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古汉语
补充
资料
北外对外汉语之家——让你与北外近距离接触
请根据你的专业需要有选择的看,是否打印自己决定。
古汉语补充资料
[概要]一、文字学 2
二、音韵学 3
三、训诂学 5
四、目录学 6
五、版本学 8
六、校勘学 10
七、古文献学史 11
八、典籍及其他 15
[详解]文字学 17
训诂学 28
音韵学 31
词学 41
字典辞书 44
古籍版本学 48
典籍及文献 53
目录学 61
[概要]一、文字学
1 六书说和三书说
象形 会意 指事 形声 转注 假借
表意 形声 假借
不能纳入三书说的问题
1) 记号字 如:五六七八
2) 半记号字 如:丛义
3) 合音字 如:甭
4) 变体表音字 如:乒乓刁
5) 两声字 如:牾耻
6) 其他 如:歹
2 汉字的发展史
1) 商代文字 甲骨文 金文
2) 西周春秋文字 甲骨文 金文 侯马盟书(沁阳玉简)籀书
3) 六国文字 金文 玺印 货币 陶文 简帛 (古文)
4) 秦系文字(春秋—秦) 金文 石刻(石鼓文,诅楚文)印章封泥 漆器 简帛 小篆
5) 战国晚期—秦 正体 小篆 俗体 古隶(秦隶)
6) 西汉 正体 隶书(古隶,汉隶/八分 武昭帝) 俗体 古隶à章草(宣元帝)
7) 东汉 正体 汉隶 俗体 章草 东汉中期 新隶体 东汉晚期 早期行书
8) 魏晋 正体 汉隶 流行体 新隶体(早期行书、章草) 其它 (楷书 汉魏之际)(今草、今行 魏晋之际)
9) 南北朝 正体 楷书 俗体 今行、今草
3 右文说
一些表示同出一源的的亲属词(即同源词)的形声字,都使用同一个声旁。这种声旁,不管是否为有义的声旁,都是研究这组形声字意义和语言的重要线索。由于声旁多数位于字的右边,研究这种文字现象的学说称为右文说。
早在晋代杨泉《物理论》中已有这种说法,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引宋人王子韶(字圣美)正式提出了右文说,后世清王念孙,近人沈兼士,杨树达都有研究。
4 一些概念
本字/假借字 母字/分化字 同形字 通用字 古今字 异体字 同义换读
汉字的结构形体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以及同语音语义的关系。
参考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BBS上有沈培老师讲义,很详尽,可参考。
二、音韵学
1 声调的演变:
1) 上古 阴 阳 入三声 分短长(王力先生说)
2) 中古 平上去入 四声 阴阳长调变平声,短调变上声;入长调变去声,短调为入声
3) 近古 阴平 阳平 上 去四声
平分阴阳: 浊声母阳平,清声母阴平(参考:全浊声母与仄声拼读作全清,与平声拼读作次清)
浊上变去: 全浊上变去
入派三声: 全浊入阳平,次浊变去, 全清变上
4) 现代 入全清变上派四声
附 从现代汉语判断古入声字七条
1/ b d g j zh z六不送气声母阳平字,绝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 别敌革急竹择
2/ ue韵母字绝大多数来自古入声,只有 嗟瘸靴 例外
3/ zhuo chuo shuo ruo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桌绰说若
4/ de te ne le ,ze ce se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得特讷勒责侧瑟
5/ bie pie mie, die tie nie lie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憋撇灭蝶铁捏列
6/ fa, za ca sa 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发扎擦撒
7/开韵尾文白两读,而意义上没区别的,例如:角脚麦脉剥薄落六没
剥薄没割黑屋服福伏熟粥缩哭幅斛仆叔淑菽麴秃扑辐掬蓿塾孰俗督赎捉出实失漆膝匹七悉戌蟋拂屈弗发歇突忽勃揭曰曷活钵脱豁泼撮八黠滑猾察杀辖瞎刷刮
2 声母的演变
帮滂并明 非敷奉微
知彻澄娘 端透定泥
照穿床审禅
精清从心邪
见溪群疑
影晓匣喻 来日
1) 上古 32字母系统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不分;端透定泥(知彻澄娘)不分;照穿床审分二三等; 喻三在匣
2) 切韵 35(36)字母系统 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分 (或泥娘不分)
3) 宋人 36字母系统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分;照穿床审分二三 和;泥娘 分(不变); 喻三四 合
