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版】云南省文昌市年级(8下)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doc
下载文档

ID:3223546

大小:399KB

页数:11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2-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解析版 【解析版】云南省文昌市年级8下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解析 云南省 文昌市 年级 质量 检测 物理 试卷
2012-2013学年云南省文昌市八年级(下)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③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④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解答: 解:A、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错. B、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错误. 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起始点没从零刻线开始.所以错误; D、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求刻度尺沿着被测的长度,并使刻度尺带刻度的一面尽量与物体紧贴,这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   2.(3分)(2007•防城港)文娱委员引领大家唱歌时,发音太高了唱不下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速度 B. 响度 C. 音色 D. 音调 考点: 音调.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 解:唱歌时,如果起调太高,即开始发音时声带振动太快,如果声带振动不能够再加快,则音调就会上不去了; 故选D.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3.(3分)下列测量工具中,能够直接称量物体重力的是(  )   A. 天平 B. 弹簧秤 C. 杆秤 D. 磅秤 考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就是“g”,因此用测质量的仪器也可以间接地测出物体重力的大小,但要想直接测出物体的重力还得需要弹簧秤. 解答: 解:A、天平是直接测量质量的仪器,所以不合题意; B、弹簧秤是可以直接测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即重力大小的,所以符合题意; C、杆秤是生活中常用的测质量的工具,所以不合题意; D、磅秤是量程较大的,常用的测质量的工具,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重力与质量之间可通过公式G=mg来进行换算,但测量时,能直接测出重力大小的只有各种测力计,而测质量的仪器只能通过测质量,再间接求出重力.   4.(3分)太阳、烛焰、月亮,其中是光源的是(  )   A. 只有太阳、烛焰 B. 只有太阳 C. 只有太阳、月亮 D. 三个都是 考点: 光源.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光源指的是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等,人造光源如霓虹灯、蜡烛、手电筒等. 解答: 解:太阳和烛焰能够自身发光,因此属于光源;月亮尽管也能够发光,但是它自身不能发光,它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光源概念的理解,要牢牢把握住“能够自身发光”几个字.   5.(3分)(2012•泉港区质检)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   A. 剪刀 B. 起子 C. 镊子 D. 钢丝钳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6.(3分)(2006•南昌)如图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A. 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 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 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 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考点: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 解: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7.(3分)(2010•北海)海滩上常见“车螺”(学名“文蛤”)与“刺螺”两种贝壳,“车螺”外壳光滑,“刺螺”外壳有很多刺,当不小心踩到“刺螺”上时会很痛,甚至伤脚,这是因为踩“刺螺”时(  )   A. 压力变大 B. 压力变小 C. 压强变大 D. 压强变小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信息给予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由“当不小心踩到“刺螺”上时会很痛”可联想到压强大,然后利用增大压强的方法与“车螺”相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因为“车螺”外壳光滑,“刺螺”外壳有很多刺,“刺螺”与脚的接触面积比“车螺”与脚的接触面积小得多,而人的压力一定,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踩到“刺螺”上时比踩到“车螺”时的压强大得多,所以当不小心踩到“刺螺”上时会很痛,甚至伤脚.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由二者外表的特点,通过比较得出“刺螺”与脚的接触面积比“车螺”与脚的接触面积小得多.   8.(3分)(2010•石狮市模拟)某同学站在磅秤上,下列哪一对是平衡力(  )   A. 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 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   C. 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压力   D. 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对每个选择项中提到的两个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 解: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都等于人的重力,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人上,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这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磅秤对人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与磅秤的重力大小不等,也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同,也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9.(3分)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C. 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   D. 正在上升的滚摆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可根据选项进行判断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进而分析能量的转化. 解答: 解:A、树叶落下、水向下流,高度减小,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不符合题意; B、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不符合题意; C、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不符合题意; D、滚摆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受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0.(3分)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  )   A. 杠杆仍平衡 B. 杠杆右端下降 C. 杠杆左端下降 D. 无法判断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原来杠杆平衡,是因为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现在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就要看现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据此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 解: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一个格长为L, 如图根据杠杆平衡原知:3G×2L=2G×3L,杠杆平衡; 现在左右两边各加一钩码则力与力臂的积为:4G×2L=8GL<3G×3L=9GL,杠杆不再平衡,杠杆右端下降. 