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下半年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第三批.docx
下载文档

ID:3276823

大小:727.70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2-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7 下半年 初中 美术 教师 资格证 面试 精选 第三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介绍招贴的历史导入新课 世界上最早的招贴:世界上最早的招贴是3000年前埃及的一张寻人启事,内容是重金酬赏追捕一个逃跑的奴隶。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 宋朝上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一张铜刻板印印刷广告。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比英国的印刷广告早400年。 (二)欣赏设计,直观感知 1.什么是招贴 广告是一种张贴在公共场合,传递信息,以达到宣传目的的印刷广告方式。招贴是一个在眼前跳跃的平面,为了吸引人而进行的张贴。 2.招贴的分类 欣赏优秀的招贴作品,提问招贴分类? 教师总结分类为:商业类、公益类、文化类、政治类、旅游类。 (三)环环相扣,具体分析 1.招贴的构成要素 (1)提问:招贴的构成要素? 图形、文字、色彩。 (2)具体讲解各个要素。 图形:分为具象图形、抽象图形、漫画卡通图形。 文字:文案设计,字体设计 色彩:注意颜色的搭配。 (3)提问: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作用? 图形是画面视觉主体,通过个性的图形图像直接传达信息观念。引导视线到文字,与人们产生共鸣。 (4)色彩与心理的关系 出示红、黄、蓝、绿、紫、橙、黑、白等色彩色块,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由色彩你联想到什么? 色彩分为:底色、主题色、辅助色。 2.欣赏作品讲授招贴的表现手段? 想象、夸张、比喻、象征、拟人、讽刺。 (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1.运用所学知识手绘美丽家乡招贴一张。 要求:手绘在A4纸上。符合海报的基本要求,色彩搭配合理,内容扣题,有一定的内涵。根据策划方案进行招贴广告的创意构思,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设计思路和色彩设计方案,合作完成招贴设计。 2.学生活动与创作。 学生动手实践期间,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错,积极与学生互动。 3.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开展“美丽家乡”展览会,引导学生当一回解说员,主动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内容构思等进行自评,同学之间赏析设计,从画面效果、立意、色彩等方面进行互评,最后,教师从创意、技法、用色等方面进行总评,指出作品亮点和问题,语言多以鼓励为主。 (五)总结回顾、小结拓展 1.教师以提问式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重点。 2.搜索生活中有意思的招贴。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招贴设计的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了解招贴的三要素,是通过图形、文字和色彩构成,能够设计一个新颖的招贴设计。注意在设计的时候,招贴的构图设计,作品新颖性的体现。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因此,对本节课的招贴设计,我会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招贴以及它的创作手法,从而设定这样的教学重点。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构思图案、设计草图等步骤,来让学生感受“设计在先、制作在后”的设计过程,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我会在本节课中有意识地渗透设计理念、引导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能力。 2.招贴的发展 【参考答案】 随着今日的宣传媒介愈来愈多样化,招贴的宣传效率已渐渐下降。但是,随着80年代以后电子制版的出现,招贴设计师吸引了尖端技术,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引人注目的表现语言。招贴具有的许多优点是其他任何媒介无法替代的,直到今天,几乎世界上所有知名的视觉设计院校都把招贴设计作为视觉设计的最主要的学习内容。这是因为,招贴具备了视觉设计的绝大多数基本要素,它的设计表现技法比其他媒介更更适合作为基础学习的内容,同时,它在视觉传达的诉求效果上最容易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便于学习。学生有了招贴设计的基础,再进行其他媒介设计的学习,相对而言要比其他学习方法容易和有效率得多。 正因为招贴具备特有的艺术效果及美感条件,广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广告设计师,大多数都是因其在招贴设计上的突出表现而成名,从这种意义上讲,招贴设计的研究是成功广告设计家的必经之路。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引出新课 诗词导入,教师吟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是描绘什么的诗词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山水,诗人通过文字描绘出山水之景的美,那么画家笔下的山水景色又有什么魅力所在呢?进而引出课题《山石画法》。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欣赏感知 教师讲解山水画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中国绘画中,以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隋唐时代,山水画已经成熟;宋元以后,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的主要画种;从色彩上大致分为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和金碧山水。 2.具体分析 利用课件展示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画作中山石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近景画得具体,远处的山画得简略;近景墨色浓,远景的山墨色较淡。 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山石的画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石起手当分三面,表现体积,轮廓左右要有浓淡之分,表现阴阳向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很多皴法表示山石肌理,而这幅作品就是采用了披麻皴的技法,披麻皴的特点是:因其线条形状似麻披散的样子,基本型是略带弧度的松软线条。 3.教师展示多幅中国山水画,并引导学生分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山石的其他皴法和用笔特点。教师根据小组代表的回答进行总结:斧劈皴:皴形状如刀砍斧劈成的效果,表现石质坚硬,棱角分明的山石;以中锋侧锋用笔为主;折带皴: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 (三)示范讲解 1.教师演示 教师介绍水墨工具笔墨纸砚用法,演示山水画的绘画方法,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观和轮廓。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纹理。 (3)擦:皴的辅助手段,增加山石的纹理感。 (4)点:丰富山石体的内容。 2.课堂练习 用水墨和线条的形式表现山水景色(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并提醒同学注意卫生以及画石时注意石分三面,大小相间) 3.展示评价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创想。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山石的结构和皴法特点等方面交流评议,教师总结评议。 