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专版
2023
学年
中考
道德
法治
复习
方案
第四
部分
课时
训练
十六
科教兴国
创新
发展
试题
课时训练(十六) 科教兴国,创新发展
一、选择题
[2023·石家庄一模]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回答1-2题。
1.上述成就取得的主要条件是 (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③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④全面引进先进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以上成就的取得 ( )
①表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②表明我国科技整体水平领先世界
③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3·衡阳]历经十余年研究论证与施工建设之后,我国又一项世界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这表明 (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总体实力已位居世界前列
③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原创]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从2012年的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17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升至2017年的57.5%。科技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医院通过应用微信人脸识别技术对接公安系统,确保挂号者“人证合一”,市民通过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足不出户调解矛盾纠纷……回答4-5题。
4.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有利于 ( )
①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②推动经济发展
③改变人民生活
④提高工作效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时代发展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在 ( )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2023·威海]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立德树人,先后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深刻回答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这主要是因为 (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取得巨大成就
④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23·达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善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向好发展。我国重视乡村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因为 ( )
①力求使乡村孩子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④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8.[2023·石家庄新华模拟]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体制机制。这 ( )
①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会使我国迅速成为教育强国
③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
④表明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23·唐山路南一模]消费年年火,今年又添新意:年夜饭点外卖,省下更多时间陪家人拉家常;年货网上买,免去父母大包小包来回搬的辛劳;手机上预订机票、酒店,全家旅游过年说走就走……这折射出的是 ( )
①科技改变生活
②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③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人民更加重视亲情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原创]2023年6月13日,在浙江杭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双创”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进一步提升“双创”水平,更好发挥稳就业、促创新,增强新动能作用。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蓝图 ( )
①每个人都要抓住时代赋予的创造机遇,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②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③要鼓励大众采取一切方式和途径进行创新创业
④要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3·随州]从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到谷歌暂停部分业务往来,华为公司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针对美国的“打压”,华为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表示:美国的做法对5G没有影响,技术过硬是华为最大的底气。以上材料说明了 ( )
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②创新已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④我们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2.[2023·石家庄桥西模拟]“2023国际(中国)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大会”,于2023年11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行。本次大会以“创新·保护”为主题,立足中国、面向国际。下列说法符合大会主题的有 ( )
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②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创新要尊重他人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④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3.[2023·临沂]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全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快速增长,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国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
①是对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的保护
②可以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
③有利于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
④就是对公民荣誉权加强保护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2023·石家庄新华模拟]阿里云的“城市大脑”,可以修正城市运行中的故障问题;腾讯的AI医学产品,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科大讯飞的听见会议系统,可以满足各类会议的场景需要……很多智能创新产品,正在步入日常生活,进入千家万户,为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增添新动能、新元素。这说明创新的目的是 ( )
A.改变世界,改变人类命运
B.让世界为中国喝彩
C.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D.增强自信,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
15.[2023·北京]中学生小叶无意中把雨伞倒挂在围栏上,伞里接满了雨水。他想,北京那么缺水,要是能制作一个收集雨水、自动浇花的装置就好了,由此引发了他的创新设计。经过不断研究和反复实践,他发明的节水器获得国际青少年大赛一等奖。这说明 ( )
A.创新要善于思考,付诸行动
B.没有天赋的人不能进行创造
C.科技创新都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D.中学生在万众创新中发挥主要作用
二、非选择题
16.[2023·黄石]
近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据统计,2023年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20家,增长37.5%,有59家企业,87个产品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 079.3亿元,首次突破1 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材料一表明黄石市贯彻落实什么发展战略?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有何重要性?
(3)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什么意义?
17.[2023·秦皇岛海港二模]
迪拜沙漠,引入来自中国的“四维改良法”,要素物联网模组展示了神奇的魔力——水肥自动送达水稻根系部,土壤中渗出的多余水肥回收,返送至回收池供循环使用;地表装配智能喷洒系统,根据水稻不同时期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精确控制喷头和喷枪定时定量喷洒水分和养分……
由袁隆平带领的中国研发团队在阿联酋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初获成功,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实验种植水稻,按照合作计划,未来水稻有望覆盖阿联酋10%以上国土面积,形成大片“人造绿洲”,不但提升阿联酋粮食自给能力,而且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在将目光投向中国的这一新技术”“这将有助于改善沙漠生态,提升地区粮食产量”,中东乃至世界媒体纷纷赞叹中国。
(l)追根溯源。小小的种子创造中国“水稻奇迹”原因何在?
(2)立足科技。中东乃至世界媒体纷纷赞叹中国“水稻奇迹”昭示了哪些道理?
(3)中国担当。中国水稻走向世界、造福人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8.[2023·邯郸一模]
材料一 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向乡村和城乡结合部倾斜,大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适度稳定乡村生活,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和乡镇学校寄宿床位,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巩固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加快缩小县城内城乡教育差距,为到2023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城内城乡义务
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1)根据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分析材料一中的改革举措是为解决哪一具体矛盾提出的,这项改革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