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doc
下载文档

ID:3307706

大小:2.88MB

页数:190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2-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初中 数学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本章知识要点]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6.1 二次函数 [本课知识要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及创新思维] (1)正方形边长为a(cm),它的面积s(cm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厘米,则面积增加y平方厘米,试写出y与x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取哪些值时,函数是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 解 若函数是二次函数,则 . 解得 ,且. 因此,当,且时,函数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的函数只有在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是以x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取哪些值? 例2.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1)写出正方体的表面积S(cm2)与正方体棱长a(cm)之间的函数关系; (2)写出圆的面积y(cm2)与它的周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 (3)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元)与所存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求菱形的面积S(cm2)与一对角线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 (1)由题意,得 ,其中S是a的二次函数; (2)由题意,得 ,其中y是x的二次函数; (3)由题意,得 (x≥0且是正整数), 其中y是x的一次函数; (4)由题意,得 ,其中S是x的二次函数. 例3.正方形铁片边长为15cm,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小正方形,用余下的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 (1)求盒子的表面积S(cm2)与小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3cm时,求盒子的表面积. 解 (1); (2)当x=3cm时,(cm2). [当堂课内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 (2) (3) (4) 2.当k为何值时,函数为二次函数? 3.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周长为x(cm). (1)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判断y是否为x的二次函数.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 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2. 已知二次函数,当x=3时,y= -5,当x= -5时,求y的值. 3. 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为27,底面半径为x,求圆柱的体积y与x的函数关系式.若圆柱的底面半径x为3,求此时的y. 4. 用一根长为40 cm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为r的扇形,求扇形的面积y与它的半径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请写出半径r的取值范围. B组 5.对于任意实数m,下列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 ) A. B. C. D. 6.下列函数关系中,可以看作二次函数()模型的是 ( ) A. 在一定的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B. 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1%,这样我国人口总数随年份的变化关系 C. 竖直向上发射的信号弹,从发射到落回地面,信号弹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 D. 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本课学习体会]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数y=kx+b(k≠0)后,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0时,一次函数y=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 2.选教材提出的问题,直接引入新课 Ⅱ.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探究:教材问题 师生同步完成. 观察:教材22页,学生小组交流. 归纳:先由学生完成,然后师生评价,最后教师归纳. Ⅲ.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同期声 2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求待定系数的范围. 3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来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 Ⅳ.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学了如下内容: 1.经历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了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了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 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数学方法: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 反思:在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时,和抛物线中的二次项系数的正负有无关系? 拓展:教案 Ⅴ.课后作业P231.3.5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本课知识要点]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MM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知道,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是 、 ,那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 (1)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前,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的值如何? (2)观察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 (1) (2) 解 列表 x … -3 -2 -1 0 1 2 3 … … 18 8 2 0 2 8 18 … … -18 -8 -2 0 -2 -8 -18 … 分别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如图26.2.1. 共同点:都以y轴为对称轴,顶点都在坐标原点. 不同点:的图象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 的图象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 回顾与反思 在列表、描点时,要注意合理灵活地取值以及图形的对称性,因为图象是抛物线,因此,要用平滑曲线按自变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 例2.已知是二次函数,且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求k的值; (2)求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解 (1)由题意,得, 解得k=2. (2)二次函数为,则顶点坐标为(0,0),对称轴为y轴. 例3.已知正方形周长为Ccm,面积为S cm2. (1)求S和C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图象; (2)根据图象,求出S=1 cm2时,正方形的周长; (3)根据图象,求出C取何值时,S≥4 cm2. 分析 此题是二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图象时,自变量C的取值应在取值范围内. 解 (1)由题意,得. 列表: C 2 4 6 8 … 1 4 … 描点、连线,图象如图26.2.2. (2)根据图象得S=1 cm2时,正方形的周长是4cm. (3)根据图象得,当C≥8cm时,S≥4 cm2. 回顾与反思 (1)此图象原点处为空心点. (2)横轴、纵轴字母应为题中的字母C、S,不要习惯地写成x、y. (3)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当堂课内练习]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3) 2.(1)函数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2)函数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3.