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年级
期中
历史
试卷
第1页(共32页)七年级(上)期中历史七年级(上)期中历史真题真题试卷试卷 一、本部分共一、本部分共 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题目要求的一项 1(2 分)了解史前时代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主要信息是()历史书籍 考古发掘 网络视频 生物化石。A B C D 2(2 分)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 90 周年,2019 年 5 月 18 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干栏式建筑 C打制石器 D骨耜 3 (2 分)下 列 文 物 中 能 够 印 证 中 国 原 始 农 业 兴 起 和 发 展 的 有()A B C D 4(2 分)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如图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第2页(共32页)A元谋人博物馆 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西安半坡博物馆 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5(2 分)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6(2 分)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7(2 分)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约 4000 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8(2 分)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祖,宣读祭文。上述文字中的轩辕帝指的是()A蚩尤 B炎帝 C黄帝 D秦始皇 9(2 分)尧舜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第3页(共32页)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10(2 分)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里的“他”是指()A尧 B舜 C禹 D启 11(2 分)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2(2 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 2070 年,这一年属于()A公元 21 世纪 B公元 20 世纪 C公元前 21 世纪 D公元前 20 世纪 13(2 分)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西周夏朝 D西周商朝夏朝 14(2 分)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5(2 分)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6(2 分)人们称今河北省为燕赵大地,山东省为齐鲁大地,“燕赵”“齐鲁”这些名字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17(2 分)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第4页(共32页)A B C D 18(2 分)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9(2 分)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使用铁农具 最早使用天然漆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 A B C D 20(2 分)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周平王 21(2 分)假如现在要拍摄一部反映“春秋五霸”的历史剧,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该剧中()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周武王 22(2 分)战国兼并战争规模之大、参战兵力之多、交战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前代。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A牧野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3(2 分)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24(2 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 第5页(共32页)一阶段?()AA BB CC DD 25(2 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哪些人能够受到政府的奖励?()勤奋苦读的人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军功卓著的人 经商致富的人。A B C D 26(2 分)秦孝公去世后,旧贵族唆使秦惠文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后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客店准备住宿,但店主却不敢收留,并对他说,商君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证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为此,商鞅只得离开,后被杀。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秦国的变法()A最终失败 B遭到反对 C违背民意 D深入贯彻 27(2 分)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该工程是()A都江堰的开凿 B长城的修筑 C灵渠的开凿 D始皇陵的修建 28(2 分)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29(2 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其意义是()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王室和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第6页(共32页)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30(2 分)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 B C D 31(2 分)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32(2 分)“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B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3(2 分)王华在收集资料卡片的时候出现如图几个时间,据此可以判断他研究的单元主题是()A动荡和变革 B国家分裂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统一国家的建立 34(2 分)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 第7页(共32页)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35(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 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A B C D 二、史料分类题(共二、史料分类题(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 分)分)36(6 分)史学研究者按照呈现方式通常将历史资料分为实物资料、文献资料和口传或口述资料。下列材料中,属于实物资料的是 ,属于文献资料的是 ,属于口传或口述资料的是 ,请注意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选错皆不给分。三、判断题(共三、判断题(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0 分)分)第8页(共32页)37(10 分)阅读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直接能从材料中得出的,在相应位置涂“A”;违背了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相应位置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相应位置涂“C”。燕国是周王朝分封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同姓诸侯国,它藩屏周室、镇抚边陲,在政治和军事上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燕国立国前后达八百余年,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三个历史阶段,作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燕国在八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但是有关燕国的文献记载较少,关于燕国始封地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记 中记述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分封功臣谋士,其中明确记载“封召公奭于燕”。古今学者们对召公奭是否去燕国就封多有疑惑。其主要原因是史记中明确记载周公虽被封于鲁,但需留辅佐成王,因此由其长子伯禽到鲁国就封。而召公在周王朝中与周公地位相当,身居要职、地位重要。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关于召公奭是否与周公一样未到封地就封这一问题无从考证。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遗址发掘出的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区,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圆满的回答。西周燕都遗址,因其发现地被称为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出土的大量带“匽侯”铭文的器物,证明了这里就是三千多年前燕国的都城所在地。堇鼎,1975 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贵族墓地,为西周早期青铜器。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堇鼎高 62 厘米,重 41.5 公斤,内壁铸有铭文 4 行 26 字,记述了堇奉燕侯之命去宗周(西周首都现西安附近),向太保召公进贡当地一些特色产品,得到召公的赏赐,为纪念此荣誉特做此器。根据铭文可得之,燕侯与召公为两个人,这与史记记载的“封召公奭于燕”,第一代燕侯为召公奭相矛盾。1986 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琉璃河 M1193 号墓,该墓葬已被盗掘,但仍发现各类随葬品 200 多件。其中该墓出土了两件青铜器:克盉、克罍。两件青铜器盖与器口内壁共铸有铭文 43 字,是目前琉璃河燕国墓地中出土最长的铭文,铭文中明确写有“命克侯于燕”,铭文内容结合史料记载研究认为,两件青铜器铭文中的“克”字,应该指人名,那么克不但是这两件青铜器的作器者和拥有者,而且是召公奭的嫡长子,更是真正的第一代燕侯。堇鼎的铭文也恰恰补证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而自己留在宗周辅弼王室的记载,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进一步证实了北京琉璃 第9页(共32页)河地区即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选编自燕国重器馆藏琉璃河遗址的出土堇鼎,文物天地2016 年 8 月版。(1)燕国为西周建立初期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对巩固疆土有重要的作用。(2)琉璃河遗址发掘之前,没有关于燕国历史的文献资料。(3)召公奭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开国奠业的重臣,位列三公,官职为太保。(4)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周公旦和召公奭都未到封地就封,而是由其嫡长子代其就封。(5)琉璃河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6)琉璃河遗址的发掘证明北京琉璃河地区为西周燕国的封地。(7)堇鼎是我国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8)克盉、克罍内铭文结合史料记载研究认为周公的嫡长子克为第一代燕侯。(9)琉璃河遗址 M1193 号墓保存完好,发掘出各类随葬品 200 多件。