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pdf
下载文档

ID:3307802

大小:191.66MB

页数:273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2-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实用 供热 空调 设计 手册 第二
,川oU1.-TU83-62/8=202008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上册(第二版)陆耀庆主编1lt.J且Ji.民社图书在版缩回(CIP)戴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于册/陆耀伏主编-2版.:ltJl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守200715BN978卡机112-09749-4I实II陆E供热系统设计手册I!l空气调节系统设汁孚册1.TU8H2I网版本阁IBnCIP数Jli:核(2007)第17的31号本子册此次修订XH在-版的内称作了*更精细昌人了大量却理念新伎术、a西方法新位备新制料的内容全书分上下雨jjJ,J:.MI-Ial主主要为供暖包指辐射供暖萨l通风包指置换通风、除尘、助徘俩锅炉房热网然工能能计算防嘴绝热、赚,.据动技制、小组怜体及气调蝉罚肉等字,F珊的-35最主要为空调设计的有关基本资料负街计算空气处理和设备、各种空洲系统及水系统气流组织空气恼净霄冷然然裹足各柿节能设计系统监测与控制及人工冰场等内容-金书资料翔实信息丰富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技术先进、措施可S辑、方法只体简明实用技II-街导性缉.贪任偏辑吴文候责任设计郑秋Ii责任视时关键安东实用候棉空调设计孚姗(第二陋)陆耀庆主编中国建筑-业出凰私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应各地新华书店、姐筑书店经销历州市顺市?阳文科技监展有限公司制版北京蓝悔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木1&7x1092毫米1/16印张170M字数:4256干字双年5刀第二版200年5)绵4丸印刷印数师1-555册定价3量。无u、下册)(含光盘ISIlN918-7-112.Q9749-4(1(413)版极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带本社温换(邮政编码11刷311致谢本于册修编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特灵空调(江苏)有限公司、杭州西亚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富士通将军中央空调(元锡)有限公司,际高建业有限公司等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手册的修编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提供了各种方便,为顺利完成本次修编任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于册的成功修编,还有赖于其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美国暖通空调与制冷工程师学会(ASHRAE)无偿地授权我们刊出与应用其HANDBOOK中的制冷剂的热力特性及其压恰图等大量文献资料;香港的朋友余中海(Philip.Yu)博士为编写组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技术文献材料。感谢北京浩辰软件公司在本手册空调负荷计算章主笔孙延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协助与支持,为空调负荷计算编制了程序。值此手册付印之际,谨代表手册编、审组向他们这种关心行业发展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他们所给予的支持表示真挚的谢意。主编陆耀庆2007.2.13序一首先祝贺在陆耀庆总工主持下经过诸多专家努力,新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于册巨著定稿付印。这是2007年暖通雪调专业发展中的件大事。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一版)是1993年6月出版的。问世以来,一直受行业内人士的重视,作为必备的工具书。当时编撰此书,是为了反映专业的发展进步,更好指导设计实践。陆耀庆总工亲任主编,组织了9个单位20位专家,分工撰写,认真校审统稿,因为资料翔实,简明实用,设计指导性强,而受到设计人员的关爱和认可,重印多数,累计印数已逾5万册。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暖通空调专业领域也有了巨大发展,不仅工程规模增大,而且应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大量增加。设计人员迫切希望手册能尽早修编。陆总不辞辛苦,又再次担任主编,在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邀集了33个单位30多名专家共同商议,分工撰稿,实际撰稿人多达64人。从2004年初起,历时3年多,终于完成修编任务。虽然名为修编,实际相当于新编。因为1993年版的内容仅保留不足10%。新版手册,仅目录即达十余页面,全书分上下两册,总字数近400万。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暖通空调设计需要的各方面新进展,还有锅炉房、区域供冷与供热、小型冷藏库设计、气调贮藏和气调库设计、洁净空调等。新版手册达到了资料翔实、信息丰富、删繁就简、精确提炼、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技术先进、措施可靠、方法具体,并突出简明实用的特征。相信对广大专业同行从事设计技术工作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陆耀庆总工从事工程设计己半个多世纪,在精心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十分重视总结提炼,并关心同业的进步。他在1987年就己主编出版了供暖通风设计于册,对那时期的设计实践发挥了有益的指导作用。而在年过古稀,将近辈辈之年又坚持主持完成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的修编,其中亲自撰写的字数在数十万字以上。这样的敬业奉献精神,我深为敬佩,值得我好好学习。最后衷心希望大家用好这本手册,使我们专业工作更向前发展。2007.3.14序二新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在我们的资深老前辈陆耀庆先生的精心筹划、组织和编排下,在近百位暖通空调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出版了。这是我国暖通空调界的一件大事。从这部手册的第一版出版至今,己过了将近15年。