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7778
2017
制冷剂
编号
方法
安全性
分类
I C S2 7.2 0 0J7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7 7 7 82 0 1 7代替G B/T7 7 7 82 0 0 8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N u m b e rd e s i g n a t i o na n ds a f e t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r e f r i g e r a n t s(I S O8 1 7:2 0 1 4,R e f r i g e r a n t sD e s i g n a t i o na n ds a f e t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MOD)2 0 1 7-0 5-1 2发布2 0 1 7-1 2-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目 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和符号14 制冷剂编号方法65 表示方法96 安全性分类97 制冷剂编号和安全性分类1 28 制冷剂浓度极限(R C L)1 2附录A(资料性附录)制冷剂中同分异构体的编号表示方法2 2附录B(规范性附录)可燃性试验和分馏分析2 4附录C(资料性附录)测量可燃性气体燃烧速度的试验方法2 8附录D(规范性附录)混合制冷剂的R C L和AT E L计算4 4附录E(资料性附录)用来确定安全分类和R C L值的数据4 6附录F(资料性附录)申请须知5 3参考文献5 9G B/T7 7 7 82 0 1 7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 B/T7 7 7 82 0 0 8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本标准与G B/T7 7 7 82 0 0 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增加了制冷剂数量;增加了丙烯系和醚基类制冷剂编号方法;修改了其他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编号方法;修改了毒性分类,由A、B、C三类改为A、B两类;修改了可燃性分类,增加了2 L弱可燃类;增加了制冷剂浓度限值R C L的确定方法;表5中增加了部分制冷剂,且增加L F L、AT E L、R C L列;附录A中增加“A.3丙烷系同分异构体”和“A.4立体异构体示例”;删除了原标准附录B旧、新标准安全分类对照表;增加了附录B可燃性试验和分馏分析;增加了附录C测量可燃气体燃烧速度的试验方法;增加了附录D混合制冷剂的R C L和AT E L计算;增加了附录E用来确定安全分类和R C L值的数据;增加了附录F申请须知。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8 1 7:2 0 1 4 制冷剂 命名和安全分类。本标准与I S O8 1 7:2 0 1 4相比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具体调整为:用G B/T2 1 8 4 4代替了A S TM E 6 8 1;关于“职业接触限定值”的定义,I S O8 1 7中该指标基于相关的国家规定。本标准针对我国的国情增加了在我国可参照的规定(见3.1.2 8的注);删除了表6中的上角注b,并将原上角注c、d分别调整为b、c;附录B中涉及引用AN S I/A S HR A E3 42 0 1 3中的图B.1,本次修订后直接将该图纳入本标准中(见附录B的B.1);附录F的性质由规范性附录修改为资料性附录。因为附录F涉及向国外机构申请制冷剂编号。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 3 8)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宁波博浪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明圣、吴俊峰、汪吉平、李志亮、贾磊、马广玉、李亚运。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 B/T7 7 7 81 9 8 7、G B/T7 7 7 82 0 0 1、G B/T7 7 7 82 0 0 8。