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品
解析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临河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馨雅资源网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四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4月语文期中考试题
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积累(29 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憎恶(zēng) 哺育(bǔ) 校对(jiào) 锲而不舍(qì)
B. 呜咽(yè) 亘古(ɡèng) 咳嗽(sou) 深恶痛绝(wù)
C. 欺侮(wǔ) 咀嚼(jué) 殷红(yān) 气冲斗牛(dǒu)
D. 默契(qì) 辟头(pī) 粗拙(zhuó) 鲜为人知(xiǎn)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锲而不舍(qì)——qiè;
B. 亘古(ɡèng)——ɡèn;
D 粗拙(zhuó)——zhuō;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哀悼 调羹 辔头 群蚁排衙 B. 斓语 诘问 取缔 苛捐杂税
C. 小楷 揩油 深宵 锋芒必露 D. 峭壁 镐头 烦燥 浊流宛转
【答案】A
【解析】
【详解】B. 斓语——谰语;
C. 锋芒必露——锋芒毕露;
D. 烦燥——烦躁;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不能形容泉水。
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不符合语境色彩。
C.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比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使用正确。
D.捕风捉影:含贬义;指说话没有事实根据。不符合语境色彩。
故选C。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
C.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否定词错误,去掉“不要”。C项语序不当,改为“了解并保护”。D项成分残缺,句尾加上“的要求”。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 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B.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鲁迅先生》就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原名叫《旧事重提》。
C. 闻一多有诗集《红烛》《死水》,在《说和做》这篇文章中作者臧克家提到了他的学术著作《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
D. 《老王》是一篇散文,作者是前几年去世的杨绛,她的代表作还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B.《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并不是鲁迅所作。故选B。
6.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这段文字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
(2)下列关于这篇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文章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现状的关注和同情。
B.文中主人公原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农民,忠厚善良,勤劳朴实,坚韧要强的人。
C.主人公第三次买车用的是虎妞的私房钱,买的是刘四的二手车。
D.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触目惊心、具有浓郁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和事态图。
【答案】 (1). 祥子 (2). 《骆驼祥子》 (3). C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根据选段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等细节可知这一人物是祥子,是北京的一名人力车夫。出自老舍的名作《骆驼祥子》。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C.祥子第三次买车是用虎妞的私房钱从二强子手中低价买来的。而不是刘四的二手车。故选C。
7.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民歌《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民歌《木兰诗》)
(4)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5)脱我战时袍,________________。(民歌《木兰诗》)
(6)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后的女儿情态互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朔气传金柝 (2). 惟解漫天作雪飞 (3). 万里赴戎机 (4). 弹琴复长啸 (5). 著我旧时裳 (6). 故园东望路漫漫 (7). 当窗理云鬓 (8). 对镜帖花黄 (9). 此夜曲中闻折柳 (10). 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朔、柝、惟、戎、鬓。
二、阅读(41 分)
(一)(共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注释:①寻:不久。②让:责备。③露布:文书。
8.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但当涉猎( )
(2)即更刮目相待( )
(3)请于洪仲( )
(4)唯傅修期耳( )
9.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10.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11. 对【甲】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文章中孙权现身说法来劝诫吕蒙读书,通过鲁肃和吕蒙的谈话体现了吕蒙读书效果显著。
B.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开卷有益”等成语就出自本文。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狂妄自大的语气,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信,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大。
D. 孙权教给吕蒙的读书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案】8. (1). 粗略地阅读 (2). 另,另外 (3). 请教 (4). 罢了
9. ①吕蒙用军队中事务繁多推辞。②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他不会回信
10. 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11. C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的阅读。
(2)句意为:就要重新用新眼光看待。更,另、另外。
(3)句意为:就请教洪仲。请,请教。
(4)句意为:只有傅修期罢了。耳,罢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辞,推托。以,用。(2)书,信。而,却。答,回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从身份上来看,两人都是武将,从经历上来看,两人在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发愤读书。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两人都学有所成,有了很大的长进。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吕蒙的话中不仅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敬羡之情。“表现了吕蒙当时狂妄自大的语气”无中生有。故选C。
【点睛】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的吴下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年随叔父傅洪仲与张幸从南青州归顺北魏,不久又向南逃亡。他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罢了。”