这15年恰是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15年,也是暖通空调领域产生了巨大变化的15年。1993年我国城镇建筑总量不足60亿m2,到2002年已达120亿m20目前,我国城市拥有的建筑总量已超过180亿m2,为15年前的3倍!在15年前的60亿m2的城镇建筑中,采用集中式空调的大型公共建筑总量不过在12亿m20北方的集中供热,工业建筑的通风与特殊环境营造,大型公共建筑的集中式空调,三分天下,是当时暖通空调领域的三大主题。15年后,各种采用大型集中式雪调的公共建筑已经超过10亿m2,并且以每年不低于5000万旷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暖通空调领域的增长热点;随着建筑节能的巨大需求,各类热泵技术从无到有,已成为飞速发展的新兴产业F超净、低湿和各种极端条件的环境营造成为工业雪调的新的增长点;房间空调器年产量在15年前刚刚突破300万台大关,现在已经具备年产量50007000万台的生产能力,成为绝对的全球第一生产大国。暖通空调行业在建筑节能,满足建筑业发展需求,机电产品出口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能源和环境两个瓶颈,怎样在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是我们必须应对的挑战。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三大领域之一,既是潜在的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也是有可能随着建设规模的增长而造成总能耗大幅度增长的领域。供热雪调系统能耗是建筑运行能耗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建筑节能的重点。目前在与我国同样气候条件下提供同样的室内环境所消耗单位面积供热空调系统能耗高低可差3倍之多,具有同样功能的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可有5倍以上的差别。造成如此大差别的原因与建筑和暖通空调系统的形式有关,与建筑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参数有关,与建筑的使用方式和运行管理模式有关,更与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和运行者的理念有关。15年前供热空调系统设计与运行的核心任务是保证运行的工艺参数,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今天,在保证参数的同时降低能耗也已经成为设计和运行人员努力追求的目标。出发点和目标有所改变,设计方法和主要考虑的内容当然也要有所改变。如今,大量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也使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可供选择的手段与15年前大不相同。各类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地表水热泵等在15年前还很少听到的技术,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提供空调冷热源的重要手段,被作为节能任务的宠儿而全面推广;由冷媒直接承担冷热量输送与输配任务的多联机系统也从无到有,逐渐成为空调的重要方式之一;区域供冷,建筑热电冷三联供CBCHP)等多种新技术新方式从论文研究中的讨论陆续变为实际运行的工程;地板辐射供暖、平顶辐射供冷等新的末端装置也开始慢慢替代供暖散热器、风机盘管;各种号称能解决水力平衡问题的流量平衡阀、恒流阀风行一时。怎样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使其在营造建筑环境、促进建筑节能中发挥有益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充当摆设的新技术,更不是由于这些新技术的引人导致投资的增加、性能的劣化和能耗的加大,这就需要对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并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设计分析方法科学地进行设计和使用。出于暖通空调领域的发展,由于建筑节能新形势的需要,也出于大量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在陆总的带领下,近百名专家共同努力,历时近5年,终于完成了这本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这是一项大工程,是暖通空调界的一件大事。这第二版于册,或可称为我国供热空调设计的百科全书,和前一版内容有了很大的不同。大部分内容完全重写,篇幅大幅度增加,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暖通空调领域的发展。书中既深入介绍了在设计分析方法与理念上的发展,也全面介绍了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同时还特别关注当前一些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的热点技术与措施。这本书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暖通空调领域进入A个新的阶段,它的出版对推动我国暖通空调界的技术进步,将起到重大作用。陆总是我最敬重的暖通空调前辈之一。多年来在设计第一线呕心沥血,参加了暖通空调行业从零开始起步的建设行程。正是这A代老前辈卓绝的工作使我国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设计规范体系、产品系列,实现了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项目中各种供热通风空调工程,满足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15年前陆总亲自动手,主持编写了这部手册的第一版,当时恰逢我国暖通空调事业蓄势待发。这部于册对我国15年来暖通空调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成为许多暖通空调工程师案头的必备工具,也成为这一行业的经典文献。我自己就是看着这部书去学习和实践暖通空调工程的。如今,他即将步入毫差之年,仍亲自领导第二版的编写工程,完成了这样一部暖通空调领域的巨作,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暖通空调领域的进步又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很难用文字表达自己的钦佩和感激之情,不知是否可以代表我国暖通全调界的中年和青年一代,向陆总表示深深的感谢和祝福。我们将好好学习和使用这部手册,作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向老一代学习,把他们创业和发展的传统传承下来,发扬光大。求真,求实,不唯众,不唯上。依靠科学发展观,应对当前能源和环境的挑战,完成暖通空调行业今天和明天的使命。6、工于u2007年8月1日目。