G B/T7 7 7 82 0 1 7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根据毒性和可燃性数据对制冷剂进行安全分类的方法,以及确定制冷剂浓度限值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制冷空调设备及装置使用的制冷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T2 1 8 4 4 化合物(蒸气和气体)易燃性浓度限值的标准试验方法AN S I/A S HR A E3 4 制冷剂的命名和安全分类(D e s i g n a t i o na n ds a f e t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r e f r i g e r-a n t s)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和符号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急性毒性 a c u t e t o x i c i t y制冷剂意外释放期间可能发生的因单次短期接触而产生的不利健康影响。3.1.2急性毒性接触极限 a c u t e-t o x i c i t ye x p o s u r e l i m i t;A T E L根据本标准确定的在发生制冷剂释放时降低对人的急性毒性风险危害的最大建议制冷剂浓度。3.1.3麻醉效应 a n a e s t h e t i ce f f e c t感知痛苦和其他感官刺激的能力削弱。3.1.4接近致死浓度 a p p r o x i m a t e l e t h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L C对单个实验动物来说是致死的,但对在L C5 0试验中在相同条件下受试的动物组中少于5 0%的实验动物是致死的制冷剂浓度。3.1.5共沸混合制冷剂 a z e o t r o p e由两种或更多种制冷剂组成的,其平衡蒸气相和液相成分在某一给定压力下相同,但在其他条件下可能不同的混合制冷剂。3.1.6混合制冷剂 b l e n d由两种或更多种制冷剂组成的混合制冷剂。1G B/T7 7 7 82 0 1 73.1.7燃烧速度 b u r n i n gv e l o c i t ySu层流火焰沿着与其前面的未燃烧气体垂直的方向传播的最大速度。注:该值以c m/s表示。3.1.8中枢神经系统效应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e f f e c t;C N S与治疗相关的某种程度上的沮丧、注意力分散、刺激或可能表现为逃生能力削弱的其他行为改变。3.1.9慢性毒性 c h r o n i c t o x i c i t y因长期、反复接触而产生的不利健康影响。3.1.1 0燃烧 c o m b u s t i o n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的放热反应。3.1.1 1化合物 c o m p o u n d由两种或更多种原子按一定比例经化学结合而组成的物质。3.1.1 2临界点 c r i t i c a l p o i n t一种热力学状态,在此状态点上,液相和气相不同时存在。3.1.1 3环状化合物 c y c l i cc o m p o u n d其结构以原子封闭环为特征的一种有机化合物。3.1.1 45 0%有效浓度 e f f e c t i v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5 0%;E C5 0在麻醉效应或其他效应试验中,使5 0%的被试动物产生生物效应的制冷剂浓度。注:该值一般通过试验数据计算获得。3.1.1 5高温燃烧极限 e l e v a t e dt e m p e r a t u r e f l a m e l i m i t;E T F L在6.1.3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够使火焰通过均质的制冷剂和空气混合物传播的最小制冷剂体积浓度。3.1.1 6当量比 e q u i v a l e n c e r a t i o混合物中的可燃物组分除以化学计量条件下的可燃物组分。注1:可以被定义为(可燃组分)/(可燃组分)标准。注2:用于确定燃烧速度。注3:稀混合物混合比小于1,浓混合物混合比大于1。3.1.1 7火焰 f l a m e燃烧时,在其中导致温度升高和发光的区域。3.1.1 8火焰传播 f l a m ep r o p a g a t i o n在没有着火点和点火源帮助时,产生从燃烧点向上、向外运动到烧瓶壁的火焰的燃烧。2G B/T7 7 7 82 0 1 7注:应用火焰传播确定L F L和可燃性分类的试验方法见附录B.1.7,应用火焰传播确定燃烧速度的试验方法见附录C。