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学年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一
单元
隋唐
时期
繁荣
开放
时代
贞观之治
开元
盛世
教案
人教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过程与方法
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重点难点】
重点: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开元盛世”。
难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西安市长安区罗汉洞村的古观音禅寺,一棵银杏树下落满黄叶,像金黄的地毯铺了一地,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棵银杏已被国家列为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据传,这棵银杏树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的,距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厉行节约,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100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今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伟大君王的治国之策,感悟他的民本思想。
【新课探究】
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史料研读:
材料一 隋炀帝滥用民力表
时间
工程、营建、巡游
征发民夫
604年
掘长堑,连洛阳、长安
几十万
605年
营建东都洛阳
开永济渠
开通济渠
开邗沟
游江都
200万/月役
100余万
100余万
10余万
几十万
606年
造羽仗、捕鸟兽
10余万
62023年
北巡
筑长城
50万(军士)、
10万(民夫)
100余万
62023年
筑长城
20余万
62023年
西巡
几万
610年
游江都、
开江南河
几十万
613年
修大兴城
(今陕西西安)
10万
材料二 唐初·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约572—629年),在李渊太原起兵后,任大将军府记室参军。这部书主要记述了李渊太原起兵至正式登基称帝的事,成书于唐高祖武德年间。
具体解读:
由于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不惜民力,酷虐残暴,617年隋末农民战争爆发。618年,隋炀帝被部将杀死。同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贞观之治
①玄武门之变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之后,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以贞观为年号。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②概念链接:
年号:封建王朝表示皇帝统治纪年的一种制度。年号是某帝王当政的时代标志,它开始于西汉武帝,第一个年号是“建元”,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是清朝末年的“宣统”,而“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庙号:与封建宗法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项称号。帝王死后,都要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以确定显扬其在皇室宗族中的地位,这就是庙号,如唐高祖、唐太宗是庙号。
谥号:古代帝王后妃、文武百官以及鸿儒耆宿或有“忠勇义烈”行为的人死后,朝廷或私家会给其一个特殊的称号,这个称号叫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是后人用谥号称呼的皇帝。
③“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a.治国思想
材料研读:
材料一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材料二 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也,偏信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政要·君道》
具体解读: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目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犹如舟水,明白“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的道理。懂得“为君之道”,明白了怎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都是依据这一开明思想而制定的。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
b.统治措施
材料研读:
材料一 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贞观政要·崇儒学》
材料三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任贤》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治国有什么特点?
与古代杰出的帝王相比他还有什么治国特色?
他的政策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借鉴作用?
答案提示:
特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治国特色: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借鉴:居安思危、用人原则、民生问题、虚心纳谏等。
④“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史料研读:
材料一 (贞观初期)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一》
材料二 (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唐纪九》
具体解读:
对比两则材料,可以看出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627—649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也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⑤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
唐太宗在位时居安思危、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以农为本、减轻徭赋,贞观之治中出现的这些和谐音符,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
唐太宗,这位被后世史学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君主,也有他的过失之处:如杀兄夺位、崇尚迷信、出征高丽,贞观后期,“渐恶直言”,奢侈现象增多。
2.女皇武则天
(1)电视剧中的武则天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看过或知道的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并谈谈自己印象中的武则天。教师加以点评,让学生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是一个饱受争议、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她专断、刚烈、爱才、心狠、毒辣等,但她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武则天的统治
①武则天简介
②统治措施
史料研读:
材料一 (武则天说)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
——《臣轨·利人章》
材料二 (武则天说)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农。
——《臣轨·利人章》
材料三 唐高宗、武则天时全国户数比较表
时间
全国户数
唐高宗永徽年间
380万户
武则天神功元年
615万户
材料四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郭沫若
具体解读:
武则天当政期间,实行了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女政治家。
③拓展延伸
材料研读: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80千米的乾县梁山上,是我国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墓前立有两块碑,西边是高宗的碑,有武则天的题词;东边是武则天为自己立的“无字碑”。
问题探究:
武则天为什么为自己立“无字碑”?假如由你来补题碑文,你会写些什么?
答案提示:
原因:后人对此猜测甚多,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说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因而一字不铭;二是说武则天“德高望重,无法可书,留后人评”,因而一字不铭;三是说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难定其称谓,左右为难,干脆“一字不铭”。
碑文的内容应包括:武则天的生平;武则天的政绩;武则天的历史局限性。碑文应该用全面客观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对武则天的一生功过是非进行评价。
3.开元盛世
(1)唐玄宗
图片链接:
具体解读: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712-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2)统治措施
材料链接:
材料一 (唐)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材料二 唐玄宗走马任姚崇
材料三 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在位时期出现了什么局面。他主要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答案提示:
开元盛世。
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比较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唐太宗
唐玄宗
重视农业生产
重视农业生产
戒奢从简
勤俭节约
改革吏治
重视地方吏治
善于纳谏,任用贤才
善用贤臣
【课堂小结】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历经289年的唐朝从此开始了。唐太宗从隋朝的灭亡中吸取深刻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措施,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前期,经济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板书设计】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