4) 元人 20字母系统 并奉澄定床禅从邪群匣 全浊入清 全浊声母与仄声拼读作全清,与平声拼读作次清; 知彻(照穿) 合; 泥娘 合;影喻疑 合; 非敷 合
5) 现代汉语 22声母系统 微 与影喻疑 合; 从 精清心|见溪晓 增出 激栖息(jqx)
3 韵母的演变:
注意分清概念,韵类,(韵母,韵/韵目),韵部
1) 上古 30韵部 考据派 和 审音派
2) 切韵 206韵(160韵)61韵部 孙愐 唐韵 陈彭年 广韵
陈澧 系联法
3) 丁度 集韵 礼部韵略 108韵 平水人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金人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张天锡《草书韵会》宋末 阴时夫《韵府群玉》106韵
4) 词韵 清人 戈载《词林正韵》19韵部
5) 元曲韵 周德清 《中原音韵》19 韵部
6) 近现代 北方曲艺 十三辙 13 韵部
4 等韵学
等呼 宋 二呼八等 近代 四呼 五音七音
摄 等韵图 郑樵《七音略》 无名氏《韵镜》
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包括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三个部分。
参考书目 王力《汉语音韵》 唐作藩 《音韵学教程》 北大中文系 《现代汉语》
我们提供历年官方完整版真题,有意者联系北外对完汉语之家qq1204859701
三、训诂学
1 训诂学
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具体情况,提出训诂的原则和方法,综合运用文字、音韵、词义、语法学,解释古代语言。广义:文献语言学;狭义,文献语义学。
2 训诂的方法
1) 互训:同义词近义词相互解释。推原:由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义界:下定义。
2) 声训:因声求义;形训:因形求义,从字形推求造字本义;义训:直陈语义;观境为训:据境索义
3) 当为:改正错字;读如,读若(《说文》):注音;读曰,读为:明假借,旧曰“破读”。
3 声训
1) 区分字义与词义,说明望文生义的原因
2) 语音语义的关系:音义结合成词,本来没有必然联系;同音不一定同义;同义不一定同音;同音词可能意义相近
3) 因声求义:声近义通是大量存在的事实,声同义殊的原因之一是来源不同;由义声音,由音去义;依音破字
4) 声训的意义:四声别义;依音破字,通假;声符共训(右文说),求语源;通转语;从事物状态或作用上说明命名之意
转语:因时地不同和其它原因而语音有转变的词,有的义不变,有的义变而分化为不同的词。两个条件,声音相转,意义相近。清人所谓一声之转,声纽同一的情况下,语音发生了转变。声纽不同称为变转或异位之转。
望文生训: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词义有时和字义不一致,尤其是字义使用的假借义或者单纯音素的时候,如果依照字的固定字义解释,就会望文生训。
4 通转条例:双声叠韵
1) 双声相转:有正纽双声(同纽)和旁纽双声(同一个发音部位)
2) 叠韵相转:对转,阴阳同入而相转;旁转,阴阳入同声部类相近而相转
旁对转,对转后旁转
5 专著
《尔雅》 晋 郭璞注 宋 邢昺疏 清 邵晋涵 尔雅正义 郝懿行 尔雅义疏
《释名》东汉 刘熙 《广雅》魏 张揖 清 王念孙 《广雅疏证》
《转语》清 戴震 《文始》 近人 章炳麟
《读书杂志》 清 王念孙 《经义述闻》王引之
《群经平议》 《诸子平议》 《古书疑义举例》清 俞樾
《恒言录》清 钱大昕 《通俗编》 清 翟灏
《辞通》 近人 朱起凤 《果裸转语记》清 程瑶田
《助字辨略》 清 刘淇 《经传释词》清 王引之 《词诠》 近人 杨树达
《方言》西汉 扬雄 《续方言》 清 杭世骏
《一切经音义》 唐 玄应 慧琳 辽 希麟《续一切经音义》 《华严音义》唐 慧苑
《说文解字》东汉 许慎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说文句读》王筠 《说文义证》桂馥 《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
《字林》 晋 吕忱 《玉篇》 陈 顾野王 《类篇》 宋 司马光、王洙
《字汇》明 梅膺祚 《正字通》明末 张自烈
《康熙字典》清 张玉书 陈廷敬 《经籍纂诂》清 阮元
《匡谬正俗》唐 颜师古 《干禄字书》唐 颜元孙 《龙龛手镜》辽 行均
参考 洪诚 《训诂学》 陆宗达 《训诂简论》 董洪利 《古籍的阐释》
周大璞 《训诂学初稿》 赵振铎《训诂学纲要》
四、目录学
1 国家目录
汉 《别录》刘向 《七略》刘歆 已佚
魏 《中经》魏 郑默 已佚
晋 《中经新簿》晋 荀勖 已佚 四部
晋 《元帝四部目》 东晋 李充 已佚 四部同现代顺序
隋 《开皇四年四部目录》隋 牛弘 已佚
隋 《大业正御书目录》隋 柳(巧上言下) 已佚
唐 《群书四录》唐 阴践猷 已佚