昌实用供热空调设计于册自1993年6月问世以来,已经历了13个寒暑。原子册由于内容齐全、表达精练,既符合科学原理,又满足实用要求。对简化设计计算、提高工作效率、指导工程设计、方便实际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深受设计人员的欢迎,从而得到了广大业内同仁的关爱与认可。近十余年来,HVAC&.R技术的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如辐射供暖/冷、蓄冰空调、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置换通风、榕液式空调、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蒸发冷却技术以及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等技术,在国内已得到较多的应用。相形之下,原子册已越来越明显的不能适应和满足客观的需要。为此,业界要求修编的呼声越来越高。早在20世纪末,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就己提出了进行修编的建议,原编者们也都深感有此必要。但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启动。后经反复协商,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才于2003年底正式商定:从2004年起组织进行修编,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担任主编单位,仍由本人担任主编。原子册的参编单位,仅中国建筑西北、西南和东北设计院,华东、中南建筑设计院,贵州省建筑设计院,西北、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等9个单位20个人。随着岁月流逝,原编者都已年过花甲,半数以上己年逾古稀;而且,有两位(薛荫德、陈碧玉)已不幸去世。十分明显,目前已不可能完全依靠原编者来完成浩大的全部修编工作。由于本次修编需要增加的新内容很多,原手册中能保留的内容极少,因此,名为修编,实质上相当于新编。为了适应撰稿工作量非常庞大的特点,并确保手册能早日与读者见面,唯一可行的措施是扩大编、审组成员。后经多方联系、协商,最终确定新手册的编、审单位,由原来的9个扩充至33个,编、审组成员由原来的20人增加至64人(详见编、审组成员名单)。原子册的风格特征是简明实用。本次修编,拟力求保持原有的风格特征,为此商定了如下的撰稿原则:力求简单明了,不作或少作长篇叙述,原则上不进行详细推导和论证;不收纳处于探讨阶段、尚未成熟的内容,保证素材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尽可能以条理化、表格化和图示化方式表达;认真总结、归纳出一些设计要点、步骤和注意事项;充分反映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7最终要求能达到资料翔实、信息丰富、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技术先进、措施可靠、方法具体、简明实用的编撰质量总目标。本手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是全体成员经历了三年多努力塑成的硕果,每页书稿均渗透和凝聚着大家的辛勤劳动。必须说明,虽然网络为相互联系与沟通创造了方便的条件,但由于参编人员不但多,而且分散在各地,加上均系兼职撰稿,因此还是很难完全保持一致,虽经反复协调、仔细校审和认真统稿,但在表达方式、体例风格、繁简程度的把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同时限于本人的能力与水平,手册中难免存在谬误与不当之处,诚恳地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订正。手册编写过程中,应用了很多同行们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资料,参考和摘引了大量中外著作及文献资料中的内容,在此谨向这些同仁和作者致以真挚的谢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吴文侯编审与姚荣华编审,从确定修编提纲直至最后审查定稿,自始至终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为手册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特向他们致以真诚的谢意。陆耀庆2007.2.18修编组的组成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及编、审组成员(按章节顺序排列):1.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陆耀庆唐世杰季伟周敏王谦2.长安大学高振生王天富3.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冯雅刘朝贤4.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赵先智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亦昭6.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侯辉杨允立7.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冯继蓓8.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钊张宇翔陈卓伦9.同济大学李强民龙惟定范存养10.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孙延勋11.湖南大学殷平1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汪训昌周辉13.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胡仰者马伟骏叶大法杨国荣14.现代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寿炜炜朱学锦15.现代集团上海都市建筑设计院项棚中幸奎生张银发16.清华大学江亿赵庆珠蔡启林宋芳婷刘晓华谢晓云17.南京工业大学李志浩18.西安工程大学黄翔19.富士通将军中央空调(无锡)有限公司蒋立军20.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朱剑峰21.埃迈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严斌22.特灵空调系统(江苏)有限公司贾晶23.天津大学张永仕赵力24.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应晓儿25.杭州西亚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章亚平陈雷田26.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公司王贻任927.江苏双良集团空调公司蔡小荣28.