(10)克鼎、克罍的发掘,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四、史料分析题(共四、史料分析题(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4 分)分)38(14 分)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1)依据材料一,说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西周分封示意图 第10页(共32页)(2)依据材料二,举例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的对象是哪类人?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四: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 31 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材料五:(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4)材料四中涉及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归纳商鞅变法的影响。第11页(共32页)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部分共一、本部分共 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题目要求的一项 1(2 分)了解史前时代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主要信息是()历史书籍 考古发掘 网络视频 生物化石。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手资料没有经过考古验证的是传说,经过考古验证的属于史实【解答】了解史前时代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主要信息是考古发掘和生物化石。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考古发掘与化石的作用 2(2 分)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 90 周年,2019 年 5 月 18 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干栏式建筑 第12页(共32页)C打制石器 D骨耜【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解答】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C 选项中的打制石器。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3 (2 分)下 列 文 物 中 能 够 印 证 中 国 原 始 农 业 兴 起 和 发 展 的 有()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农业首先涉及农作物种植,所以农作物的出现是标志之一;从事农业生产还需要生产工具,所以磨制工具也是标志之一;从事农业生产使的远古居民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开始过上定居生活,于是聚落出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学会饲养家畜,比如猪狗等;打制石器不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2 分)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如图文物和原始 第13页(共32页)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A元谋人博物馆 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西安半坡博物馆 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分析】本题以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如图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 6000 年,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居住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他们还会制作装饰品,并有少量乐器,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5(2 分)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分析】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2 分)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第14页(共32页)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分析】本题以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为切入点,考查炎帝和黄帝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中强调的是“舟楫”与船有关,只有 D 项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与船有关。所以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考古发现是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故选:D。【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炎帝和黄帝的相关知识。7(2 分)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约 4000 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分析】本题以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陶杯图为依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解答】题干中的图片是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陶杯图,该陶杯是一件酒器。由此可知我国的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故选:D。【点评】本题以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陶杯图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人文初祖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8(2 分)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祖,宣读祭文。上述文字中的轩辕帝指的是()A蚩尤 B炎帝 C黄帝 D秦始皇 第15页(共32页)【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和黄帝在涿鹿打败蚩尤部落,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不断发展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国历来称为神州大地。而轩辕指的是黄帝,因为黄帝名叫“公孙轩辕”姓公孙名轩辕。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掌握黄帝的相关知识。9(2 分)尧舜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分析】本题以尧舜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为依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知识。【解答】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把位置让给了有才德的舜。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制。故选:A。【点评】本题以尧舜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0(2 分)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里的“他”是指()A尧 B舜 C禹 D启【分析】本题考查夏朝建立的相关史实,知道夏朝建立的人物是禹。【解答】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故材料中的“他”是指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11(2 分)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第16页(共32页)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分析】本题以“武王伐纣”的铭文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建立的知识。【解答】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历史上成为西周。由“武王伐纣”的铭文可知该青铜器可能铸造于西周。故选:D。【点评】本题以“武王伐纣”的铭文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2(2 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 2070 年,这一年属于()A公元 21 世纪 B公元 20 世纪 C公元前 21 世纪 D公元前 20 世纪【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对世纪的计算能力【解答】每 100 年称为一个“世纪”。世纪的计算方法为:用年数除以 100,然后商取整数加 1,得到世纪数。故公元前 2070 年为 21 世纪。而公元前某世纪 70 年代应为该世纪的前期。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 分)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西周夏朝 D西周商朝夏朝【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结合所学即可作答。【解答】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约公元前 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故选:B。【点评】注意识记夏商西周演变的相关知识。14(2 分)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 第17页(共32页)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分析】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解答】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这都是我国商朝时期青铜器的精品,体现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故选:B。【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相关知识。15(2 分)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分析】由题干中“文化的源头”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已释读的甲骨文单字有一千多个。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B。【点评】汉字的演变进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16(2 分)人们称今河北省为燕赵大地,山东省为齐鲁大地,“燕赵”“齐鲁”这些名字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识记分封制的内容。【解答】燕、赵、齐、鲁和楚都源于西周分封制出现的诸侯国。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 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 第18页(共32页)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西周分封制。17(2 分)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了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解答】人类最早使用人是打制石器,之后学会了磨光技术,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夏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工具,春秋时期才出现铁制工具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相关生产工具发明时间。18(2 分)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分析】本题考查牛耕的使用。把握牛耕的使用开始的时期。