的公益教育能力;三是家庭教育应重视对孩子进行公益教育,在“双减”背景下,应该让每一个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责任,强化家庭教育的公益教育功能,尤其要增加环境公益教育的元素,使环境公益教育逐步融人家庭教育之中,成为家庭教育的新内容。2.创新学校公益教育方式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公益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对家庭公益教育与社会公益教育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目前许多小学的教育重心仍然在知识教育领域,教师习惯性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学校公益教育活动偏少,环境公益教育更没有融入学校课程设计,即使德育中体现一部分公益教育内容,往往是偏重说教而轻视实践。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当前中小学公益慈善教育实践的重点还是对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仅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课本去了解公益、慈善,而缺少真正触摸公益慈善的机会。”3 针对学校公益教育的建议如下:一是拓展小学德育课程的内涵,将公益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起来;二是加强小学公益教育的整体设计,使公益教育活动化,公益教育的本质是它的实践性,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小学生通过直接经验与体验,在活动中领悟公益的价值,从而实现公益教育的目标;三是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将学校公益教育引人家庭、社区,在此基础上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家校协商机制”,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校地共育机制”,让小学生走进社区、走进自然,在服务他人、奉献爱心、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体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提升公益素养。3.完善社会公益教育体系公益教育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公益心则是个体从事这项社会性事业的内在机制,以街道、博物馆、少年宫、公益慈善组织等为代表的社会机构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也直指未成年人公益心的培育,履行公益教育的职能。针对社会公益教育的现状建议如下:一是拓展与优化社区及社会公益机构的公益教育职能,使社区与社会公益机构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发挥自身的文化品牌优势,致力于打造社会公益文化,并通过策划公益教育项目,在小学生公益心的培育方面发挥作用;二是强化社区及社会公益机构与家庭、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立体化的公益教育体系,“社会性”是公益教育的特点之一,“社会性学习”则是小学生接受公益教育的主要形式,社区、博物院、少年宫、公益慈善组织等社会公益机构则是社会性学习的重要载体,社会公益机构应致力于打造公益教育文化,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公益教育;三是提升社会公益机构人员公益教育能力,我国的社区公益教育才刚刚起步,社区工作者从事公益教育能力不强,为此,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加强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公益教育能力,以应对全新的公益时代的挑战。参考文献:1沈贵鹏.公益教育:一个巫函待拓展的领域 1 思想理论教育,2 0 1 3(1 0 下)。2刘艳丽,尚立富.家庭公益教育的障碍及其破解机制研究 J.当代教育与文化,2 0 1 6(3).3赵敬丹,张帅.中国公益慈善教育的未来走向 J.黑龙江社会科学,2 0 1 8(1)。【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未成年人公益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 1 YJA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沈贵鹏,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江苏无锡,2 1 4 1 2 2;郑靓,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江苏无锡,2 1 4 1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