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05
教育学
冲刺
完整版
1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4.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一曝十寒违背了(顺序性),学不躐等、循序渐进遵循了(顺序性)5.“一刀切”“一锅煮”“儿童成人化”“学前小学化”违背了(阶段性)6.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高速发展期、当其可之谓时体现了(不平衡性)7.劳伦兹提出了(关键期)8.因材施教、聪明早慧、大器晚成体现了(个别差异性)9.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现了(整体性)10.个体身心发展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弗洛伊德)、(霍尔)、(威尔逊)、(高尔登)、(格赛尔)、(卢梭)、(柏拉图)11.个体身心发展外烁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荀子)、(洛克)、(华生)12.个体身心发展“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伍德沃斯)、(斯特恩)13.个体身心发展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皮亚杰)1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15.(遗传)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16.(环境)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217.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体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18.相对于遗传素质来讲,(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更为根本19.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20.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给人的影响全面系统深刻)2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2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2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包括(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其中最高层次是(创造性)2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水平主要包括(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25.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洛克)、(康德)、(爱尔维修)26.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爱尔维修)27.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康德)28.我们日常所见的人当中,他们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没用,十有八九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洛克)教育与教育与社会社会的发展的发展3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性质)、(领导权)、(受教育权)、(部分教育内容)、(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发展)2.教育的政治功能包括(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主要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4.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发展)5.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的是(政治经济制度)6.一个国家教育的性质从根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7.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8.教育投资的构成包括(国家的教育投资)、(企业的教育投资)、(个人的教育投资),其中以(国家的教育投资)为主9.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丰富)和(课程结构的更新)10.就(教育内容)方面而言,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11.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传播)、(交流)、(选择)、(提升)、(更新)、(创造)12.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创新)1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4.学校文化的特征包括(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的文化)、(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一种有个性的文化)15.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16.学校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17.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即(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18.学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19.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教育投入)、(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20.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促进人口合理流动)21.教育的科技功能包括(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2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23.教育独立论的代表人物是(蔡元培)24.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舒尔茨)25.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忽视了劳动力市场的其他筛选标准)26.(筛选假设理论)又被成为文凭理论。4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5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对教育具有全程指导作用、出发点、归宿、主题和灵魂、最高理想2.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发展方向的是(教育方针)3.教育目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规定人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和(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4.以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可以把教育目的分为(应然的教育目的)和(实然的教育目的)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6.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选择)7.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8.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客观依据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9.教育目的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阿奎那)、(马里坦)、6(夸美纽斯)10.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纳托尔普)、(凯兴斯泰纳)、(孔德)1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佩斯泰洛奇)12.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杜威)13.教育适应生活说的代表人物是(杜威)14.教育准备生活说的代表人物是(斯宾塞)15.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1957 年)16.五育当中起到灵魂与统帅作用的是(德育)17.五育中起到前提和支持作用的是(智育)18.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19.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20.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2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个性)、(提素)、(创)、(全)、(全)2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对象的全体性)、(内容的基础性)、(空间的开放性)、(目标的全面性)、(价值的多元化)2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5.狭义的教育制度主要是(学制),它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26.(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配合整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27.教育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规范性)和(系统性)28.前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实体化教育)29.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学制的建立)30.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废科举兴学堂)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31.非制度化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库姆斯)和(伊里奇)32.双轨制最早产生于(欧洲)33.单轨制主要以(美国)为代表34.单轨制的最大优点在于(有利于逐级普及教育)35.我国目前的学制属于(分支型学制)36.从横向看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类型多样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37.壬寅学制颁布于(1902)年,以(日本)学制为“蓝本”38.癸卯学制颁布于(1904)年,以(日本)学制为“蓝本”39.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于(1912)年,以(日本)学制为“蓝本”740.壬戌学制颁布于(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41.义务教育的特点包括(免费性)、(强制性)、(普及性)4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主要有(六三制)、(五四制)、(九年一贯制)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师81.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说原因是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3.学生的人身权主要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4.儿童权利公约 确立的基本原则包括(无歧视)、(儿童利益最佳)、(尊9重儿童尊严)、(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5.儿童权利公约认为儿童具有的四大权利(生存权利)、(发展权利)、(保护权利)、(参与权利)6.首次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职业的文件是(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颁布于(1966 年)年7.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8.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 1897 年(盛宣怀)在上海举办的(南洋公学)9.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10.教师的最基本形象是(道德形象),教师形象的核心是(文化形象)1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因材施教)、(方法上不断更新)、(教育机智)12.教师教育机智的主要表现是(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对症下药)、(掌握分寸)13.(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1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15.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威信主要包括(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三个方面16.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17.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学科专业知识)18.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教育教学知识)19.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教学操作能力是(集中体现),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20.教师的专业态度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情意)、(职业道德)21.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2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23.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主要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4.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25.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是(理性取向)、(反思取向)、(生态取向)26.叶澜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包括(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27.教师的权利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28.(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29.师生关系从不同的层面划分表现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其中(教育关系)是基本关系,(伦理关系)是最高层次关系30.李皮特和怀特把教师领导方式分为(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由型)、(民主型)1031.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32.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33.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34.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3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方面要做到(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发扬教育民主)、(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