(二)(共13分)
阅读《不老的额头》一文,回答各题。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有删改)
12. 请分析文章以“不老的额头”为题目的作用。
13. 结合语境,理解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4. 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15. 文章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来自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现的细节。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分析。
【答案】12. ①“额头”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②“不老”写出了在“我”心里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既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13. 记忆档案指保留在记忆中的文件和材料。在句中意思是指多年来,母亲为我们担忧而在额头上刻下的深深皱纹。表现了母亲为我们、为家庭的辛苦操劳。
14. 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手掌拍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比作“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拍额头的声音吟咏着生活的苦乐忧愁。流露出“我”对母亲因为家庭操劳而渐渐衰老的淡淡的忧伤之情。
15. 示例:例句:“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分析:母亲在“我”生病的时候总能马上为我判断病情,而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悄悄”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母亲不想儿女为自己担忧,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回答此类型题目时,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结构线索,写法、修辞,主旨以及与主旨的关系,最后分析其效果:新颖含蓄、发人深省、引起兴趣等。本文通过记叙多个与母亲的额头有关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爱与感激。第①段写作者小时候,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疾病;第②段写通过母亲的额头,可以看出她的喜悦与忧伤;第③段写母亲老了,自己生病总是瞒着,每天通过拍额头来缓解疲劳;第④段写母亲的额头上渐渐长了皱纹;第⑤段写母亲用额头为“我”女儿诊断病痛。从这里可以看出,题目“不老的额头”,“额头”贯穿全篇,成为线索;从文中“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可以看出“不老”写出了在“我”心里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既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解释词语的含义,要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出其所在的语境义。“记忆档案”本义指保留在记忆中的具有查考使用价值、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起来的各种文件材料。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留在额头上的深深皱纹。表现了母亲对家庭的辛苦操劳。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时,可以从修辞、描写方法、赏析个别字词等角度,联系文章主旨进行作答。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声音比作生活乐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拍额头的声音就像歌唱着生活的乐曲。流露出“我”对母亲的爱(或感恩之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感受的表达。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将自己阅读时最感动的部分写出,再阐述自己感动的理由即可。注意表述时要写出真实感受,不要出现“假大空”的口号式表述。如,例句“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分析:当我的女儿说头晕时,母亲“又习惯性的贴”这一自然而然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
(三)(14 分)
阅读散文《油菜花:描着春天的眉眼儿》,完成后面小题
油菜花:描着春天的眉眼儿
葛取兵
①油菜花绝对上不了大雅之堂。在春天,百花齐放,桃李争艳,这么一大堆花花草草中,油菜花是最平民最草根的了,但它热烈,奔放,毫不忸怩作态,也不孤芳自赏,在田野里,热热闹闹,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色彩,常引来翩翩彩蝶、嗡嗡蜜蜂,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子飞舞于花间,平添了乡间田园缤纷的景致。
②油菜花,还真的不同凡响。金灿灿,娇妍妍,明晃晃的。一穗穗,一长吊一长吊地,翠玉杆上,碧叶铺张,小花儿你开了我开,他开了她开,热闹着,闹腾着,那么长,那么长的时日,晃着你的眼闹。近看,细看,油菜花四片小小的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朴实个性。花片质如宣纸,嫩黄微薄的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那是技艺多么高超的雕刻家也无法雕琢出来的。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它有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有着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淳朴与粗犷。
③对于出生农村的人来说,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熟悉得如同自已的亲人,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村庄就是在花开花落中过着小日子,油滋滋的,美着哩。油菜花开了,田野就有了梦的气息。碧油油的油菜叶像绿色的海,黄灿灿的花穗就像海上的浪。绿海金浪,延绵推涌,翻滚着,起伏着,煞是好看。站在田野路旁,怔怔地看着这花的浩瀚海洋,看着这金黄色的波涛一波一波地奔涌向前,直到消失在田野远远的尽头。
④九油十麦。刚忙完秋收,乡亲们来不及歇口气,就赶紧忙着种油菜。要赶在秋雨的小脚到来之前,忙着晒田耕田整田,又吆喝着耕牛,将刚做完丰收梦的泥土推推搡搡地翻转来,耙碎,耙平,齐整整地锄成行,然后分垄起沟作畦,土一定要弄得细细的,均匀疏松再把一棵棵油菜移栽。一切忙完了,冬天又赶着呼呼的寒风来,搅得田野一片静寂,油菜不动声色,似停滞了生长,其实,油菜的根却在向下向下。随着节气的推移,顶着三九严寒,一枝一叶地努力往上窜,渐渐地由浅绿变成浓绿。来年,春节一过,一场春雨,两三声炸雷,油菜像被唤醒了似的,疯一般地往上窜,抽苔,扬花,结荚。初夏,收割下的菜籽,送到榨油坊,榨出香喷喷的菜籽油,让整个村庄生动起来。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这油是万万不可少的。再加上锅碗瓢盆交响曲,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和家人,一起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也许再简单平淡不过,却是最难得的幸福。
⑤此时,站在油菜花里,想起乡下的父老乡亲。他们一边耕种,一边歌唱,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那已流逝了几百上千年的劳作方式,没有刀光剑影,更没有风花雪月,有的是简简单单,有的是从从容容。
⑥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走进油菜花里,慢慢地看,慢慢地玩,守着日子,一点点地消融。累了,用石板做枕头,躺在一节细草茸茸的田埂上歇息。看一线窄窄的天空撩开浓密的油菜花,把那种青翠欲滴的蓝滴到脸上、嘴上;看一朵朵油菜花停在半空中,像一只只亭亭的蜜蜂,嗡嗡嗡地叫唤着,却不肯飞走——我就是那蝴蝶,那蜜蜂,以花蕊为床,以花瓣为被,称称展展地睡在了花朵中,一万年不醒。
⑦天上的风儿,轻轻地飘着,不紧不慢;田野的菜花,默默地开着,不艳不妖。若能,居一间农舍,拥半亩花田,喝一杯淡茶,看几本闲书,沐一身乡间野趣,于此男耕女织,养儿育女,心无旁骛,安之若素,岂不快意人生!