4.小结作业 (1)总结:中国山水画除了表现现实中的山水景色之外,更多的是寄自己的情感与画作之中。所以在构图上也要注意留白等。 (2)作业:同学们课下到博物馆的书画厅或是网站中观察其他中国山水画,了解不同构图所能传达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介绍几种常见的皴法? 【参考答案】 披麻皴:由参差松软的条形墨线组成,用笔要灵活,皴擦并用,注意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笔线长的称长披麻,笔线短的称短披麻。这种披法常用来表现土质山,或质疏松的岩石。董源多用披麻描写江南山水,淡墨轻岚,不装巧趣,具有浑朴自然的风格。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披麻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斧劈皴:即唐李思训所创之勾听方法,笔线遒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唐代的青绿山水多勾所而少破染,南宋的山水画家以斧劈皴用于水墨山水,加重了披染,出现水墨苍劲的风格,画斧劈皴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皱纹,再用淡墨渲染,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 折带皴: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元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喜画折带皴,用“渴笔”(笔头含水很少)画出,虚灵秀峭,极有艺术魅力。 荷叶皴: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 2.简要介绍山水画画法和步骤? 【参考答案】 首先要勾出整幅画的构图,安排好建筑、树木、天地、山石的位置,用淡墨勾出基本形状,分别进行皴、擦,表现质感和前后层次,再用淡墨完成点、染,最后着色。近处的石头、草坡先铺一层淡赭石,再染花青墨。远山用淡花青墨染出,不勾线。建筑、树木依照自然施以色彩,完成后题款用印。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国家宝藏”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视频中的展示的是什么作品?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踏歌图,教师继续提问画家如何用他的画笔来表现《踏歌图》的“寄情于景”的情怀的?引出课题——《踏歌图》 环节二:作品赏析 (一)直观感知 教师播放幻灯片画家人物图像,引导找出《踏歌图》的对于画家,并说一说对他的了解? 学生积极观察并回答。 教师总结:马远南宋绘画大师,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 (二)具体分析 1.教师出示作品《踏歌图》,学生赏析,并提出问题:画面描绘了的是什么场景?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画家表现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是典型的“马一角”风格,近景偏于一角。 教师继续提问:画面是怎样描绘的? 教师总结: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画得远近分明,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 2.教师展示《踏歌图》和《溪山清远图》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并提问2幅图在构图上有异同?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踏歌图》为边角之景,近景偏于一角,细致刻画,远景简练清淡。《溪山清远图》为半边之景,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 (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悟 教师继续展示《踏歌图》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提出问题:从作品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 环节三:实践练习,评议讨论 分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鉴赏一幅山水画作品? 学生积极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鉴赏山水画作品的首先要知识作品的时代,通过时代绘画特征感受画面内容,进一步推敲绘画技法以及绘画本身独特的风格形式。并对风格笔法(如:皴法)进行简单或深刻剖析。最后感受画面意境,从而了解作品背后所传达的情感,以及作品在绘画史上有何意义所在。并且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环节四:拓展提高,小结课业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山水画博大精深有一定了解,山水画的学习是学习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课题。课后请大家查阅关于作者的信息进行了解。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件美术作品是由内容与形式两部分组成的,从美术作品的构成出发欣赏作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的欣赏方法: (1)感悟式欣赏,“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同样,面对一件动人的美术作品,我们也会激情澎湃,任由思维驰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欣赏。这种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画面的观看方式比较适用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如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 (2)形式欣赏,在美术作品面前,最先观看到的是它的表面形。于是,从形式的角度来欣赏美术作品便成了最基本的方式。即从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美术语言出发对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分析和把握。 (3)社会学式欣赏,面对一件美术作品,我们不禁会问:画家为什么这样画?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这就是从社会大背景出发,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理解。 (4)比较式欣赏,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法去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手法,也可以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环境中,艺术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 美术作品的欣赏一般强调从形式出发去欣赏,又要对内容主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欣赏才有意义。所以,在欣赏活动中往往是两三种欣赏形式综合运用。 2.你怎么看待美术教学? 【参考答案】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而美术课程的学习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的有效手段。所以美术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激发创新精神。 第一,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梳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第二,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美术教学因该突出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观察、体验、构思、描绘、塑造、设计和制作等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人社会、关受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