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牟灵泉李向东29.山东摊坊科灵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葛建民30.际高建业有限公司丛旭日魏艳萍冯婷婷31.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刘刚赵晓宇唐志刚侯淮滨32.哈尔槟工业大学马最良33.哈尔滨韦氏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冯平10各章(节)主笔、参编和审稿人名单第1章基础理论章主笔z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高振生(第1.5节)(长安大学副教授)审稿: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2章法定计量单位及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章主笔: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3章室外气象参数章主笔: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4章建筑热工与节能章主笔:冯雅(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审稿:J朝贤(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5章供暖设计章主笔:赵先智(第5.2、5.3、5.4、5.5、5.6节)(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王亦昭(第5.1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陆耀庆(第5.7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赵先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亦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牟灵泉(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6章辐射供暖和供冷章主笔: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1第7章热力网与区域供冷章主笔:侯辉(第7.1、7.2、7.3、7.4、7.5、7.6节)(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冯继蓓(第7.7节)(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王钊(第7.8.1、7.8.2、7.8.3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宇翔(第7.8.4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陈卓伦(第7.8.5、7.8.6、7.8.7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博士)审稿:唐世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汪训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研究员)第8章锅炉房设计章主笔:唐世杰(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9章通风与除坐章主笔: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10章置换通风章主笔:李强民(第10.1、10.5节)(同济大学教授)章副主笔:周敏(第10.4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参编:陆耀庆(第10.2、10.3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王天富(长安大学教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11章风管设计章主笔:王天富(第11.1、11.3、11.4、11.5、11.6和11.7节)(长安大学教授)参编:孙延勋(第11.2节)(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殷平(第11.6.3节)(湖南大学教授)审稿:王天富(长安大学教授)孙延勋(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殷平(湖南大学教授)第12章水泵、通风机和电动机章主笔:王谦(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2第13章建筑防火与防排烟章主笔:1朝贤(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14章小型冷库设计章主笔t项跚中(现代设计集团上海都市建筑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胡仰蕾(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15章气调贮藏和气调库设计章主笔: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16章防腐与绝热章主笔:寿炜炜(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胡仰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17章噪声与振动控制章主笔:章奎生(第17.1、17.2、17.3和17.4节)(现代集团上海都市建筑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张银发(第17.5、17.6、17.7、17.8、17.9和17.10节(现代集团上海都市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审稿:胡仰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18章能耗计算章主笔:冯雅(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参编:宋芳婷(第18.1.1、18.2.1节)(清华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周辉(第18.1.2、18.2.2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博士)陆耀庆(第18.3.1、18.3.2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周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博士)冯雅(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