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ID:3223800

大小:357.50KB

页数:24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2-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安徽省 亳州市 利辛县 2016 2017 学年 年级 期中 物理 试卷 解析
2016-2017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将如图中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图1停表所指示的时间  ;图2图片的宽度  . 2.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  ;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  的标志. 4.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的,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5.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这是太阳光发生  形成的.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现象. 6.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 7.《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  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8.如图所示,是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饮驴图,画配诗《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水中嘴对嘴”是光的  现象,其中的一个“嘴”是另外一个“嘴”的  像(选填“虚”或“实”). 9.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  透镜(选填“凸”或“凹”)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  像(选填“虚”或“实”).  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选填“近”或“远”). 10.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它的成像与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  (远/近)些.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 12.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13.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14.用手机自拍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 A.u<f B.f<u<2f C.u=2f D.u>2f 15.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B是树枝光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 B.3.3m C.4.8m D.5.5m 17.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三、实验题(18题10分,19题6分,20题5分,21题4分,共25分) 18.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宄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1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  . 21.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63cm处获得了清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塞!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  (选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   四、计算与推导题(22题7分,23题8分,24题8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不得分) 2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平面镜MN前有一直立人体AB,人眼可通过平面镜观测到自己的像. (1)试结合平面镜成像待点和光的反射原理推证:平面镜所需最小长度为人体长度的一半时,人眼即可观看到全身像.(设人眼在A点,不考虑成像宽度) (2)当人的身高为1.8m时,为了能用最小的镜子看到全身像,镜子竖直悬挂时,距离地面的距离应该为多少? 2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运行速度是2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24.9月18日,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在广东湛江以东某海域,组织实施实际使用武器演练.如图是广州舰发射火箭深弹,发射后经过0.8秒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而在发射后经过了3秒才听到爆炸声,试问:广州舰距爆炸目标有多远?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声速340m/s)   2016-2017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将如图中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图1停表所指示的时间 3min15.4s ;图2图片的宽度 5.00cm . 【考点】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 【分析】①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②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图知: ①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15.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5.4s,即秒表的读数为3min15.4s. ②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50cm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50cm﹣0.50cm=5.00cm. 故答案为:3min15.4s;5.00cm.   2.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振动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 【分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3.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 定位 ;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 鸣笛 的标志.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1)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反射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 (2)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解: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如图乙标志一般是在学校、医院等附近,表示禁止鸣笛; 故答案为:定位;鸣笛.   4.如图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的,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 来解释;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漫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考点】漫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仍平行向着同一个方向;漫反射由于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 【解答】解:(1)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漫反射由于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因此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漫.   5.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这是太阳光发生 光的折射 形成的.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色散 现象.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色散. 【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太阳光照射到卷层云中的冰晶时,发生色散. 【解答】解:(1)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现象; (2)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故答案为:光的折射;色散.   6.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HD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1 .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最后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找出折射角的大小. 【解答】解:由图可知,∠4等于∠5,因此CG是法线,AE是界面.又因为∠1小于∠5,所以∠1是折射角,∠5是入射角,则BH为入射光线,∠4为反射角,HD为反射光线,HF为折射光线. 故答案为:HD;∠1.   7.《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 E 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变高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分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线看去物体的位置会偏高.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用激光笔照亮物体. 【解答】解:(1)据题意可知,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他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 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E;变高.   8.如图所示,是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饮驴图,画配诗《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水中嘴对嘴”是光的 反射 现象,其中的一个“嘴”是另外一个“嘴”的 虚 像(选填“虚”或“实”).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解答】解:古诗中的“水中嘴对嘴”,是指驴在岸边饮水,水面上就会出现驴子嘴的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反射;虚.   9.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 凸 透镜(选填“凸”或“凹”)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 虚 像(选填“虚”或“实”). 远 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选填“近”或“远”).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解答此题.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烧杯和水起到了凸透镜的作用,而水下面的木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远视眼镜就是利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的. 故答案为:凸;虚;远.   10.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凸 透镜,它的成像与 照相机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 缩小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2f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 近 (远/近)些.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若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解答】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已知镜头焦距为f 则人的脸距离凸透镜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当人靠近镜头时,物距变小,故像距应该变大,同时像变大; 故答案为:凸;照相机;缩小;2f;近.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不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D、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2.