【解答】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19(2 分)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使用铁农具 最早使用天然漆 第19页(共32页)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 A B C D【分析】本题以春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也不断扩大,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所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相关知识点。20(2 分)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周平王【分析】本题以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人物为切入点,考查春秋五霸。【解答】春秋时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名义进行征战,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故选:A。【点评】本题以春秋五霸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1(2 分)假如现在要拍摄一部反映“春秋五霸”的历史剧,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该剧中()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周武王【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道春秋争霸的主要原因是周王室衰落。【解答】公元前 770前 476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王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故选:D。【点评】本题以春秋五霸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第20页(共32页)22(2 分)战国兼并战争规模之大、参战兵力之多、交战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前代。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A牧野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灭亡,知道周武王通过牧野大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解答】公元前 1046 年,周军和商军在牧野大战,商军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故选:A。【点评】本题以战国时期的战争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商朝灭亡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3(2 分)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中留下的成语,因而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社会特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掌握春秋战国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4(2 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AA BB CC DD【分析】本题以商鞅的言论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解答】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言论,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 第21页(共32页)法开始于公元前 356 年,属于公元前 4 世纪。故选:A。【点评】本题以商鞅的言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5(2 分)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哪些人能够受到政府的奖励?()勤奋苦读的人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军功卓著的人 经商致富的人。A B C 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解答】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规定: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故选:C。【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商鞅变法的内容。26(2 分)秦孝公去世后,旧贵族唆使秦惠文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后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客店准备住宿,但店主却不敢收留,并对他说,商君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证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为此,商鞅只得离开,后被杀。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秦国的变法()A最终失败 B遭到反对 C违背民意 D深入贯彻【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解答】由题干“留住没有凭证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为此,商鞅只得离开,后被杀”可知,商鞅遭到了守旧大臣以谋反罪逮捕,触犯了这些贵族的利益,这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是深得民心,深入贯彻。故选:D。【点评】本题掌握商鞅变法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27(2 分)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 第22页(共32页)的新纪元。该工程是()A都江堰的开凿 B长城的修筑 C灵渠的开凿 D始皇陵的修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题干所述的工程是 都江堰水利工程。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28(2 分)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老子思想的知识点。【解答】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故选:C。【点评】本题以老子的思想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老子的思想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29(2 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其意义是()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王室和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第23页(共32页)【分析】本题以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意义为切入点,考查孔子。【解答】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主张“无教无类”,打破了王室和贵族对教育的垄断。C 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以孔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30(2 分)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解答】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说法正确。因材施教,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的思想主张。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说法错误。互爱互利是墨家的思想主张,不是道家。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说法错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不是墨家。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说法正确。法家主张法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和百家争鸣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31(2 分)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第24页(共32页)【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韩非的思想主张。【解答】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 是孔子的主张;B 是孙武的主张;C 是老子的主张。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思想家的思想主张。32(2 分)“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B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分析】本题以“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解答】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急剧变化。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33(2 分)王华在收集资料卡片的时候出现如图几个时间,据此可以判断他研究的单元主题是()A动荡和变革 B国家分裂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25页(共32页)【分析】本题以王华在收集资料卡片的时候出现几个时间为切入点,考查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奴隶社会开始。西周灭亡后,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文明勃兴,农业经济发展,青铜文明辉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初步确立时期,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发展变革。故选:C。【点评】本题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34(2 分)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分析】本题以王国维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答】由材料“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可知,这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原因,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故选:D。【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主张。35(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 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第26页(共32页)【解答】依据所学,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不是两个国家,因此说法错误。西周灭亡后,东周建立,因此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说法错误。表述符合史实,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春秋战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二、史料分类题(共二、史料分类题(共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 分)分)36(6 分)史学研究者按照呈现方式通常将历史资料分为实物资料、文献资料和口传或口述资料。下列材料中,属于实物资料的是 1、2、4、5,属于文献资料的是 6,属于口传或口述资料的是 3,请注意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选错皆不给分。【分析】本题以六则图片为依托,综合考查历史资料的分类区分以及女娲造人传说、北京人、半坡人、青铜器、甲骨文和孔子,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解答】史学研究者按照呈现方式通常将历史资料分为实物资料、文献资料和口传或口述资料。材料中,1929 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该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