第19章空调设计的基本资料章主笔:陆耀庆(第19.1、19.2、19.3、19.4、19.6、19.7、19.8、19.9和19.11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龙惟定(第19.5节)(同济大学教授)李志浩(第19.10节)(南京工业大学教授)1314审稿:王天富(长安大学教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20章空调负荷计算章主笔:孙延勋(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王天富(长安大学教授)第21章空气处理和处理设备章主笔=李志浩(第21.2、21.5、21.8、21.9节)(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参编:陆耀庆(第21.1、21.6、21.7、21.10、21.11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翔(第21.3、21.4节)(西安工程大学教授)审稿: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志浩(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第22章空调系统章主笔:李志浩(第22.1、22.2、22.3、22.6节)(南京工业大学教授)胡仰蕾(第22.7节)(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黄翔(第22.4节)(西安工程大学教授)蒋立军(第22.5节)(富士通将军中央空调(无锡有限公司博士)刘晓华(第22.8、22.9节)(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谢晓云(第22.8.5节)(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审稿:范存养(同济大学教授)胡仰曹(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23章变风量空调系统章主笔:叶大法(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审稿:胡仰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24章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主笔:杨国荣(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审稿:胡仰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25章气流组织章主笔:王天富(长安大学教授)审稿:李强民(同济大学教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26章空调水系统章主笔:陆耀庆(第26.1、26.2、26.3、26.5、26.8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朱剑锋(第26.4节)(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严斌(第26.6节)(埃迈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贾晶(第26.7节)(特灵空调系统(江苏)有限公司硕士)朱学锦(第26.9节)(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志浩(第26.10节)(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审稿:寿炜炜(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志浩(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27章空气洁净章主笔:范存养(同济大学教授)审稿:李志浩(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第28章蓄冷和蓄热章主笔:张永锥(第28.1、28.2、28.4.1、28.4.2、28.4.3节)(天津大学教授)章副主笔:周敏(第28.4.4、28.4.5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参编:赵力(第28.3节)(天津大学教授)章亚平(第28.4.6节)(杭州西亚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雷田(第28.4.7节)(杭州西亚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应晓儿(第28.5节)(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硕士)审稿:杨允立(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志浩(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永锥(天津大学教授)第29章空调冷源章主笔:杨允立(第29.1、29.4、29.11节)(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陆耀庆(第29.2、29.5、29.10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汪训昌(第29.2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研究员)刘朝贤(第29.3、29.9节)(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贻任(第29.5节)(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公司博士)贾晶(第29.6、29.7节)(特灵空调系统(江苏)有限公司硕士)蔡小荣(第29.8节)(江苏双良集团空调公司高级工程师)15审稿:张永佳(天津大学教授)汪训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研究员)杨允立(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30章热泵章主笔:胡仰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马伟骏(第30.1节)(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葛建民(第30.2节)(滩坊科灵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工程师)牟灵泉、李向东(第30.3节)(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丛旭日、冯婷婷(第30.4节)(际高建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审稿:胡仰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