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x,请将此三角形的面积S表示成x的函数,并画出图象的草图.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2) 2.填空: (1)抛物线,当x= 时,y有最 值,是 . (2)当m=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 ,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中,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求k的值; (2)作出函数的图象(草图). 4.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3),求当y=9时,x的值. B组 5.底面是边长为x的正方形,高为0.5cm的长方体的体积为ycm3.(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求出y=8 cm3时底面边长x的值;(4)根据图象,求出x取何值时,y≥4.5 cm3. 6.二次函数与直线交于点P(1,b). (1)求a、b的值; (2)写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指出x取何值时,该函数的y随x的增大而减小. 7. 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以原点为顶点,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且过M(-2,2). (1)求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2)写出抛物线上与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N的坐标,并求出⊿MON的面积.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本课知识要点] 会画出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及创新思维] 同学们还记得一次函数与的图象的关系吗? ,你能由此推测二次函数与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那么与的图象之间又有何关系? .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与的图象. 解 列表. x … -3 -2 -1 0 1 2 3 … … 18 8 2 0 2 8 18 … … 20 10 4 2 4 10 20 … 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3所示. 回顾与反思 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探索 观察这两个函数,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有那些是相同的?又有哪些不同?你能由此说出函数与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例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与的图象,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得到抛物线. 解 列表. x … -3 -2 -1 0 1 2 3 … … -8 -3 0 1 0 -3 -8 … … -10 -5 -2 -1 -2 -5 -10 … 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4所示. 可以看出,抛物线是由抛物线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回顾与反思 抛物线和抛物线分别是由抛物线向上、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探索 如果要得到抛物线,应将抛物线作怎样的平移? 例3.一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相同,顶点纵坐标是-2,且抛物线经过点(1,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解 由题意可得,所求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为(0,-2), 因此所求函数关系式可看作, 又抛物线经过点(1,1), 所以,, 解得.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回顾与反思 (a、k是常数,a≠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归纳如下: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当堂课内练习]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 , ,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2.抛物线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3.函数,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已知函数, , . (1)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 (2)说出各个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3)试说出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 不画图象,说出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说明它是由函数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3.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0),求a的值.这个函数有最大还是最小值?是多少? B组 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与的图象的大致位置是( ) 5.已知二次函数,当k为何值时,此二次函数以y轴为对称轴?写出其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本课知识要点] 会画出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了解到,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的图象上下平移所得,那么函数的图象,是否也可以由函数平移而得呢?画图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解 列表. x … -3 -2 -1 0 1 2 3 … … 2 0 2 … … 0 2 8 … … 8 2 0 … 描点、连线,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5所示. 它们的开口方向都向上;对称轴分别是y轴、直线x= -2和直线x=2;顶点坐标分别是 (0,0),(-2,0),(2,0). 回顾与反思 对于抛物线,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 探索 抛物线和抛物线分别是由抛物线向左、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如果要得到抛物线,应将抛物线作怎样的平移? 例2.不画出图象,你能说明抛物线与之间的关系吗? 解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0,0);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 因此,抛物线与形状相同,开口方向都向下,对称轴分别是y轴和直线.抛物线是由向左平移2个单位而得的. 回顾与反思 (a、h是常数,a≠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归纳如下: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当堂课内练习] 1.画图填空:抛物线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已知函数,, .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 (2)分别说出各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分别讨论各个函数的性质. 2.根据上题的结果,试说明:分别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得到抛物线和? 3.函数,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 4.不画出图象,请你说明抛物线与之间的关系. B组 5.将抛物线向左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为 -2,且新抛物线经过点 (1,3),求的值.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本课知识要点] 1.掌握把抛物线平移至+k的规律; 2.会画出+k 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及创新思维] 由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的图象,那么函数的图象,如何平移,才能得到函数的图象呢?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解 列表. x … -3 -2 -1 0 1 2 3 … … 2 0 2 … … 8 2 0 2 … … 6 0 -2 0 … 描点、连线,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6所示. 它们的开口方向都向 ,对称轴分别为 、 、 ,顶点坐标分别为 、 、 .请同学们完成填空,并观察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回顾与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上下平移,只影响二次函数+k中k的值;左右平移,只影响h的值,抛物线的形状不变,所以平移时,可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确定平移前、后的函数关系式及平移的路径.此外,图象的平移与平移的顺序无关. 