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2.doc
下载文档

ID:3223460

大小:77KB

页数:5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2-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2 22.4 能源 可持续发展 同步 练习
每天教育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 “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各地正在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试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A.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 B.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C.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到垃圾箱 D.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2、(2011衡阳)目前国家提倡“低碳生活”,实际上就是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下列说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上学时能骑单车就尽量不坐汽车 B.为了卫生而使用一次性碗筷 C.教材用旧了就不要再循环使用 D.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3、(2011桂林)据悉,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天宫一号”。关于空间站所使用的供电装置,你认为最可行的是 A.太阳能电池     B.化学蓄电池 C.柴油发电机     D.风力发电机 4、(2011淮安)常见的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是 A.风能 B.石油 C.煤炭 D.天然气 5、(2010南通)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风能 B.石油 C.核能 D.电能 6、(2011无锡)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 B. 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 D.天燃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人类可以无穷无尽地开发 7、(2011济宁)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 B.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C.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 D.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 8、(2010泸州)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利用的主旋律。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 B、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 C、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 D、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9、(2011哈尔滨)为发展“低碳”经济,很多地区采用风力发电.风能属于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雄”);若风力发电机一天发电7.2×109J,这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的煤放出的热量.(煤的热值为3×107J/kg)   10、(2011广东)目前释放核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使原子核裂变,二是使原子核__ __。1938年,科学家首次用___ _(选填“电子”、“中子”或“质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如果煤的热值为3×109J/kg,那么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至少为______ _J 1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   能。为开发新能源,人类已能够把油菜籽、蓖麻、大豆等农作物加工转化成“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2、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火箭发射时燃气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 能,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工作系统所需的电能是由卫星两翼的电池板吸收 能转化来的。 13、乙醇是生物质能,属于__________(选填“可”、“不可”)再生能源。2008年4月起广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机动车的动力能源,完全燃烧0.14㎏的乙醇汽油放出热量为6.3×106J,它的热值为__________________J/㎏。 14、如图1所示的是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请你在空白方框内填上相关的科学术语。 15、(2011宁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   。热量 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 自动地再次开动汽车(后两空选填“能”或“不能”)。 16、(2011潜江)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破坏,日本当局不断采取向反应堆空中、地面注水的方法进行冷却,以免造成更大的核事故,这种冷却方法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特性,核能是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7、(2011广州)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之一是用太阳电池把 能转化成 ;另一种方式是用集热器加热。从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来看,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 来增加水的内能,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储有300kg的水,若水温从20℃升到70℃,这些水吸收了 J热量.(水的比热容4.2×103J/(kg·℃)) 三、综合应用题:(32分) 18、某物理小组的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实际调查和网上查询,绘制了一辆某种型号普通轿车在额定功率下行驶时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流向图(如图2所示),请你参与讨论有关问题。 图2 ⑴根据图5中的能量流向,说出该轿车行驶时有哪几方面的能量损耗。(4分) ⑵若将机器转化有用功的能量与输入发动机的能量的比值定义为“能量转化效率”。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得,该轿车的能量转化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2分) ⑶对减少汽车行驶中的能量损耗,就你所知,写出一条建议。(不作解释)(2分) 19、(2011绵阳)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这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来发电。由于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理念而正在世界形成热潮。如图是某地区风力发电系统室外的一台风力发电机的照片。下表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该地区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功率。(每问2分,共6分) 风速/ms-1 3 6 9 12 15 18 …… 输出电功率/kW 20 160 540 1280 2500 4320 …… (1)当风速为6 m/s时,风力发电机组工作1h所产生的电能是多少度? (2)当风速为15 m/s时,风车组1h获得的风能为2.5×104 kW·h,则此时该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是多少? (3)由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风力发电机组所输出的电功率与风速有什么关系? 20、能源危机制约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立早自身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每空2分,共10分) (1)目前,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成为最主要的能源,它们的大量使用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 的含量迅速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2)氢能源是我国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之一。其使用的主要途径是设法构成原电池,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原电池是一种 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环保汽车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某辆以蓄电池为能源的环保汽车,总质量是1000kg;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机的输入电流为20A,输入电压为50V,在此状态下,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为 W,设想改用太阳能电池给该车供电,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至少应为 m2。(按阳光垂直照射时,地球表面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内可获得800J的能量,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为20%计算) (4)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的能源革命。未来的新能源要艇够大规模替代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的、不可再生的能源,从理想的角度考虑,它必须满足许多条件,如: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制备、应用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等,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试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每空2分,共8分) 垃圾发电 填埋是目前全球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将垃圾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某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将垃圾填埋后,采用科学方法使其发酵,并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因此,垃圾填埋气和太阳能、风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仅解决了垃圾填埋场安全和污染问题,也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某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和前期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年总发电量大约可供4万个年用电量为2800千瓦时的家庭使用。 (1)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的缺陷有: 等。 (2)将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垃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 能。垃圾填埋气是一种 能源。 (3)请谈谈你在节能减耗、环境保护方而做了哪些实事?(写出一点) 每天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