3.1.1 9可燃的 f l a mm a b l e火焰在混合物中能够自行传播一定的距离的特性。3.1.2 0分馏 f r a c t i o n a t i o n由于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凝结而引起的混合制冷剂成分的变化。3.1.2 1燃烧热 h e a t o f c o m b u s t i o n;H O C根据6.1.3.7测定的某一物质与氧气发生规定的反应而生成的热量。注:本标准的燃烧热用每单位质量的能量放热反应的正值表示(单位:k J/k g)。3.1.2 2同分异构体 i s o m e r s化学成分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两种或多种化合物。3.1.2 35 0%致死浓度 l e t h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5 0%;L C5 0使5 0%的实验动物致死的浓度。3.1.2 4可燃下限 l o w e r f l a mm a b i l i t y l i m i t;L F L在6.1.3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够使火焰通过均质的制冷剂和空气混合物传播的最小制冷剂浓度。注:L F L用制冷剂的体积分数表示。3.1.2 5最低观测效应水平值 l o w e s t o b s e r v e da d v e r s e e f f e c t l e v e l;L O A E L对一个或多个实验动物已经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有害影响的制冷剂的最低浓度。3.1.2 6非观测效应水平值 n oo b s e r v e da d v e r s e e f f e c t l e v e l;N O A E L对任何动物不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有害影响的制冷剂的最高浓度。3.1.2 7名义成分 n o m i n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n o m i n a l f o r m u l a t i o n混合制冷剂说明中标示的设计组分,不考虑组分浓度允差。注1:表6和表7中的第2列列出了混合制冷剂的组成成分。注2:当容器被充入8 0%或更多液体时,该液相成分可被视为名义成分。3.1.2 8职业接触限定值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e x p o s u r e l i m i t;O E L对于一个普通的8h工作日和4 0h工作周时间来说,几乎所有的工人都可以多次接触而无不良反应的一个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值。注:本指标是基于相关国家规定,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 S HA)规定的允许接触极限P E L、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会(A C G I H)规定的时间加权阈限值浓度T L V-TWA、危险性评价毒理学中心(T E R A)规定的工作地点环境接触极限WE E L或者德国研究基金会确立的最大工作场所浓度MAK。在我国,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 B Z2.12 0 0 7的相关规定。3G B/T7 7 7 82 0 1 73.1.2 9烯烃 o l e f i n未饱和有机含碳化合物,主要特征是在分子中碳原子间存在一个或多个双键。3.1.3 0饱和有机化合物 s a t u r a t e do r g a n i cc o m p o u n d碳原子之间只包含单键的有机含碳化合物。3.1.3 1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u n s a t u r a t e do r g a n i cc o m p o u n d原子之间至少含有一个双键或三键的有机含碳化合物。3.1.3 2缺氧极限 o x y g e nd e p r i v a t i o nl i m i t;O D L导致氧气不足从而发生异常生理效应的某一制冷剂或其他气体的浓度。3.1.3 3火焰传播速度 p r o p a g a t i o nv e l o c i t yo f f l a m e火焰在空间中传播的速度。3.1.3 4猝熄 q u e n c h i n g火焰接近一个表面时由于热传导损失、吸收活性化学种类和表面粘滞效应而使火焰熄灭的效应。