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突发事件
应对
策略
论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曹顺(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摘要:高校突发事件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就高校突发事件的致因来说,主要有高校扩招后的安全隐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社会转型衍生的负面影响、国内外反华势力的渗透和破坏等。为了有效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必须做好事前预控、事中应对和善后处置工作。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概念;特征;致因;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0297(2012)03 0103 03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高校突发事件是由各种自然、人为或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或影响波及高校,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生活秩序乃至于对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冲击,需要相关部门快速应对和处置的紧急事件。从这个界定,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高校突发事件的几个构成要素:一是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很广泛,包括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其中由于大学生群体独特的社会敏感性,社会政治因素成为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这里所说的主体,既包括参与主体,如游行、示威等,也包括事件的影响主体,如食物中毒、校园火灾等。三是高校突发事件的“场域”主要是在高校内,或是发生在校外、但影响波及到高校。高校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很多突发事件都发生在校内,如打架斗殴、罢课罢餐等。但也不排除发生在校外但是影响波及高校的事件,如“上海大学生黄山遇险事件”等。四是高校突发事件导致的后果可能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也可能对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因而需要相关部门快速应对、及时处置。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分析高校突发事件内在涵盖了突发事件的某些构成要素,与一般的突发事件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作为一种主体特指的突发事件,它又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一)高校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突发性。高校突发事件往往是突然爆发,事前毫无征兆,出乎人的意料。尽管“在理论上,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各种矛盾由量的逐渐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某一契机的出现是事件发生的诱导因素”1。但是现实中,这一契机何时出现、出现的方式以及影响程度等都难以完全预测和把握。高校突发事件表现出很大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常常让人不知所措,陷入被动和恐慌。危害性。高校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对当事者造成的身心伤害或利益损失,如校园火灾、食物中毒事件中当事人受到的伤害;二是对当事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校园设施、学校声誉等造成的危害,如“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就对清华大学的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三是某些事件影响广泛,对整个社会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危害。紧迫性。高校突发事件往往突然发生,令当事者措手不及,同时带来一定的身心伤害或利益损失,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和处置,很可能会产生叠加的危害后果。因此在事件发生后,需要相关部门快速应对,及时处置,积极化解矛盾和危机。持久性。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突发事件发生后一经报道便会被广泛传播,引起社会的持续关注,产生持久影响。另外,即便突发事件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但还有很多善后工作需要处理,它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上的创伤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其影响具有持久性。(二)高校突发事件的个体特性社会敏感性。高校作为国家高科技、高层次人才的培第 12 卷 第 3 期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 年 6 月Vol 12 No 3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n 2012*收稿日期:2011 11 04作者简介:曹顺(1987 ),男,安徽合肥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09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养基地,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部门。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备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因而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迅速扩散,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公众的热议。主体活跃性。与一般的社会危机事件相比较,高校突发事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主体主要是青年大学生。大学是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富有激情和理想主义情怀,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同龄人一般的从众心态和冲动的特质”2,加之大学生敢作敢为、血气方刚,常常因缺少经验、感情冲动等出现各种突发和意外事件,使得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表现出很强的活跃性。事件群体性。高校突发事件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大多是以群体规模出现的,这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密不可分。大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相近的想法,而且正处青春年华,意气风发,一呼百应,一旦受到刺激极易导致冲突,这种冲突行为会在短期内迅速扩散,并被效仿,最后形成群体性的对抗。三、高校突发事件的致因分析(一)高校扩招后的安全隐患是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直接诱因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与高校生源规模急剧膨胀相对应的是,教育资源的增长却十分缓慢,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全面紧张”3,相关配套的后勤保障设施跟不上,停水停电等现象屡见不鲜,给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引起了诸多怨言。另一方面,从高校日常管理和服务的角度来看,高校扩招也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大大增多,增加了其工作的强度和压力。在学校资源和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有时候并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对大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不够,加之部分工作人员态度生硬、方法陈旧,手段粗暴,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失望、埋怨、愤恨等消极情绪,从而引发矛盾和冲突。(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因素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尽管大学生在生理年龄上已成年,但是思想和行为还不很成熟,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优越的成长环境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自负且受不起委屈,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往往只重自我感受,不知尊重和礼让,易产生纠纷和矛盾;遇事往往不冷静,喜欢讲哥们义气,易冲动,从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大学生群体的法制观念淡漠,对法律的敬畏感依然有限。生活中经常会有大学生一时冲动而以身试法。(三)社会转型衍生的负面影响是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深层原因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一种“非稳定状态”,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危机时有出现。