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反射光线,然后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根据法线和镜面之间的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使用平面镜是为了让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作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正好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所以第二步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 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故选B.   14.用手机自拍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 A.u<f B.f<u<2f C.u=2f D.u>2f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解答】解:用手机给人照相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u>2f. 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15.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B是树枝光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1)树枝斜插在湖水中,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枝可以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物和像;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确定树枝在水中部分的像. 【解答】解:AB、树枝斜插在湖水中,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枝在平面镜中成像,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故AB错误; CD、斜插在湖水中的树枝由于光的折射会形成虚像,看起来向上偏折,故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 B.3.3m C.4.8m D.5.5m 【考点】长度的估测.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由图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一般在1.8m左右,所以国旗宽度在3.3m左右. 故选B.   17.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分析】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 【解答】解: AB、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清晰,就是根据晶状体自动调节的原理,故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所以图中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观察不同物体时的情况,故A错误,B正确; C、看近处的物体,要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变厚,故C错误; D、对于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的都是正常看就行,但对于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通过眯眼的方式让晶状体在一定程度上变薄,有利于看清远处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B.   三、实验题(18题10分,19题6分,20题5分,21题4分,共25分) 18.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长度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宄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a 和 b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A 点,最低的是按住 B 点. 【考点】音调. 【分析】(1)①由图示可知,b、d琴弦的材料、粗细都相同而长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判断应用该琴弦所能探究的实验; ②要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都相同而粗细不同,分析所给琴弦,找出符合要求的琴弦进行实验; (2)琴弦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琴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在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 【解答】解: (1)①由图示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选择琴弦b、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②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由图示可知,可以选琴弦a、b进行实验; (2)由图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张力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 故答案为:(1)①长度;②a;b;(2)A;B.   1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反射 和 折射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且折射角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分析】(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2)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取多组数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解答】解:(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评价: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①反射;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是;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薄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前侧 (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 虚像 .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解答】解: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4)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故答案为:(1)薄;(2)前侧;等效替代法;(3)不变;(4)不能;虚像.   21.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 (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63cm处获得了清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塞!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 折射光路可逆 (选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蜡烛在焦点以内 .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由图中求出此时的物距并比较与焦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确定像的性质;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凸透镜成像中,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当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在折射中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当烛焰和光屏对调位置后,光屏上还能出现清晰的像; (4)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放在在焦点处或焦点内时,都不能在屏上成像.若凸透镜、光屏、烛焰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也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解答】解:(1)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凸透镜焦距:f=10cm,像距v=63cm﹣50cm=13cm,f<v<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是照相机; (3)若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原来的像距变为物距,因折射现象中光中是可逆的,所成像依旧清晰.; (4)由图可知,凸透镜、光屏、烛焰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是物体放在焦点内,成虚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照相机;(3)折射光路可逆;(4)蜡烛在焦点以内.   四、计算与推导题(22题7分,23题8分,24题8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不得分) 2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平面镜MN前有一直立人体AB,人眼可通过平面镜观测到自己的像. (1)试结合平面镜成像待点和光的反射原理推证:平面镜所需最小长度为人体长度的一半时,人眼即可观看到全身像.(设人眼在A点,不考虑成像宽度) (2)当人的身高为1.8m时,为了能用最小的镜子看到全身像,镜子竖直悬挂时,距离地面的距离应该为多少? 【考点】平面镜的应用. 【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找出头顶、眼睛和脚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图,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可计算得平面镜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 (2)根据(1)中推导出的结果直接求解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和脚的位置,MN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B′为AB的像; 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可知,因为AC=CA′,所以AC=AA′,由图可知CD为△AA′B′的中位线,所以CD=A′B′=AB,CD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所以镜的长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 (2)用最小的镜子看到全身像,镜子竖直悬挂时,距离地面的距离:L=×1.8m=0.9m. 答:(2)当人的身高为1.8m时,为了能用最小的镜子看到全身像,镜子竖直悬挂时,距离地面的距离应该为0.9m.   2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运行速度是2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分析】此题的声源是运动的物体,用公式s=vt分别算出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1和火车前进的距离s2,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为s,则有2s=s1+s2,求出s. 【解答】解:火车的速度v2=20m/s, 由公式s=vt得: 火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V1t=340m/s×2s=680m; 2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20m/s×2s=40m; 根据关系式:2s=s1+s2; 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360m. 答: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360m.   24.9月18日,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在广东湛江以东某海域,组织实施实际使用武器演练.如图是广州舰发射火箭深弹,发射后经过0.8秒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而在发射后经过了3秒才听到爆炸声,试问:广州舰距爆炸目标有多远?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声速340m/s)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已知火箭从发射到弹击中目标和从发射到听到爆炸声的时间,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广州舰到目标之间的距离; (2)知道广州舰与目标的距离、从发射到火箭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火箭弹飞行的速度. 【解答】解: (1)由题知,火箭弹到击中目标的时间为0.8s,发射到听到爆炸声的时间为3s, 所以火箭弹爆炸发出到声音传广州舰的时间:t1=3s﹣0.8s=2.2s, 由v=可得广州舰与目标的距离: s=v声t1=340m/s×2.2s=748m; (2)火箭弹的速度: v弹===935m/s. 答:广州舰距爆炸目标748m,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935m/s.   2017年3月29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