故选B. 点评: 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不能只看力或只看力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4分)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考点: 重力的方向. 专题: 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状态和位置无关,单位是牛顿. 解答: 解: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重力是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牛顿;竖直向下. 点评: 本题考查力的单位和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要描述成“垂直向下”或写成“坚直向下”.   12.(4分)上课时,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笔头与黑板产生的摩擦属于  滑动 摩擦,人推儿童车带着小孩行进,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属于  滚动 摩擦. 考点: 摩擦力的种类. 专题: 比较思想. 分析: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面才能产生摩擦力,一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同一部分总是不脱离另一个接触面这时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两个接触面虽然接触但是总是不断改变接触部分,这种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 解答: 解:(1)写粉笔字时粉笔总是在黑板面上没有离开黑表面,粉笔和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力. (2)儿童车的轮子和地面的接触面总是在改变,这种摩擦是滚动摩擦力. 故答案为:滑动;滚动. 点评: 正确区分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掌握各种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3.(4分)如图所示,小车同时受到甲水平推力100N和乙水平拉力80N的作用,向前运动了70m.小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是 180 N,甲对车做的功是 7000 J. 考点: 力的合成与应用;功的计算. 专题: 运动和力;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答题: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分力的方向相同;当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 (2)已知力的大小、物体路程的大小与拉力的作用时间,由公式W=Fs可以求出拉力做的功. 解答: 解:(1)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则它们的合力F合=F甲+F乙=100N+80N=180N; (2)甲对车做的功W=F甲s=100N×70m=7000J. 故答案为:180;7000. 点评: 本题考查了①求合力,②求拉力的功,熟练掌握力的合成方法、功的公式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14.(4分)(2012•市中区一模)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口渴的乌鸦将地上的小石块逐个投入瓶内,使水面不断上升,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如图所示,小石块在水中沉入瓶底,石块受到的浮力 小于 它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水面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水对瓶底的压强 增大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体的沉浮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或漂浮;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物体下沉. (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同一液体,深度越大. 解答: 解:(1)小石块在水中沉入瓶底,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2)水对瓶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水面不断上升,深度增大,因此水的压强也增大. 故答案为:小于;增大.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的掌握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15.(4分)在如图所示的杠杆OC中,O是支点,若F1是动力,F2是阻力,则动力臂是  OB ,阻力臂是  OA .(用字母表示) 考点: 杠杆及其五要素;力臂的画法. 分析: 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定义来作答. 解答: 解: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OB就是动力臂; 阻力臂是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OA就是阻力臂. 故答案为:OB;O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到力作用点的距离.   16.(4分)由图示男孩打弹弓的情景,这是 弹性势 能转化动能.弹弓拉得越长弹出的小弹丸的动能就 越大 .(选“越大”或“越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弹性势能与形变有关,动能的与速度有关,当形变的物体恢复形变的同时,另一物体获得速度,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答: 解:拉紧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恢复原状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弹丸的动能;弹弓拉得越长弹出的小弹丸的动能就越大. 故答案为:弹性势;越大.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答问题的思维能力.   17.(4分)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是100N,滑轮和绳子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为 50 N,FB为 100 N. 考点: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专题: 应用题;简单机械.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 解答: 解:由图可知,吊A的滑轮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只需要50N的力即可拉起物体; 吊B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够省力,所以需要用100N的力拉起物体; 故答案为:50;100. 点评: 此类问题考查了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会结合实例分析作用力的大小.   三、作图和实验题(共3小题,18小题2分,19小题8分,20小题10分,共20分) 18.(2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O是其重心,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的重力及支持力的示意图. 考点: 力的示意图. 专题: 作图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木块静止,则受平衡力,这两个力是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解答: 解: 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注意两个力大小相等,所画的长度要相等,如图: 点评: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19.(8分)(2012•娄底)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 速度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 动能  的大小.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速度 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质量 有关.