3.1.3 5制冷剂 r e f r i g e r a n t制冷系统中用于热传导的流体,它在流体低温和低压时吸收热量,而在流体高温和高压时释放热量,通常涉及流体的相变。3.1.3 6制冷剂浓度极限 r e f r i g e r a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l i m i t;R C L根据本标准测定并且为了降低毒性、窒息和可燃性危害的风险而制定的空气中的最大制冷剂浓度。3.1.3 7相对分子质量 r e l a t i v em o l a rm a s s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字上相当于用克每摩尔表示的分子量,但它是无量纲的。3.1.3 8燃烧所需化学当量浓度 s t o i c h i o m e t r i c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f o r c o m b u s t i o nCs t在正好包含所有存在的化合物完全氧化所需的必要空气量(2 1%体积O2/7 9%体积N2)的燃料与空气的某一混合物中燃料的浓度。3.1.3 9时间加权阈限值浓度 t h r e s h o l d l i m i t v a l u e-t i m ew e i g h t e da v e r a g e;T L V-TWA正常8h工作日和4 0h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几乎所有工人可日复一日地反复接触而不会产生不良影响。3.1.4 0工作地点环境接触极限 w o r k p l a c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x p o s u r e l i m i t;WE E L由危险性评价毒理学中心(T E R A)规定的职业接触极限。3.1.4 1最不利成分 w o r s t-c a s e f o r m u l a t i o n;WC F因采用标称成分允差而造成配方的毒性最强或可燃性最大的成分。4G B/T7 7 7 82 0 1 73.1.4 2最不利分馏成分 w o r s t-c a s e f r a c t i o n a t e df o r m u l a t i o n;WC F F在最不利成分分馏期间产生的导致成分毒性最强或可燃性最大的成分。3.1.4 3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z e o t r o p e由两种或更多种制冷剂组成的其平衡气相和液相成分在任何点都不同的混合制冷剂。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 L C:接近致死浓度(a p p r o x i m a t e l e t h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T E L:急性毒性接触极限(a c u t e-t o x i c i t ye x p o s u r e l i m i t)C N S:中枢神经系统效应(c e n t r a ln e r v o u ss y s t e me f f e c t)E C5 0:5 0%有效浓度(e f f e c t i v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5 0%)E T F L:高温燃烧极限(e l e v a t e dt e m p e r a t u r e f l a m e l i m i t)HO C:燃烧热(h e a to f c o m b u s t i o n)L C5 0:5 0%致死浓度(l e t h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5 0%)L F L:可燃下限(l o w e r f l a mm a b i l i t y l i m i t)L OA E L:最低观测效应水平值(l o w e s to b s e r v e da d v e r s ee f f e c t l e v e l)MAK:德 国 研 究 基 金 会 确 立 的 最 大 工 作 场 所 浓 度(M a x i m a l e A r b e i t s p l a t z-K o n z e n t r a t i o n(M a x i m u m w o r k p l a c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ss e tb yD e u t s c h eF o r s c h u n g s g e m e i n s c h a f t(G e r m a nR e s e a r c hF o u n