唐 《古今书录》唐 毋煚 已佚
宋 《崇文总目》宋 王尧臣 已佚 有辑本
宋 《秘书总目》宋 孙觌 已佚
宋 《中兴馆阁书目》宋 陈骙 已佚
宋 《中兴馆阁续书目》宋 张攀 已佚
明 《文渊阁书目》明 杨士奇 今存
明 《内阁藏书目录》 明 张萱
清 《四库全书总目》清 纪昀 今存
清 《天禄琳琅书目》正 于敏中 续 彭元瑞 今存
2 史志目录
《汉书 艺文志》《隋书 经籍志》《旧唐书 经籍志》
《新唐书 艺文志》《宋史 艺文志》《明史 艺文志》
3 私家目录
南朝 宋 《七志》王俭
梁 《七录》阮孝绪
隋 《七林》许善心
宋 《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
蜀中传刻本四卷 杜鹏举刻 信安郡守游钧刻姚应绩二十卷本 衢本二十卷
宜春郡守黎安朝 赵希弁刻 袁州本四卷 附志一卷 后志两卷 考异一卷
雕版印刷,体例分经史子集四部,四部又分四十五小类,书前有作者自序、全书的总序;四部之前有大序,小类中二十五类有小序,小序编排在该类第一部书目解题后。每部书有提要,包括介绍成书的背景原委,说明书籍的体例、内容;考订真伪;介绍版本情况;概述一书大旨;介绍作者生平事迹;补充轶闻逸事;品题是非等。
清 陈师曾刻袁本 汪阆源刻衢本 王先谦刻衢本校之袁本 张元济刻袁本
宋 《直斋目录解题》陈振孙
宋 《遂初堂书目》 尤袤
4 目录的体制
书名、小序和解题是目录书体制基本结构的三要素。
5 目录学的作用
掌握古籍总的基本状况;了解图书本身的状况;粗知学术源流;指示门径和辅导读书
6 目录的类型
编撰体制(国家,史志,私人目录)
内容(综合〈藏书,地方,丛书,初学目录〉,专门目录〈专科,释道,经籍,史籍,文艺,其他〉,专书目录)
研究古籍的分类,编目与著录的学科。
参考 来新夏《目录学浅说》 高路明《目录学与学术研究》高老师的书就是课上讲义
五、版本学
1 版本学的目的、内容
读书学习;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古籍整理
版本理论;版本学史;版本现象;版本鉴别方法
2 版本学史
宋 三家目录 岳氏《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明 胡应麟 《经籍会通》
清 钱曾 《读书敏求记》 孙从添 《藏书纪要》
《天禄琳琅书目》正 于敏中 续 彭元瑞
黄丕烈 《百宋一廛书录》《百宋一廛赋注》《求古居宋本书目》
《士礼居藏书题跋》《荛圃藏书题识》《荛圃刻书题识》
张金吾 《爱日精庐藏书志》 钱泰吉《曝书杂记》
清末四大藏书家
杨守敬《日本访书记》张之洞《书目答问》
叶德辉《书林清话 余话》 钱基博《版本通议》
3 古书用纸及装帧
用纸 第一阶段 东汉至隋唐五代 麻纸为主,皮纸次之
第二阶段 两宋 皮纸为主,麻纸次之,后期出现竹纸
第三阶段 元至清末 竹纸为主,皮纸次之;其中明初至嘉靖,皮纸为主,竹纸次之
装帧 (简策,卷轴)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4 版式:版面的安排方式
天头、地脚、边 版框(边栏)、界行 版心、鱼尾,象鼻,黑白口 书耳 行款(行格)
版心三部分:上部:叶面字数,后多题书名;中部:书名,卷次,页数;下部:刻工名,后多题斋堂号或丛书总名
5 版本类型
出版时间(宋本);出版地(建本,浙本,蜀本);出版者(家刻本);出版印刷情况(写本,活字本,初刻本);版本形态(卷子本,线装本,毛边本);书的内容(全本,注本);版本价值(善本,孤本,书帕本);版本流传(xx藏本)
刻本(仿刻本,影刻本,覆刻本),写本,抄本,拓本,活字本/聚珍本,套印本,批校本,稿本 朱(蓝)印本,百衲本,巾箱本(袖珍本),书帕本
官刻本,坊刻本,私宅刻本,家刻本,自刻本,经厂本,内府刻本,藩刻本,监本,殿本,局本
官刻书主要 两宋 国子监;元 秘书监下 兴文署、广成局;明 两京国子监;清 武英殿
6 善本标准
三性九条 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
7 版本鉴定的一般方法
考证法,直观法,对勘法
校勘在版本学中的地位:出善本;别优劣,辨真伪;判源流,定版本
8 版本源流及版本系统
版本源流是同一部书的各种版本之间的发生、发展和渊源递嬗关系。
版本系统是同一部书的某些版本具有相同一些特征而划分,对版本系统称往往根据其祖本。
祖本是某一版本系统所自出的最早本子。
版本是一部书的各种实物形态。
9 历代刻书的特点和评价
宋代:版式:多白口,四周单边,晚期出现细黑口,左右双边
字体:四川宗颜,福建学柳,两浙崇欧
避讳:避讳甚严
宋本多善:北宋好于南宋;浙本最善;蜀本次之;建本最差
元代:黑口,赵字,无讳,多简(体字、俗体字)
次于宋本:兴文署最有名,各级路学和书院最好,坊刻最差
平水本最好,浙本次之,建本最差
明代:明初至正德:黑口、赵字、继元
嘉靖至万历:白口、方字、仿宋
万历后期至崇祯:白口、长字、有讳
初中期较好,晚期较差;嘉靖以前,江苏吴中最好,万历以后浙江湖州、新安,安徽徽州质量较高,福建刻本最多,质量最差