高校是思想最为活跃的场所之一,大学生对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变化的反应最为敏感和迅捷,极易产生各种不稳定情绪,诱发矛盾。同时,高校教学和管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伴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也日益复杂,其作为“象牙之塔”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四)国内外反华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是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外在因素国内外反华势力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活动从没有停止过,并将长期存在。他们唯恐中国不乱,一直针对中国的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发表不实言论,不断制造事端。利用大学生思想活跃和对民主、自由热切追求的特点,极力鼓吹西式民主,散发各类反动书籍和音像制品,不择手段煽动学生闹事。并抓住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大做文章,恶意诋毁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引诱大学生对党和政府萌生不满情绪,借机大造舆论,引发社会和高校的动乱。四、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突发事件的事前预控工作高校突发事件就其形式来说是突然发生、难以预料的,但是考察其根源也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是有迹可循的,因而也是可以事前预控的。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由于校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高校突发事件频发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常态。广大在校师生面临突发事件的威胁是无法彻底消除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居安思危,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通过持续不断、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好校园安全排查,编制应急预案。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也加快了各自的发展速度。在持续高速发展的背后,必然埋下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必须以对师生生命安全和对学校安全稳定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校园安全排查,知缺补漏,及时整改,从而把突发事件遏止在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还要立足校情,针对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有备无患才能临危不乱。做好危机信息的监测预警工作。各类学生突发事件实质上都是一定矛盾激化的结果,都有一个矛盾的酝酿积累过程。广大学生工作者要在矛盾爆发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趋势,找出其中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有效地分析风险信息,监测危机动态,并采取适时适度的措施加以调控,从而401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12 卷降低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二)多管齐下,及时处置,做好突发事件的事中应对工作反应迅速,出手果断。在突发事件刚刚爆发初现端倪的时候,事态往往并不严重,基本可控。此时也许还没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学校管理部门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同时还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控制事态,防止情势进一步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只有反应迅速、出手果断,才能快刀斩乱麻,迅速平息危机,降低负面影响。疏导结合,加强沟通。突发事件发生时当事师生由于身心受到伤害或自身利益受损,情绪往往会比较激动甚至失控,产生一些过激言论和行为。此时,学校不能简单粗暴地压制师生的情绪表达,而要坚持疏导原则,积极沟通。管理者要深入当事师生内部,了解并倾听其所想,对于合理的请求要尽量满足,对于过分的要求和过激的言论不能简单批评、驳斥,要加强沟通,利用说服教育等方法加以引导,使之恢复理性。重视宣传作用,加强舆论引导。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掌握“麦克风”,信息扩散的速度呈爆炸性增长。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校园内外定会议论纷纷,各种谣言、小道消息满天飞,新闻媒体也会跟进报道。此时作为舆论中心的学校,绝不能因怕影响扩散而保持沉默,必须直面危情,根据事件的发展及时准确地发布事件信息,对外界的种种疑惑做出解答,对各种不实言论和报道做出澄清,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舆论引导。(三)妥善安置,认真反思,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发展到后期,在危机得到有效控制、事态逐渐平息之后,学校的工作重点也应逐步转移。针对突发事件的后续影响,学校要妥善处置,认真反思、举一反三,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开展心理辅导。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突发性和危害性的特征,一旦爆发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师生个体的思想混乱和心理恐慌。有时候这种心理上的创伤还是长久的,势必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学校有必要在事后指派专门人员对事件的受影响者进行心理辅导,矫正失衡情绪,帮助当事人尽快重拾生活的信心。进行事后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于最佳的教育情境之中,教育者容易成功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并信服。”4 学校应充分利用好突发事件提供的特定教育情境,结合大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及时总结,举一反三。在突发事件的后续处置阶段,学校还要对导致事件产生的原因认真反思,对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置等阶段的工作认真总结,对在应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那些有明显失职、过失的学校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给予处分并追究责任。还要举一反三,以此次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置为契机,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其他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查缺补漏,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参考文献:1 刘建军,朱喜坤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6):12 2 漆小萍 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 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 叶金福 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79 4 于钦华 突发事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3):71Study of University Emergenc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CAO Shun(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123,China)Abstract:Emergencies in universities have some commons,whil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features It mainly owes to the securityrisks after college enrollment,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phase characteristics,the negative impactof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penetration of anti-China forces and de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etc In order to respond to uni-versity emergencies,the work of advanced pre-control,response and follow-up summary must be prepared effectivelyKey words:university emergency;concept;characteristics;cause;strategy(责任编辑:张杰)501曹顺:论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