探索 你能说出函数+k(a、h、k是常数,a≠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试填写下表. +k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例2.把抛物线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求b、c的值. 分析 抛物线的顶点为(0,0),只要求出抛物线的顶点,根据顶点坐标的改变,确定平移后的函数关系式,从而求出b、c的值. 解 .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 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 其顶点坐标是,而抛物线的顶点为(0,0),则 解得 探索 把抛物线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也就意味着把抛物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那么,本题还可以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解,请你试一试. [当堂课内练习] 1.将抛物线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 ( ) 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2.把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 3.抛物线可由抛物线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而得到.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并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将抛物线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求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将抛物线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 B组 4.把抛物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则有 ( ) A.b =3,c=7 B.b= -9,c= -15 C.b=3,c=3 D.b= -9,c=21 5.抛物线是由抛物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求b、c的值. 6.将抛物线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其中h>0,k<0,求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 [本课知识要点] 1.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化成+k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会利用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MM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发现,二次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的图象先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因此,可以直接得出:函数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那么,对于任意一个二次函数,如,你能很容易地说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图象吗? [实践与探索] 例1.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再描点画图. 解 因此,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坐标为(1,8). 由对称性列表: x … -2 -1 0 1 2 3 4 … … -10 0 6 8 6 0 -10 … 描点、连线,如图26.2.7所示. 回顾与反思 (1)列表时选值,应以对称轴x=1为中心,函数值可由对称性得到,. (2)描点画图时,要根据已知抛物线的特点,一般先找出顶点,并用虚线画对称轴,然后再对称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顺次连结各点. 探索 对于二次函数,你能用配方法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请你完成填空:对称轴 ,顶点坐标 . 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求的值. 分析 顶点在坐标轴上有两种可能:(1)顶点在x轴上,则顶点的纵坐标等于0;(2)顶点在y轴上,则顶点的横坐标等于0. 解 , 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当顶点在x轴上时,有 , 解得 . 当顶点在y轴上时,有 , 解得 或. 所以,当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轴上时,有三个值,分别是 –2,4,8. [当堂课内练习] 1.(1)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 (2)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是 ,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是-2,则= . 2.抛物线的顶点是,则、c的值是多少?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已知抛物线,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2.利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写成+k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3) (4) 3.已知是二次函数,且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求k的值;(2)求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B组 4.当时,求抛物线的顶点所在的象限. 5.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A在直线上,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本课学习体会] 26.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6) [本课知识要点] 1.会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 2.在实际应用中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或最小值. [MM及创新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带有“最”字的问题,如 问题: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约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则可得函数关系式为二次函数.那么,此问题可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你能解决吗? [实践与探索] 例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 (2). 分析 由于函数和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所以只要确定它们的图象有最高点或最低点,就可以确定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 (1)二次函数中的二次项系数2>0, 因此抛物线有最低点,即函数有最小值. 因为=, 所以当时,函数有最小值是. (2)二次函数中的二次项系数-1<0, 因此抛物线有最高点,即函数有最大值. 因为=, 所以当时,函数有最大值是. 回顾与反思 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求法,第一步确定a的符号,a>0有最小值,a<0有最大值;第二步配方求顶点,顶点的纵坐标即为对应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探索 试一试,当2.5≤x≤3.5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2.某产品每件成本是12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件)之间关系如下表: x(元) 130 150 165 y(件) 70 50 35 若日销售量y是销售价x的一次函数,要获得最大销售利润,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多少元?此时每日销售利润是多少? 分析 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每件产品的利润,因此主要是正确表示出这两个量. 解 由表可知x+y=200, 因此,所求的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设每日销售利润为s元,则有 . 因为,所以. 所以,当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定为160元时,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为1600元. 回顾与反思 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再研究所得的函数,得出结果. 例3.如图26.2.8,在Rt⊿ABC中,∠C=90°,BC=4,AC=8,点D在斜边AB上,分别作DE⊥AC,DF⊥BC,垂足分别为E、F,得四边形DECF,设DE=x,DF=y. (1)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AE; (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 (3)设四边形DECF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出S的最大值. 