牟灵泉(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31章户式集中空调章主笔:寿炜炜(第31.1、31.2、31.3、31.4节)(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魏艳萍(第31.5节)(际高建业有限公司硕士)审稿:胡仰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32章供暧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章主笔: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编:贾晶(第32.5节)(特灵空调系统(江苏)有限公司硕士)审稿: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33章供暖与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章主笔:刘刚(同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参编:赵晓宇(第33.1、33.2、33.3、33.5、33.6节)(同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博士)唐志刚(第33.3、33.4节)(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赵庆珠(第33.6.5节)(清华大学教授)侯淮槟(第33.7、33.8节)(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审稿:江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庆珠清华大学教授)蔡启林(清华大学教授)第34章人工冰场设计章主笔: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马最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第35章暧通专业设计深度及设计与施工说明范例章主笔:陆耀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审稿:季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目录致谢序一序二前言修编组的组成各章节)主笔、参编和审稿人名单(上册)第1章基础理论.11.1基本数学公式.11.1.1代数公式-1.1.2函数及其数值计算.21.1.3代数方程.41.1.4弦、弧、高之间的关系.41.1.5平面图形面积计算.41.1.6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61.2热力学基础.81.2.1基本概含及定义.81.2.2物质的状态变化及热力学基本定律111.2.3水蒸气.141.2.4压缩式制冷循环.241.3传热学基础.301.3.1导热.301.3.2对流换热.321.3.3辐射换热.351.3.4传热及换热器.391.4流体力学基础.431.4.1流体的性质.431.4.2流体的流动形态-.451.4.3管内摩擦定律.501.5铜管的水力计算表.531.5.1概述1.5.240(;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551.5.350C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681.5.460(;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80181.5.570(;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921.5.680C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1041.5.790C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1161.6空气的物理性质.1281.6.I雪气的性质.1281.6.2湿雪气的物理性质.1301.6.3湿空气焰湿固的绘制.1311.6.4空气状态参数的计算法.1351.7塑料管材的选择与应用.1381.7.1热塑性塑料管.1381.7.2铝塑复合管.1431.7.3PP-R塑铝稳态管.1451.8阀门的基础知识.1471.8.1阀门的分类.1471.8.2名词术语.1491.8.3阀门的主要性能参数.1531.8.4间门型号的表示方法.1541.8.5阀门的流量系数.158第2章法定计量单位及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612.1国际单位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1612.2名词解释Z.3主要单位的定义.2.4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1682.4.1单位的名称.1682.4.2词头的名称.2.4.3单位和词头的符号.1692.4.4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1702.5单位换算的详细关系.国1722.6常用单位的简明换算关系.182第3章室外气象参数.1843.1室外气象参数的含义及其统计方法.1843.2设计用新室外气象参数.1863.3气象参数的简化统计法.,186第4章建筑热工与节能.2164.1建筑气候及热工基本数据.2164.1.1建筑气候分区4.1.2冬季供暖设计气象及热工参数.2164.1.3夏季空调设计气象及热工参数2234.2建筑材料及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数2314.2.1窗户及玻璃材料的热工参数.2314.2.2常用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2354.2.3围护结构热工基本数据.2404.2.4常用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2444.3常用围护结构热工计算.2514.3.1传热阻、传热系数的计算.2514.3.2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计算2524.3.3围护结构热稳定性计算.2534.3.4玻璃和玻璃幕墙的热工计算2554.4固护结构冬季保温节能设计.2644.4.1各类建筑物冬季室内热工计算参数2654.4.2围护结构最小传热回凡.m,.2654.4.3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2664.5围护结构夏季隔热节能设计.2744.5.1验算方法.4.5.2夏季隔热计算参数.2764.6供暖建筑围护结构的防潮设计.2814.6.1围护结构内部冷凝的检验和计算2814.6.2围护结构内部冷凝的检验和计算举例2834.7建筑节能设计.2864.7.1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2864.7.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2944.7.