清代:较好,道光以后质量下降
10 版本目录
简录式版本目录:大量
罗列式版本目录:宋 尤袤 《遂初堂书目》 邵懿辰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莫友芝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张之洞、范希增《书目答问补正》
孙殿起、雷梦水《贩书偶记 及续编》
提要式版本目录:钱曾 《读书敏求记》 《天禄琳琅书目》正 于敏中 续 彭元瑞
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荛圃藏书题识》《荛圃刻书题识》
瞿镛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杨绍和 《楹书隅录》海源阁
丁丙 《善本书室藏书志》小八千卷楼
陆心源 《仪顾堂题跋》 皕宋楼
缪荃孙 《艺风堂藏书记》
傅增湘 《藏园群书题记》双鉴楼
王重民 《中国善本书提要》
莫友芝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纪要》
张元济 《涉园序跋集录》《宝礼堂宋本书录》
书影式版本目录 杨守敬 《留真谱》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潘承弼 顾廷龙编
《中国版本图录》北京图书馆
《善本书影》上海图书馆
《清代版刻一隅》黄裳
《文学山房明刻集锦初编》 江静澜
参考 姚伯岳《版本学》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 曹之《古籍版本学》
戴南海 《版本学概论》
六、校勘学
1 校勘学重要著作
唐 郭京 《周易举正》
宋 张淳 《仪礼识误》 毛居正《六经证误》方崧卿 《韩集举正》 洪兴祖《楚辞补注》
岳氏《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彭叔夏《文苑英华辩证》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南宋 洪迈 《容斋随笔》 王应麟《困学纪闻》
近代 陈垣 《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 张元济
2 对校学派和理校学派
对校学派:以卢文弨、顾广圻为代表,注重版本依据,异文比较,强调保持原貌,主张说明异文正误而不做更改。继承宋学。强调依据接近原版的版本为校勘依据。贡献在于说明版本依据原则。不校校之,流于保守。
理校学派:以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和俞樾为代表,要求广泛搜集包括包括版本以外的异文材料,根据本书义理,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考证异文正误,明确主张订正刊误,敢于改正误字。继承汉学。贡献在于总结校勘方法和归纳校勘通例方面。戴震提出以考订异文,段玉裁提出“底本之是非”,“义理之是非”;“以孔还孔,以贾还贾”等观点理论。王氏父子总结了大量校勘通例,促使校勘学形成体系。俞氏继承王氏父子,促进了古代校勘学形成。
3 校勘古籍的任务是存真复原。古籍有基本构成,简单重叠构成和复杂重叠构成。
简单重叠构成例:《墨子》—>汉三家合本—>清儒注疏《墨子间诂》 孙诒让
复杂重叠构成:《诗经》—>四家诗—>郑注—>孔正义(历代注疏)
4 校勘方法
1) 对校法:同书不同版本对读,校勘异文。
2) 本校法:以本书前后互证,校勘疑误。
3) 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引他书以及为他书所引者校勘。
4) 理校法:根据本书义理,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考证异文正误。
理论实质:分析与考证。
5 校勘通例
疑误与异文,致误原因
异文:误字、脱文,衍文,倒文或乙文、错简。
6 校勘步骤
了解基本构成和流传情况;了解基本内容和结构体例;了解基本问题和语言特点;
搜集他书资料,汲取前人成果;对校各本,列出异文,发现疑误;
分析异文,解决疑误,审定正误
7 出校原则
根据异文的质量和疑误的价值,从义理和证据两个方面,无本不改。
8 校勘学
研究对象是古籍的校勘,目的和任务是总结历代学者校勘古籍的经验,研究校勘古籍的规律和法则,为古籍校勘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 倪其心 《校勘学大纲》 管锡华《校勘学》
七、古文献学史
1 绪论
古文献学:
1) 是一门搜集、整理、研究、利用古典文献的学问
2) 以古典文献的形式内容和整理的各个环节为骨架,构筑了所需要的古典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古代文化历史知识等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3) 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中国古文献学史特点:
源远流长;以经学为中心;主要分两派:考据学派和义理学派
考据学派:从语言文字、名物典制等的考据入手,以求掌握古文献的本来意义,恢复古文献的原始面貌,为古文献学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义理学派:往往摆脱语言文字,为我所用,穿凿附会,甚至任意篡改,强就我意,只能产生背离古文献本义借题发挥的新的思想成果,成为思想史研究的对象。
对于某一学者,可能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只是侧重点不同
古代文献学史分期概论:
先秦:古文献学的初创时期
两汉:是成熟时期,既有以义理为主的经今文学派,又有以考据为主的经古文学派
魏晋南北朝:北方承汉朝古文学考据余续,南方受玄学影响较大,出现义疏之学,喜谈义理。并且由于语言文字发展,出现了知今昧古、以今类古的倾向。
隋唐:因循,集成,而较少开创。唐疏形式上继承了义疏之学,内容仍以考据为主。史注承袭魏晋以考据为主。
宋元明:疑辨思潮兴起,以理学为代表的义理之学为主,同时考据学也不断发展。
清:前期考据学大盛,形成以小学为主的一代朴学,宋学未成气候。近代,今文经学一度兴起,但古文学一直是占优势的。
汉、唐、宋、清是四个重要时期,形成汉学、宋学两大传统。
2 先秦
孔子与六经:
多闻阙疑,择善而从,无徵不信;崇尚平实,排斥虚妄;为我所用,开儒家穿凿附会先河
孟子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尽信书,不如无书;服从政治目的
荀子
正名篇的训诂学贡献:词义的社会性;词语的地域性;语词和词义的历史性;单名兼名共名别名
韩非子
解老喻老:解老侧重训诂诠释;喻老侧重事类例释;老子篇次不同;参会己意,批判继承;较早诸子注释
3 两汉
汉注(非经注):赵岐《孟子注》;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
经今古文学:
1) 写本不同:字体不同;字句不同;篇章不同
2) 说解不同:说解内容不同,不仅表现名物训诂,尤其表现在事实典制方面;说解侧重不同,今文微言大义,夹杂讖纬,古文训诂。
3) 宗旨不同:今文经世致用,古文解释古书,学术性较强
今文学提供思想史重要资料,古文学提供文献学重要经验和成果。同对后世影响很大。
讖纬:讖指宣扬天命迷信的预言、秘籍,纬书以讖说经,以经证讖,假托经文经义,附会人事吉凶。
董仲舒:今文学代表:微言大义;阴阳灾异,天人感应;通经致用;训解牵强附会
司马迁:保存了古代文献;文献考辨方面的成就和局限;文献诠释方面的成就和问题
以训诂代本字:在引用古代文献资料时,常常对古奥艰涩的字句今行译释,为古文的解释、翻译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有的是对译,有的是意译,有的诗增文译释。
刘向、刘歆:校勘、目录、辨伪学的成就,主要创立了目录学。
王充:辨伪:驳斥讖纬和天人感应;辨儒家圣贤立说之伪;考辨群书之伪;实事求是的辨伪方法
许慎:《五经异义》的价值;《说文解字》:视小学为基础;文字方面,著录形体,研究结构,创建部首分类;音韵方面,保存音韵资料;训诂方面,以义训为主,兼用形训和声训
郑玄:经通今古,兼通博采;经通小学,长于训诂校勘;辨章学术,综考六艺(《六艺考》、《三礼目录》、《诗谱》)
先郑后郑:先郑:东汉郑兴、郑众父子,尤指郑众;后郑指郑玄
4 魏晋南北朝
玄学:援道入儒,阳儒阴道 三个时期:贵无(何晏,王弼),崇自然(稽阮),崇有(向秀、郭象) 文献学上牵强附会的义理学 义疏体
语言文字学:反切:孙炎(叔然),韵书; 音义体
晋 吕忱《字林》 梁 顾野王 《玉篇》;晋 郭璞 《尔雅》《方言》注 魏 张揖《广雅》
古文重兴,今文衰落;南北学异
史注二体兼备:刘知几《史通》:训诂解释、广异补阙
汲冢竹书:荀勖、和峤;卫恒;束晳:《竹书纪年》《穆天子传》《汲冢周书》
何晏、王弼:玄学创始;何晏 《论语集解》创集解体;王弼 注《老子》《周易》黜象申义;忘言忘象
虞翻、王肃:力诋郑学;王肃:多涉伪造:伪古文尚书、孔子家语,孔丛子
韦昭、杜预:《国语解》;《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望文生训:
1) 通假:“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牾,逆生难产。――杜预
2) 连绵词:犹豫;狐疑--颜之推
3) 增字解经:“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恶之易长,实为恶之蔓延――杜预
史注集解:裴骃;晋灼;臣瓒
史料补注:宋裴松之《三国志注》;梁刘昭《后汉书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颜之推:最高水平;精通小学,以为基础:四声别义,破通假;长于考据;精于校勘,金石证实;偶及辨伪