d a t i o n)NOA E L:非观测效应水平值(n oo b s e r v e da d v e r s ee f f e c t l e v e l)O D L:缺氧极限(o x y g e nd e p r i v a t i o nl i m i t)P E L:允许接触极限(p e r m i s s i b l ee x p o s u r e l i m i t)R C L:制冷剂浓度极限(r e f r i g e r a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l i m i t)R C LM:表示为单位体积质量的R C L(R C Le x p r e s s e da sg r a m sp e rc u b i cm e t r e)R C Lp p m:表示为体积比的R C L(R C Le x p r e s s e da sp a r t sp e rm i l l i o nb yv o l u m e)T C F:毒性浓度系数(t o x i c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f a c t o r)T L V-TWA:时间加权阈限值浓度(t h r e s h o l d l i m i tv a l u e-t i m ew e i g h t e da v e r a g e)WC F:最不利成分(w o r s t-c a s e f o r m u l a t i o n)WC F F:最不利分馏成分(w o r s t-c a s e f r a c t i o n a t e df o r m u l a t i o n)WE E L:工作场所环境接触极限(w o r k p l a c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x p o s u r e l i m i t)3.3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ab l e n d:混合制冷剂的死亡率指标值。an:混合制冷剂中成分n的死亡率指示值。af:火焰底部的横截面积。Af:火焰表面积。bn:混合制冷剂中成分n的心脏敏感指标值。bb l e n d:混合制冷剂的心脏敏感指标值。cn:混合制冷剂中成分n的麻醉效应指标值。cb l e n d:混合制冷剂的麻醉效应指标值。Cb l e n d:混合制冷剂的毒性浓度因子。5G B/T7 7 7 82 0 1 7Cn:混合制冷剂中成分n的毒性浓度因子。Cs t:燃烧所需化学当量浓度。Ss:火焰传播速度,单位c m/s。Su:燃烧速度,单位c m/s。xn:混合制冷剂中成分n的摩尔分数。m a x:最大燃烧速度下的等效比。4 制冷剂编号方法4.1 每种制冷剂以规定的识别编号定义,见表5、表6和表7。表E.4、表E.5和表E.6提供了用于确定制冷剂安全分类、AT E L或R C L值的不完全数据。4.2 分配给甲烷、乙烷、丙烷和环丁烷系的卤代烃以及碳氢化合物的识别编号是这样的,即规定的识别编号要使化合物的结构可以从制冷剂的编号推导出来,反之亦然,且不致产生模棱两可的判断。对于甲烷、乙烷、乙烯和大部分丙烷和丙烯系,其分子结构可同样地通过识别编号确定。4.2.1 自右向左的第一位数字是化合物中氟(F)原子数。4.2.2 自右向左的第二位数字是化合物中氢(H)原子数加1的数。4.2.3 自右向左的第三位数字是化合物中碳(C)原子数减1的数。当该数字为零时,则不写。4.2.4 自右向左的第四位数字是化合物中非饱和碳键的个数。当该数字为零时,则不写。4.2.5 在溴(B r)或碘(I)部分和全部代替氯的情况下,仍然采用同样的规则,但要在原来氯-氟化合物的识别编号后面加字母B或I以表示溴(B r)或碘(I)的存在,字母B或I后的数字表示溴或碘的原子个数。4.2.6 化合物中氯(C l)原子数,是从能够与碳(C)原子结合的原子总数中减去氟(F)、溴(B r)和氢(H)原子数的和后求得的。对于饱和的制冷剂,连接的原子总数是2n+2,其中n是碳原子数。对于单个不饱和的制冷剂和环状饱和制冷剂,连接的原子总数是2n。4.2.7 碳(C)原子应按照出现的顺序依序编号,编号1分配给具有氢取代基数目最多的末端碳(C)原子。在两个末端碳(C)原子都包含相同数目的(但相异的)卤素原子的情况下,编号1应分配给依次具有最大数目的溴(B r)、氯(C l)、氟(F)和碘(I)原子的第一个末端碳原子。4.2.8 环状衍生物,在制冷剂的识别编号之前使用字母C(例如,R-C 3 1 8,P F C-C 3 1 8)。4.2.9 乙烷系同分异构体都具有相同的编号,但最对称的一种用编号后面不带任何字母来表示。随着同分异构体变得越来越不对称时,就应附加a、b、c等字母。对称度是把连接到每个碳原子的卤素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相加,并用一个质量总和减去所得的差值来确定,其差值绝对值越小,生成物就越对称。