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2974.7.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300第5章供暧设计.3035.1供暖热负荷计算.3035.1.1民用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3035.1.2工业厂房及辅助房屋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5.1.3民用建筑热负荷的估算.3165.2供暖系统的选择.3625.2.1热媒的选择-5.2.2供暖系统形式.3625.3供暖系统的分户计量.3685.3.1概述.3685.3.2分户计量的具体方式.3695.3.3计量装置5.3.4管道安装.3745.3.5水力计算.3755.3.6热力入口装置.3755.4管道Jj(力计算.3795.4.1水力计算方法和要求.3795.4.2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3855.4.3蒸汽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3875.5供暖设备的选择与计算.3965.5.1散热器.3965.5.2减压阀、安全阀.4075.5.3疏水器.4125.5.4膨胀水箱.4155.5.5除污器、过滤器.4215.5.6调压板.4245.5.7集气罐、自动排气闽.4255.5.8换热器4255.5.9平衡间.4405.5.10恒温闽.4445.5.11分(集)水器,分汽缸.4455.6热风供暖.4495.6.1集中送风.4505.6.2集中送风的气流组织和计算.4505.6.3空气加热器的选择.4565.6.4暖风机的选择.4675.6.5热空气幕.4725.7热水供暖系统的水质要求及防腐设计.4805.7.1概述.4805.7.2热水供暖系统的水质要求.4805.7.3热水供暖系统水处理的方式.4815.7.4热水供暖系统的防腐设计.-483第6章辐射供暖和供冷.4906.1概述6.1.1基本原理.4906.1.2系统分类.4906.1.3辐射供暖/冷系统的特征.4916.1.4辐射供暖/冷系统效果的衡量与评价4926.1.5辐射供履/冷系统设计负荷的确定.4936.2辐射板表面的传热.4956.2.1辐射传热196.2.2对流传热.4966.2.3辐射和对流的综合传热.4976.2.4辐射板的热阻.4986.2.5地面覆盖层的影响.-5016.2.6辐射板的热损失或得热.5026.3水系统辐射板的构造及设计要求5026.3.1金属平顶辐射板.5026.3.2预制组装型辐射供冷平顶.5056.3.3整体型金属平顶辐射板5086.3.4埋管型辐射板.5106.4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5116.4.1型式与构造.516.4.2地面的表面温度6.4.3加热管的选择6.4.4设计和施工注意事项.5166.4.5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冷系统的控制5176.4.6塑料管的水力计算.5246.5毛细管型供暖/冷辐射板.52865.概述.,.5286.5.2毛细管型辐射板的供冷与供热能力5296.5.3毛细管席的压力损失5306.5.4毛细管型辐射供暖/冷系统设计注意事项.,.5316.6辐射板供暖/冷系统的设计计算.5326.6.1ASHRAE手册汁算法.5326.6.2欧洲标准(EN1264)的计算法.5406.6.3日本手册的计算法.5556.6.4辐射板供冷量的计算.5586.7供暖/冷辐射板的水系统设计5636.7.1概述.5636.7.2设计计算的依据和步骤.5646.7.3应用、设计和安装的技术要求.5656.8电热辐射供暖系统.5666.8.1概述.5666.8.2电热辐射供暖系统的类型.5666.8.3发热电缆的构造及技术要求.5676.8.4电热平顶辐射供暖系统.5676.8.5电热地面辐射供暖系统.5686.8.6发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5696.8.7电热膜辐射供暖系统.5706.9中温辐射供暖.5726.9.1中温辐射供暖系统的特点.5726.9.2型式及规格.5736.9.3辐射板的散热量.5746.9.4辐射板的压力损失.575206.9.5辐射板设计与安装注意事项.5756.10高温辐射供暖.5776.10.1燃气红外线辐射器.,.5776.10.2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辐射性能5796.10.3全面辐射供暖.5816.10.4CRY燃气红外辐射供暖系统5836.10.5局部、单点及室外供履5936.10.6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设计安装注意事项.595第7章热力网与区域供冷.5977.1管道材料、连接及附件.5977.1.1常用管材7.1.2管道连接.7.1.3管道附件-7.2热力系统7.2.1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6067.2.2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6097.2.3供热调节.6107.2.4热水供热系统的补水与运压6117.2.5凝结水回收和利用.6217.2.6主要设备选择咽.6267.2.7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6297.2.8热力网循环水泵与热力网特性的匹配6317.3热力管网的水力计算.6327.3.1热网管道水力计算的般要求6327.3.2供热管道设计流速及粗糙度6337.3.3热网设计流量.7.3.4水力计算基本公式.6347.3.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6357.3.6蒸汽及凝结水管网的水力计算6397.4热力管道的敷设.6447.4.1热力管网布置原则.6447.4.2管网布置形式7.4.3与其他管道共同敷设应注意的问题6457.4.4热力管网敷设.6467.5热力管道热补偿及其强度计算.6537.5.1热补偿.7.5.2管道强度计算.7.6热力管道支架.6887.6.1管道支吊架设计要求.6887.6.2支吊架形式和布置.6887.6.3管道活动、固定支架跨距的计算.6897.6.4管道支架荷载及推力计算6957.6.5管道支座.7037.6.6支吊架弹簧的选择.7057.6.7增长管道支吊架跨距的措施.7127.7热水管道直埋敷设.7207.7.1管道材料.7207.7.2直埋管段构成7227.7.3直埋管道布置与敷设.7227.7.4直埋管道保温计算.7247.7.5直埋管道受力和应力计算7257.7.6直埋管道热位移计算7277.8区域供冷.7287.8.I概述.7287.8.2区域能源规划7297.8.3前期规划及方案论证.7317.8.4区域供冷站.7347.8.5管网设计.7397.8.6用户人口设计.7447.8.7经济分析及冷水价格的确定745第8章锅妒房设计.8.1锅炉房的总体布置.8.1.1锅炉房在总平面上的布置.7518.1.2锅炉房区域布置.7538.1.3锅炉房的工艺布置.7548.2锅炉房主机设备的选择.7588.2.1锅炉房设计容量的确定.7588.2.2锅炉产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