5 隋唐五代
语言文字:字样学:颜元孙《干禄字书》 张参《五经文字》唐玄度《新加九经字样》
南唐 徐锴 《说文解字繫传》
陆德明:《经典释文》:考清著述源流;注释内容丰富,体例严密;精于校勘
九经疏: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杨世勋;疏不破注;因循,集成,少有开创。
颜师古:《匡谬正俗》《汉书注》:广收成果;精于小学;擅长校勘;考证得失兼存
李善:《文选注》:集成开创;详于释事;精于辨字、注音、释义;擅长校勘;小传和解题精当;征引博赡,体例严明
旧有“释事忘义”之讥,乃偏见。释义包含典故和词语,李注未忽略,只是侧重点不同;李注侧重释事,正是抓住了注诗文的主要矛盾。
刘知几:《史通》:开六经皆史先河;史部目录学创通;考证辨伪,破信伪传统
司马贞,张守节:史记三家注: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 重考辨,精校勘;张守节《史记正义》:详音义,长考证,尤其地理。打破疏不破注传统。
李鼎祚 《周易集解》
6 宋辽金
欧阳修,曾巩:欧:《集古录》《崇文总目》;曾:目录校勘
王安石:新学,三经义(诗书周礼)《字说》
郑樵:考据、编纂成果宏富;辨伪;目录学;文字音韵
洪迈:《容斋随笔》:义理考据并重;纠谬、辨伪;金石材料参证;文字音韵、训诂校勘
朱熹:义理考据并重;考辨群书,纠谬、辨伪;重视校勘;说解简明
审辞气:训诂注意语法方面,包括词法句法等。
校勘:廖莹中、岳氏《刊正九经沿革例》:考证刊刻源流,广校众本;审定字体;据注疏校正文;审定音释;考定句读、标明圈点;附以考异
张淳 《仪礼识误》 毛居正《六经证误》 方崧卿 《韩集举正》 洪兴祖《楚辞补注》
彭叔夏《文苑英华辩证》 刘颁《两汉书刊误》吴仁杰《两汉书刊误补遗》 沈揆《颜氏家训》
王应麟:《困学纪闻》《玉海》:兼容并蓄,广求遗说;擅长考证;辨伪辑佚;校勘注释
王若虚:考辨史实;训释、校勘、断句;辨伪;分析义理,折衷汉宋,以意逆志正确运用
7 元明
胡三省:《通鉴注》:史实考证;地理考证;制度考证;校勘训释
王守仁:割裂文与道;鄙弃训释、考证;单凭胸臆穿凿附会
杨慎:《丹铅录》《谭苑醍醐》:重视小学考据;通小学,音释创获;精于校勘;考证博赡
焦竑:《笔乘》:重视小学,长于订误校勘;注重考证;杂糅儒释道
陈第:《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读诗拙言》:彻底破叶音说,昧于古声;考据严谨
宋濂:《诸子辨》考辨先秦至宋四十余子
梅鷟:《尚书考异》:考察传授源流;揭示篇什割裂;考察材料依傍和补缀;从文章体例考察;从文字风格考察;从史实考察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 考辨群书;揭示伪书原因和复杂性;系统总结辨伪方法(源流、传授、同时异时他书称引、体裁、史实、作者、传人)[文字、思想];对四部伪书给出估计 考辨四部一百多种
方以智:《通雅》《物理小识》:唯物主义;精通小学(因音求义,謰语);擅长考据
8 清及近代
乾嘉学派按照地域和师承分为三个学派:
吴派:擅长经史,博详,宗汉近于佞汉。主要学者:惠周惕,惠士奇,惠栋,王鸣盛,钱大昕,余萧客,江声,顾广圻,汪中等;
皖派:擅长经子、小学,专精,不佞汉,宗古求是。主要学者:江永,戴震,金榜,孔广森,卢文弨,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
浙东学派:以史学为主。主要学者: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
清晚期今文经学:由学术到议政。庄存与《春秋正辞》,刘逢禄《春秋公羊经传何氏释例》,考证法研究今文经学,宋翔凤《左氏春秋考证》。分为两岐:经学研究派:魏源,邵懿辰,王闿运,廖平,皮锡瑞;议政变法派: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
宋学:主要有:孙奇逢、李嵎、陆世俗等。
文字学:说文四大家:金文和甲骨文。音韵学:古音学。训诂学:因声求义,贯群经,随文释义;分本义、引伸义、通假义(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说文句读》《说文释例》王筠 《说文义证》桂馥
《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
目录版本学:私家目录。校勘学:理校学派和对校学派。
辑佚:永乐大典辑佚;余萧客《古经解钩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顾炎武:考古求真,古音学成就《音学五书》,考古派;金石学成就
黄宗羲:辨伪;史籍编撰整理《明儒学案》;《明文海》 王夫之:训诂考证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篇数篇名;佚文文字之异;探源用材;篇章分合;史实典制等
