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讲解 基础.doc
下载文档

ID:3242814

大小:597.88KB

页数:11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2-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讲解 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 及其 应用 知识 讲解
学海在线资源中心 物理总复习: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编稿:李传安 审稿:张金虎 【考纲要求】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掌握解决动力学两大基本问题的基本方法; 2、了解力学单位制; 3、掌握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方法,掌握实验中图像法的处理方法。 【知识网络】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相同。 解决动力学两大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运动力 加速度是运动和力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考点梳理】 要点一、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相同。  要点诠释:牛顿第二定律的比例式为;表达式为。1 N力的物理意义是使质量为m=1kg的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力。 几点特性:(1)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是加速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加速度与力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矢量性: 是一个矢量方程,加速度与力F方向相同。 (3)独立性: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只与此力有关,与其他力无关。 (4)同体性:指作用于物体上的力使该物体产生加速度。 要点二、力学单位制 1、基本物理量与基本单位   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共有三个,分别是质量、时间、长度;其单位分别是千克、秒、米;其表示的符号分别是kg、s、m。 在物理学中,以质量、长度、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共七个物理量 作为基本物理量。以它们的单位千克(kg)、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坎 德拉(cd)、摩尔(mol)为基本单位。 2、 基本单位的选定原则 (1)基本单位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并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与重复性。 (2)必须满足由最少的基本单位构成最多的导出单位。 (3)必须具备相互的独立性。 在力学单位制中选取米、千克、秒作为基本单位,其原因在于“米”是一个空间概念;“千克”是一个表述质量的单位;而“秒”是一个时间概念。三者各自独立,不可替代。 例、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s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 【答案】BD 【解析】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m、s,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衍生(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 N=1 kg·m/s(),所以题中A项错误,B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C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k=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项正确。 要点三、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在发生牵连变化时,可以控制某个或某些量不变,只研究其中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这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 本实验中,研究的参量有、、,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可以控制参量一定,研究与的关系;控制参量一定,研究与的关系。 要点诠释: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图求C点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求加速度: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 (1)求图2物体的加速度:只有三段,直接求, (2)求图1物体的加速度:给出了四段,为后两段之和减去前两段之和,时间为, 如果纸带给出了六段,为后三段之和减去前三段之和,时间为,计算式中就是除以了。 3、对图像的分析: 图2:加速度为零时,横截距(力)为0.1牛,意思是所加砝码重力小于0.1牛,小车没有加速度,只有当所加砝码重力大于等于0.1牛时才开始就做匀加速运动,显然直线没有过原点的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的不够。 图1:纵截距表示力为零(没有加砝码)时就有加速度,是什么原因使小车做加速运动呢,显然直线没有过原点的原因是砝码盘的重力造成的。砝码盘的重力多大呢,横截距是力,交点就是砝码盘的重力约0.08牛。 图3:表示不是匀加速了,加速度变小了,原因是没有满足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合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瞬时关系,但速度和加速度不是瞬时关系。同时要注意是加速还是减速只取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减小。 例1、(2015福建卷)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到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时间为t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 【答案】:A 【解析】在AB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速度越大,滑块受支持力越小,摩擦力就越小,在BC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速度越大,滑块受支持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由题意知从A运动到C相比从C到A,在AB段速度较大,在BC段速度较小,所以从A到C运动过程受摩擦力较小,用时短,所以A正确。 【高清课堂: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2例1】 例2、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逐渐减小,则在此过程中,物体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度和速度都逐渐减小    B.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和速度都越来越大 【答案】BCD 【解析】物体匀速运动,F一定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逐渐减小,加速度越来越大,沿斜面向下,A错。 分析物体的初始条件,有两种情况: 1、若沿斜面向下,、同向,越来越大,越来越大,D正确。 2、若沿斜面向上,沿斜面向下,越来越大,越来越小,C正确。 当之后,F减小,越来越大,反向增大,B正确。 当时,,题目中“在此过程中”,即拉力减为零的过程中,以后的运动不是本题讨论的范围了。 正确的选项是BCD。 【总结升华】 D选项比较隐蔽,不能总认为物体一定沿斜面向上(沿拉力方向)匀速运动。当多个物理量发生变化时,要关注减小的物理量,一旦减为零,就会有一些变化发生。  举一反三 【变式】(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保持不变 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思路点拨】小球只有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竖直方向仍是平衡状态,弹力的竖直方向分力等于重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受力分析。设橡皮筋原长为l0,静止时kx1=mg,小球距离悬点高度,加速时,设橡皮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此时kx2sinθ=mg,小球距离悬点高度,因此小球高度升高了。 类型二、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瞬时加速度问题 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弹性绳(或弹簧):其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没来得及发生变化。 通常说轻绳的拉力发生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 【高清课堂: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1例1】 例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用轻弹簧和轻绳连接起来,当剪断A绳的瞬间1、2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用轻绳连接起来,当剪断A绳的瞬间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 1 2 A 1 2 A 【答案】 2g(竖直向下),0;g(向下),g(向下)。 【解析】 (1)1、2 用轻弹簧连接时 对2分析:受力分析如图。当剪断A绳前,弹力等于重力 , 剪断A绳瞬间,弹力不变,2的合力还是零,所以 。 对1分析:受力分析如图。剪断A绳瞬间,受重力和弹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所以 。方向竖直向下 (2)1、2 用轻绳连接时 对2 分析:当剪断A绳的瞬间,绳对2 的拉力瞬间为零, 方向竖直向下 对1 分析:当剪断A绳的瞬间,两段绳对1 的拉力瞬间为零, 方向竖直向下 【总结升华】解题时要注意力的瞬时性,加速度与力同时变化,力变了,加速度就变了。