4.2.1 0 丙烷系的同分异构体都是具有相同编号,它们通过后面加上两个小写字母的区别,加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中间碳原子(C 2)上的取代基,见表1。表1 丙烷同分异构体附加字母同分异构体附加字母C C l2aC C l FbC F2cCHC ldCHFeCH2f6G B/T7 7 7 82 0 1 7 对环丙烷的卤代衍生物,用所连接原子的质量总和为最大的碳原子作为中心碳原子,对这些化合物,舍去第一个后缀字母。加的第二个字母表示两端碳原子(C 1和C 3)取代基的相对对称性,对称性取决于与“C 1”和“C 3”碳原子分别相连的卤素原子和氢原子质量总和,两个和之差绝对值越小,这个同分异构体越对称。但与乙烷系列不同,最对称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第二个附加字母a(乙烷系列同分异构体不加字母),按不对称顺序再附加字母(b、c等);如果没有同分异构体时,则省略附加字母,这时仅用制冷剂编号就明确地表示出分子结构;例如,C F3C F2C F3编号为R 2 1 8,而不是R 2 1 8 c a,该体系的例子见附录A。4.2.1 1和表2中所列的附加字母未涵盖含溴的丙烷系列异构体。4.2.1 1 丙烯系的同分异构体都是具有相同编号,它们通过后面加上两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加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中间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分别用x、y或z代表C l、F和H。第二个字母表示末端亚甲基碳上的取代基,见表2。表2 丙烯同分异构体附加字母同分异构体附加字母=C C l2a=C C l Fb=C F2c=CHC ld=CH Fe=CH2f 对于立体异构体存在的情况,相对的异构体由后缀(E)界定,同向异构体由后缀(Z)界定。4.3 醚基制冷剂应直接在编号之前用前缀“E”(表示“醚”)来编号。除以下特殊情况外,碳氢化合物原子的基数字标号应根据现行的碳氢化合物命名标准确定,参见4.2。4.3.1 二碳二甲基醚(如R-E 1 2 5,CH F2OC F3)不需要4.2.9中规定的那些后缀另外的后缀,因为“E”前缀的出现给出了清楚的描述。4.3.2 对于直链三碳醚,应这样对碳原子进行编号,即数字1分配给具有最大数目的卤素原子的末端碳,之后的碳原子按顺序编号,如同它们出现在直链上那样。在两个末端碳都含有相同数目的(但不同的)卤素原子的情况下,数字1应分配给依次具有最大数目的氯、氟和碘原子的末端碳。对于超过三个碳的醚,化合物应根据4.5,在其他有机化合物6 0 0系列中编号。4.3.2.1 醚氧的位置应由其首先接触到的碳(C)原子来规定,标识与醚氧连接的第一个碳的一个附加整数将添加到后缀字母上(例如,R-E 2 3 6 e a 2,CH F2OCH F C F3)。4.3.2.2 对于其他对称碳氢化合物结构,醚氧应指定给在分子式中最前面的碳(C)原子上。4.3.2.3 在醚结构的烃部分只有一个单一的异构体存在的情况下,比如C F3C H F2O C F3,在4.2.9、4.2.1 0和4.2.1 1中所述的后缀字母应省略。在这个被引用的实例中,正确的名称应是R-E 2 1 8。4.3.2.4 包含两个分散氧原子的结构的二醚应用两个后缀整数命名,以指定醚氧的位置。4.3.3 对于带有“C”和“E”两个前缀的环醚,“C”应在“E”前面,即“C E”,用以命名“环醚”。对于包括三碳和一个醚氧原子的四元环醚,碳氢化合物原子的基数字标号应根据现行的碳氢化合物命名标准建立,见3.2。4.4 混合制冷剂在4 0 0和5 0 0系列号中进行编号。4.4.1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应在4 0 0系列中被连续地分配一个识别编号。为了区分具有相同制冷剂但不同组成(质量分数不同)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编号后应添加一个大写字母(A、B或C)。4.4.2 共沸混合制冷剂应在5 0 0系列中被连续地分配一个识别编号。为了区分具有相同制冷剂但不7G B/T7 7 7 82 0 1 7同组成(质量分数不同)的共沸混合制冷剂,编号后应添加一个大写字母(A、B或C)。4.4.3 混合物应对单一成分的允差进行规定。那些允差应规定到接近0.1%质量分数的精确度。超过或低于名义值的最大允差不应超过2.0%质量分数。超过或低于名义值的允差不应小于0.1%质量分数。最高和最低允差之间的差值不应超过名义成分组成的二分之一。4.5 有机化合物应在6 0 0系中按1 0个一族被分配编号,见表E.4,在族内按名称顺序编号。