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考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 实验题;压轴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①在该题中小球的高度在这个题中代表了速度的大小; ②解答此题要知道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对于这类多因素问题应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③分别控制小球的质量和所处高度不变,这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④球把纸盒推出的距离长,说明的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解答: 解:(1)①在此实验中,小球的高度在这个题中代表了其速度的大小,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能够具有相同的速度; ②本题采用了转换法,通过比较撞击纸盒距离的长短来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故答案为:速度;动能 (2)①(甲)与(乙)两实验中两球的质量相同,高度不同,所以到达底端的速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动能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②(甲)与(丙)两实验中两球的高度相同,这样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但它们的质量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 故答案为:速度;质量 (3)实验过程中分别控制质量和速度不变的研究问题方法是利用的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 点评: 此类实验题目是考查对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掌握情况,及如何正确的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中考的常见题型.   20.(10分)(2012•绥化)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变大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不变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B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 鸡蛋上浮 ,这种现象说明了上述猜想 C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实验题;压轴题;控制变量法;图析法. 分析: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越往下越大的,根据1→2→3的过程或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的变化来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再根据称重法即可判断铁块受到的浮力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以上实验可以验证的猜想. (2)向水中加盐,食盐溶化后,水的密度增大;鸡蛋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实验现象;进一步判断影响浮力的因素和验证的猜想. 解答: 解:(1)读图可知,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根据F浮=G﹣F拉,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从位置3→4的过程中,铁块都是完全浸没,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再变化,只改变其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2)通过1→2→3的过程可知,物体没有完全浸入同种液体时,浸入的深度越大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故可验证上述猜想B是正确的. (3)向水中加盐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但使液体的密度增大,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当F浮>G时,鸡蛋将上浮; 由此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受的浮力越大,故可说明猜想C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变大;不变;不变; (2)B; (3)鸡蛋上浮;C. 点评: 本实验中主要通过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实验中要明确观察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物体浸没的程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寻找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最终分析出正确的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1.(10分)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4000N的箱子,现用起重机把箱子匀速吊到3m高的位置,起重臂下的钢丝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如图所示.钢丝绳上的拉力为2500N.试求:(g=10N/kg) (1)起重机起吊该箱子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 )起重机起吊该箱子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3)起重机起吊该箱子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考点: 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的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由功的计算公式W=Fs求出有用功与总功,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起重机的效率. 解答: 解:(1)有用功:W有=F1h=Gh=4000N×3m=12000J; (2)总功:W总=F2S=F2×2h=2500N×2×3m=15000J; (3)机械效率:η===80%; 答:(1)起重机起吊该箱子所做的有用功是12000J. (2 )起重机起吊该箱子所做的总功是15000J. (3)起重机起吊该箱子的机械效率是80%.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有用功、总功与起重机效率问题,应用功是计算公式与效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22.(12分)“辽宁”号是我国第一艘航母,中国人实现了百年梦想.小龙同学在网上找到了该航母的一些参数如下:(g=10N/kg) 舰长 302m(全长) 吃水深度 10.0m(满载) 舰宽 70.5m 排水量 67000吨(满载) 功率 147200KW 飞行甲板 长300m.宽70m 机库 长152m.宽26m.高7m 最大航速 57.6km/h 问:(1)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有多大? (2)该舰满载时的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有多大?(ρ海水=1.1×103kg/m3) (3)若该舰在海上以最大航速匀速前进,则它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4)航母航行1分钟发动机所做的功多大?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功的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知道航母满载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 (2)知道航母的吃水深度(舰底所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该舰满载时的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 (3)知道航母功率,利用P=Fv求匀速航行时的动力,由于匀速前进该舰所受阻力等于动力. (4)知道航母功率和时间,利用W=Pt求发动机所做的功. 解答: 解:(1)m排=67000t=67000×103kg, 航母所受浮力:F浮=G排=m排g=67000×103kg×10N/kg=6.7×108N; (2)p═ρ海水gh=1.1×103kg/m3×10N/kg×10m=1.1×105Pa; (3)∵P=Fv, ∴该舰以最大航速匀速前进,牵引力: F===9.2×106N, ∵匀速前进 ∴该舰所受阻力f=F=9.2×106N. (4)发动机所做的功:W=Pt=147200×103w×60s=8.8×109J. 答:(1)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为有6.7×108N; (2)该舰满载时的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为1.1×105Pa; (3)若该舰在海上以最大航速匀速前进,则它受到的阻力是9.2×106N. (4)发动机所做的功为8.8×109J.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功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利用好功率推导公式P=Fv,能从航母参数表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