绳的拉力可以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因为弹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所以瞬时弹簧的弹力不变。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类型三、解决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 ( 即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置,也就求解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确定物体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的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物理量。如:动摩擦因数、劲度系数、力的角度等。   无论是哪种情况,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是加速度,解题思路可表示如下:   受力情况合力运动情况()  例4、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求:(重力加速度)        (1)斜面的倾角;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t=0.6s时的瞬时速度。 【答案】(1) (2)=0.2 (3) 【解析】根据实验数据,分别求出物体在水平面上和斜面上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关系式即可求得各物理量。   (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 , 可得:   (2)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可得: =0.2   (3)由2+5t=1.1+2(0.8-t),解得t=0.1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s,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 【总结升华】该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该题命题意图符合新教材意图,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举一反三 【变式】一斜面AB长为10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 m/s2)   (1)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   (2)若给小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答案】 (1)3.69m/s  5.4s  (2)0.58 【解析】题中第(1)问是知道物体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第(2)问是知道物体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1)以小物块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块受重力mg、斜面支持力N、摩擦力f, 垂直斜面方向上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得: 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 由以上三式解得 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 运动时间:  (2)小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加速度,有 垂直斜面方向:  沿斜面方向: 又  解得: 【总结升华】关键是求加速度,可以更深刻理解加速度确实是“桥梁和纽带”。 类型四、解决皮带传动问题 例5、如图所示,传送带以匀速运动,将质量为m的物体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的A端,物体将被传送带带到B端,已知物体到达B端之前已和传送带相对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从静止释放到刚相对静止这一过程,求: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传送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4)、到刚相对静止的时间 (5)、物体对地的位移 (6)、传送带对地的位移 (7)、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8)、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摩擦痕迹的长度 (9)、如果传送带的长度为L,物体匀速运动的时间 (10)、如果传送带的长度为L,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总时间 【解析】 (1)、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后运动(向左),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向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 (2)、传送带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方向向左。 (3)、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向右,大小: (4)、到刚相对静止的时间 :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相对静止,不再受摩擦力作用,此后做匀速运动 (5)、物体对地的位移: 或者: 或者根据平均速度求位移: (6)、传送带对地的位移:传送带做匀速运动 可以看出,是物体位移的两倍。因为传送带的速度是物体平均速度的两倍。 (7)、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8)、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摩擦痕迹的长度: 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的长度即为摩擦痕迹的长度 (9)、如果传送带的长度为L,物体匀速运动的时间: (10)、如果传送带的长度为L,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总时间: 【总结升华】本题把皮带传动中的基本问题罗列在一起,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也为进一步深入解决较难的皮带传动问题奠定基础。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刚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摩擦力方向向左 B.传送带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C.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 D.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 【答案】 BCD 类型五、“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 例6、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 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①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 乙 3.90 A B C D E 8.79 14.70 21.60 单位:cm O F/N a/m×s-2 A B 丙 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 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 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 要原因可能是 。(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答案】①平衡小车运动中所受的摩擦阻力 ②0.99或1.0 ③C 【总结升华】实验中根据纸带计算速度、加速度,根据实验中产生的非标准图像分析原因,以及根据某个截距(交点)求相应数据是高考的热点。 举一反三 【变式】甲乙两个同学共同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两位同学用砝码盘(连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对 象)受到的合外力,需要平衡桌面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 的影响。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砝码盘 的情况下,小车能够自由地做____________运动。另外, 还应满足砝码盘(连同砝码)的质量m 小 车的质量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 接下来,甲同学研究: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其加速度与其受到的牵引力的关系;乙同学研究:在保持受到的牵引力不变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②甲同学通过对小车所牵引纸带的测量,就能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图2是某次实验所打出 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 中数据的单位是cm。 0 1 2 3 4 3.86 8.05 12.59 17.47 图2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乙同学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 画出a ~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该同学后来又对实验方案 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该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A.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 B.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 C.改画 a与的关系图线 D.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 【答案】①匀速直线 远小于 ② 0.343 ③ 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