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九年级
化学
考点
复习
演练
专题
十三
燃料
及其
利用
试题
2023年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十三: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燃烧的条件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
B. 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电解水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D. 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2.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4.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 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 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5.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 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6.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 碳酸钙受热分解
C. 镁条溶于盐酸
D. 浓硫酸与水混合
7.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
A.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C. 木炭燃烧
D. 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
考点二:灭火原理
2.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 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 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
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
2.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3.我校正在创建“无烟校园”,下列图标与此主题相符的是( )
4.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清楚可燃物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5.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活性炭具有除去冰箱内异味的功能的原因是 ;
(2)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会立即熄灭的原因是 ;
(3)区分醋酸溶液与纯碱溶液的方法(任写一种) 。
考点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2.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元素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C. 沼气是一种优良的气体化石燃料
D.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
3.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
4.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B.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C. “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
D.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5.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 。
6.氢能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在我国已研制成功,以乙醇(C2H6O)为燃料的汽车已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淮安市也有部分汽车改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
(1)乙醇属于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氢能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举一例)。
备战2023年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十三:燃料及其利用参考答案
考点一:燃烧的条件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
B. 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电解水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D. 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答案】B
【解析】A.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正确; B.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不一定,也有可能是放热的,如铝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这个反应用来金属焊接;C.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是吸收能量的,正确;D.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是正确的。
2.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答案】D
【解析】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烧蚀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正确;
C、“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正确;
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故错误。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答案】B
【解析】一般说来,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燃烧可以发光或火星四射,所以A是正确的,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也可以是缓慢氧化,不一定就是燃烧,B是错误的,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正确,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也是正确的。
4.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 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 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A是错误的;
B.白磷在冷水中,温度达不到着火点,通入空气后也不会燃烧,B错误;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是正确的;
D.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错误。
5.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 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答案】C
【解析】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不与氧气接触也不会燃烧。
6.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 碳酸钙受热分解
C. 镁条溶于盐酸
D. 浓硫酸与水混合
【答案】B
【解析】A.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B.碳酸钙受热分解需要吸收热量;C.镁条溶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D.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B。
7.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
A.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C. 木炭燃烧
D. 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
【答案】A
【解析】吸收热量即变化时温度会降低,对各选项的反应认真分析结合实验实际解决。 A.NH4NO3固体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降低;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是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放热, 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也是放热的。
考点二:灭火原理
2.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 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 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
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
【答案】D
【解析】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A错;着火时,可以有多种方法灭火,要根据具体情况,用水灭火只是一种灭火的方法,所以B是错误的;高楼发生火灾跳楼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不合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避免浓烟吸入口鼻,D是合理的,正确。
2.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3.我校正在创建“无烟校园”,下列图标与此主题相符的是( )
【答案】B
【解析】A为禁止烟火的标志;B选项为禁止吸烟的图标;C选项是氧化物的图标;D选项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选B。
4.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清楚可燃物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解析】A.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B.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C.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项正确。
D.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
5.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活性炭具有除去冰箱内异味的功能的原因是 ;
(2)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会立即熄灭的原因是 ;
(3)区分醋酸溶液与纯碱溶液的方法(任写一种) 。
【答案】(1)具有吸附性;(2)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加入酚酞试液,无变化的是醋酸,变红的是纯碱
【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除去冰箱内异味,故填:具有吸附性;(2)用扇子扇蜡烛火焰,空气流动会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而蜡烛会熄灭,故填: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醋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纯碱呈碱性,能使酚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