对于带有4个8个碳原子的饱和烃类,被分配的编号应是6 0 0加碳原子数减4。例如,丁烷是R 6 0 0,戊烷是R 6 0 1,己烷是R 6 0 2,庚烷是R 6 0 3,辛烷是R 6 0 4。直链或“正”烃没有后缀。对于带有4个8个碳原子的烃类同分异构体,小写字母a、b、c等按表3所示根据连接到长碳链上的族被附加到同分异构体上。例如,R 6 0 1 a被分配给2-甲基丁烷(异戊烷),而R 6 0 1 b将被分配给2,2-二甲基丙烷(季戊烷)。其中一个异构体的浓度大于或等于4%的混合同分异构体,应在4 0 0或5 0 0系列中被分配一个编号。表3 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后缀被连接的族后缀无(直链)无后缀2-甲基-a2,2-二甲基-b3-甲基-c2,3-二甲基-d3,3-二甲基-e2,4-二甲基-f2,2,3-三甲基-g3-乙基-h4-甲基-i2,5-二甲基-j3,4-二甲基-k2,2,4-三甲基-l2,3,3-三甲基-m2,3,4-三甲基-n2,2,3,3-四甲基-o3-乙基-2-甲基-p3-乙基-3-甲基-q4.6 无机化合物按7 0 0和7 0 0 0系列序号编号。4.6.1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 0的无机化合物,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7 0 0就得出制冷剂的识别编号。4.6.2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或大于1 0 0的无机化合物,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7 0 0 0就得出制冷剂的识别编号。4.6.3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无机制冷剂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量时,应按名称的顺序编号添加大写字母(例如,A、B、C等),以便区分它们。8G B/T7 7 7 82 0 1 75 表示方法5.1 一般前缀符号在第4章规定的制冷剂编号前面应加字母R或者单词R e f r i g e r a n t(s),如5.2中所示。可以在制冷剂编号之前直接加字母R或单词R e f r i g e r a n t(s),也可以在它们之间使用空格或者横杠“-”。例如:R 1 3 4 a、R e f r i g e r a n t 1 3 4 a、R1 3 4 a或者R-1 3 4 a。5.2 成分标识前缀符号对于碳氢化合物和烃类制冷剂,在第4章规定的制冷剂编号前面加上一串字母来表示制冷剂的组成成分。成分标识前缀应该包含化合物所含元素的第一个字母。如果化合物含有氢原子,第一个字母应该为“H”,最后一个字母应该为表示碳原子的“C”。中间的字母表示卤素原子,通过以下顺序进行标示:“I”表示碘原子,“B”表示溴原子,“C”表示氯原子,“F”表示氟原子。注1:含有氢原子的卤代化合物在到达平流层前增加了分解能力。醚的成分指示性前缀应用“E”代替“C”,因此,H F E、HC F E和C F E分别指的是氢氟醚、氢氯氟醚和氯氟醚,相应的如果使用成分标识前缀,应该忽略制冷剂编号中的“E”字母。卤代烯烃的成分指示性前缀应该为C F C、HC F C或H F C分别指的是含氯氟烃、氢氯氟烃或者氢氟烃,或者用O替代C的C F O、HC F O和H F O分别指氟氯烯烃、氢氯烯烃和氢氟烯烃。注2:卤代烯烃是卤代有机物(或者含碳)的一个类别,比同类饱和物具有较短的大气寿命。此外,当一种制冷剂化合物完全被氟化时,使用符号P F C,见表4。表4 成分标识前缀的例子制冷剂成分前缀和名称氟氯碳1 2C C l2F2C F C-1 2氢氯氟碳2 2CHC l F2HC F C-2 2氢氟烃1 3 4 aCH2F C F3H F C-1 3 4 a全氟化碳1 1 6C F3C F3P F C-1 1 6烃6 0 0 a(CH3)2CHCH3HC-6 0 0 a全氟化碳C 3 1 8(C F 2)4P F C-C 3 1 8氢氟醚E 1 2 5CH F2O C F3HF E-1 2 5氢氟烯烃1 2 3 4 y fC F3C F=CH2H F O-1 2 3 4 y f 有编号的混合制冷剂应用每个组分的成分标识前缀符号连接起来表示,例如:R 5 0 0(C F C-1 2/H F C-1 5 2 a)。混合制冷剂的组分应该按照标准沸点增加的顺序来排列。无编号的混合制冷剂可用每个组分的成分标识前缀符号来表示,例如:HC F C-2 2/H F C-1 5 2 a/C F C-1 1 4(3 6/2 4/4 0),这里(3 6/2 4/4 0)表示每个组分的质量分数。6 安全性分类6.1 概述6.1.1 安全分类组成制冷剂安全性分类由两个字母数字符号(如A 1、B 2等)以及一个表示低燃烧速度的字母“L”组成。