胡渭:《禹贡锥指》《易图明辨》 姚际恒《九经通论》《古今伪书考》经史子91种
惠栋:崇尚汉学《易汉学》;兼治史学《后汉书补注》;重视辨伪;长于考证
王鸣盛:崇汉弃宋;重视史学《十七史商榷》;考辨校勘《蛾术编》
江永:考证礼学地理;古音学《音学辨微》,审音派,“数韵共一入”
钱大昕:宗汉排宋;重视小学,古音学:古无轻唇、舌上音,“声义相转”;校勘;考证《十驾斋养心录》《廿二史考异》
戴震:小学:贯群经,本六书《声韵考》、《声类表》;考证《考工记图》;天算地理;训诂考证义理合一
段玉裁:小学:形音义;《六书音均表》;训诂:因音求义;随文释训;辨字义
古书通例;校勘《十三经校勘记》,底本之是非,立说之是非,以贾还贾,以孔还孔;
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 王引之:《经传释词》《经义述闻》
小学:古音学,一声之转;校勘;总结规律,归纳条例
卢文弨:《群书拾补》,校勘:校是非与校异同,相形而不相掩
顾广圻:《思适斋集》,重视旧本不迷信;考察版本系统源流;不校校之
章学诚:《文史通义》:学术宗旨源流,古今目录体例;《校雠通义》:古籍目录、校勘、辑佚
六经皆史:唐 刘知几;宋 陈傅良; 明 王守仁、李贽 清 章学诚、龚自珍、章炳麟
经非尊称,本为典章史事
目录学:叙录,分类;以类求书,因书究学;
互著:于有关的部次一书重复互载;别裁:根据内容,裁篇别出,入载他类
如《管子》既入道家又如兵家,是为互著;其《弟子职》篇如经典小学,是为别裁
校勘学:广搜众本;编制索引;专家校勘
崔述:《考信录》:分析伪说等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考信和辨伪结合,辨伪书;不宋不汉
龚自珍:兼宗汉宋;《五经大义终始论》《春秋决事比》《古史钩沉论》;辨伪,目录,校勘,金石
魏源:《诗古微》《书古微》;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俞樾:《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审辞气,正句读,归纳条例
孙诒让:《契文举例》《札迻》 古文字,证经;《墨子间诂》《周礼正义》
章炳麟:《文始》同源词研究;古声韵;《国故论衡》;古书校注体例
王国维:《古史新证》,小学,目录,版本,校勘,辑佚《古本竹书纪年辑佚》
二重证据法:以考古文献和历史流传文献互证。
参考 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
八、典籍及其他
1 类书
抄集群书词、句、段、篇,分类编排,以供查检的工具书。
魏 王象 《皇览》
唐 虞世南 《北堂书抄》 欧阳询《艺文类聚》 白居易 《白氏六帖》 徐坚《初学记》
宋 李昉 《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王钦若《册府元龟》 孔传《白孔六帖》王应麟《玉海》
明 解缙 《永乐大典》 俞安期《唐类函》
清 张英《渊鉴类函》 陈梦雷,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 张玉书《佩文韵府》
张廷玉《骈字类编》《子史精华》
2 出土文献
甲骨文 殷商和西周 1899 王懿荣
金文:欧阳修《集古录》 赵明诚《金石录》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吴大澂《愙斋集古录》
简:银雀山汉简 孙子、孙膑兵法 尉缭子 六韬 等
帛:马王堆汉墓帛书 老子甲乙本 周易 战国纵横家书等
石刻、盟书、玺印、砖瓦文字等
3 二十四史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汉书》 东汉 班固
《后汉书》 宋 范晔、晋 司马彪
《三国志》 魏 陈寿
《晋书》 唐 房玄龄
《宋书》 梁 沈约
《南齐书》梁 萧子显
《梁书》 唐 姚思廉
《陈书》 唐 姚思廉
《魏书》 北齐 魏收
《周书》 唐 令狐德棻
《北齐书》唐 李百药
《隋书》唐 魏征
《南史》《北史》唐 李延寿
《旧唐书》 后晋 刘昫
《旧五代史》宋 薛居正
《新唐书》 宋 欧阳修、宋祁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宋史》《辽史》《金史》元 脱脱
《元史》 明 宋濂
《明史》 清 张廷玉
《清史稿》赵尔巽
《新元史》柯劭忞
4 十三经注疏
《诗经》《毛传郑笺》 唐 孔颖达 《正义》
《尚书》《伪孔安国传》 唐 孔颖达 《正义》
《礼记》《东汉 郑玄注》 唐 孔颖达 《正义》
《易经》《魏 王弼 晋 韩康伯 注》 唐 孔颖达 《正义》
《春秋左氏传》《晋 杜预集解》 唐 孔颖达 《正义》
《春秋公羊传》《东汉 何休注》 唐 徐彦 《疏》
《春秋谷梁传》《晋 范宁注》 唐 杨士勋 《疏》
《周礼》《东汉 郑玄注》 唐 贾公彦 《疏》