解 (1)由题意可知,四边形DECF为矩形,因此 . (2)由∥,得,即, 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 (3), 所以,当x=2时,S有最大值8. [当堂课内练习] 1.对于二次函数,当x= 时,y有最小值. 2.已知二次函数有最小值 –1,则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3.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件,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 (2). 2.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1,求m的值., 3.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2)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B组 4.不论自变量x取什么数,二次函数的函数值总是正值,求m的取值范围. 5.如图,有长为24m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a为10m),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设花圃的宽AB为x m,面积为S m2. (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要围成面积为45 m2的花圃,AB的长是多少米? (3)能围成面积比45 m2更大的花圃吗?如果能,请求出 最大面积,并说明围法;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6.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线段EF在对角线AC上,EG⊥AD,FH⊥BC,垂足分别是G、H,且EG+FH=EF. (1)求线段EF的长; (2)设EG=x,⊿AGE与⊿CFH的面积和为S, 写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并求出S的最小值. [本课学习体会] 26 . 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7) [本课知识要点] 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MM及创新思维] 一般地,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那么就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件才能求出函数关系式.例如: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只需要一个条件:如果要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又需要几个条件呢? [实践与探索] 例1.某涵洞是抛物线形,它的截面如图26.2.9所示,现测得水面宽1.6m,涵洞顶点O到水面的距离为2.4m,在图中直角坐标系内,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分析 如图,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以过点O的y轴的垂线为x轴,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这时,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轴,开口向下,所以可设它的函数关系式是.此时只需抛物线上的一个点就能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解 由题意,得点B的坐标为(0.8,-2.4), 又因为点B在抛物线上,将它的坐标代入,得 所以 . 因此,函数关系式是. 例2.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1)、B(1,0)、C(-1,2);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3),且与y轴交于点(0,1); (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且与y轴交于点(0,-3); (4)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3,-2),且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 分析 (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可设函数关系式为的形式;(2)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再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a的值;(3)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再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a的值;(4)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3,-2),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同时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再由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可得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1,0)和(5,0),任选一个代入,即可求出a的值. 解 (1)设二次函数关系式为,由已知,这个函数的图象过(0,-1),可以得到c= -1.又由于其图象过点(1,0)、(-1,2)两点,可以得到 解这个方程组,得 a=2,b= -1.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2)因为抛物线的顶点为(1,-3),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 又由于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1),可以得到 解得 .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3)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 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 又由于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3),可以得到 . 解得 .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4)根据前面的分析,本题已转化为与(2)相同的题型,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回顾与反思 确定二此函数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在选择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设成什么形式时,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灵活选择,以简单为原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可设如下三种形式: (1)一般式:,给出三点坐标可利用此式来求. (2)顶点式:,给出两点,且其中一点为顶点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3)交点式:,给出三点,其中两点为与x轴的两个交点、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当堂课内练习] 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1,1)、(3,5);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2),且过点(2,1); (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1,0)、(2,0),且经过点(1,2). 2.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x= -1,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 –6,且经过点(2,10),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12)、B(2,-3),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用配方法把(1)所得的函数关系式化成的形式,并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P(2,m)、Q(n,-8),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3.某工厂大门是一抛物线型水泥建筑物,如图所示,大门地面宽AB=4m,顶部C离地面高度为4.4m.现有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欲通过大门,货物顶部距地面2.8m,装货宽度为2.4m.请判断这辆汽车能否顺利通过大门. 4.已知二次函数,当x=3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0,且它的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B组 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0)与(2,5)两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请你换掉题中的部分已知条件,重新设计一个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题目,使所求得的二次函数与(1)的相同. 6.抛物线过点(2,4),且其顶点在直线上,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26 . 3 实践与探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