9G B/T7 7 7 82 0 1 7大写字母表示按6.1.2规定的毒性分类,阿拉伯数字表示按6.1.3规定的可燃性分类。混合制冷剂应被分配一个双安全组别,由斜杠(/)分隔两个组别。所列的第一个类别应为混合制冷剂的最不利成分(WC F)的类别。所列的第二个类别应为最不利分馏成分(WC F F)的类别。6.1.2 毒性分类制冷剂根据容许的接触量,毒性分为A、B两类。A类(低慢性毒性):制冷剂的职业接触限定值O E L4 0 0p p m1)。1)0.0 1%的体积分数相当于1 0 0p p m。B类(高慢性毒性):制冷剂的职业接触限定值O E L3.5%(体积分数)(若制冷剂在2 3.0和1 0 1.3k P a下没有L F L,参见6.1.3.6);c)燃烧产生热量3.5%(体积分数)(若制冷剂在2 3.0 和1 0 1.3k P a下没有L F L,见6.1.3.6),并且;c)燃烧产生热量B r C l FOCH。根据优先权关系,在下一个原子或原子连接的碳被认为是取代,直到优先级被确定。在制冷剂的情况下,使用原子量比原子序数更准确并减少麻烦。这是因为对CH F2和CH2C l的原子数之和是相同的,而原子量总和是有区分的。图A.1 1(E)-1,2,3,3-四氟-1-丙烷 或者H F O-1 2 3 4 y e(E)图A.2 1(Z)-1,2,3,3-四氟-1-丙烷 或者H F O-1 2 3 4 y e(Z)32G B/T7 7 7 82 0 1 7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可燃性试验和分馏分析B.1 可燃性试验可燃性试验应按照G B/T2 1 8 4 4进行。假设测试材料具有很大的熄火距离导致难以点燃,试验容器应是一个名义容积为1 2L的球形玻璃烧瓶,如图B.1所示。如果测试材料容易点燃,参考G B/T2 1 8 4 4所示的测试容器。点火源应为一个从G B/T2 1 8 4 4中所述的额定值为次级1 5k V和3 0mA交流电(A/C)的变压器上发出的火花,火花持续时间为0.4s。电极为1mm、L形钨丝电极,彼此间距为6.4mm且电极伸出电极座平面之外。点火源应布置在距试验容器的底部为三分之一的容器直径的高度处。含有(2 1.00.1)%O2的再生干空气(每克干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小于0.0 0 01 5g)作为氧化剂。空气的绝对湿度应小于0.0 0 01 5克水蒸气每克干空气或(0.0 0 880.0 0 05)克水蒸气每克干空气,这相当于在2 3.0和1 0 1.3k P a下5 0%的相对湿度,无论哪个都可给出最低的L F L。图B.1中所示的弦对弧表示用于确定L F L和E T F L的/2弧度(9 0)的扇形。烧瓶上应安装一个搅拌器以便在点火之前将蒸气混合。图B.1 试验装置注:对于碳氟化合物分子中氟-氢的比例高于1.0的情况,它们的可燃性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标准中所描述的测试方法需要两个层次的湿度,一个充满活力的点火源和一种均匀的混合物,这确保在实际应用时,制冷剂的L F L值是一个足够保守的值。L F L试验的制冷剂初始浓度应小于用于燃烧的化学当量浓度的一半。浓度的增量应约为1 0%,例如,2%、2.2%和2.4%。如果试验结果为火焰传播,那么随后的试验浓度应位于传播和无传播试验的中点值。试验应进行至浓度梯级小于0.1%(绝对)或相对浓度梯级小于5%(如1 0%和1 0.5%)(取较大者)。如果火焰传播不能再生或火焰传播的范围不清晰,那么2/3试验的一致的结果,无论燃烧或不燃烧都被认为是该浓度的结果,应确定L F L为传播试验和无传播试验的中点值。若没有明显的火焰传播,试验应进行直到已经进行了最少三个连续的浓度增量,超过化学当量浓度,且超过火花周围的燃烧已经减弱的点。用于燃烧试验的混合制冷剂的化学计量计算应在最保守的假定下进行。L F L试验的起始点应基于完全燃烧的化学计量,包括非可燃组分的燃烧。终点应基于假定非可燃组分不反应但作为稀释剂存42G B/T7 7 7 82 0 1 7在的计算。注:在许多情况下,混合制冷剂中的非可燃组分由于可燃组分的燃烧热而分解。警告:本标准中规定的可燃性试验程序是通过使用一个玻璃烧瓶作为实验容器进行试验而改进的A S TM程序。试验机构应格外注意,以免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因为试验过程中,容器易于爆炸。制冷剂的燃烧可能会产生高毒性、高腐蚀性的产物。试验机构应查询G B/T2 1 8 4 4中引用的安全事项,并根据相关固定进行试验。B.1.1 测试条件如下所述:a)对于单一化合物制冷剂,可燃性试验应在6 0和1 0 1.3k P a下进行。b)对于混合制冷剂,对WC F和WC F F的可燃性试验应在6 0和1 0 1.3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