《仪礼》《东汉 郑玄注》 唐 贾公彦 《疏》
《论语》《魏 何晏集解》 宋 邢昺 《疏》
《尔雅》《晋 郭璞注》 宋 邢昺 《疏》
《孝经》《唐玄宗 注》 宋 邢昺 《疏》
《孟子》《汉 赵岐注》 宋 孙奭 《疏》
5 文史要籍都很重要,历史要籍最重要,文学要籍要注意名注本,哲学要籍次之
王树民 《史部要籍解题》 柴德赓《史籍举要》张舜徽 《史学名著解题》
中青社 《古代文学名著解题》
6 文化史、古代历史、要籍都考得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建议翻阅 《辞海 中国古代史分册》《辞海 文学分册》《辞海-文化体育分册》
[详解]文字学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一、 汉字的形体变迁
关于字形,应该分为两方面来看:第一是字体的变迁;第二是字式的变迁。字体是文字的笔划姿态,字式是文字的结构方式,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大致说来,汉字的古今字体只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刀笔文字,其笔划粗细如一,不能为撇捺;第二类是毛笔文字,其笔划能为撇捺,粗细随意。甲骨文、金文、小篆等,都属于第一类,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都属于第二类。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殷墟文字”,“殷契卜辞”等。它是殷代的人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关于卜卦的文字(“契”就是刀刻)。甲骨文是殷代王朝所用的,字体和金文稍有出入。现在我们所能看见的是商王盘庚从黄河以南迁到黄河以北的时候起,到商纣亡国的时候的甲骨文。时间约在公元前1401——1122年。甲骨文时代最古,但是被发现最晚,1899年,河南安阳县西五里的小屯第一次发现甲骨文。这是因为洹河的河岸被河水所蚀,那些龟甲、兽骨才暴露出来的。后人继续发掘,越聚越多。大家认为小屯一带就是殷代王室的故墟,所以甲骨文又叫做“殷墟文字”。
甲骨文字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汉字较完整的体系。这些汉字是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由于古代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很低,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产生了迷信思想。殷商时代,商王室异常迷信,每有举动事先必占卜吉凶祸福。占卜完毕负责占卜的人把烧过的龟甲、兽骨的裂纹根据所谓的天意所赐给的吉凶,翻译刻划在甲骨上,存档待查,因此甲骨文又有卜辞之称。这些刻有文字的甲骨,从一八九九年的河南安阳附近的小屯发现至今已发掘出十几万片,记有不同的单字四千多个,以考释出的有一千多个。甲骨文中有象形、会意、形声字,象性和会意,形声字的象形都分部跟图画比较接近,有称“契文”、“殷墟文字”,笔划瘦硬方直,大小不一,不讲究形款,形体不固定,不统一,写法不止一种。
金文:原来叫做钟鼎文,因为这种文字多数刻在鼎上和钟上。后来大家觉得不限于钟鼎,所以改称金文。古人把铜铁都叫做金,金文实际上时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刻在铜器上,这种行为叫做“铭”,所以金文又称“铭文”。金文大约是吉祥的话(“吉金”)、庆功的话或自勉的话。金文的时代是从商代到六朝,共两千多年。但引起文字学家最大兴趣的只是先秦的金文。金文之外,还有玺文和货币文。玺文就是图章上的文字,货币文就是货币上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和金文大同小异,不必细述。
它的字体结构齐整些,笔画也简化些。这表明金文是对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简化发展的结果就使原来象形意味很浓的文字渐渐向现代文字演变。金文也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未定形的汉字,是我们研究汉字形体的重要资料。
大篆:又称为籀文,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国的文字,除《说文》中保留这种文字外,陕西凤翔发现的十个鼓形石上用籀文刻着十首四言诗,叫石鼓文。籀文形式上的特点是字体匀称,笔势圆转,多迭体字,字形基本固定了。
小篆:战国时代,列国割据,文字不能统一。所以许慎《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