16. 作者笔下的油菜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17.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 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碧油油的油菜叶像绿色的海,黄灿灿的油菜花就像金色的浪。
19. 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6. 平凡、热烈,奔放、精致,金灿灿,娇妍妍,明晃晃,淳朴,粗犷。
17. 点题、目的是为下文写它的不同凡响做铺垫。
1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碧油油的油菜叶”比成“绿色的海”,把“黄灿灿的油菜花”比成“金色的浪”,形象地描绘出油菜的茂盛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油菜的喜爱之情。
19. 由眼前的油菜花联想到父老乡亲传统的劳作方式,简单,从容,抒发了作者对淳朴的父老乡亲的热爱。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油菜花是最平民最草根的了,但它热烈,奔放”,第三段中的“嫩黄微薄的花瓣十分精致”可得:平凡、热烈,奔放、精致。根据第二段中的“油菜花,还真的不同凡响。金灿灿,娇妍妍”可得:精致,金灿灿,娇妍妍。根据第二段中的“有着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淳朴与粗犷”可得:淳朴,粗犷。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细读第一段可知,本段中的“油菜花绝对上不了大雅之堂。在春天,百花齐放,桃李争艳,这么一大堆花花草草中”“平添了乡间田园缤纷的景致”起到了点题的作用。“但它热烈,奔放,毫不忸怩作态,也不孤芳自赏”为下文描写油菜花的不同凡响做了铺垫。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本句把油菜叶比作是绿色海。把油菜花比作是金色的浪。前一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油菜花长得茂盛。后一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油菜花的美丽。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油菜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细读画线句可知,这句话由前文对油菜花的描写过渡到对“乡下的父老乡亲”传统劳作方式的联想。由花及人,点明油菜花的象征意义,表现了作者对“简简单单、从从容容”、淳朴的父老乡亲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点睛】解答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三、作文(50 分)
20. 按要求作文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多一点______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自选;②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有关信息。
【答案】例文:
多一点关心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就如朱自清写的《匆匆》一样,时间如流水般,悄然无声地走了。岁月无情地在每个人身上划下了痕迹,时间老人为我套上了15圈光环,生命树上缓缓地飘下了15片落叶,我长大了,走进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中学时代。对于这个陌生的环境,我充满了畏惧,四周好像都是黑暗的墙壁,不过很庆幸,我是个乐观派的人,我大胆地尝试去结交新朋友,结果还是蛮幸运的,我又被友情紧紧地包围住,我也从中学会了关心。
“哎”每当听到同学们的叹气声时,我的心就如泰山压顶一样重,如千针猛刺一样痛,如汪洋大海一样深沉。每当这时,我都会试着去关心他。就如那一次,我看见一位同学愁眉紧锁,好像很痛苦似的,于是,我便走过去,小心翼翼地问:“这位同学,你有遇到什么难题吗?我能帮你什么吗?希望我能助你一臂之力。”“我,我”起初,他有点犹豫不决,大概是在思考该不该把他的烦恼告诉我,可最终他还是告诉我了,让我有机会帮助他。他终于开金口了,他说“我英语总是学不好,成绩总是像庐山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你说我该如何是好?”这个还不简单,我真诚地对他说:“这很简单,只要你上课注意听讲,课后多复习,单词多去记,那么,你的成绩就能一飞冲天,威力无边。”“哈哈哈,你说得倒简单,我也知道要背单词啊,可我就是记不住,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锦囊妙计吗?还请你多多指教。”他有点不服气。“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你应该多读,多写,多背。”我一本正经的说。“我”他不知道要说什么,可又把话咽了回去,他已经被我说得心服口服了。在以后的日子里,随处都可以看到他捧着书本,专心致志地背英语的认真样。他的英语也随着他的努力提升了。
我学会了关心,关心别人就是多留意别人,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对于你来说,或许你的关心不值一谈,小得如沙粒,但对于别人来说,却是很大的帮助。
我决定了,关心别人多一点,伤害别人少一点,或许我会变成一个小天使。“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关心别人,使我不由得高兴起来,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儿。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半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半命题”的形式,引导语起到了打开并引领学生写作思路的作用。认真分析引导语与命题,从中得出写作的方向与主旨是成功的关键。引导语既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也给出了几个补题的示例。多一点兴趣,因为兴趣是快乐之源,有了兴趣,自己的生活才能丰富多彩。多一点欣赏,常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会获得成长,会收获友谊,世界当然就会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执着的力量是成功的保证,坚定内心的想法,初心不忘,踏实前行,终有一天会迈向成功的终点。多一点担当,担当是什么?担当就是责任,就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有了担当,就有了自信,就有了勇气,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底气。引导语中的省略号提醒考生,不限于以上几种思路,可以有自己的生发。本文可以选择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从生活中取材,以小见大,末段可用议论点明中心。还可以选择议论文,以题目为论点,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点睛】半命题作文补题遵循原则:
1、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2、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补题时,要审清题意。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①具体事物补题法。②特定情景补题法。③修辞手法补题法。④特殊符号补题法。
学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